第430節
年初,熬了好幾年的他終于晉升為陸軍中將,擔任新設立的第二騎兵軍軍長。 趙紅樹,走的是一條和很多早期伏牛山時期將領不一樣的道路。 他沒有躺在早年身為羅志學的親兵的優越身份而過日子,而是不斷的充實,不斷的學習,最終一步一步臺階,成為了陸軍高級將領。 你可以說他厚臉皮,但是不能說他不努力! —— 和他同時期的其他早期將領。尤其是羅志學早期的那些親兵們,大多已經泯然眾人,雖然基本都混上了一個校官甚至準將、少將的頭銜,但是也就那樣了。 大多軍銜還是今天晉升,明天就被調往地方守備司令部了,沒多久就被安排退役轉業了。 比如林冬生、許河這幾個伏牛山時期的哨長,甚至營長,現在都已經在野戰部隊、四大部兩總監里看不見他們的身影了。 林冬生,前年就已經調任江南省守備司令,任職一年后,以陸軍中將軍銜轉入預備役,現在在金陵城起了富貴輕松的生活,連軍裝都已經不再穿了。 許河,他也是老早就被調往守備師任職,然后在乙等師里混了兩年,但是始終沒能混起來,一直都是掛著陸軍少將的軍銜。 去年秋天,羅志學召見一批開國老臣的時候,許河找到了羅志學訴苦,雖然沒直接明說,但是也暗示了希望能夠在退役之前,把軍銜再往上挪一挪。 開國早期的那一批重要將領里,只要沒死的,全都是中將往上,就他許河一個少將,丟不起這個臉。 面對這種老將的請求,羅志學自然不會駁回,當場安慰了幾句,數天后,就有圣旨下發,調任許河擔任某省守備司令。 而大楚帝國里的一省守備司令,標配陸軍中將銜,因此許河得以晉升陸軍中將。 但是許河實際上根本沒去上任,而是在金陵城稱病……因為他很清楚,那位置根本就不是他的,只是暫時借給他一段時間解決軍銜問題。 一個月后,許河上書乞骸骨,羅志學拒絕兩次后,第三次正式批準。 由此,許河以陸軍中將銜退役,同時獲封侯爵,不過這個侯爵并不能原爵承襲三代,只能是許河一個人,等他兒子繼承爵位后,再以伯爵承襲兩代。 這種爵位比較特殊一些,和之前大楚帝國授予出去的原爵承襲三代侯爵,減等承襲制男爵世襲罔替不一樣。 是最近兩年,羅志學專門為了安置一些功勞大,但是能力跟不上已經逐步退出軍界的開國功臣所用。 具體下來就是,功臣本人獲封侯爵爵位,第二代則是減等承襲伯爵,第三代繼續承襲伯爵,第四代減等承襲子爵、第五代減等承襲男爵,第六代減等承襲至勛爵,勛爵可世襲。 而這個勛爵,也是羅志學搞出來的一種用于安撫功臣的榮譽性頭銜,這個頭銜連爵位俸祿都沒有,也沒有任何特權,只有一個榮譽頭銜,專門授予非世襲的高級貴族的后代。 帝國里目前的功臣爵位,目前其實就兩種:采取減等承襲至男爵世襲,減等承襲至男爵削爵。 至于什么原爵承襲三代,這是屬于特殊恩典,只授予少數戰功顯赫的公爵,侯爵,不屬于常例。 而減等承襲的情況下,部分高級貴族,比如所有的伯爵以及部分侯爵,因為沒有原爵承襲三代,也沒有減等世襲至男爵后世襲的,可能在幾代人后就被削爵為民,如果每代人更換的快一些,興許不用幾十年就得從貴族序列里消失! 這顯然會極大的降低爵位的含金量,而爵位又是大楚帝國里重要的激勵,榮譽象征,所以羅志學還是要盡可能的提升爵位的含金量的。 各種實際特權,尤其是政治特權不能給,封地更不用說了,這個更不可能給,而爵位俸祿的話,為了控制財政支出也不能給太多。 如此情況下,羅志學也只能從榮譽,頭銜之類的這些想辦法了。 于是乎,就弄出來了這么一個連爵位俸祿都沒有,名義上位于男爵之下,但嚴格上來說不算貴族的勛爵。 專門授予伯爵以上的非世襲貴族。 大體上,你可以認為是擁有這個頭銜的人,是其祖上是出過伯爵以上的高級貴族,并且還是其直系血脈,不是什么旁系。 因為旁系,繼承不了勛爵的稱號。 因為大楚帝國的貴族繼承法里對繼承很嚴苛,必須是嫡系繼承人,實施嚴格的嫡長制,如無嫡子削爵。 不承認所謂的庶子的繼承權…… 因為大楚帝國不承認任何性質的妾,同時嚴格禁止人口買賣,奴仆化等。 如此情況下,為了進一步糾正社會風氣,同時也是為了確保繼承的嚴肅性,所有繼承法都只承認妻子所生的子女的繼承權。 私生子女是沒有繼承權的……嗯,你自己生前贈與財產是另外一回事。 怎么說呢,這年頭也沒什么基因親子鑒定,你沒辦法確保兒子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官方也沒辦法判定這個人是不是血脈繼承人…… 為了確保法律的嚴肅,避免犯下更多的錯誤,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大楚帝國只承認正式婚姻關系里婚生子女的繼承權! 這個繼承權,嚴格上來說不來自于血脈,而是來自于婚姻! 因為血脈這東西,你沒辦法確認,官方也沒辦法確認,打官司的時候不可能你弄個滴血認親就給你判遺產啊,所以干脆一刀切,只承認婚生子女的繼承權。 當然了,你生前給私生子大批金錢也是可以,不過這又涉及到了婚姻財產支配的問題,被老婆發現了恐怕是要發飆,然后起訴追回婚姻共同財產,不過這就是婚姻法的問題了,和繼承法無關。 血脈這東西,私人也好,官方也好都無法確認,但是婚姻關系,卻是可以在法律上得到確認的。 舉個極端例子:貴族繼承法里,直接規定嫡長子繼承制,貴族本人是沒有權限更改這個繼承順序的。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某個貴族的老婆出軌生了兒子,如果貴族丈夫沒有明確證據證明這不是自己的兒子,同時貴族的老婆又一口咬定,這就是貴族的兒子。 那么貴族本人也好,官方也好其實都沒辦法判定這個孩子是不是貴族本人的兒子……嗯,除非當事人親口承認,比如孩子母親! 但是孩子母親不承認這是出軌導致的兒子,同時這個兒子還是嫡長子的話,那么爵位就得落到他頭上! 你反對與否都沒用! 因為他的繼承權,是來源于其母親和‘父親’合法婚姻,得到了帝國貴族繼承法的確認,不是來源于其父親的贈與! 繼承與否,和貴族本人的態度沒啥關系,不會因為你喜歡或不喜歡,懷疑他是不是你自己的兒子就改變的,一切都得按照法律來的。 雖然聽上去很扯淡,但是法律這東西嘛,只講規矩不講人情! 誰讓你老婆出軌還生了別人的兒子……還他是嫡長子??!能怪誰啊…… 當然,相信以大楚帝國這些軍功貴族們的手段,應該不會讓這種事出現……畢竟都是見慣了生死的。 嗯,應該吧! 第528章 夜議 承順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夜。 山海關以東五公里對外的八里鋪,在東擄人主動撤離此地后,雖然他們在這里放火,燒毀了城內大部分的儲備物資以及部分房屋。 但是因為東擄人撤退的非常匆忙,時間緊迫之下,能夠燒毀帶不走的糧草等物資,已經很不容易了,至于大部分的建筑還是得以保存。 楚軍到來后,也是對城內的火勢進行了控制,然后開始進駐。 哪怕這地方被東擄放火燒了一把,但是這畢竟是一個擁有大量防御工事的堡壘城池,其中不少的建筑可都是石頭土壘建筑,看似不高大華麗,但是防御能力卻是沒的說的,而且也不容易引起火災。 如此情況下,楚軍東進后占據這里,并把這里當成前哨站也就順利成章了。 第三集團軍前線司令部,也是設立在這里,第三集團軍司令左英哲,親自帶著集團軍內的高層將領進駐此地,就近指揮已經朝著遼西走廊發動全線進攻的第三集團軍各部以及近衛軍。 近衛軍雖然和陸軍不同系統,他們到遼東作戰,從法理上來說是不受陸軍所指揮的。 但是為了統籌指揮東北戰事,近衛軍方面還是主動和陸軍方面進行了協商,近衛軍在東北作戰的兩萬多人,名義上自行作戰,但實際上以協商配合的名義,暫時歸屬第三集團軍所指揮。 當然了,近衛軍如果不聽,那也是沒辦法的。 畢竟這涉及到軍種的問題,陸軍是陸軍,近衛軍是近衛軍,海軍是海軍,協同作戰可以,但是強行命令就不行了。 這種軍種協同作戰的事,楚軍里也玩過很多次了,都已經有了一整套完善的流程。 比如之前陸海軍聯合作戰,登陸遼東半島的時候,就是海軍方面的將領統籌指揮,陸軍方面只負責上岸后的作戰事宜,同時海軍那邊的第二陸戰團也一度歸屬陸軍所指揮。 而近衛軍和陸軍的合作就更多了,在東進戰役里的時候,第一近衛師就歸屬第一軍所指揮。 后來的第一近衛師、第二近衛師都陸續參加江北乃至后續的北伐作戰,同樣受更高級別的陸軍軍級指揮部指揮。 但是這種關系,只局限于特定戰役的指揮,戰役之外的命令近衛軍方面可不會配合。 同時陸軍依舊無法干涉近衛軍的內部事務。 這一次的東北戰役依舊如此! 為了更好的讓近衛軍兩萬多人配合好第三集團軍作戰,近衛軍方面也是派遣了一個少將坐鎮第三集團軍司令部,代表近衛軍和陸軍方面進行協商,而有關近衛軍的作戰命令,也由該人向近衛軍作戰部隊轉達。 這看上去似乎很復雜,流程也比較多。 但是這涉及到軍種配合的問題,本來就是這么的復雜,如果不復雜的話,那么很容易就搞亂套,甚至威脅到近衛軍的獨立性了。 近衛軍,它可不僅僅是什么普通的野戰部隊。 如果只是普通的野戰部隊,羅志學根本沒有必要另外搞個近衛軍出來,只是在陸軍內部擴大主力甲等師的規模就行了。 近衛軍的最重要目的,還是為了平衡。 用來平衡陸軍方面在地面作戰的一家獨大,嗯,最少也要確保羅志學手中除了陸軍外,還有另外一支擁有大量地面作戰部隊的兵力。 至于什么直屬皇室,只效忠于皇帝之類的,這些倒是其次。 因為大楚帝國的所有武裝力量,陸軍也好,海軍也罷,再加上近衛軍甚至武裝稅警,他們都直接效忠于皇帝。 理論上來說,不敢什么兵種,所有兵力都是羅志學的直屬兵力。 而且人心思變,不是你說近衛軍只效忠于皇室,只效忠于皇帝本人就不會叛變的…… 因此,羅志學搞近衛軍的目的是為了平衡。 讓陸軍、海軍、近衛軍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三角構架,最大可能的增加某個軍種里部分將領叛變的難度。 造反這種東西,如果難度不高,那么后果再嚴重都會有人去做。 但是如果難度高了,門檻高了,那么才能夠有效打消部分人不該有的心思。 如此情況下,近衛軍的地位也就非常特殊了。 而涉及到近衛軍的戰役里,往往也需要和近衛軍這邊進行協商。這一天夜里,左英哲召開戰略會議的時候,近衛軍方面的代表丁嘉恒近衛少將,就是代表近衛軍方面報告了近衛軍各部的戰斗情況。 “我近衛軍主力第三師,已經按照之前我們協商的作戰計劃,對北邊的鐵陽堡進行了戰略包圍,根據我們的偵騎所提供的情報,敵軍開戰之處也想要撤退,由于我近衛軍前鋒騎兵行動迅速,提前出擊,敵軍四千余在我近衛騎兵的威脅下重新退回了鐵陽堡?!?/br> “后續我近衛軍第三師主力部隊,順利抵達鐵陽堡并對該城的敵軍進行了戰略包圍?!?/br> “目前我們正在連夜構筑炮兵陣地,進攻戰壕以及運輸彈藥當中,預計明天一早,就能夠對鐵陽堡發動總攻!” “錢泰近衛中將,已經傳來書信,明天一早我們就會動用大量火炮進行炮擊,其中包括五十門以上的榴彈炮,一切順利的話,有望在明天下午攻占鐵陽堡?!?/br> “我近衛軍第二師所屬的一個混成團,目前正在協同第四胸甲騎兵團,第二驃騎兵團繼續東進,目前已經抵達鐵陽堡以東八公里外的一處山林里休整,以伏擊敵軍可能存在的援兵!” “整體來說,我近衛軍正在按照我們雙方之前商定的作戰計劃,順利展開,并且在第一天里都達到了預定的戰術目標?!?/br> 丁嘉恒近衛少將說完后,合上了自己手中的報告書,朝著四周的其他陸軍將領們稍微點頭后就重新坐了下來。 左英哲陸軍上將則是對著丁嘉恒露出微笑,同時輕輕點頭:“辛苦近衛軍的兄弟了,鐵陽堡乃我軍東進遼西的攔路虎,只有拿下這個地方,我軍后續東進中前所的是,才不用擔心后方兩道被截,更不用擔心腹背受敵?!?/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