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節
昔日眾多在和東擄人戰爭的過程里死去的察哈爾部將士,他們的父兄,他們的子侄可都還在呢! 而這個時候,大楚帝國的秘密使團,悄然抵達了土默特所處的地界! 見到人后,大楚帝國使者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想要復仇嗎?你們想要自由嗎? 第525章 遼西戰起,皇太極暈厥 大楚帝國秘密使團的到來,引起了土默特部高層的極大反應。 土默特部,之前這個部落也是蒙古里赫赫有名的部落,一度是明王朝的最大外部威脅,在俺答汗的率領下多次威脅明王朝邊地,在正德以及嘉靖時期讓明王朝頭痛不已,不過后來該部落逐漸沒落了。 多年前察哈爾部的林丹汗嘗試統一漠南蒙古,期間擊敗了土默特并進行了收編。 不過其中一部分土默特部落的人并沒有選擇服從,而是選擇了東逃,最終投靠了東擄人以自保,這些人又稱之為東土默特。 剩下的土默特部落則是被林丹汗收編,繼續在豐州灘放牧,這些人被稱之為西土默特。 然而隨著東擄人迅速崛起后,老大察哈爾部都撐不住了,被收編的西土默特部自然也是節節敗退,一度還跟著林丹汗逃亡到青海。 不過林丹汗沒多久就在青海病死,察哈爾部以及其附庸的眾多部落頓時群龍無首,內部意見不統一。 林丹汗遺孀之一,出自葉赫那拉部的蘇泰以及其子額哲,同林丹汗遺孀之一,出自博爾濟吉特部的娜木鐘以及其遺腹子阿布鼐發生了劇烈的矛盾,最后兩伙人分道揚鑣。 如此一來,察哈爾部殘部的實力進一步下降,最終被東擄人各個擊破。 這兩支殘部被東擄人擊敗,并且眾多首腦人物都被俘虜了后,為了活命只能相繼投降歸順東擄。 由此,東擄人徹底征服了漠南蒙古,并且開啟了繞道蒙古入關劫掠北直隸的多次入關行動。 讓明王朝的北方防務壓力,頓時上漲了好幾個層次。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明王朝和東擄的戰爭徹底改變了形勢,明王朝從戰略進攻到戰略對峙,演變為戰略防守,北直隸多次遭到東擄繞道蒙古劫掠。 而在東擄人征服漠南蒙古的過程里,可算不上和平,而是發動了多次的戰爭。 多年的戰爭導致的雙方死傷是非常慘重的,不僅僅是察哈爾這個主部落,就連西土默特這個附庸也是損失慘重。 盡管目前被迫歸順了東擄人,也有不少土默特的高層選擇了全面倒向東擄人,但是昔日的仇恨并沒有熄滅,依舊有不少人都還想著復仇呢。 只不過以前他們自己實力不行,有想法沒能力罷了。 而現在,大楚人找了上門! 并且一上來就是大手筆的喊出來了價碼:上萬件刀劍弓箭等兵器,,還有一千多副盔甲,足夠上萬兵馬吃上一個月的糧食供給。 這還不算,還有兩千支元年式火繩槍,二十門輕型野戰炮! 大楚帝國的密使,用著平淡無比的語氣道:“我大楚帝國地大物博,區區些許兵器糧草算不了什么,只要你們盡心為帝國做事,榮華富貴也好,兵器糧草也罷,應有盡有!” “昔日海上霸主鄭氏,擁兵二十萬,船三千余,部眾遍布萬里海疆,然依舊被吾皇所折服,主動率部投誠,得封鎮海伯,實授海軍少將。如今已是我帝國海軍中將,統帥大艦隊為帝國開疆擴土,鎮守萬里海疆?!?/br> “西域葉爾羌,前年歸順我帝國,天子冊其汗為吐魯番王,贈其槍炮武器頗多,最終葉爾羌憑借帝國所贈槍炮糧草,擋住了準格爾部的東進,確保宗廟不失?!?/br> “本使出金陵之前,陛下曾頒下口諭:蒙古自古即為我華夏之地,蒙古牧民自古即為我華夏遠親,倘若歸順,應當一視同仁,賜姓,賜服,賜書?!?/br> 有土默特的首領問道:“那么放牧之地呢?我們還能保有豐州灘嗎?” 密使道:“豐州灘本為帝國領土,而帝國子民可自由的在帝國的任何一個領地里合法的工作、生活,豐州灘也不例外!” “帝國,將會對你們全面敞開!” “不用專門賜放牧之地,因為你們想去那里放牧就能去那里放牧?!?/br> 不過卻是也有人露出不屑:“全面敞開?說的好聽,你們這明明是想要把我們一口吞了?!?/br> 密使卻是呵呵一笑:“現在帝國,是讓你們也成為帝國的一部分,華夏的一份子!” “想一想,你們都是貴部里的頭面人物,歸順后待遇低不了,以后你們的子孫將會出生在繁華的江南金陵城,他們一出生后就能夠享受文明的光輝,頂級的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將會為他們而敞開?!?/br> “你們的兒子稍大一些就能去學院讀書明理,學文可入國子監治天下,學武可入軍官學院開疆擴土?!?/br> “女兒也能培養成為大家閨秀,知書達禮!” “你們兒女的人生,將會因為你們的正確選擇而變得璀璨絢麗!” 說到這里,密使稍微停頓了下,然后環視一圈:“別怪我說話不好聽,因為我強烈反對給你們提供這種待遇!” “哪怕是在帝國里,多少人想要生活在繁華江南里,享受最頂級的醫療和教育資源也是不能如愿?!?/br> “但是……”密使此時向南方拱手:“吾皇仁德,愿意給你們一個機會,一個改變你們子孫后代的機會,作為臣子,本使無條件遵旨行事?!?/br> “蠻夷和文明,盡在爾等一念之間!” “最后,本使提醒你們,漠南十六部,帝國只會選一部納之!” “選中的部落,將會成為帝國的一部分,沒選中的部落將會消失在歷史的塵埃當中?!?/br> “你們如果對歷史,尤其是對你們祖先的歷史有所了解,那么就會明白任何一個中原王朝崛強大起來后,都會對草原進行打擊,數千年來從無例外!” “帝國是一個秉承周禮的傳統王朝,自然也不會例外!” 威脅利誘,而且態度極其高傲! 這個密使的態度讓不少土默特的高層看了,都想把他直接拉出去一刀砍了,但是還真沒這個膽子。 更沒這個必要! 意氣用事,在這種軍國大事面前是萬萬使不得的,這歸順大楚帝國與否還好說,拒絕也就拒絕了! 但是你要是把大楚帝國的使者都直接砍了,那是會直接引發戰爭的。 人家楚軍在宣大一線可是囤積了眾多兵力,騎兵也不在少數,真要殺出來,不用多久就能夠殺到豐州灘……到時候他們可擋不住。 土默特部,已經不是俺答汗時期的土默特部了…… 現在的他們只是一個實力普通的部落。 但是,他們還有仇恨,甚至還有野心! 這種野心在惡魔的澆灌下會迅速膨脹…… 當天夜里,土默特高層進行內部商議的時候,爆發了內亂,他們在帳篷里直接爆發了廝殺。 吶喊聲傳遍了夜空,鮮血侵染了帳篷和土地。 半夜時分,前土默特部落首領,第五代順義王俄木布之子博澤渾身鮮血,手持一柄已經卷刃的彎刀走出了帳篷,在他的身后,是五個倒在血泊當中的土默特高層! 緊接著,博澤緊急求見了大楚帝國的密使,表示愿意率領部眾歸順大楚帝國,成為大楚帝國的一份子! 密使當即代表大楚帝國,接納他的歸順,并按照出使前搞定敲定的招降方案,冊封其為歸化伯,陸軍少將,西土默特部內的青壯戰士,被編入第六騎兵師。 這些都是上頭早已經敲定下來的既定方案,只要對方答應歸順那么就能直接拿出來。 當然了,后續的爵位冊封儀式還是需要到金陵城補上的,同時陸軍方面也會再派人給博澤正式授銜。 等博澤剃掉自己的頭發,頂著個大光頭,穿上大楚帝國陸軍的將官常服的時候,他也是松了口氣! 實際上,他是早就已經和大楚帝國的陸軍參謀部軍情司接觸上了,現在只不過是趁著密使過來正式發動而已。 博澤,他是前土默特部落首領,第五代順義王俄木布之子,而俄木布在跟隨林丹汗對抗東擄人的時候戰敗,被迫歸順東擄,但是心一直都是不服的。 而東擄對他也是不放心,雖然一開始授予了爵位,但是很快又找借口撤銷了其爵位,剝奪了他對西土默特部落的控制權,并扶持其他人掌控西土默特的權力。 土默特部落里的順義王政權,正式宣告滅亡! 如果是沒有什么外部變化的話,順義王政權一脈就會徹底完蛋,以后會被東擄人慢慢實際控制。 但是隨著大楚帝國的崛起,這一切就發生了變化。 當大楚帝國控制了宣大一線后,就能和西土默特直接接觸了,畢竟從宣大一線北上不遠,就是土默特從俺答汗時代就控制居住的豐州灘一帶。 之前大楚帝國從漠南蒙古草原,通過走私交易所獲得的戰馬,相當多一部分都是土默特部所提供的。 在這個過程里,土默特部落已經和大楚帝國建立起來了隱秘的聯系,主導這些事務的就是俄木布父子。 但是俄木布父子的行為,很快就被東擄人所察覺,去年冬天,東擄人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漠南蒙古,主要是靠近宣大一帶的西土默特的控制,避免大楚帝國對西土默特的滲透。 他們派人過來直接帶走了俄木布以及長子,說是讓他去沈陽享福,實際上就是帶走軟禁,只留下一個二十來歲的次子博澤。 博澤可不希望步其父兄的后塵,最近幾個月來都是在積極聯絡大楚帝國! 他哪怕是為了自保,也必須做些什么了! 同時他也是在聯系土默特部落的其他高層,試圖拉攏其他人支持直接,只不過不太順利而已。 土默特高層里,更多的人還是樂于看見俄木布父子的倒霉! 俄木布父子不倒霉,他們怎么上臺掌控權力? 于是乎,博澤趁著密使抵達的時機里,選擇了鋌而走險! 直接在高層會議暴起發難,一舉擊殺了其他幾個反對他,也反對歸順大楚帝國的其他高層。 緊接著俄木布之子的大義名分,掌控了這個有著悠長歷史的蒙古部落,同時還獲得了大楚帝國的認可。 西土默特,從這一天開始,徹底脫離東擄人,進而歸順大楚帝國。 而且這種歸順,就和大楚帝國密使所說的那樣,并不是類似藩屬國的那種歸順,而是從頭到尾,直接融入大楚帝國,成為大楚帝國的一份子。 博澤本人都獲封大楚帝國的伯爵爵位,授予陸軍少將銜,第六騎兵師師長。 土默特部的其他人,也會成為大楚帝國的子民。他們以后就能夠和其他的大楚帝國子民一樣,在這個國度自由的生活! 博澤歸順的數天后,宣大那邊的第二集團軍就得知了這個消息,當即下調令,招第六騎兵師納第二騎兵軍統轄,同時派遣軍政部官員前往,為第六騎兵師的將士登記造冊。 后續第六騎兵師的土默特將士,將會享受和大楚帝國陸軍其他將士一樣的待遇。 當博澤看到大批從宣大運輸過來的糧食,布匹、茶葉等各類生活物資,以及最為重要的刀劍長矛甚至槍炮等武器的時候,他也是松了口氣。 幾天前,在擊殺了其他高層后,為了說服其他的中下層首領們,博澤可是拍著胸口承諾,一定能夠從南邊弄來大批的糧草武器,讓自己過上好日子的。 而現在,他沒有失言! 同時也不用再擔心部落發生分裂。 多年前林丹汗征服了土默特部后,導致土默特部分裂成為了兩部分,大量土默特人東遷投奔東擄,導致了豐州灘這邊的土默特部落實力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現在,博澤其實也很擔心部落會發生分裂! 萬幸的是隨著大楚帝國的大批物資援助,博澤迅速穩住了部落中人的心。 有吃有喝,而且當兵打仗管飽不說,而且還能領取軍餉,這對于長期過著貧困,生活物資極度缺乏的牧民,尤其是底層牧民而言,這是非常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