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節
此外海軍那邊為了支援陸軍作戰,也會臨時拆下艦炮搬上岸,充當攻城重炮使用,尤其是山海關戰役里,海軍的幾艘戰艦直接把船上的二十幾門艦炮都給拆下來搬到了岸上,然后搬上山海關城頭炮位,充當要塞防御火炮使用。 皇太極和祖大壽如果冒冒失失的跑過去強攻山海關,恐怕是要遭到迎頭痛擊。 而攻城一方,連火炮數量都不如守城一方,那么打起來可就要很尷尬了。 只是,這沒打過之前誰也不敢說,因此第二天,皇太極和祖大壽分別帶著大軍殺到了山海關城外。 —— 看著敵軍主動在數里外扎營,朱興發中將有些小失望…… 他還指望著對面把營地靠近部署呢,然后自己就能夠突出部部署的一批九斤野戰炮和重炮部隊給他們的營地來一次炮彈洗地…… 就算不能重創敵人,但是能殺傷一批敵軍,給他們制造一些混亂,打擊打擊對方士氣也是極好的。 但是對方比較謹慎,沒有給自己這個機會。 得,既然對方比較謹慎,那么就慢慢耗著唄,他還就不信對方能夠飛過山海關……手握一百多門各種長管火炮以及大幾十門的臼炮,山海關的火力密度是非常高的,對方想要強攻山海關,那是需要付出尸山血海的代價的。 而他不信對方能夠承受這種代價! —— 當天,城外的東擄軍和遼軍并沒有發動什么進攻,而是老老實實的在好幾里地外修筑營地。 第二天和第三天也沒有發起進攻,而是在伐木準備建造一些攻城器械,比如長梯,盾車之類的東西。 一直等到第四天的時候,城外的東擄和遼軍聯軍這才開始大規模的離開營地,并開始列陣朝著山海關進軍。 看著遠方密密麻麻的敵軍,朱興發中將卻是沒有任何的驚慌,反而是露出了笑容:“他們這是找死!” 一旁的康洪寶少將也是道:“看來他們以前是沒有遭到過密集炮擊的毒打啊,但凡被打過一次,都不會這么大大咧咧的列著密集方陣上前!” “而且我看他們也沒有準備鋤頭鏟子這些挖工事所用的工具,看他們這樣子,似乎是要直接跑過來和我們對戰??!” “讓炮兵部隊準備好,給他們一份大禮,免的對面說我們楚軍不好客!” 此時的皇太極一身戎裝,騎著戰馬在一群親衛以及將領的保護下,逐漸率軍靠近。 當然,他可不會走在最前頭,實際上皇太極所處的位置稍微靠后,并且只走到了一半,等到了一座稍微高一些的山頭后就停了下來,開始在這座小山頭上設立營帳以便坐鎮指揮。 在皇太極的視線當中,前后左右,都是己方大軍! 十多萬的東路軍再加上四五萬人的祖大壽所部一字鋪開,幾乎填滿了山海關以東的大部分空地。 大量的步兵隊列之中,還有一批批進行掩護的騎兵,同時還有一批批的火炮。 如此大軍,饒是皇太極征戰多年也是頭一回看見! “遙想多年前朕跟著皇阿瑪征戰時,動兵不過數萬,甲兵更是稀少不過數千,行軍作戰更是時常缺糧,不得不野戰奔襲為主,攻堅甚難,饒是如此,我們也南征北戰,一步步打下了遼東這偌大的基業?!?/br> “如今,二十萬大軍齊聚山海關,更有長炮八十,精騎三萬余,甲兵十萬!” “突破山海關旦夕之間,揮軍入關定鼎中原更是指日可待!” 看著眼前的己方大軍的壯觀景象,皇太極不由得生出了一陣豪邁,當即又朗聲道:“傳令下去,今日破城之戰,三倍計功,首功者無爵封爵,有爵加一等!” 功勞代表著職務,代表著爵位,代表著榮華富貴,這到命令傳達下去后,東擄大軍里頓時響起了一陣陣的歡呼! 最前頭的幾支東擄前鋒軍,更是加快了速度朝著山海關前進! 于此同時,山海關城的一座突出高炮臺上,一個炮兵上校正在瞇著眼看著前方的逐漸靠近的東擄大軍。 旁邊的炮術參謀,則是根據提前出城標號的距離標記,或是一顆樹,或是一塊大石頭,一又或者干脆是一根木樁等等,不斷的報告著對方前鋒大軍的距離。 “兩千米?!?/br> “一千九百米” “一千八百米!” “一千七百米!” 羅志學之前為了簡化度量,率先在兵工廠里推進了公制,采用十進制,制定了毫米、厘米、米、千米的度量單位。(主要是為了描寫以及大家看的方便,不必深究) 當炮術參謀喊道一千五百米的時候,一旁的炮兵上校則是及時朗聲道:“各炮準備,標尺一千三百米,實心彈裝填!” “一千四百米” “一千三百米!” 第一重炮團的團長上校,拔出了指揮刀前指,同時口中朗聲道:“開火!” 緊接著,他麾下的十八門的九斤或十四斤的長身管重炮陸續開火! 隆隆炮聲開始在山海關這座雄關上響起,騰起團團硝煙的同時,也是宣告著這一場攻防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隨著楚軍的重炮部隊率先開火,并利用居高臨下的高度優勢以及提前制定的射擊諸元,頓時就有十多枚實心炮彈劃過天空,隨即在東擄的一個前鋒隊列里落下…… 第456章 楚賊槍炮果然犀利 靠近的一個年輕東擄士兵,一開始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是聽到了身邊人似乎在喊什么,當即抬頭看去,只見遠處的一處楚賊所在的高臺上似乎騰出了團團白煙。 緊接著他就聽見了呼嘯聲音,再抬頭看去,就有十幾個黑點朝著他們飛過來…… 速度似乎也不是很快,他都盯著看了好一會,才見這些黑點慢慢的落下,其中一枚就落在了他前方兩丈遠的位置上。 這是楚賊的炮彈嗎? 黑乎乎的實心炮彈落地后,在地面上似乎砸出了一個小坑,緊接著被彈起。 這速度,似乎也不太快啊,應該也沒什么威力了把? 年輕的東擄士兵腦海里閃過了這么一個想法。 前頭的實心炮彈彈起來后,往前數米后又落地,然后朝著他們的隊列慢慢滾了過來,看起來速度更慢了…… 這么慢的炮彈應該沒什么危險了,而且這炮彈說實話也不算大,應該就是個九斤十斤左右的炮彈。 于是乎,這個第一次走上戰場,的年輕東擄士兵,看著前頭滾過來的炮彈也沒有閃身,而是一腳伸出,想要把這枚速度已經減慢了許多的炮彈給停下來,這好歹是個鐵疙瘩呢,帶回去也能換不少錢吧…… 但是沒有想到的是,下一瞬間,這個年輕的東擄士兵就發出了慘叫聲,并且整個人都栽倒了下來。 再看他伸出去的腳……此時卻已經略微變形扭曲了! 而那枚黑乎乎,還沾染了泥土,看起來灰不溜秋的實心炮彈卻依舊往前滾動著,緊接著又撞上了后頭的一個東擄士兵的右腳,讓這個東擄士兵發出慘叫聲跌倒,抱著扭曲的右腳在地上哀嚎。 那枚實心炮彈卻還是在繼續往前,又撞斷了五六只腳這才徹底停了下來。 這一枚重炮團所屬的九斤加農炮發射的炮彈,哪怕是經過了漫長的一千三百米的距離,并且提前落地,經過幾次彈跳后被吸收了一定的動能,但是后續依舊殺傷了足足七名東擄士兵。 再加上其他數枚直接落入東擄前鋒陣中的炮彈,這第一輪炮擊就殺傷了大幾十名東擄士兵。 盡管這點傷亡,是不可能給這個足足有兩千多名兵力的東擄前鋒陣列造成什么實際性的動搖。 但是依舊引起了一定的恐慌,更讓帶隊的東擄將領有所擔憂。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距離山海關還足足有四百多丈啊,這個距離按照以往的打發,都應該是慢吞吞的前進,然后等進入了三百丈左右的距離后,再慢慢的展開,拉出火炮,再慢慢推上去。 至于直接扛著長梯和盾車前進攻城,那都是百丈以內的事了。 然而現在…… 那些該死的楚賊竟然是在四百丈外就開炮了,并且打的還特別準。 什么時候,這紅夷大炮也能打的這么準了。 東擄軍中也是有紅夷大炮的,普通士兵們或者不了解,但是東擄里的高級將領們大多是了解紅夷大炮的。 這玩意威力是大,放開了打也的確能打四五百丈遠,但是想要打準還是挺難的,尤其是遠距離更難。 東擄軍中的炮手,幾乎不可能在距離四百丈外準確命中敵人。 他們自然不知道,楚軍已經提前在城外進行了距離側標,并用隱秘的標志進行了距離標定,炮術軍官也是早早就制定好了射擊諸元。 這一次的炮擊,其難度基本上可以和打固定靶標差不多,比尋常炮擊難度要小不小。 再加上楚軍重炮部隊里的炮手,那都是老炮手了,尤其是他們的炮長,基本都是從全軍挑選出來的精銳。 其他不敢誰,但是每一個都是打過至少幾百發實彈的。 幾百發實彈……這對于東擄這邊的炮手而言,他們一輩子都打不出去那么多的炮彈。 東擄也窮,他們的炮手也很難獲得實彈訓練的機會,這沒有實彈訓練,那么炮術自然也就好不到那里去。 他們又以己度人,自然也就很難理解楚軍的火炮為什么能打這么遠了。 除了這些炮兵軍官已經炮手的軟實力外,其實也和楚軍里的火炮質量要優于東擄的火炮有關系。 楚軍的陸軍火炮,如今都是清一色的銅炮,而銅炮比鐵炮要更加容易加工,再加上楚軍已經動用大型水力機械對炮管進行加工,因此鑄造出來的銅炮,其炮管要更加光滑。 炮彈和火炮時間的縫隙也更小一些。 而這些都是能夠有效增加命中率的。 而東擄人那邊的鑄造火炮的技術水平,其實和明廷也差不多,高不到那里去,鑄造出來的火炮可是遠不如楚軍里的同口徑火炮。后方的皇太極自然也是看到了前鋒遭到了楚賊的炮擊,不過他雖然感到一些意外,但是還是讓大軍繼續前進。 對于二十萬的大軍而言,區區百來人的死傷不算什么。 于是乎,戰場上就出現了東擄軍單方面挨打的局面。 楚軍的重炮持續開火,從一千三百米打到一千米,這個時候連師屬炮兵部隊里的大量九斤野戰炮也是開火了。 如此一來,東擄人的前鋒傷亡就變得更大了。 到了最后,皇太極一臉黑色的下達了前鋒暫時撤退的命令! 楚賊的炮火實在太犀利,前鋒各部繼續這么傻乎乎的列隊前進,他派出上萬人的前鋒還沒有走到預定位置呢,估計就得死傷過半了。 這仗,沒這么打的! 于是乎……東擄人聲勢浩大的進攻,只持續了大概小半天,實際遭到炮擊大概一刻多鐘就暫停了。 因為東擄前鋒,以毫無遮攔的密集陣列推進時,遭到了足足大幾百人的傷亡。 東擄人雖然能打善戰,但是不代表他們傻啊……更不代表他們能視死如歸??! 這剛發起進攻,距離楚賊還要老遠的位置就死傷這么多了,繼續靠近的話,等楚賊里的其他小火炮也齊齊開火,豈不是分分鐘死傷好幾千甚至上萬。 那樣還打個屁! 隨著皇太極下令撤退,前頭飽受炮擊的東擄前鋒也是齊齊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