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節
而第三十九步兵團為核心的一個加強團,在第十騎兵團的掩護下,則是北上往桃源縣而去,試圖和往宿遷方向去的陸軍第二十三混成旅會師。 同時第一騎兵旅也是游走在鳳陽到泗州這一帶,嚴密監控并攔截可能出現的敵軍大規模騎兵,掩護后方主力步炮輜重等部隊的安全。 縱觀第十師以及第一騎兵旅的出擊方向,那么不難看的出來,第十師的戰略任務是切斷朱大典所部和楊嗣昌所部的聯系,同時配合第二十三混成旅切斷楊嗣昌所部和后方山東,河南等方向明軍的聯系。 如果是在地圖上看,那么就會發現,第十師和第二十三混成旅,如同兩個拳頭,一左一右往明軍腹地揮去,一旦讓這兩個拳頭會師。 那么一個巨大的戰略包圍圈就會出現了! 楊嗣昌所部也好,宋祖舜所部也好,通通都會被包圍在這一片狹小的江北運河沿線區域里。 這也是楚軍為什么在戰役前期,只是在外圍打來打去,但就是沒強攻揚州,也沒有奔襲淮安的緣故。 因為只要楚軍攻占了外圍的宿遷、桃源、泗州、高郵州等地,楊嗣昌所部和宋祖舜所部,就是兩碟楚軍的下酒菜。 哪怕他們后續龜縮在淮安、揚州城里也改變不了他們全軍覆滅的結局。 第418章 倒霉的二十三混成旅 大楚帝國承順四年,明崇禎十一年。 二月十三日,經過長途奔襲后,楚軍第十師之第三十九步兵團終于是殺到了桃源縣。 此時桃源縣里的千余守軍早已經是驚慌失措,要知道當地的守軍可不是什么明軍里的主力軍,別說什么新標軍了,就算是衛所戰兵都沒幾個,這一千多人里大部分都是當地官府征召的民夫青壯以及衙役等人。 而當地官員也是知道自己手底下的守軍實力差勁無比,根本不可能擋得住楚軍的進攻。 有知道奔襲殺到桃源縣外的楚軍別看只有一個加強團,但實際兵力超過四千人左右呢。 而且這也只是北上楚軍的一部分而已,實際上還有一個第十騎兵團在外圍游走,防備明軍援軍,尤其是明軍騎兵的襲擊呢。 因此抵達桃源城下的主要還是以步兵和炮兵、輜重等部隊為主,兵力約四千人。 之所以就一個加強團,其兵力就超過了四千人,主要是因為這個第三十九步兵團嫡屬于第十師,而第十師乃是楚軍里最早,也是最標準的一直 因為這支楚軍是采用燧發槍,新式編制的第十師。 楚軍里使用燧發槍的新式部隊,其編制和舊式部隊是不一樣的,并沒有旅這個編制,而是師直轄三個步兵團、一個輜重團、一個炮兵團、一個騎兵團以及一個工兵營、輕步兵營等其他師屬部隊。 之所以沒有繼續采用旅這個編制,就是因為新式編制里的團級編制太大。 新式編制里一個步兵團的人數就達到了三千多人,下設三個步兵營以及一個炮兵營等團屬部隊,下屬的步兵營,每一個步兵營達到了九百多人。 每個步兵營下設六個哨,其中五個為火槍哨,下設一百二十個火槍手,一個擲彈兵哨,下設一百四十個擲彈兵。 因為步兵營的擴大,導致了團級編制的擴大,最終為了避免師級部隊達到兩萬多人的龐大編制,最終選擇了采用師直轄團的方式,具體戰斗的時候,往往以一個步兵團為核心,加強若干輔助兵力形成加強團的模式進行戰斗。 也就是說,新式部隊里的楚軍,其戰略單位是師,而戰術單位是團。 這種編制下的第十師下屬的第三十九團,在加強了野戰炮兵,輜重兵,工程兵,師屬騎兵等輔助部隊后,該加強團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四千多人。 大體上和以往的混成旅兵力相當了。 四千楚軍正規軍主力殺到桃源縣,光是看著就足以讓城頭上的桃源縣官員心驚膽顫了。 緊接著,他們做出了非常從心的現實選擇。 直接打開了城門迎接大楚王師入城…… 抵抗? 開什么華夷玩笑,就那千把東拼西湊,連火門槍都沒兩門,盔甲都沒兩具的守軍能擋住城外來勢洶洶的楚軍? 他們自己都不相信! 為了保全城內千余將士,大幾千百姓以及城內士紳官員的身家性命,他們果斷的選擇了在楚軍正式發動進攻之前就打開城門投降了。 既然桃源縣里的守軍以及官員都投降了,率領第三十九步兵團以及第十騎兵團、第十炮兵團下屬第一炮兵營等部隊北上作戰的第十師副師長孟駿力準將也沒過于為難這些投降之人。 甚至都沒有和以往那樣,入城后就支持稅務官員搞什么全城肅清。 主要是他們這一次是來玩穿插包圍作戰的,可不是為了攻占桃源縣后搜刮錢糧來的,以至于連稅務部的官員們都沒跟著來。 所以他率軍入城后,只是接管了當地官府的官倉,然后又象征性的收下了當地士紳們主動捐獻的各類錢糧物資,并沒有搞抄沒之類的行動。 這都是為了避免當地發動動亂,引起士紳地主們的武裝反彈。 盡管楚軍也不怕這些地主搞什么武裝反抗,但總歸是麻煩事不是,如今孟駿力準將要務在身,可沒心思和當地的士紳地主們玩過家家的游戲。 于是乎,他入城后簡單整頓了一番當地投誠的民夫青壯,然后簡單挑選了幾十個戰兵出身以及懂得騎術的士兵就地補充到自家的輜重部隊去后,其余人等就地遣散,免的他們后續再被有心人利用。 隨后,孟駿力在桃源縣留下了一個步兵營以及若干火炮千人規模的兵力進行駐防,而他自己則是率兵沿著運河北上,沿著宿遷方向而去。 他已經得到了第二十三混成旅的通報,說第二十三混成旅已經即將抵達宿遷一帶,但是第二十三混成旅的偵騎發現,從山東方向有一支約兩三千人規模的明軍朝著宿遷增援而去。 同時在徐州方向也方向了一部分明軍南下增援宿遷。 很明顯,過去一段時間里,周邊的明軍已經是察覺道了楚軍的戰略意圖,知道楚軍奔著宿遷而去,因此周邊明軍開始增援宿遷。 因為自身火力不足,補給困難,再加上敵軍大批增援宿遷,最終第二十三混成旅方面請求了第十師方面的協助。這主要是第二十三混成旅是從海上登陸,并朝著內陸發動進攻的,他們所攜帶的火炮數量有限,彈藥也有限,打野戰沒什么問題,但是如果要打一場攻堅戰,恐怕火力和彈藥有所不濟。 第二十三混成旅從海州朝著內陸進軍的時候,可是什么都缺…… 火炮方面,只有四門九斤野戰炮,四門的五斤野戰炮以及六門兩斤半野戰炮,彈藥數量也有限。 運輸方面也是很堪憂,乘坐船只運輸過來的騾馬因為不適應海上的顛簸,一部分直接死亡,還有一部分哪怕到了海州也變成了軟腳蝦,迫使楚軍不得不在海州以及周邊地區臨時征用騾馬。 但是短時間、小范圍內也很難搜集到大量的騾馬。 于是乎,搞的后來第二十三混成旅向宿遷進軍的時候,所用的騾馬也就只能勉強拉炮和彈藥所用,而大批普通輜重馬車倒是有了,但是缺乏騾馬,最后不得不征用大量民夫直接挑著隨軍前進。 結果這幾天海州一帶還下雨,雖然雨不大,也就是普通春雨的水準,但是一連下了兩三天,結果導致道路泥濘難行。 進軍的時候,還倒霉催的有兩門九斤野戰炮,在過河的時候沒注意,直接壓垮了一座年久失修的橋梁,兩門九斤野戰炮連帶騾馬和數十士兵直接掉進了河水了,哪怕這河也不算什么大河,但是也有十來米寬,好幾米深,一時半會的還真沒辦法把一噸多重的九斤野戰炮給撈上來…… 最后只能是留下少量人手,在當地繼續找人作業打撈火炮,主力部隊繼續前進。 這一路西進,讓第二十三混成旅這邊是吃足了苦頭。 可以說,楚軍和明軍打了好幾年仗,主力部隊還沒這么狼狽過……一路上連敵人的影子都沒見過多少,但愣是被折騰的灰頭土臉。 氣的第二十三混成旅的旅長白陽榮陸軍少將,連番破口大罵。 一會罵賊老天不長眼,這明明只是二月份,這還沒到雨季呢,你下個屁的雨。 一會又罵后勤部的那些人,說他們一個個都是睜眼瞎,他媽連將士們的雨衣都沒準備,害得他們只能把整個海州城以及周邊村莊里民間的各種雨衣、斗笠等防雨用具全部征召一空……就這樣還不夠呢。 一會又罵海軍那些王八蛋,開船都他媽跟僵尸走路一樣,一蹦一跳的,搞的他麾下的將士很多上吐下瀉,還在他麾下的士兵都已經提前好幾個月進行了適應性訓練,對暈船的適應性不錯,最終都挺過來了。 但是隨軍攜帶的大幾百匹騾馬卻是沒頂住,在海上就直接死了一半,等到了海州的時候,剩下的一半也是變成了軟腳蝦…… 最終這一路上,白陽榮罵這個罵那個…… “老子在伏牛山的時候就從龍了,大仗小仗打過不知道多少,但是從來都沒這么憋屈過!” 這是白陽榮準將看到第十師副師長孟駿力準將后,說出的第一句話…… 孟駿力看了眼白陽榮身上臟兮兮,還帶著泥巴的將官常服,在看看他屁股下的那匹矮瘦的驢子…… 然后露出一副同情的神色道:“白兄,這真的是……唉,一路辛苦了!” 那了白陽榮一甩手:“辛苦怕個屁,關鍵的是來的路上在一破村子里扎營,結果晚上下雨,我存放火藥的房屋竟然直接坍塌了,這火炮的發射藥直接就沒了一半……” “唉,這一次打宿遷,恐怕還得你們支援一批發射藥了,要不然,我手底下剩下的那幾門火炮都打不了幾炮?!?/br> 孟駿力道:“這個你放心,我隨軍攜帶的彈藥多的很,之前打桃源縣的時候也一炮未發,這彈藥都還是滿的呢,而且后頭的輜重部隊還在持續向我部運輸彈藥,所以宿遷一戰,彈藥問題你不用擔心?!?/br> 這兩人初步商量了一番后續針對宿遷的作戰后,這才分開來各回各隊,回去的時候,孟駿力忍不住又回頭看了眼白陽榮。 這人最近霉運纏身,很危險??! 坐船過來的時候遇上風浪,然后全軍上下的騾馬都完蛋了…… 到了海州后,偌大一個江北,這段時間那里都不下雨,就海州下雨…… 再加上行軍的時候,把橋梁都給壓垮以至于火炮掉進河了;扎營的時候,存放火藥的庫房直接坍塌…… 這一件件加起來,他嚴重懷疑自己要是靠近了白陽榮,很容易被他的霉運也給影響到了。 嗯,決定了,回頭讓白陽榮帶著他的二十三混成旅北上去邳州一帶,去外圍攔截敵軍增援兵力去。 總之,孟駿力暫時不想和白陽榮一起玩……生怕被他的霉運給傳染了。 至宿遷城嘛,就這小破城,他自己打就行了。 第419章 完成合圍 孟駿力率軍獨自攻打宿遷城并沒有遭到的太大的障礙,城內守軍一共也就五六千人而已,而且其中并沒有什么新標軍,只有千余來自山西的新標軍而已。 這支來自山西的新標軍,倒是沒被大楚帝國的情報機構提前查探到,因為這支新標軍實在不像是新標軍,其士兵都是傳統兵力,用的火槍也都還是鳥銃,倒是有幾門的野戰炮。 最關鍵的是,這支山西的新標軍,過完年后才南下增援,楚軍剛發動江北戰役的時候,這支山西新標軍剛抵達徐州呢。 他們是最近幾天才僅僅南下并抵達宿遷的。 但是,這支來之山西的新標軍并沒有給第三十九步兵團造成什么實際性的阻礙。 在楚軍的兇猛火力下,這支來自山西,連楚軍的面都沒有碰過,也沒有和楚軍這種新式部隊交過手,甚至都沒有和明軍自身其他新標軍有過多少接觸的所謂新標軍。 表現的一點也不像是新標軍,反而和傳統舊軍沒什么兩樣。 他們不懂得構筑新式的防炮同時,只是單純的依托城墻進行防守作戰,甚至還把火炮大大咧咧的直接部署在城頭。 然后楚軍的炮兵部隊一看,都心中樂開了花,緊接著就很不客氣的動用了多門的九斤野戰炮、五斤野戰炮,再加上一批臼炮對明軍的城頭炮兵陣地進行了突襲炮擊。 結果,宿遷城頭上的這幾門明軍的長管火炮基本就完蛋了,炮兵死傷慘重,連火炮都是被掀翻了。 緊接著楚軍的炮火開始對城頭的其他方向進行覆蓋性炮擊,只能依托城墻本身的城垛進行防守的明軍士兵頓時死傷慘重。 大量的楚軍野戰炮打出來的實心炮彈,打中在單薄的城垛墻體上,然后把單薄的墻體撞擊的分散,進而造成背后明軍士兵的死傷。 大量的楚軍發射的臼炮炮彈,一枚接著一枚落在城墻附近,少數直接落在了城墻頂部爆炸,還有些干脆就是在城墻上空就爆炸了。 這些凌空爆炸啊,或者是落到了城墻頂部后爆炸的臼炮炮彈,給予了明軍守城士兵極大的殺傷。 僅僅是小半天時間,城頭上的明軍就是頂不住了,紛紛逃亡。 就連之前在城門樓觀戰以及指揮的十多名官員都是死的死,逃的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