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節
其他的一百多人里,有十來個是他最近新納的貼身侍女,有兩個是跟隨在他身邊的孩子。 剩下的一百多人都是雇傭來的仆人。 這御史來干嘛的? 是不是沖著自己來的? 腦海里快速轉動著這些想法的陳守林,渾然不知自己的呼吸已經開始急促了起來。 不過他好歹也是正兒八經的偽明舉人出身,又當了多年的官,鎮定功夫還是練了出來的。 只見他深呼吸了一次后,當即起身往外走:“去看看!” 他陳守林,可是前工業部里紡織司的司長,現在更是即將上任水利部的右侍郎,國朝從二品高官。 他倒要看看,誰那么大膽子敢在自己府上胡來! 他這剛起身呢,還沒走到門口,卻是聽見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很快就快步小跑進來了十多個身穿黑色制服的巡警。 而外頭還伴隨著陣陣大喝:都老實點!趴下! 膽敢反抗者一律就地擊殺! 襲警者斬首抄家! 陳守林看到這些巡警,聽到這些話,臉色極其難看! 尤其是他看到自己的只有十八歲的長子也被一個巡警強行綁住,長子稍微掙扎,就引來了巡警直接用刀鞘砸了過去,更是憤怒無比:“都干什么?放開他!” “你們可知道本官是誰,你們的上峰可知道你們擅闖當朝侍郎的府???” “還不放開他,本官要彈劾你們,這巡警部無法無天了?!?/br> 陳守林雖然說的話憤怒無比,但是他的一雙腿卻已經是忍不住開始顫抖起來了…… 這場面! 讓他有極度不好的預感! 對面的巡警不是傻子,就算他們是傻子,他們的上司也不會是傻子,而那些御史們更不是傻子。 只要不是傻到家了,那么就絕對不會擅自闖入一名當朝從二品右侍郎的府邸,并且還大肆抓人甚至直接動手的。 這些巡警們,連刀都已經抽出來了! 陳守林憤怒喊話的時候,一群巡警的后頭,又走出來了一個人! 這個人并不是穿著巡警們的黑色制服,而是穿著一身青色儒服,儒服上別著一枚金質的紋章,而金紋章,正是大楚帝國里正四品以上官員所用的金紋章。 細看上面的圖案,還是孔雀,代表著來者是一個三品官員。 盡管大楚帝國最開始的時候并沒有嚴格規定官員們日常著裝,只要不是太出格,基本沒人說你。 只有在上朝的時候以及一些正式場合里,才需要穿最正統的朝服。 而大楚帝國的朝服嚴格遵循了漢人王朝的傳統,那就是高級官員穿緋色,中級官員穿青色,低級官員穿綠色,基本上和明廷那邊的朝服顏色差不多。 莊重而嚴格! 而常服嘛,如今大楚帝國的官員們穿儒服為主,而且都是一水的青色…… 之所以都穿儒服,純粹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投。 羅志學日常的時候,就比較喜歡穿儒服,后來稱帝了,哪怕是龍袍那也是在儒服的基礎上加了龍紋而已。 下頭的官員們自然也就效仿了。 而顏色的話,一開始是陳星凱他們幾個人效仿軍方那邊的軍官服飾顏色,穿深藍色,不過為了和軍方那邊的軍官常服以示區分,因此又變成了青色。 上頭的大佬們這么穿,下頭的官員也都是有樣學樣! 于是乎沒多久,青色儒服就變成了大楚帝國文官們的標準著裝…… 品級區分主要以紋章為主。 不過巡警是例外,他們不穿這種官服,而是穿軍服演變而來的知府,比如巡警制服,其實就是黑色版本的軍服。 如今,一個穿著青色官員常服,佩戴著三品胸前紋章,年約三十的官員走到了一群巡警之前,然后看了眼陳守林,緊接著手一揚拿出了一份逮捕令:“陳守林,你被逮捕了!” 說罷,根本不等陳守林說什么,直接手一揮,他后頭的巡警就是沖了上來直接把陳守林給擒拿住了…… 而整個過程里,陳守林目瞪口呆,沒有反駁一句話,更沒有絲毫反抗…… 一直等到他被拖著帶走的時候,他才是恍然醒悟過來一樣:“不……我是水利部右侍郎,部堂高官,你們沒有權力帶走我,我要見大人們,我要見陛下……你們不能這樣……你……” 然而邊上的御史大人呵呵一笑:“不,你還不是!” 隨即又轉身對一個高級巡警道:“李兄,就下來就拜托你了,陳府上下一個不留,全都帶回去問詢,還有陳守林相熟的其他人等,我接下來也會一一傳喚問詢,到時候少不得也要麻煩你們走一趟!” 邊上的一個帶著金質徽章的中年巡警滿臉笑容道:“都是小事,王兄你且候著,這一次老李我絕對給你辦的妥妥當當的,一個都跑不了!” 第385章 天下苦楚久矣 大楚帝國承順三年,明崇禎十年的五月十日,金陵城里傳出來了一條讓人震驚的消息。 歷任多個職務的前工業部礦務司司長,即將調任水利部擔任右侍郎的陳守林在家中被御史帶著一群巡警帶走。 而動手的這個御史,可不是什么普通御史,而是大督察院右副都御使,反貪局的局長王炳奇,正三品高官呢。 配合王炳奇這個右副都御使辦案的巡警官員,也不是普通角色,而是巡警部要案司司長李子平,同樣是正三品高官。 兩個京畿里司法機構里身居要職的人一起聯合動手,直接把陳守林逮捕并帶回去審訊,陳府眾人也是一個不漏,全部都被帶回去問詢。 不僅僅是陳守林,同時被逮捕的還有其他十多名官員,罪名基本都是貪腐,由大督察院反貪局牽頭,巡警部要案司配合全程督辦。 當天里,京畿里的眾多御史們和巡警們都非常的忙綠,畢竟這一次的案件非常大,影響注定也會極大,大督察院和巡警部里的壓力也是非常大的。 哪怕是大督察院里的大都御史秦高林,在這一天里也是非常的謹慎,一直都是借著參務值班的名義在宮內,一方面是避免外界的干擾,另外一方面也是為了隨時向羅志學報告相關案件的進展,隨時得知羅志學的指示而做出改變。 第二天的時候,秦高林才在御前參務會議里,正式向羅志學匯報了該案的進展。 羅志學聽著報告的時候,對案件的詳細情況并沒有太大的關注,他只在乎挖出來的這十幾個人是否符合自己的標準。 而看過這些人的案件卷宗之后,羅志學才是微微點頭:“這一次做的不錯,狠狠地打擊了歪風邪氣,后續各衙門還需要繼續努力,把混到我們隊伍當中的偽明余孽,貪贓枉法分子剔除我們的隊伍當中,凈化國朝風氣!” 聽到羅志學的話后,不僅僅秦高林松了口氣,其他六個參務大臣也是松了口氣。 這一次的嚴厲打擊,看樣子陛下還是比較滿意的,對工作方式也是比較認同的,那么接下來就可以繼續推進了。 這一次在京畿里突然掀起的反貪調查,外界甚至不少侍郎級別的官員可能會覺得,這只是一次反貪調查,只是規模比較大,打擊的官員層次比較高而已。 但是只有七名參務大臣們才知道,這一次反貪調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天底下貪官多了去,他們大楚帝國里也不例外,哪怕他們大楚帝國剛成立也沒幾年,但是照樣少不了貪官。 對此陛下自然是非常清楚的,雖然也時常督促并關注吏治問題,但是也不會真正的為此而震怒。 但是,當問題涉及到稅務,然后進一步延伸到了偽明余孽們開始腐蝕大楚帝國的官場風氣,并且嘗試著評擊甚至試圖動搖大楚帝國的立國根基的時候。 陛下就直接爆發了! 如此才有了上個月月底在御前參務會議里的發飆,并且提出了偽明余孽試圖動搖基本國策,破壞帝國根基的說法。 而當這幾個參務大臣們一開始是驚慌,緊接著是憤怒:大楚帝國的統治階層里,竟然混進來了一群試圖基本國策,破壞帝國根基,想要挖他們這些人的老根的時候,直接也暴怒了。 看看那些偽明余孽們是怎么說的? 在稅務問題上,偽明余孽說現在的統一農業稅有很大的問題,農業稅太高了,民眾們苦不堪言……又說不能讓百姓負擔太重云云,要恢復到偽明的那種把人和土地分開收稅,分成田稅、丁銀、徭役等多種征收云云。 這簡直放狗屁! 大楚帝國的高層官員,都是屬于底層出身的,哪怕是郭全書這個所謂的書香門第子弟,其實也只是個鄉下小地主子弟而已,他們的前半身里能接觸并深入了解到底層的情況。 自然非常清楚偽明的稅收政策,那玩意就是扯淡,看似正稅沒多少,但各種名目苛捐雜稅攤派多不勝數,而且關鍵的是,這些苛捐雜稅們最后都被平臺到手里沒多少土地的小地主,自耕農以及佃戶身上,至于那些中大地主士紳們,人家有功名有權勢,才不交稅呢。 這意味著,龐大的稅收總額最后都落在了中低層民眾的身上,造成龐大的稅賦負擔,為此家破人亡者數不勝數。 哪怕是郭全書所在的郭家,在當地也算得上是小地主了,家中有地三百多母,但是因為郭家里沒人有功名,連個秀才都沒有,所以士紳的特權和他們可沒關系,平日里郭家的各種稅收負擔也很重,而且上頭動不動就要各種攤派。 而大楚帝國的統一農業稅呢,都是按照土地數量交納統一的農業稅,而且除了農業稅外,沒有任何的其他攤派,徭役以及其他各種雜稅。 相對比之下,他們郭家交的稅,要比在偽明治下少了將近三分之一。他們郭家尚且如此,其他自耕農們以及佃戶們的負擔就更輕了,那些佃戶們甚至一毛錢的稅都不用交,底層農民們的生活對比以往可好了不少。 盡管目前這些農民們依舊活的比較困苦,連吃飽飯都是奢望,都是只要老實肯干,老天爺給面子的話,養活一家老小還是問題不大的。 至于想要所有底層民眾都吃飽……這個屬于世界性難題,暫時無解! 所以哪怕是郭全書這樣小地主出身的子弟,也是對國朝的農業稅政策非常支持的,更能明白其中優劣的。 如今一群偽明余孽們,跑出來說國朝的農業稅不對,會讓百姓們負擔加大,民不聊生…… 這民不聊生的……恐怕說的是那些中大地主吧! 畢竟統一農業稅之下,只有他們的利益受損了,而其他人都得到了好處! —— 偽明余孽們,還說國朝的商業稅也是苛政,說什么現在的商業稅名目繁多,稅額極大,天下民眾已經苦不堪言云云。 這些針對稅務的言論,讓稅務部陳星凱非常的憤怒,尼瑪做生意還不想交稅,這世界哪有這么好的事情,就算是在偽明那邊,你們做生意還得上下打點呢,現在不用你們打點了,直接交稅就能一路通暢的做生意竟然還不愿意…… 簡直該死! 為此,陳星凱特地向大督察院那邊表示,如果你們的反貪工作遇到了什么困難,我們稅務很樂意幫忙,這些人其他的犯法行為他們稅務管不著,但是偷稅漏稅的話他們稅務就要管一管了…… ——— 偽明余孽們還對國朝里的各項工商經濟政策非常不滿。 比如說鹽務,他們就特別討厭大楚帝國里的鹽政專營制度。 說什么鹽政顧固然要國營,但是你也不能讓一個鹽務公司就把全國上下,從生產到運輸再到銷售,把所有鹽業生意都給包圓了啊,這樣會產生各種貪腐問題,還會導致鹽務工作產生各種問題,民眾會吃上高價鹽云云…… 然后又說可以沿用鹽引方案,可以讓鹽商們運糧到邊關換取鹽引,如此既能讓邊關將士獲得糧食,還能讓民間的商戶廣泛運輸銷售食鹽,讓民眾吃上低價鹽! 袁高峰直接賭咒發誓,這些人說這些話,背后要是沒有那些鹽商們鼓動,他袁高峰就敢一頭撞死在大殿的柱子上…… —— 偽明余孽們,批判的還不僅僅是鹽務,他們還對工業部所屬的各種工廠,嗯,主要是設計民間產業的各類工廠很有意見,認為這是與民奪利。 他們認為大工廠們,憑借官方背景搞惡意競爭甚至壟斷的事,讓民間各作坊難以為繼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