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節
明廷方面編練新標軍以來,并且已經有多支新標軍和楚軍陸續作戰過了,但是,這一次,卻是明新標軍首次采用線列隊形和楚軍作戰! 第327章 線列激戰 九江城西城門外,一支千人規模,穿著明軍軍服的新標軍,列出了楚軍里標準的線列隊形緩緩前進。 而他們的前方,則是穿著灰色軍服的楚軍第二十三步兵團的主力線列步兵。 率領這個兵力達到一千五百多人,組成了三個營級方陣的軍官,是一個佩戴著中校軍銜的年輕人。 這人正是大楚帝國陸軍軍官學堂第一期正式班第一名畢業生,曾經出任第一師首任作戰參謀的王永年。 此人去年在第六師剛成立的時候,就被上頭調到了第二十四步兵團下屬第一營當營長,以積累實際帶兵經驗。 擔任第一營營長期間,王永年從頭到尾參與了該營的籌建,編練工作,隨后又帶著該營隨同二十四團的其他部隊參與了一系列的剿滅土匪潰兵、地主武裝等低烈度戰斗。 這個過程里,即是鍛煉了第一營的普通將士們,更是鍛煉了王永年自身的帶兵能力。 今年年初,他調任同屬第六師的第二十三團,依舊以少校軍銜任副團長,兩個月后順利升任中校。 六月份,原第二十三團團長升職,空出來了第二十三團團長寶座,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王永年的頭頂上。 當月,他以中校軍銜升任第二十三步兵團團長,不過雖然當了團長,但是這軍銜卻是還沒提升。 畢竟他四月份才升任中校呢,同時之前其實也沒帶兵打過什么大仗,硬仗。 上頭雖然看重他的才華,但是也不好貿然提拔。 東進戰役里,第六師被編入第一軍,作為攻打九江的第一線部隊,他自然是隨著部隊抵達九江前線。 九江戰役開始后,第六師負責西線,也就是九江城西城墻一帶,他的第二十三步兵團被部署到了三號大型堡壘的正面,和同屬第十二旅的第二十四團一起,作為攻打三號堡壘的主力部隊。 昨天的戰斗里,王永年坐鎮指揮麾下的突擊哨、刀盾哨以及普通部隊,陸續攻克了若干小型堡壘。 等到了今年,攻打三號大型堡壘的時候,因為參戰兵力龐大,王永年自然也需要親自上前線指揮部隊。 現在的他騎在馬上,看著對面正在徐徐靠近的明軍新標軍,觀察了片刻后當即下令道:“兩斤半野戰炮可以開火了!” 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比較接近了,并且也越過了一些地形比較復雜的地方,正處于一片平坦開闊地帶,正適合兩斤半野戰炮這種彈道平直的小型野戰炮開火。 至于十八斤臼炮以及后方提供支援的五斤野戰炮,早就已經開火了。 不僅僅楚軍的火炮在開火,實際上明軍里的火炮也在開火。 所以不時能看見炮彈飛到楚軍或明軍的陣列里,造成士兵們的殺傷。 炮擊的同時,步兵的行動也沒停止。 王永年繼續率領步兵列隊上前! 等接近了百米左右的距離后,王永年的臉上卻是露出了喜色。 因為他看到了對面的明軍新標軍火槍手開火了! “不是說新標軍什么都學我們嗎?我可不記得我們會在上百米外開火??!” 王永年頓時心情大好,虧他一開始還很重視對面的新標軍,排隊列陣都是把對面當成了友軍的主力部隊來對付。 但是,楚軍的主力部隊進行線列作戰的時候,除非特殊情況,那可是極少在百米外就開火的,大多是在六七十米的時候開火,而且很多指揮官更喜歡在五十米內甚至三十米的距離開火。 因為距離太遠的話,命中率非常感人,根本不可能打中幾個人,而且火繩槍裝填也麻煩,這開火后如果遇上敵人直接沖過來,而己方的火槍又遲遲裝填不了,很容易就導致火槍手崩潰的。 王永年當即揮手道:“繼續前進!” 盡管隊列里不可避免的倒下了少數倒霉蛋,但是這并不影響第二十三步兵團,在明軍火槍手率先在上百米的距離開火后,就占據了戰術優勢的結果。 在明軍們持續裝填的時候,楚軍繼續前進! 一直到了七十米左右的距離后前排的火繩槍手才開槍,緊接著是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第六排輪流上前開火。 整個隊伍,采取的是漸進式開火。 對面的明軍的火槍手也同樣進行反擊,但是因為他們本來兵力就只有二十三團的三分之二左右,再加上率先在遠距離開火,導致失去了先機。 當他們開始第二輪射擊的時候,已經是倒下了不少的火槍手,導致火力更加稀薄了。 雙方此時距離五六十米,并且距離還在持續靠近當中,雙方火槍手打出去的子彈命中率也在快速攀升當中,傷亡開始加大,雙方不可避免都倒下了不少的士兵。 但是,楚軍的隊列依舊緊密且完整,前排的士兵們倒下后,后排的士兵會自覺上前補充,始終維持前排的密集兵力。 反觀明軍那邊,他們的兵力本來就少一些,再加上之前對射的時候因為失去了先機,導致損失更大,這傷亡已經是大幅度超過了對面的楚軍。 傷亡不小,并且面臨著持續壓迫過來的楚軍,饒是很多明軍的軍官們試圖維持陣型,穩住軍心,但是依舊讓很多士兵,尤其是那些身上連盔甲都沒有的火槍手們恐慌不已。 裝填出錯都是小事,很多都磨磨蹭蹭不肯上前排補位呢。 當距離縮短到三十米左右的時候,王永年舉起了手中的指揮刀:“火槍手齊射,長矛手準備突擊!” 隨著他一聲令下,二十三團的火槍手們,不再是一排一排的開槍,而是兩排一起開槍,并且在短時間內六排士兵的子彈全部打了出去。 而短時間內六排士兵陸續開火,對面的明軍隊列不可避免的又倒下了一大批人,很多士兵幸存的士兵已經不由主的向后退步。 看著對方的陣型已經散亂,王永年沒有絲毫猶豫,直接下令道:“全軍突擊!” 下一秒,一直都在默默承受單面殺傷的長矛手們,終于是大步向前,如同一面上了刺刀的城墻一樣,朝著區區三十米外的明軍陣列壓了上去 而這個時候,一路承受著炮擊,甚至和楚軍對射的明軍新標軍,終于是承受不住龐大的壓力,最后陣型徹底潰亂。 大量的士兵開始轉身向后跑去,為了快速逃離,他們直接扔下了影響逃命的長矛和火槍。 尤其是四米五長的長矛,這玩意在逃命的時候會嚴重影響逃命速度,那些長矛手們為了逃的更快,第一時間就把這玩意給扔了。 王永年騎在馬上,看著對面已經徹底崩潰的明軍新標軍,嘴里喃喃著:“這新標軍,也不過如此!” 當第二十三步兵團擊潰明軍新標軍,挫敗了明軍反擊的圖謀時,后方山坡上,羅志學和一群高級將領們也是關注著這一場戰斗。 徐志賢道:“看來,我們之前是高估了他們了,沒想到這些九江的新標軍連近戰的勇氣都沒有,這還不如偽明的營哨戰兵呢?!?/br> 張馬林笑呵呵道:“偽明的內地營哨戰兵也好,邊軍戰兵也好,那可都是精銳,雖然戰術老套,裝備也老套,但是大多也是經過常年訓練的,基本的近戰還是能打的?!?/br> “而對面的這些新標軍,我估摸著都沒練上幾個月,而且應該是頭一次上戰場!” 徐志賢道:“而且你們看他們的戰術動作,在看看他們的體型,明顯不如之前我們在楚南遇上的湖廣新標軍?!?/br> “估計連飯都還吃不飽呢,他史可法想要練也練不了!” “這安廬新標軍也就那樣,接下來我們打起來也可以放開手腳了?!?/br> 一群高級將領們,只是通過一場步兵之間的交戰,就把對面的安廬新標軍的情況摸了個七七八八。 之前還擔心安廬新標軍是個硬骨頭,但是真正打起來其實也就那樣,甚至整體表現還不如當初楚南戰役里的湖廣新標軍左軍呢。 人家湖廣左軍好歹還敢近戰抵抗呢。 之所以還被全殲,那純粹是被包圍,并且兵力懸殊巨大,火炮懸殊更大,屬于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那種。 而前頭的這一場小規模交戰,雖然楚軍兵力有一千五百人左右,但是明軍也有一千人出頭啊,兵力差距并不算太懸殊。 但是安廬新標軍打的沒有絲毫抵抗之力。 這安廬新標軍既然拉跨,那么楚軍的這一群高級將領們,自然也不打算磨磨蹭蹭了。 當即就向羅志學建議加快攻勢,趁著今天時間還早,把九號大型堡壘也給拿下來。 如今已經即將全面拿下三號大型堡壘,如果還能拿下臨近的九號大型堡壘,那么也就意味著,明軍在西城墻部署的防線,已經算是被摧毀了三分之二左右。 并且有足夠的施展空間,讓楚軍直接對西城墻乃至西城門一帶發起進攻了。 后續對城墻的直接進攻,雖然也不可能短時間內拿下,但是在楚軍占據了戰略優勢的情況下,利用火炮轟擊壓制,甭管是進行爆破還是直接讓重甲步兵突擊,撕開西城墻殺入城內那是遲早的事。 羅志學也是一直在觀戰,自然是看出來了,對面的明軍新標軍看起來挺唬人的,但實際打起來很一般,并沒有給楚軍制造太大的麻煩。 同時這一次出來反擊的明軍,很多都是九號大型堡壘里出來的,如今死傷不小之后,九號大型堡壘里的駐防兵力也就不足了。 打起來會更容易一些。 如果時間拖延下去的話,明軍估計就會從其他方向抽調兵力補充到九號大型堡壘了,到時候打起來說不準還會更困難。當即就批準了徐志賢等人的建議,下令第六師剩下的兩個團對九號大型堡壘發動猛攻! 這一番進攻下來,自然是沒有什么太大的意外的,駐防此地的明軍之前大部分進行反擊的時候死傷不小,士氣更低下,而且大部分人還丟失了裝備。 如此的明軍面臨著第十一旅的猛攻,到最后竟然只能靠著其內的一千多營哨兵為主進行頑抗。 但是這種頑抗并沒有太大的意義,沒有槍炮配合,那些營哨兵們很難抵抗住楚軍的猛攻。 下午約莫四點,楚軍就徹底拿下了九號大型堡壘。 而此時,九江城如同是一個脫下了大多衣服,只剩下上下兩件內衣的妙齡女子,楚軍再加把勁,那就能撕下明軍的最后一層防護,直插城內! 而此時,不算前期的幾天準備時間,自昨天正式發動進攻開始,距離楚軍正式攻城,不過兩天而已。 準確的說,只有三十多個小時! 就當楚軍拿下九號大型堡壘,主動停下了強攻,轉而開始構筑防御工事,為明天的攻擊城墻做準備的時候。 城內的史可法只是一臉的陰沉! 西城門兩個大型堡壘的徹底失守,而且是短短兩天內的失守,這完全出乎了史可法的預料之外。 在最開始的時候,史可法覺得以九江城內的城防工事,再加上六千五百人的新標軍,最后再加上兩萬多人的營哨兵,還有大小二十多門紅夷火炮助陣。 不敢說十拿九穩,但是守住九江半年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的,哪怕是楚軍真的來勢兇猛,守軍難以為繼,但是再怎么樣,守住一兩個月總該是沒什么問題的。 基于這樣的構想,他在九江城這邊的很多準備,都是圍繞著長期堅守去的,比如囤積的糧食足夠城內軍民吃上半年。 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他也不會在城內囤積這么多糧食啊。 他甚至都還考慮到了長期作戰下,武器彈藥的損耗,為此都囤積了一批鐵料和工匠,持續打造修理武器所用。 抱有巨大信心的史可法,這么也沒有想到,楚軍兵臨城下不過六七天,而真正的正式開打不過兩天,就已經拿下了至關重要的西城外兩大堡壘。 要知道西城墻因為是直面楚軍的方向,所以史可法之前加固防御工事的時候,對西城墻一線是進行了重點加固的。 尤其是城外的堡壘工事修筑的更是厚實無比,因為修這些工事,征召來的民夫都死了好幾百號人呢。 同時駐防在西城門一線的兵力,除了大量營哨兵外,還有大批安廬新標軍的士兵。 六千五百人的安廬新標軍,足足四千人都被部署在這一方向,而其他幾個方向,都是只有零星幾百人,還剩下千把人被他作為預備隊使用。 然而如此厚實的防御工事,大量的精兵防守的西城墻,竟然在正式開戰兩天內,就丟了至關重要的兩大城外堡壘。 以至于接下來西城墻上的守軍不得依托城墻本身作為最后一道的防線。 為什么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