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節
現在看來,楚賊是擺了他們一道。 是有大隊楚賊南下不假,但是南下的楚賊應該大部分都是守備軍,而楚賊的真正主力,則是避開了明軍耳目,直接行軍兩三天后抵達了益陽城一線。 這一刻,楊嗣杏心中冒出來了一個之前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想法:“這些楚賊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把兩萬主力調到益陽一線來,難道他們一開始的目標就是瞄準了武陵春?瞄準了自己? 這個想法出現后,頓時讓楊嗣杏對整個戰局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判斷,很多之前搞不清楚的疑點也是迅速找到了答案。 這些楚賊的真正目標就不是長沙,而是自己的新標軍左軍! 第294章 李東紹的野望 大楚帝國承順二年四月七日夜,位于益陽城的東北方向,臨近洞庭湖的一片小矮山里燈火通明。 這些火把組成的燈光,一內一外,形成了兩個非常明顯的圈子。 內部是圍繞著矮山的諸多火把燈光,燈光之中可以看見臨時構筑的胸墻,壕溝,炮臺等防御工事,偶爾也能夠看見人影晃動。 這是新標軍左軍的防御陣地! 距離新標軍外圍數百米不等的地方上,同樣有著大量的火把被點燃,這里一樣有著大量的壕溝,胸墻已經沙土堆積的小堡壘。 這道外圍的防御工事,乃是遠道而來的楚軍所構筑的包圍線。 后方的山頂指揮部里,一身戎裝的羅志學和一群佩戴著將星的將軍們匯集一堂。 他們的中間,乃是一座臨時打造的沙盤,在燭光下,這些沙盤上插著的代表敵我雙方的小旗幟一清二楚。 參謀部部長徐志賢正手持一根指揮棒,對著沙盤講解道:“經過一個下午的緊張施工,我們已經圍繞著偽明軍固守的矮山購置了封鎖包圍線,整個包圍封鎖線由三面組成,分別是南面、西面、北面,而東邊臨近洞庭湖,我們并沒有構筑封鎖線?!?/br> 一旁的王瞎子低聲道:“還是圍三厥一的老一套,只是缺口那邊是洞庭湖,人家偽明又不傻,怎么會往湖水里跑……” 一旁的韓子平聽罷卻是低聲道:“王老哥您說的那是正常人,等真正打起來了,面對大量死傷的殘存偽明軍可不就是正常人了,別說前頭是洞庭湖了,就算是大海他們也會往東邊跑啊,能跑一時是一時嘛!” 徐志賢沒搭理這幾個將領們的嘀咕,而是繼續道:“目前第五師下屬第十七步兵團,第十八步兵團駐防南面以及西面,該師第二十步兵團以及輜重團部署西南方向,充當戰略預備隊?!?/br> 第五師一共就四個步兵團,第十九步兵團并不在前線,而是在靠后大約三公里外的一座村鎮里駐防,主要是防范益陽城等南線可能出現的明軍兵力,同時三公里也不算遠,必要時候也能隨時抽調過來參與前線戰斗。 “我軍近衛師之第一近衛團,部署在北面,其他近衛師三個步兵團,輜重團,則是靠后部署?!?/br> “各炮兵部隊已經準備妥當,今夜會陸續進駐預定炮兵陣地,部分十八斤臼炮部隊,已經隨同步兵部隊靠近部署?!?/br> “考慮到對方也擁有十多門的野戰火炮,擁有一定的遠程殺傷火力,這一次我們的火炮部署上采取了比較謹慎的態度,野戰火炮預定部署的位置不會太近,大約在五百米到六百米左右?!?/br> “臼炮的話,通過戰壕,部分矮山,溝渠的掩護,準備機動道距離敵軍第一道防線大約三百米到四百米左右的距離進行部署?!?/br> “如此等到明天我們展開進攻后,我們的臼炮火力,能夠有效覆蓋敵軍第一道防線已經部分第二道防線,而野戰炮部隊也能夠有效覆蓋敵軍前面兩道防線,并在必要的時候,跨越極限距離對敵軍縱深進行覆蓋排擠?!?/br> “根據我們對附近地形,敵軍兵力部署的偵查,我們參謀部擬定的作戰計劃里,暫定以北線為主要突破方向,這里的地形更更加平坦一些,有利于我們快速沖級,炮擊效果也會更加良好?!?/br> “明天一戰,近衛師將會作為主攻部隊,從北線發起進攻?!?/br> 徐志賢說到這里的時候,羅志學抬頭看向了近衛師的幾個主官,最后把目光落在了近衛師師長李東紹少將身上:“明天近衛師負責,怎么樣,有信心沒有?各方面準備做的這么樣?” 李東紹當即挺直腰桿朗聲道:“近衛師上下已經做好萬全準備,信心十足,明日一戰,就是我近衛師建功立業之時?!?/br> 看著李東紹,羅志學微微點頭! 對李東紹這個人,他還是放心的。 這人和尋常將領不太一樣,這是的有野心也有膽魄,還有腦子的年輕人。 之前奔襲襄陽的時候,他就敢主動請纓,帶著一群近衛士兵潛入襄陽,最終打開襄陽城的城門,成功迎接大軍入城,讓楚軍幾乎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中原第一堅城襄陽城。 襄陽城數百年前,頑抗了蒙元大軍數年之久,但是在楚軍偷襲之下,連個把時辰都沒能堅持下來。 其中李東紹功不可沒。 襄陽戰役后,李東紹順利成為了當時的親兵營營長,后續親兵營逐步擴張,并改為近衛旅,近衛師,李東紹也是水漲船高,從親兵營營長成為了近衛師師長,領少將軍銜。 而此人能夠一路水漲船高,也不是因為早期的功勞大,也不是單純因為資歷深,畢竟這些雖然能夠讓他早期上位,但是也不可能讓他一路順利成為近衛師師長這個實權,并且極其重要的位置。 關鍵的是,此人因為親兵出身的緣故,羅志學的個人命令是實打實的落實,絕對不打折扣,羅志學讓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走的是和黃丁權差不多的愚忠路子。 甭管是他故意表現出來的愚忠態度,還是說真的是愚忠,羅志學都是看到了眼里并且給予了正面的反饋。 那個啥,羅志學也不是什么神仙,更不是別人肚子里的蛔蟲,李東紹這些手下將領們內心想什么,只要表面上掩飾的好,他其實也不知道…… 但是,只要李東紹表現出來了這種愚忠,并且還真的這么去做,那么羅志學也就不在乎了。別人想什么他管不著,但是別人做什么他可就要管了…… 愚忠的態度,再加上早期功勞,親兵出身的他資歷也深,再加上能力也還有那么一些,這些最終導致了他并沒有在親兵體系部隊里的持續擴張里掉隊,而是順風順水的成為了近衛師師長。 成為了大楚帝國里舉足輕重的幾個主力師師長之一。 但是,僅僅是這些還不夠,李東紹對此并不滿足。 他也知道,外界其實不少人都說他是靠著從龍早,再加上瞎貓撞上死耗子當了一會內應拿下襄陽城,再有就是天天表演一副愚忠的模樣,這才當上的近衛師師長。 但是說根到底,他其實并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軍事指揮才華,更別說什么戰功了。 因為李東紹就沒正兒八經帶兵打過仗,尤其是大規模戰役。 近衛師雖然參戰頗多,但是近衛師的特殊性,一直都是跟在羅志學身邊,而當羅志學親臨戰線的時候,近衛師的行動往往也都是羅志學親自指揮的。 嚴格上來說,近衛師下屬的兩個旅長,四個團長們帶兵打仗的經驗都比李東紹豐富得多! 而這一次,因為羅志學是親自帶著兩個主力師加上一個騎兵旅過來,羅志學要統籌指揮兩萬多兵力,不可能和以往一樣,直接通過參謀部具體指揮到近衛師的某一個團了。 這也就給了李東紹機會。 真正指揮近衛師作戰的機會! 當御前軍事會議散了后,李東紹并沒有第一時間趕回近衛師的駐地,而是又帶著手底下的幾個軍官找到了參謀部部長徐志賢,為明天的戰事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商討。 李東紹雖然有野心在明天打一場漂亮的仗,想要通過一場無可爭議的大勝來扭轉自己在軍中有虛無實的尷尬形象。 但正是因為有這個野心,所以他才會更加謹慎,更加用心。 自己缺乏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那就不恥下問去找徐志賢啊。 徐志賢作為大楚帝國參謀部部長,盡管他自己沒當過什么團長,師長之類的職務,但是真說起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 放眼整個大楚帝國里,無人能比徐志賢相提并論。 因為大楚帝國的參謀部,本身就是軍令機構,經常制定并指揮各大戰役的。 怎么說呢,你讓徐志賢自己親自指揮一個團作戰可能效果不佳,但是你讓徐志賢指揮上萬人甚至好幾萬人進行一場大規模會戰,那么人家又能干的特別利索。 所以,雖然徐志賢的軍銜和李東紹都是一樣的少將,但是李東紹在徐志賢面前,卻是姿態擺的比較低,充分顯示了什么叫做不恥下問。 問明天的戰術安排,問明天如果戰術執行出現問題后該怎么進行調整,總之該問的都問了。 徐志賢都被他問的煩了…… 他天天和部隊里的高級將領們打交道,但是還真心沒遇上過和李東紹這樣臨戰之前,什么雞毛蒜皮的事都會問的高級將領…… 如果不是明天一戰實在重要,而近衛師又是主動部隊,如果不是李東紹的身份地位嚴格上來說不比他差多少,說不準他就要擺個黑臉了。 屁都都要問,要你這個師長有屁用,老子還不如直接下去親自指揮近衛師呢。 不過這種話也只能是心里想象,最終他還是得耐著性子解答…… 在徐志賢第五次暗示說自己也還有一大堆事,你丫的別煩我了,趕緊滾蛋的時候,李東紹終于是聽出來了徐志賢的暗示,然后一臉笑瞇瞇的道:“哎呀,這一不留神,竟然這么晚了,實在是不好意思,打擾徐兄這么久了,您也挺忙的,小弟我也就不多打擾您了……” 看著李東紹笑瞇瞇的樣子,徐志賢都不知道,這家伙當初是怎么帶著一群親兵在慘烈廝殺中,直接奪取城門迎接大軍入城的。 離開山頂中軍指揮部,返回近衛師前線指揮部的時候,李東紹回頭看了眼山頂上的指揮部,嘴里喃喃道:“只要明天打贏了,我近衛師拿了此戰頭功,此番楚南戰事了解之后,中將可望,相對比之下,不恥下問丟些臉面算什么?!?/br> 第295章 早打完早收工 返回近衛師前線指揮部后,李東紹召見了麾下的旅長、團長等中高級將領,通報了御前軍事會議里的一些情況和決議。 “明天一戰,我們近衛師負責的北面,將會作為主要突破點,到時候,不管是那一支部隊都不能拖后腿?!?/br> “誰要是給我拖后腿延誤的戰事,到時候縱然陛下不怪罪,我李某人也不會輕易放下!” “還望諸君在明日一戰里,牢記自己的任務和使命,共同為帝國偉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此戰我們只要擊潰了當面的新標軍左軍,那么若干楚南就沒有第二支可以阻擋我們的偽明部隊了,屆時,若干的楚南就是我帝國囊中之物?!?/br> “為帝國開疆擴土,為黎民謀幸福安寧,為華夏謀萬世之周全,乃我大楚軍人不容推遲之職責!” “更何況我等乃陛下近衛,為陛下效忠,為陛下死戰乃我近衛師將士之本分!” “明日一戰,我李某人將會和諸君一起奮戰,拿下陣地,殲滅當面敵軍,為帝國開創新局面!” 李東紹對著一群屬下們說了許多,而說的多了,其實也就證明了他內心的忐忑。 甭管他對羅志學表現出來的信心有多足,但是內心里他終究是有一些忐忑的。 單獨率兵作戰,負責一線戰事,而且擔任的還是主攻,同時當面敵軍也不是什么普通明軍衛所兵,營哨兵,而是從來沒有打過交道,但是咋一看上去不簡單的新標軍。 這要是心里沒點忐忑那就是騙人的。 這一夜,李東紹一直到后半夜才睡下,哪怕是睡下后也睡的不安穩。 等他真正沉睡的時候,沒多久就已經被營帳外的衛兵進來叫醒了。 此時天色尚未大亮,但是近衛軍上下已經從睡夢中醒來,各部隊的伙夫們已經開始埋鍋造飯,提前準備好早餐了。 李東紹梳洗過后,并沒有和往常一樣穿上軍官常服,而是換上了一身比較輕便的盔甲。 這是一套全身布面甲,看起來很華麗,但實際上防御能力遠不如一線戰兵的盔甲。 一線戰兵,尤其是長矛手和重裝刀盾手的全身甲,可是重幾十斤呢,外表看起來是布面,但是是眾多比較大片的鐵甲,為了對抗火器,正面的鐵片往往會比較厚。 這鐵片一厚,重量也就上來了。 而李東紹這一身盔甲,同樣是布面甲,但是內部的鐵片就要比較薄了。 主要是李東紹身為高級將領,基本上不會親自帶著士兵沖陣廝殺,所遭到的威脅其實很小的,更多的是戰場上的流彈。 但是話又說回來,其實盔甲這東西,甭管是楚軍里的布面甲,還是明軍東擄的布面甲,又或者什么棉甲,扎甲,鎖子甲等各種盔甲,對付火門槍效果還有,遠距離對抗小口徑的鳥銃勉強也湊合。 但是在中近距離上,對鳥銃基本沒啥防護作用。 近距離上,甚至連三眼銃這種老舊火門槍都扛不住…… 如果是楚軍和新標軍使用的十八毫米口徑的火槍,,哪怕是上百米的距離,這些盔甲全都是一槍一個洞的貨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