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節
楚軍之所以還大規模裝備盔甲,更多的還是為了防備明軍依舊大量裝備的弓箭、舊式火門槍,舊式小口徑鳥銃。 以及更加重要的是為了近距離rou搏作戰里為士兵提供保護。 畢竟,明軍里火器裝備比例看似不小,但是新式火器的比例還是非常低的。 但是遇上新標軍這種大規模使用大口徑火繩槍的新式軍隊,這些舊式盔甲所能發揮的作用其實就非常有限了。 不過饒是如此,近衛軍的將士們也還是齊齊穿上了厚實的盔甲! 說不準關鍵時刻這盔甲就能救自己一條小命呢! 前線,一個營長正在吩咐自己手底下的軍官們:“我們營是第二批出擊的營,等出擊后,都別傻乎乎的站著不動,給老子動起來?!?/br> “前頭不過區區百二十仗的距離,我們要在友軍吸引了敵軍注意力后,第一時間就跨過這一段距離,直接沖上去齊射給他們一下狠的,然后直接發起白刃戰!” “相信我,這些偽明軍都是軟腳蝦,和我們打對陣他們興許還能打一打,但是和我們直接打近距離沖鋒,他們絕對沒這個膽子,也沒這個能力!” 戰爭的另外一頭,壕溝戰壕里的十八斤臼炮陣地里,一個上尉正在不斷的觀察著前方的明軍胸墻,壕溝方向,并不時的用炭筆在紙上記著。 一邊觀察一邊思索,最后放下筆對著身旁的一個少尉道:“前頭的偽明陣地和昨天沒什么太大的變化,左右兩邊的小土包后面就是他們的短袍,估計各自有兩門左右。 具體是攻戎炮還是虎蹲炮不清楚,等戰斗一開始,我們就要把他們這些短袍陣地給端掉,為步兵沖擊清掃障礙!” “如果不能在步兵出發之前解決他們,隔壁的第三步兵營怕是要麻煩了!” “我來部署一下具體任務,一隊負責左邊的敵軍短袍,二隊負責右側的敵軍短袍,三隊做好準備,一旦一隊或二隊失手,立馬對敵軍短袍陣地進行補充炮擊!” “爭取三輪內,就打掉這兩處短袍陣地!”“還有,炮擊的時候都瞪大眼睛看著點,讓手底下的人都要嚴格注意安全,別到時候敵軍沒打到,自己先炸膛了!” “炮擊的時候,必須嚴格按照流程進行炮擊,寧愿慢一些也要確保安全!” 年輕的炮兵上尉說這話的時候,不由得摸了摸自己臉上的傷疤! 這道傷疤,就是去年攻打武昌的時候,他指揮的一門十八斤臼炮發生了炸膛事故,爆炸后產生的碎片直接劃破了他的臉。 這還是他命大,彈片只劃破了他的臉,留下了一道寸余長的口子而已。 臼炮這玩意,威力是大了,但是也非常的危險,楚軍里的臼炮部隊,其實發生的事故次數不少。 有些是戰斗時候,有些干脆是在日常訓練的時候。 因為各種事故而死亡的臼炮炮兵,少說也有幾十個了…… 相對來說,野戰炮的炮兵就要安全多了,尤其是五斤九斤野戰炮的炮手們,他們基本都是在距離前線幾百米外的地方cao作火炮進行炮擊,距離敵人遠,也用怎么擔心遭到敵人的遠距離火力反擊。 而且野戰炮也不會稍微不慎就發生事故。 不過盡管臼炮非常危險,事故率也非常高,但是楚軍依舊大規模裝備臼炮。 畢竟臼炮這種武器,目前對楚軍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臼炮打出去的開花彈,不僅僅可以形成實心炮彈所沒有的爆炸殺傷,更重要的是彈道彎曲,可以讓楚軍直接攻擊到城頭,乃至城墻背后又或者是躲在壕溝后方的敵人。 而這些,都是普通野戰炮所無法帶來的。 不過針對臼炮cao作比較危險的情況,楚軍方面也做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措施,比如加強臼炮炮手的訓練,制定嚴格的cao作手冊等,以盡可能的降低事故率。 前線的步兵和十八斤臼炮的炮手,乃至靠前部署的兩斤半野戰炮的炮手們,都已經是在做著最后的準備了。 同樣的,在稍微靠后位置上的幾個野戰炮陣地上,各炮組同樣也在進行著最后的準備。 懂得測定距離,計算射擊諸元的幾個資深炮兵軍官們正在進行最后的觀察和計算,以便準時把射擊諸元傳遞到各炮組,盡可能的在前幾輪炮擊里,獲得預計中的炮擊戰果。 近衛師上下,一大早開始就為了進攻做著準備了。 戰場的另外一邊,中軍指揮部的臨時搭建的木屋里,羅志學也是結束了臨戰前的最后一場簡短的軍事會議,做出了最后的戰略部署后。 羅志學并沒有待在木屋指揮部內,而是走了出來,直接來到了指揮部前方的空地上。 這片空地上有著三個遮陽擋雨的開闊型帳篷,其中左側的一個帳篷下擺著一張木彈藥箱拼接的大桌子,桌子上還擺著一副沙盤以及地圖以及尺、紙、炭筆等東西。 桌子周邊有十多個參謀部的軍官們正在對著桌子上的沙盤不斷爭論著什么。 這些人看到羅志學過來后,當即一個個站直了身體開始行禮,口呼恭迎陛下! 羅志學面帶微笑,不時朝著眾人輕點頭,同時口道:“諸位愛卿辛苦了,今日一戰,離不開你們這些參謀人員的努力??!” 眾人自然是高呼:“臣不辛苦……” 羅志學再一次輕輕點頭后,帶著徐志賢等高級將領們越過了這些參謀部的參謀們,然后來到最前方的一個帳篷下。 此地面向整個戰場,視野最為開闊! 帳篷下,已經擺著一張龍紋太師椅了。 羅志學瞄了一眼,這太師椅不知道是從哪里弄來的,這龍紋顯然是臨時直接雕刻上去的,找個工匠也不咋地,雕刻的龍紋有些歪歪曲曲…… 對于這些小細節,羅志學自然是懶得說什么,直接一屁股坐下后道:徐愛卿,這時間也差不多了,各部準備的如何了?!?/br> 徐志賢當即上前道:“啟稟陛下,各部都已經按照預定計劃準備妥當,隨時可發動正式進攻!” 羅志學道:“很好!” 說罷,羅志學稍微伸手,從親兵手中接過一個茶杯,小喝了口茶后道:“既然將士們都準備好了,那么就開始吧,早打完早收工!” “傳下去,此戰參戰將士,一律雙倍記功,本月雙倍薪餉,大功者,朕重重有賞!” 說著,羅志學還對著身旁的十幾個高級將領呵呵一笑:“眾位愛卿,雙倍記功的機會只有一次,可別錯過了!” 這話一出,眾人的眼神都火熱了! 再看對面的新標軍左軍,那都不是敵人,而是可以讓自己升官發財的恩人啊…… 第296章 炮火不要停 大楚帝國承順二年四月八日,上午約九點左右。 大楚帝國皇帝羅志學下了發起進攻的命令! 隨著羅志學的命令下達,兩個野戰炮兵團以及一個臼炮團開始陸續開火。 再加上嫡屬于各步兵團,輜重團等部隊的兩斤半野戰炮,一時間楚軍集合了兩百多門不同的火炮對著前方的無名小山進行狂轟亂炸。 如此猛烈的炮擊下,新標軍左軍經過一天一夜時間匆忙構筑起來的胸墻、壕溝工事頓時就會眾多被轟炸的稀巴爛。 眾多胸墻直接把實心炮彈的巨大動能摧毀,而躲在壕溝里大部分明軍士兵,也是遭到了臼炮炮彈的攻擊。 一時間,整個無名小山以及周邊,是硝煙彌漫,炮聲隆隆。 山頂上一個防御工事里,楊嗣杏看著外圍楚軍的大量火炮陸續開火,再看己方外圍第一道防線里的防御工事被大量摧毀,神情不太好看。 這些楚賊的火炮之多,威力之大,還在他的預料之外啊。 此時,身旁一個神情慌張的守備走了上來:“兵憲,楚賊炮擊犀利,我們匆忙構筑的胸墻土壘工事扛不住啊,已經有至少七八處部署了短袍的土壘被摧毀了!” “兵憲,是不是也動用滅賊炮進行反擊了?我們可以對著他們的火炮陣地打一陣,至少也能滅一滅他們的銳氣?!?/br> 新標軍左軍,他們也是有著十五門長管野戰炮的,雖然數量上和對面楚賊的火炮數量對比起來天差地別,但是并不意味著他們沒有絲毫的反擊能力。 但是楊嗣杏卻是道:“不急,我們的滅賊炮不多,藥子也有限,得節省著使用,等賊軍步卒沖上來再開炮也不遲!” 楊嗣杏很清楚,自己手頭的上最大的依仗并不是那些匆忙構筑的工事,而是十五門滅賊炮。 但是這十五門滅賊炮,有十二門都是兩斤半小炮,只有三門是五斤炮。 在威力上,沒法比對面楚賊里的一大群五斤甚至九斤野戰炮相提并論。 如果這個時候就直接拉出來進行反擊,隔著七八百米甚至上千米,其實也很難精準反擊到賊軍里的野戰炮陣地,就算能勉強命中,炮彈的動能也不足了,恐怕都很難轟開賊軍火炮陣地上的那些沙袋防御工事。 隔著大幾百米甚至上千米進行精確的反炮作戰,這是不現實也是不靠譜的,人家楚賊哪怕是火炮更多,火炮威力更大,都沒專門針對山頂上的明軍炮兵陣地進行炮擊。 楚賊的火炮,其目標始終都對準了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并不是防線后方的明軍野戰炮陣地。 這一場戰役里,鑒于地形以及距離的緣故,雙方的野戰火炮,其作戰目標主要還是對方的步兵以及普通工事,至于想要進行精準的反炮作戰,那是不現實的。 楊嗣杏就是要安耐住,等待賊軍的步兵開始密集沖鋒的時候,再動用火炮進行密集炮擊,給楚賊的步兵們來一次大大的教訓。 得讓楚賊知道,野戰火炮一道上并不是他們楚賊的專利,他們新標軍也是精通此道的。 于是乎,整個戰場就顯得非常詭異起來! 楚軍的野戰炮和臼炮不斷的進行排擠,野戰炮以摧毀第一道和第二道的防御工事,尤其是高出地面的胸墻、土壘工事為主。 而臼炮則是通過大角度彈道以及開花彈的特性,針對性的對明軍第一道防線上的壕溝進行覆蓋性炮擊。 而明軍呢,則是基本不露頭! 前線的明軍士兵們,現在一個個都是躲在戰壕里防炮呢,有反擊能力的野戰火炮也是為了節省彈藥以及避免炮管發燙影響后續的攔截楚軍步兵而選擇了旁觀。 這一場戰役,顯得非常的詭異,和傳統意義上的戰爭都不一樣。 交戰雙方,甭管是進攻方還是防守一方,都挖掘了大量的戰壕、胸墻、堡壘等防御工事,打起來前線的步兵們一個個都是躲著不露頭。 咋一看,似乎還以為戰場上沒人呢。 但實際上,前線的眾多戰壕以及胸墻的背后,躲著雙方數千上萬的士兵! 楚軍的猛烈炮擊,足足持續了兩刻鐘! 兩刻鐘后,徐志賢走到了羅志學身邊:“啟稟陛下,通過兩刻鐘的炮火覆蓋,我們已經在預定的三個突破地帶里基本肅清了敵人構筑的胸墻、土壘等防御工事了!” “也摧毀了大部分已經探明的敵軍部署在前線的短袍堡壘!” “不過具體人員殺傷不明確,敵軍大部分兵力都是躲在壕溝或胸墻后方,受到視線限制,我們暫時沒能觀察到敵軍的傷亡情況!” 羅志學聽罷道:“既然如此,那么就別著急著大打,先讓第五師派個營頭上去試一試他們的成色,讓他們散開隊形,盡可能的利用地形掩護自己,別傻乎乎的保持密集隊形送死?!?/br> 敵軍火炮猶存,雖然看似前線工事被摧毀了不少,但是敵人的主力火炮猶存,同時敵軍步兵傷亡不明,這貿然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話,對面的壕溝里突然冒出來一大堆步兵,用著火槍和短袍給進攻中的楚軍步兵來一遍覆蓋炮擊,豈不是要死傷慘重。所以,先讓一個步兵營散開隊形上前,試探試探敵人的情況是非常有必要的。 很快,第五師第十七步兵團下屬第二營,就接到了命令,并開始朝著發起進攻! 這個步兵營并沒有和以往一樣保持密集隊形,反而是把隊形散的非常開,并且并沒有采取傳統意義上的橫隊推進,反而是采取了縱隊推進。 這顯然是防著明軍的炮擊。 第二營上前后,對面的明軍果然迅速反應了過來,這個步兵營剛從出發地的戰壕里爬出去,推進連百米都不到呢,對面的小山上就突然響起了隆隆跑向。 一枚接著一枚的黑乎乎的實心炮彈瞬間就落在了這個步兵營中間。 不過第二步兵營因為采取了縱隊隊形,加上隊形比較散,因此遭到第一輪炮擊的時候,死傷并不多,只有七八人被擊中而已,其他人依舊正在埋頭推進。 但是很快,明軍的第二輪野戰炮擊又來了,并且一批躲在戰壕里的明軍突然扛著十多門一兩百斤左右的短袍爬出了戰壕,直接架炮進行裝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