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節
但是奈何,這頭一次遇上楚賊騎兵,對面的楚賊騎兵竟然不沖上來…… 楊嗣杏想的挺美的,但是人家王瞎子又不是傻子,雖然他自己沒挨過野戰炮的轟擊,但是卻見過好多次明軍騎兵挨自家火炮的炮擊了。 當初在裕州東郊戰役里,左良玉麾下五百余不比第一騎兵旅差的精銳騎兵,就是傻乎乎的列出密集沖鋒陣型,試圖沖過來摧毀炮兵陣地,結果在幾百米外就遭到楚軍火炮重創。 其他時候就更多了。 這些例子讓王瞎子充分知道了,直接以密集陣型迎著野戰炮發起沖鋒,那是自尋死路。 就算能獲得勝利,那也是慘勝。 王瞎子按兵不動,對面的楊嗣杏就不由得想對面的楚賊騎兵大老遠跑過來,這不沖過來也不撤退到底想要做什么了。 而當楊嗣杏腦子里出現這個問題后,第一時間就生出了一個危險的想法:這些楚賊騎兵,難道是想要當后方的步炮主力抵達? “上千楚賊騎兵,這么多的楚賊騎兵肯定是不可能單獨出動的,他們后頭肯定還有更多的楚賊主力,少則上萬,多則好幾萬都有可能的?!?/br> “這么說來,我這是遇上了楚賊主力?” “楚賊主力不是朝著長沙殺去了嗎,怎么掉頭西進跑益陽城來了?” 楊嗣杏腦海里瞬間就浮現了諸多想法,而越是想就越是讓他心驚膽顫。 他,這是絕對遇上了楚賊主力! 不行,不能這么等下去了,一旦讓楚賊主力趕上來,那么自己這五千多人極有可能就會面臨上萬甚至好幾萬楚賊的圍攻。 到時候,哪怕他們這支新標軍左軍是新軍,裝備好,待遇好士氣高,也有新式槍炮,但是恐怕也是好漢難敵四手。 楊嗣杏迅速做出了判斷,然后下令部隊開始向西北,也就是武陵方向撤退。 他想要撤回武陵城去,依托武陵城的城墻進行頑抗。 以他麾下五千多新標軍的戰斗力以及裝備水平,再加上武陵城里還有兩三千普通衛所兵可以輔助守城。 哪怕是面對兩三萬楚賊主力部隊的進攻,他也有信心能夠守住武陵城。 然而當他剛下令撤退,部隊甚至都還沒有來得及正式撤退,只是在收攏隊形,炮兵部隊回收展開的火炮時就不得不停下了撤退動作。 因為對面的楚賊騎兵竟然也動了起來! 看到這一幕,楊嗣杏那里還不知道這些騎兵的目的是什么啊。 這些騎兵根本不是什么來偵查,或者充當前鋒的,這些騎兵估計就是直接奔著自己來,是想要纏住自己的。 一旦自己的大軍開始撤退,恐怕對面的騎兵就會直接發起沖鋒了。 而沒有列出防御騎兵陣型,沒有把火炮擺出來的五千新標軍,面對上千騎兵的沖鋒,其表現絕對不會比五千普通衛所兵好到哪里去。 楊嗣杏面對這種情況,沉思了好半天,又觀察了周邊地形后,最終把投向了大軍身后大約大幾百米外的一片小矮山。 “傳令下去,交替掩護撤退到側后方的矮山進行布防,動作不用太快,各部要配合好,不要給賊騎機會?!?/br> “再派飛起騎火速前往益陽城,武陵城,要求兩城守軍火速增援我部?!?/br> “派可靠之人飛速前往長沙稟告楊總督,就說本兵已決議在益陽東郊率左軍死守陣地,以借此吸引賊軍主力云集益陽,望總督以及各位大人火速集結援軍北上宜陽,與我部行里應外合,南北夾擊事?!?/br> “一旦事成,至少可滅楚賊主力萬余,力挽楚南危局!” …… 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后,楊嗣杏看著前方虎視眈眈的楚賊騎兵,又遙望東南方向的原野,深吸了口氣后陰沉著臉道:“我倒是要看看,你們楚賊能勝我左軍幾何!” 第293章 真正的目標 有這上千楚賊騎兵虎視眈眈,楊嗣杏很清楚,自己是不太可能帶著五千多步兵和炮兵為主的新標軍左軍,一路順利撤退武陵城的了。 自己固然可以保持戰斗陣型緩慢撤退,但是短距離撤退還行,但是想要跨越數十里一路撤退到武陵城去,那是癡人說夢。 哪怕是楚賊騎兵不動,自己緩慢撤退的時間里,楚賊的步兵和炮兵主力估計也追上來了。 到時候少不了還是要面對面打一場。 既然遲早都要打,那么楊嗣杏自然是更希望選擇在一個更有利于的地形,打一場更有利于己方的防御作戰了。 而在己方大軍側后方,就有一片小矮山,雖然地勢不高,最高的一座小山頭突出地面也不過百米左右,同時地形也算比較平緩,算不上什么險峻。 但是也足夠部署火炮,構筑防御工事了。 更何況這片小山區的背后,還是一條小河,小河再往東北方向約三四里,就是洞庭湖了。 這條小河流雖然不算大,但是也可以作為天然屏障,讓己方可以縮減防線,同時還能讓己方獲得足夠的生活用水。 在這里進行一場防御作戰,總比在原野上和兵力優勢的楚賊打一場來得好。 只要自己能夠依托這一片小矮山大一場防御作戰,堅守十天幫個月后,那么外圍地區的明軍自然會陸續抵達,并在外圍匯集成為一股新的明軍主力。 到時候,眼前的這些楚賊就要面臨腹背受敵的劣勢了,一個搞不好,官兵說不準就能夠打一場反包圍作戰,重創楚賊,以徹底扭轉楚南危局。 楊嗣杏做出了決定后,新標軍左軍也很快行動了起來,只見他們并沒有散開陣型,而是依舊保持著密集隊形,同時行軍速度也不快,并且還是交替撤退。 而火炮和輜重也是被步兵掩護進行了撤退。 王瞎子一開始也不以為意,覺得這些明軍是異想天開,竟然想要靠著這種門看似安全,但是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的戰斗陣型撤退。 按照對方的這種方式,恐怕走到傍晚也走不出幾公里,等到那個時候,己方主力部隊早追上來了。 到時候一陣炮擊過去,對方就得完蛋。 所以王瞎子也不著急,就帶著騎兵在后頭遠遠吊著。 然而不用多久,王瞎子就發現了不對勁。 這些明軍并沒有朝著正西方向,也就是他們來的官道方向撤退,而是朝著西北方向的一片小矮山進行撤退。 而且一些先抵達小矮山的明軍,已經在矮山上直接用鋤頭,鐵鏟挖掘工事了…… “這些偽明軍,不是想要撤退,而是想要在這里頑抗死守!” 王瞎子看出來這一點后,卻是依舊淡定! 只要對面這支明軍不跑,那么甭管他們原地跳舞,還是構筑防御工事準備頑抗,這些他都不在乎。 他的任務一直很明確,那就是拖住新標軍左軍,不讓他們快速撤退。 至于其他的,說實話王瞎子的第一騎兵旅也無能為力,他總不能現在就帶著騎兵沖上去和新標軍左軍干一架啊。 真沖過去,第一騎兵旅百分百要死傷慘重的,而且還不一定能突破明軍的防線。 這個時候,王瞎子還是要等! 等羅志學親自率領的步兵和炮兵部隊抵達! 所以盡管已經看出了對方戰術意圖,不過王瞎子還是沒有太多的動作,只是遠遠吊著,后續還分兵了部分騎兵出去,在外圍進行掃蕩,肅清明軍可能派出的偵騎,傳令兵等等。 總之就是要把這支明軍徹底拖住在這里,同時盡可能的封鎖消息。 只是拖住明軍容易,想要徹底封鎖消息就不太可能了。 這交戰區域又不是一點半點,而且也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地區,人家明軍的探子躲躲藏藏,第一騎兵旅的偵騎還真不一定能全部找出來。 因此不可避免的,楊嗣杏派出的傳令兵在損失了若干人手后,還是有少數人突出第一騎兵旅的封鎖,最終朝著武陵城、益陽城乃是更南邊的長沙而去。 于此同時,距離此地大約七八里外的原野上,一支灰色大軍正在不緊不慢的持續前進著。 隊伍中間的羅志學已經接到了來自第一騎兵旅的報告,此時他的心情很不錯。 身旁的徐志賢也是顯得很輕松:“沒有想到這一次西進,這新標軍左軍竟然還主動跑出來,看這樣子他們是想要前往湘陰打我們的身后的?!薄爸皇菍Ψ綉摬恢?,我軍主力并沒有南下,而是直接轉道向西,要不然的話,他們斷然不會主動東進,而是會直接在武陵死守的?!?/br> “第一騎兵旅已經初步探明了對方的兵力,總兵力大約五千五百人左右,各兵種齊全,不管是編制還是裝備都是和我軍高度類似,還有大約十多門的野戰炮,換成我軍這邊的話,就是一個滿編混成旅的編制了?!?/br> “而他們手中僅有這么一個混成旅,顯然是不可能主動出來和我軍兩萬主力硬碰硬的,在益陽這邊能遇上他們,應該是他們的情報渠道出了差錯,沒能及時得知我軍主力西進的緣故?!?/br> 徐志賢一張口,基本上就把楊嗣杏的想法給摸的差不多了。 以己度人,換成他率領這么一個混成旅作戰的話,肯定也會避開楚軍主力,最好就是趁著楚軍南下長沙的時候,直接殺出來搶占湘陰,斷楚軍糧道了。 而之前楚軍的多次沙盤推演里,扮演該部明軍主將的人,大多也都選擇了大同小異的戰術:避開楚軍主力鋒芒,攻擊守備軍,截斷楚軍主力的后勤補給線。 而針對這種情況,楚軍將領們在制定實際作戰計劃的時候,就干脆放棄了前期攻打長沙的計劃,而是把拿下岳州巴陵后的下一步戰術目標,直接放在了這支新標軍左軍身上來。 而楊嗣杏估計也不可能猜到,南下楚軍的第二主要戰術目標,并不是長沙,而是他這支新標軍左軍。 雙方的情報差距,將領想法的不同,最終也就導致了楚軍主力和明軍新標軍左軍在益陽城外遭遇的情況。 —— 雖然明明知道明軍新標軍左軍就在前方七八里外,但是羅志學卻是沒有讓部隊火速行軍,反而是繼續讓部隊保持正常節奏行軍,同時派出了大量的偵騎,外圍部隊在周邊打探情況,避免突然冒出來一支明軍對他們進行伏擊。 西進楚軍里,除了第一騎兵旅這支核心主力騎兵外,還有第五師屬騎兵團以及近衛騎兵團,這兩個騎兵團都不是滿編騎兵團,兩個團加起來也才八百多騎而已,并且還都是半吊子的騎兵步兵。 但是充當外圍的偵騎,警戒部隊使用還是可以的。 除了繼續搜索周邊地區外,羅志學還命令第五師下屬的第十九步兵團落在最后面,以防備益陽城內的數千明軍一時想不開,又突然跑出來。 不過,即便是讓第十九步兵團落在后面,那也只是為了預防萬一。 羅志學依舊沒有派遣兵力直接殺向益陽城里,更沒把此地約三四千名明軍堵在城內的想法。 還是那句話,楚軍根本不擔心明軍出城和己方打野戰。 只要他們敢出城,那么楚軍分分鐘就能夠抽調數百騎兵部隊上前拖住他們,等到步兵和炮兵壓上之后,直接就能把他們一波帶走。 羅志學帶著大軍一路不緊不慢的行軍,一直到當天下午約三點多的時候才和第一騎兵旅匯合。 抵達前線后,羅志學沒有著急著讓部隊直接發起進攻,而是一邊讓部隊就地構筑壕溝,胸墻等防線,同時也是攔截線,把前方五千多明軍直接包圍住,又讓參謀團隊觀察地形,制定后續作戰計劃。 而他自己,則是帶著一大票將領們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小山的山頂上的指揮部。 此地距離明軍退守的山頭大約有千米左右,距離不算遠也不近,但是剛好可以作為前線指揮部,居高臨下指揮全軍作戰。 就當羅志學帶著一票將領們入住臨時構筑的山頂指揮部時,對面山頭上的一頂大帳篷外,一身文官打扮的楊嗣杏皺著眉頭看著前方的大片灰賊。 “楚賊這是傾巢而來啊,眼前圍困我左軍的楚賊,至少也有兩萬之數,而且槍炮甚多,披甲甚多,這絕對是楚賊之中的真灰賊?!?/br> “傳聞之中,羅逆喜用降將降兵,并以降兵降將組建有大批守備軍,一應戰術戰法和我朝營哨無異,然今日卻不見一兵一卒的守備軍!” “他們的守備軍那里去了?”楊嗣杏嘴里嘀咕著的時候,內心里其實已經有了猜測:楚賊里的守備軍,恐怕就是那支大舉南下的楚賊了! 之前他得到過通報,說是楚賊已經大舉南下,數萬楚賊兵臨長沙。 也正是因為這個通報,再加上楊嗣昌讓他擇機東進截殺楚賊主力糧道后來,所以才會主動東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