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王大壯之前擔任的是第一步兵旅副旅長,大戰小站也不少,算是立下了一些功勞,這一次羅志學就直接把他晉升為第六混成旅旅長,算是封賞了。 當然了,也是因為王大壯能力不咋地的緣故,要不然羅志學就會等一等,后續把他安排到第七步兵旅或第八步兵旅這兩支新式主力步兵旅去當旅長。 但是吧,經過長期的考察,羅志學覺得王大壯的能力也就那樣,當一個主力步兵旅旅長略有欠缺,當個傳統舊式旅的旅長勉強還行。 而王大壯上任第六混成旅旅長后,也是有雄心壯志的,想要早些把第六混成旅編練成軍建功立業。 不過說起來也是尷尬,王大壯麾下的第六混成旅的番號早在攻克襄陽的時候就已經給了,但是至今都只有一個營的兵力,因為當初襄陽城里的降兵數量有限,編成了第五混成旅后也就只剩下那么幾百個合格兵員了。 三袁莊戰役里俘虜的降兵,則是就地編成了第九混成旅和第十混成旅約五千兵力,目前已經在黃光茂的率領下殺向了光化、谷城一帶,后續還會繼續前往均州、鄖陽。 執行參謀部擬定的西進戰略,以徹底解決保鄉軍的西線威脅。 按照羅志學給王大壯的命令,第六混成旅在進駐新野城后,一邊駐防這個位于南陽城和襄陽城中間地帶,白河沿岸的戰略城池,一邊訓練。 同時也會陸續接受來之于周邊各地的明軍降兵,保鄉軍之前在鄧州、內鄉等地也陸續接受了一批降兵,挑挑揀揀估計也編成一個營,預定新編成的該營會駐防在內鄉,防備西邊大山內可能出現的敵軍,甭管是官兵還是流賊。 羅志學率軍離開新野城之前,已經正式下令把該營編為第十七步兵營,并編入第六混成旅所轄。 同時也留下了命令,等后續李多率領的第七步兵營為核心的東進部隊,拿下唐縣乃至泌陽后所俘虜的明軍士兵,也要從中挑選合格兵員編成第十八步兵營,同樣歸屬第六混成旅所轄。 如此,也就能夠把第六混成旅所需要的三個步兵營初步給湊齊了,至于炮兵和騎兵嘛,后續再安排,傳統旅所轄對面炮兵和騎兵,都是半吊子的騎馬步兵和輕炮的炮兵,搞起來算是比較容易。 當王大壯留守新野城的時候,羅志學已經帶著第一步兵旅等絕對主力部隊持續北上了。 他們的行軍速度一如既往的快,他們這支主力部隊不僅僅將士們體能優秀,而且還搜刮了大量的騾馬,其行軍速度是非??斓?。 趕時間的時候,道路良好的情況下,一天走個三十公里都是可以的,如果加急行軍的話,還能再多個幾公里。 新野城到裕州,直線距離也就一百公里左右,但是道路卻不可能是一條筆直的線,總是會彎彎曲曲的,甚至還要因為山地、河流等地形進行繞路,因此走下來,哪怕是走近路,總路程算下來也得一百五十公里以上。 按照第一步兵旅等主力的行進速度,至少要五天左右才能夠抵達裕州。 而考慮到將士們長途行軍疲困,也需要留下一定的時間進行休息,不可能天天都保持高強度行軍,因此把時間再放寬一些,預計六天甚至七天左右才能夠抵達裕州。 但是,裕州城里的第四混成旅,還能再守七天嗎? 羅志學不知道,他現在能做的就是極快率軍前往,同時他也做了第二手的準備。 那就是一旦第四混成旅戰敗,裕州失陷,南陽盆地門戶大開之后,他就準備利用保鄉軍主力部隊的高機動型,更優秀的野戰能力和來襲明軍在南陽-裕州一帶的平原地區里打一場大規模的野戰。 就和當初擊敗盧象升一樣,爭取在野戰中直接擊潰左良玉、賀人龍所部。 只要能夠在野戰中擊潰這兩支明軍主力,那么后續反攻裕州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基于這一點,羅志學甚至都讓第三混成旅一千五百人放緩腳步,絕對不能冒進,要等到直接的主力抵達后,再匯兵東進。 如果裕州失守,那么羅志學準備打一場大規模野戰的情況下,第三混成旅也將會是一支不可缺貨的力量。 別的不說,僅僅是其中的第三炮兵哨就是一大助力。 因此羅志學無論如何也不會讓第三混成旅冒進,最后損兵折將,甚至丟掉第三炮兵哨的。 ———— 就當羅志學悶頭帶兵北上,火速救援裕州的時候,裕州城外的左良玉也是皺著眉頭看向前方。 他的正前方,就是裕州城,而城墻下方是逐漸退卻的己方將士! 他麾下將士所發動的第一次攻城作戰失敗了! 他麾下的大軍在五月二十三日就兵臨裕州城下,經過三天打造攻城器械等各項準備后。 今天一早,也就是五月二十七日他就命令大軍開始正式攻城了。也不是他想要拖延那么幾天時間,而是裕州城這城池看似不起眼,但這城池可是正兒八經的戰略要地,護城河也好,城墻也好都是極為完備。 之前第四混成旅強攻裕州的時候,前后付出了將近千人傷亡呢,而當時裕州城內的官兵其實也就那么一千多人。 沒有重炮助戰的傳統軍隊,想要攻克一座防御工事完善,守軍頑抗不降的城池,一直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兵臨裕州城下后左良玉也沒有著急,和賀人龍商議過后就決定一邊休整一邊打造攻城器械,等三天后再進攻。 原本以為今天發起進攻后,以城內不過區區兩千多人的賊兵就就算能頑抗一時,但是也擋不住自家大軍的步伐。 然而沒有想到,今天的首次進攻,只是嘗試性進攻而已,己方連城頭都還沒有爬上去過呢,他麾下就已經折損了至少兩百人。 這兩百人可不是說什么炮灰青壯,而是實打實的士兵。 雖然都是普通衛所兵居多,但是損耗這么多還是讓左良玉有些心痛。 這試探性進攻就死傷兩三百人了,真要發動大規??偣?,真正的沖到城墻下甚至拼死攀爬城墻,那死傷還不是得嘩啦嘩啦的往上漲啊。 這麾下兵力死傷一多,他左良玉以后還怎么混??? 想到這里,左良玉不由得看向了身旁的賀人龍,讓賀人龍所部負責主攻? 這個想法剛出現,就被左良玉給甩掉了。 賀人龍可沒這么傻,現在一起聯合出兵進攻還能答應,要是讓他獨自進攻裕州,估計立馬就不搭理他左良玉了。 他左良玉知道擁兵自保,遇強賊不占以自保,人家賀人龍又不傻,同樣也知道啊。 但是久戰拿不下裕州城,恐怕也不好向洪承疇交代??! 畢竟拿不下裕州,就無法殺入南陽盆地,一旦讓保賊盤踞南陽盆地日久,楚北局勢會徹底糜爛的。 到時候別說左良玉了,估計洪承疇都扛不住朝廷諸公的壓力,而洪承疇扛不住壓力,自然要轉移壓力。 到時候左良玉恐怕是要當替罪羊! 左良玉南下之前,洪承疇也是很明確的告訴左良玉,以前你左良玉玩擁兵自重,消極避戰的事,我老洪也看在眼里,以前嘛,是以前的事,過去就過去了。 但是這一次南下你左良玉要是搞砸了,導致楚北局勢徹底敗壞,那么他洪承疇少不了要借你左良玉的項上人頭一用,以堵住朝廷諸公的嘴。 尋常巡撫之流不敢對左良玉說狠話,也不沒能力真對左良玉做點啥,不代表洪承疇不敢也沒能力! 還是那句話,惹毛了洪承疇,分分鐘砍了你,就算你左良玉要玩嘩變,玩造反,人家洪承疇也能派兵滅了你! 十幾萬大軍在手的洪承疇,底氣足的很,要不然如何能督師數省,讓一群巡撫、總兵、副總兵之流聽命作戰??! 同時別人不知道,左良玉可是很清楚,洪承疇為了抽調自己和賀人龍一共一萬五千兵力南下,可是承擔了極大的壓力的。 五月初,剛得知了南陽城失陷消息的洪承疇,就已經開始嘗試抽調兵力南下了。 但是因為當時河南、陜西一帶的明軍正在和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部苦戰,而且大量義軍已經穿越官兵的封鎖線,逃回了陜西威脅關中一帶。 如此局勢下,洪承疇想要從北線抽調兵力南下南陽一帶其實也不容易。 但是南陽城失陷,襄陽危機,楚北危急也不得不讓洪承疇重視。 他一方面派人緊急送信給鄖陽、湖廣等地明軍讓當地明軍提高警惕,不管如何也要保住襄陽,同時嘗試反攻南陽。 同時他自己也是開始拆東墻補西墻從陜西、中原等地抽調兵力,為了把左良玉這支兵力給騰出手來南下,洪承疇幾乎把中原地區的兵力都進行了大規模調動。 畢竟官兵圍剿流賊正處于緊要光頭,而兵力調動是動一發而牽全身,想要把左良玉所部調出來,那么洪承疇就要調其他兵力填補空缺,重新布防等等。 后續還是等曹文詔率兵南下,并準備跟隨洪承疇入關中作戰后,他這才得以把左良玉所部真正的派遣南下。 南陽失陷,楚北危機,同時洪承疇又是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才抽調了這么一支大軍南下,其背負的壓力自然不小。 洪承疇有壓力,自然也會向下施壓。 于是乎,最終左良玉就承受了這壓力! 但是,城內保賊,可比左良玉預料的要強多了,根本不是尋常流賊能相提并論的。 這裕州城,不好打??! 第170章 裕州密信 一開始在洪承疇向來,抽調左良玉所部一萬官兵南下,就算不能直接奪回南陽城,也能夠給那支所謂的保鄉軍賊兵制造巨大的壓力。 只要牽制住敵軍部分兵力,那么后續就能夠等待盧象升率軍鄖陽,湖廣兵力北上。 到時候南北夾擊之下,保鄉賊兵必敗無疑。 同時只是抽調一萬人南下的話,也不會過于影響陜西、中原戰事,畢竟從現在來看,高迎祥他們已經多次被官兵擊敗,圍堵,如今如同喪家之犬一樣東串西跑。 因此抽調部分兵力南下也不會過于影響中原戰局。 只不過當時洪承疇也沒有想到保鄉賊軍竟然會長途奔襲襄陽,更加沒有想到襄陽城竟然會被如此輕易的保賊拿下。 五月中旬,洪承疇得知襄陽已經在五月初失陷后,同時高迎祥等流賊聲勢已經大不如前后,當即又增派了賀人龍所部五千余人南下。 最后在魯山縣一帶匯集了一萬五千多名的官兵,當然了官兵出征可不會只有官兵,還會帶上大量的民夫,總人數大約在三萬人左右。 這也是當初第二混成旅的偵騎在魯山縣一帶,發現有好幾萬明軍的緣故。 等左良玉、賀人龍他們在魯山縣聚兵,準備南下的時候,卻發現保鄉軍賊兵已經搶占了魯陽關。 魯陽關可是屬于真正的關隘,要想攻克只能強攻,同時保賊又在魯陽關駐防有重兵,重炮。 強攻恐怕得付出巨大的死傷才行,而且還一定能拿下! 不得已之下,左良玉和賀人龍率領轉道向東,途徑葉縣后再進入方城古道,最后一路抵達裕州城下。 但是沒想到,裕州城竟然也被保賊軍攻占了,而且打探過后,保鄉軍還是在他們抵達的幾個時辰之前剛攻占的裕州城。 這一度讓左良玉相當郁悶,不過當時的他也沒有太在意,因為根據先前偵騎獲知的消息,再加上從周邊民眾,尤其是前期從裕州城里逃出來的士紳說,攻打裕州城內的保賊軍也不過兩千多人而已。 而且他們攻打裕州城的時候又經過了一番苦戰,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才拿下裕州城。 總結就是,搶占了裕州城的保賊實力不強。 而他和賀人龍兩部加起來,僅僅是官兵就達到一萬五千人,其中戰兵都有三千之數,更有五百精騎在。 拿下一個兩千殘兵把守的裕州城問題不大。 然而今天真正打起來,才是發現這些保賊還真的不太好打。 一番試探性進攻下來,他發現城頭上駐防的保賊軍將近有二十門的各類火炮,雖然其中沒有能打好幾里遠的紅夷大炮,但是各類傳統短袍乃至佛郎機也足以對攻城的明軍造成重大殺傷了。 更加重要的是,左良玉和賀人龍所帶領的明軍也沒什么火炮??! 別說紅夷大炮這種長管重炮了,就算是將軍炮,中大型的佛郎機火炮都沒多少,只有少數輕型的短袍炮,也就是那些幾十斤,百來斤的短管火炮。 他們在今天的嘗試進攻中,發現己方竟然在遠程火力上處于絕對的下風! 而缺乏遠程火力的掩護,只靠著步兵作戰自然也就打的比較難了。 一場試探性進攻下來,連城頭的邊都沒摸著呢就已經損失了好幾百人。 這不得不讓左良玉重新審視后續對裕州城的進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