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節
該部精騎,也就是左良玉手底下的騎兵,這支精騎保鄉軍之前可是交過手的,乃是真正的職業騎兵,其精銳程度縱然不如邊軍精騎,但是也差不到那里去。 絕對不是那些半吊子的騎馬步兵所能相提并論的。 當時這支左良玉的騎兵可是一路追著李同林等百多邊軍精騎一路跑,盡管其中大部分原因是雙方的騎兵兵力數量差距過大而導致,但是也證明了該騎兵可不是尋常半吊子騎兵。 此時安永多如果率軍撤退,缺乏騎兵掩護的他們根本就逃不掉,不用多久就會被敵軍騎兵給追上牽制住走不了,到時候敵軍大軍一壓上來就是個死字。 整體局面,其實和當初盧象升在三袁莊遇上保鄉軍的情況類似,缺乏精銳騎兵的盧象升所部根本就無法在王瞎子所部精騎的追擊下,安然撤退。 而一旦稍微放緩撤退速度,那么保鄉軍的步兵和炮兵主力也就能追上來了。 這也是當初盧象升選擇在三袁莊就地迎戰,而不是直接退往鄧州的緣故。 因為根本就退不了! 如今安永多也是如此,他的第四混成旅麾下雖然也有大幾十號人的騎兵,但是都是有些半吊子騎兵而已,主要作用還是用來分散出去當偵騎或干脆充當傳令兵使用的。 安永多可從來沒指望過他們能沖陣廝殺…… 如此的第四混成旅一旦離開裕州城,下場是可以預見的,除了全軍覆沒外不會有第二個結果。 哪怕是安永多戰神再世,也絕對不可能扭轉如此大的實力差距。 安永多一得知這些情況后,就馬不停蹄寫了求援書信,讓傳令兵立即送回南陽城乃至送到新野城或襄陽城,總之要送到羅志學手中。 他這么著急著派人出城求援,就是害怕不用多久敵軍騎兵抵達后,會封鎖裕州的對外通道。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安永多的求援書信送出去不足半天,左良玉麾下的五百精騎前鋒就已經殺到了裕州城下。 他們是騎兵,自然不會傻乎乎的直接攻城,而是直接封鎖了裕州周邊的通道,不用多久,左良玉麾下的步兵大軍就抵達,緊接著賀人龍所部也抵達了裕州。 現在的羅志學還不在,安永多把求援書信送出后的第二天,第四混成旅就已經被徹底圍困在裕州! 當然了,也可以說是第四混成旅依托裕州城,堵死了方城古道,把左良玉、賀人龍聯軍攻擊一萬五千多人連帶一萬多民夫,共計三萬余人擋在了南陽盆地外頭。 而這,也就是裕州城的戰略作用。 裕州城這座城池的建成地點很惡心的,它就方城古道的官道中途,其官道兩側的平坦地形,大概有個十來公里左右。 而十來公里兩側,就是大山! 裕州城在這中間一卡,不僅僅是卡主了官道本身那么簡單,更是卡主了整個通道的平坦地帶。 如果守軍如果有射程好幾公里的火炮,只靠火炮就能徹底封鎖整個古道周邊平坦地形。 這讓進攻一方如果在不拿下裕州就繼續前進會非常難受! 如果留下一定兵力看守裕州城守軍,主力強行繞過去肯定是可以的,但是就得隨時防備著城內守軍殺出來,截你糧道,斷你后路。 甚至配合西邊來源的保鄉軍前后夾擊,給你來個全軍覆沒! 第168章 救援裕州 真正從地理角度來說,除了極少數地勢極為險峻的關隘,如潼關、魯陽關、山海關等地方。 其他城池其實基本都可以繞過去,畢竟一個城池小的不過數里長寬,大的也就那么幾十里而已,多走兩步路也就能繞過去了…… 那個啥,世界辣么大,多走兩腳路分分鐘就能繞過絕大部分的城池。 但是為什么進攻一方寧愿耗時耗力也要強攻呢,一方面有些城池屬于戰略要道,你人可以繞過去,但是糧草輜重等對道路需求高的物資繞不過去。 其次,你就算物資也能繞過去了,但是該城內的守軍從擋在你前面,變成了在你屁股后頭! 隨時都能殺出來斷你糧道,甚至配合其他友軍前后夾擊你。 有時候進攻一方繞過了某個城池后,和自己主動走進包圍圈也沒啥區別。 —— 安永多的這封求援書信先是抵達南陽,然后順著白河南下快速抵達了新野,最后在今天送到了羅志學的手中。 同時這也意味著,當羅志學接到這封安永多的求援書信時,他就知道裕州城那邊的第四混成旅大概率已經被明軍所圍困了,說不準此時此刻就遭到了明軍的猛攻。 得知這個消息后,羅志學哪怕心中不愿意,也得取消了原定率領第一步兵旅等主力南返襄陽,準備后續南下江漢平原的戰事。 如果他執意南下的話,說不準裕州城就會被攻破,第四混成旅就會完蛋。 到時候,整個南陽盆地就會暴露在數萬明軍的威脅之下,南陽城岌岌可危,保鄉軍的戰略也會受到極大的限制。 當天,羅志學就召集了新野城內的眾將,僅僅是開了兩刻鐘的會議后,羅志學就親自拍板,親自率領第一步兵旅、第一騎兵旅、第一炮兵旅、親兵營、第一輜重營等主力部隊迅速北上裕州。 同時命令之前第三步兵旅等原本增援裕州的兵力注意安全,避免冒進,如果沒有機會安全抵達并進入裕州城內,那么就不要過于靠近裕州城,而是先和羅志學本部主力匯合后再東進裕州城。 要不然話,區區一千五百人的援軍傻乎乎的跑到裕州城區,少不得會被數萬明軍給一口吞了。 并且又給了南陽城那邊去了新的命令,讓第二輜重營、第二步兵旅做好隨時增援裕州前線的準備工作。 之所以是準備,而不是直接讓第二輜重營以及第二步兵旅增援裕州。 一方面是第二輜重營成軍短暫,屬于新兵部隊,戰斗力不靠譜,還需要時間繼續進行整訓。 而第二步兵旅這支主力部隊,也需要依舊駐防魯陽關,魯陽關北邊的汝州,現在可是洪承疇坐鎮的大本營里,那里頭可依舊有大批明軍兵力。 一旦讓洪承疇發現魯陽關兵力空虛,大概率會直接抽調一部分兵力迅速搶攻魯陽關。 到時候裕州沒救援到,說不準好不容易拿下的魯陽關又得丟了。 讓第二步兵旅以及第二輜重營做好增援準備,只是羅志學預防萬一罷了,萬一跑到裕州實在打不過,那么哪怕是冒著魯陽關丟掉的危險,也要抽調第二步兵旅西進裕州,配合己方主力干掉左良玉、賀人龍再說了。 ———— 面對裕州極有可能已經被圍困,并且隨時都會被攻破的情況下,羅志學行動非常迅速,當天就下了一連串的命令。 當天第一步兵旅等部隊就停下所有訓練,并開始為次日正式開拔做準備,入夜后所有將士也是早早休息,為明天一早的高強度行軍做體能儲備。 如果不是接到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午后時分,不適合直接行軍北上的話,那么羅志學都會讓部隊當天就立即開拔北上了。 五月二十七日清晨時分,新野城內的百姓們就發現了大量保鄉軍賊兵正在陸續出城北上。 不過有賊兵出城,也有賊兵同時進城,來的正式一路風塵補補,從樊城增援而來的第六混成旅一營。 第一步兵旅等主力出城北上,第六混成營一營進城駐防,并且是剛好趕在了同一天…… 其實昨天的時候,第六混成旅該營還在二十多公里外呢,因為接到了羅志學的命令后才不得不加速高速行軍,今天天沒亮就繼續北上,終于趕在今天早上的時候抵達了新野城。 不至于讓第一步兵旅等兵力離開新野城后,讓新野城變成了無兵駐防的城池。 這地方戰略地位比較重要,并且是白河航道上的重要物資中轉站,如果沒有兵力駐防萬一搞起來什么動亂的話,那么損失可就大了。 小小的新野城里,到處都是穿著灰袍的賊兵,還有一些雖然穿著明軍官兵軍服,但是也同樣剃著光頭的賊兵。保鄉軍從降兵中招募新兵組建傳統部隊,入選降兵同樣得剃一個大光頭,要不然留著一頭飄逸長發影響作戰還不衛生,一旦受傷極容易感染死翹翹! 降兵中想要繼續當兵吃糧,天天吃飽飯,就得按照保鄉軍的規矩來。 如果不愿意人家保鄉軍也不強迫,想要來保鄉軍當兵吃飽飯的人多了去,不差你一個。 這剃光頭這一招,羅志學本意只是為了方便作戰,救治傷員。 但是時間久了,在外界甚至在保鄉軍內部,都已經逐漸演變為一個類似投名狀的東西。 想要投我保鄉軍,先剃個光頭再說,這樣我才相信你是真的愿意投奔我保鄉軍,以后大家才是一伙人…… 就連官兵那邊現在都知道,看見光頭的就是保賊…… 話說,這連累了不少正兒八經的和尚或者招搖撞騙的假和尚,周邊明軍控制區里很多地方的和尚都被官兵當做什么保賊jian細、暗探給逮了起來。 實際上,保鄉軍參謀部下屬情報似的探子們以及其他執行隱蔽任務的將士們一般不剃頭,即便有少數一開始剃了光頭的暗探往往也會戴上假發…… 比如當初李東紹率領的七十親兵營戰兵潛入襄陽城,都是戴上了假發的。 而剃光頭這事逐漸政治化,出乎了羅志學當初的預料,并且是他不愿意看見的。 為此他當初在襄陽的時候,就專門作出了訓示:剃發之策只局限于軍內將士,此乃純便于作戰、救治之策,不得無端擴大化,否則嚴懲不貸! 羅志學可從來不強迫屬下文官,更不會讓百姓也剃著一個大光頭,沒那必要。 而且他保鄉軍體系又不是寺廟,沒必要搞一大堆和尚不是…… 如果以后有可能,他興許會推行后世的短發政策,但是也不會強迫,普通人的發型嘛,你愛咋地咋滴……羅志學可懶得管你。 經過這一專門的訓示,這總算是初步扭轉了剃光頭政治化的想象,否則的話,這會估計很多文官都清一色光頭,甚至連帶還會強迫之下民眾剃光頭了,那還不得惹來一大堆麻煩啊。 他可不想自己以后建立的國家,變成和尚之國,那太扯淡。 不過軍內將士,還是嚴格執行光頭政策的,而降兵中不愿意剃頭從軍的降兵,也不會為難,而是會和其他不合格的降兵們一起編入屯墾營里,進行軍事化管理屯墾,平日里也會修橋鋪路,并承諾屯墾三年后就可以獲得自由離去。 至于直接釋放,羅志學敢保證,今天他放掉這些降兵,明天他治下就得出現一大堆匪盜……或者干脆聚齊起來變成了流寇! 明軍圍剿義軍為什么反反復復都不成功,很大程度上都是明軍沒能力,也沒那心思去處理大量的義軍戰俘或降兵。 義軍之中很多人其實都有過接受招安的經歷,哪怕李自成、張獻忠都如此,但是基本沒多久就降而復反了。 除了李自成等義軍高層的野心外,對于普通義軍將士們而言,還是因為哪怕詔安了,官府也不管他們,甚至連安排屯墾都不肯,如此一來他們還是吃不飽,吃不敗自然就反了唄…… 保鄉軍搞屯墾營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獲得糧食,只是為了更好的管理這些戰俘,免的他們禍害地方而已。 至于極少數死硬頑抗分子,早些時候保鄉軍還會留著他們關入戰俘營里,然后去干重體力活,但是后來戰俘營里的規模就越來越小了,因為現在保鄉軍往往把死硬頑抗分子當場就殺了…… 這年頭,哪怕是當苦力的戰俘也是需要吃飯的。 而糧食是非常寶貴的,哪怕不用戰俘,只是從流民中招收青壯干活,也有大把人愿意去干,而且積極性還高,工作效率也更高。 羅志學針對這種情況,說了一句:我們保鄉軍的糧食,不養敵人! 于是乎,充當苦力使用的戰俘營已經名存實亡了…… ———— 新野城內的光頭賊兵來來去去,對此新野城內的民眾也早就習慣了,過去一個月來,新野城里的灰賊來來去去,從來都不曾少過。 以至于城內的部分心懷朝廷的士紳大戶們,都不由得暗中感嘆:日夜盼王師,王師始不來。 而對于城內士紳百姓們的想法,剛上任第六混成旅旅長的王大壯可懶得顧忌。 第169章 左良玉的壓力 王大壯等麾下的第十六步兵營入城后,就開始安排防務,接管城內各重要地區。 尤其是碼頭的一帶,那里是保鄉軍重要的物資中轉站,儲備了大量戰略物資,是必須重點保障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