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擺攤賣美食 第176節
再說那書院食堂管事的,終于說動了山長,多討要了一些采買的錢,要來林春燕這里買上些魚醬和咸菜。 這個管事的先讓自個兒的娘子過來,也別說他們是書院里的,只問要是多要的話,價格能不能便宜一些。 自然那省下來的錢,就能進了他們的腰包。 于是林春燕在吃完飯盤賬的時候,就看見了那管事大娘過來。 這大娘先在他們鋪子里掃視了幾圈,聞著那空氣中飄來的陣陣香味,看著索喚窗口那排起的長長隊伍,心里就是一陣不痛快,不由自主地就問出來,“你這做菜是放了多少的油,怕就是土坷垃也能炒成好吃的來?!?/br> 林春燕也算是見識了各種各樣的人,可這一上來就說她用油多的倒也是少見。她對著那大娘笑了笑,“這卻是說錯了,炒菜也不是一味地放油就能香,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里面的學問大了去?!?/br> 大娘就撇撇嘴,“不過就是把菜炒熟了,能有什么學問,就是你們這些人瞎掰扯的?!?/br> 段夫子在一旁聽不下去了,臉色沉沉地問這大娘,“這位娘子,不知道你是要買什么東西?進來就先挑我們的刺,倒是少見這樣的客人?!?/br> 那大娘一看段夫子這臉陰沉沉的樣子,就讓她想到了書院里的那些夫子們,也是這樣的板著臉訓斥人。 她不過是一從鄉下來的老婆子,對這些讀書人都是畏懼的很,平日里在書院里看到了那些夫子們,也是不敢打招呼,遠遠地躲起來才行。 林春燕見段夫子不過說了一句,那大娘就不敢吭聲了,只能嘆了一口氣。 這有時候真不知該找誰說理去,明明同樣的事情,她說出來就不如這段夫子說出來頂用,就只因對方是個相公又是個讀書人。 她干脆也不在理會這大娘,自顧自地把要用到的青梅算出來,又讓胡大郎去幫忙,跑了腿買了些酒曲回來。 過幾天,她就要釀青梅酒了。 回去之后,先把院子里晾曬好的那些花都收到了布袋里。前些日子,還沒這么熱的時候,幾個小娘子上山還挖了些野花回來,把門前那塊空地上多種了些。 又說起夏天的時候總下大雨,院子里難免泥濘,不如也鋪了青石磚出來。 這都是有專門做活的匠人,像那高門大院里面,聽說鋪的全是青石板磚,哪怕不從廊下走,也不會把鞋襪沾濕。 林翠香把他們家門前也種了很多野花,這時候就開了不少,紅的黃的粉的,不等走近就能聞到一股花香。 “從前的時候,看你們家門口開著那一叢叢的野菊花,心里就羨慕得不行,只恨不得也挖一些,回到自己家里面種去?!?/br> 如今他們家門口也種了,她還學著林春燕把房間里放了竹簾,可惜現在沒辦法做菊花枕頭,只聽林春燕的,把剛開的月季花洗干凈之后裝到了枕頭里,也算是有幾分淡淡的花香。 可惜花開得都不長,還沒等人欣賞,就都凋謝了。 “橘子也快吃沒了,要想再吃,最少得等上多半年,還好馬上有杏兒了?!?/br> 狗蛋爹已經不用林春燕專門囑咐了去找什么東西,他自個兒就咂摸出味道來,怕其他地方有什么這里沒有的果子,還特地跟著狗蛋姥爺翻山越嶺地去了另一邊的山,回來就帶了不少的東西。 那邊的山上沒住著人,并不好上去,但上面的東西實在是多,野果,野菜,板栗,核桃,野生獼猴桃,橡子樹都有。 狗蛋爹說等著秋天了,要再去一趟,怎么著也得把那些東西都給摘回來。 “到時候實在不行,我就雇了人去摘幾天,一筐子給上幾個大錢,多的是有人去?!?/br> 他這次帶回來的,就有從那山上摘回來的野杏兒。這野杏兒外皮有些發黃,吃起來卻極為的甜,一點也不酸,和他們這邊山上摘下來的味道不一樣。 林春燕就都收下了,趁著這幾天沒有雨,打算做杏干。 幾個人就坐在院子里背陰的地方,說說笑笑地就把那些杏兒都洗得干凈了。 “看到這個倒是想吃柿子餅了,我去看看還有沒有?!?/br> 林桃紅干了一會兒活,就有些坐不住,扭身去了地窖里。 王英娘就笑,“可別又是想去偷喝酒了?!?/br> 林桃紅生怕林春燕誤會了,趕緊解釋,“自然不是,如今外邊能喝的飲子也多的是,我又不是那酒鬼,只饞做好的酒來?!?/br> 去地窖轉了一圈,真叫她發現了幾個柿子餅,興沖沖地拿上來,一人分了一個。 又催林春燕,趕緊做那茉莉豆漿來。 “你自個去,越發的懶了?!?/br> 林桃紅不依,“大姐,你前兒不還說我有長進,今個兒就說我懶,哪里有這樣道理?!?/br> 林春燕不理她,那些杏兒洗干凈之后,從中間掰開,把里面的核去掉,再把杏兒一層層的鋪好,撒上些糖。 林春燕看糖不多了,就打算再去買些。 “用的實在快?!?/br> 第97章 茉莉豆漿很好做, 林桃紅想喝,就真的自個兒去做了。 只把茉莉浸泡過后,和豆漿混合在一起,喝起來就有了茉莉的清香。 茉莉花剛開, 他們家沒有種, 這些都是從李氏家里摘的?;貋碇罅罆窈? 直接可以用來泡茶。 平日里,也能用茉莉花做些點心來, 王英娘想到家里的豬胰子快用完,就說往里面也加一些茉莉。 “用起來不知道會不會有茉莉的香?!?/br> “行, 那咱們什么時候試一試?!?/br> 茉莉豆漿好了,林桃紅把豆漿放在井里, 又說起井水冰鎮來的東西,“這時候就算不用冰,放到井里面再拿上來的時候, 也是冰冰涼涼的?!?/br> 林春燕一時想起剛來這里的時候, 每天她回來都要吃上一個從井里吊上來的冰鎮瓜。 和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那種過分涼的感覺又不一樣, 冰涼卻又不傷人。 冰冰涼涼的茉莉豆漿喝到嘴里,果然十分好喝, 幾個人一人喝了一大碗,繼續晾曬杏干。 “還有青梅呢?!?/br> 林春燕伸了個懶腰,“今個可不行了,我還說回來先釀了酒, 結果看到這杏兒就先曬了這果干了?!?/br> “那就改天再做, 我看那茉莉豆漿很好喝, 正好宋大娘那里有井,你們改天就做了去, 保證好賣?!?/br> 彭老爹從他們家門口路過的時候,就聽到一串串銀鈴般的笑聲,他的腳步略微停頓,又往旁邊柳娘子家走去。 “你說什么,井里有鬼?” 柳娘子到底沒和彭老爹和離,見了他也沒什么好臉色,可聽了彭老爹這么說,還是大吃一驚,上上下下地打量彭老爹,“這別是你又打了歪主意,想趁機搬到我們這新房子里來吧,告訴你,門都沒有?!?/br> 說完她就去找笤帚,想把彭老爹給趕出去,彭老爹一邊躲一邊說,“絕不能錯的,這我還能騙你不成?是真的鬧鬼了,我半夜里口渴去井邊打水,就見井邊坐著一個人,只嚇得我腿軟,險些摔了一跤。那人絕對是石榴爹,和他長得簡直一模一樣……” 這下連彭平安也不再護著彭老爹,只讓他趕緊走。 誰不知道那石榴爹是從山上摔下去的,這怎么好端端地又到了他們家,怕真是想來蹭他們的屋子住。 彭老爹覺得沒人相信他,心里十分郁悶。知道怕是前些時候他被嚇出了一場病,彭平安給他花了不少的錢,估計心里犯了嘀咕。 彭老爹嘆了口氣,也不好再開口說過來,只時不時地就來看看,想挽回一二。 不過這家里沒一個人是傻的,彭老爹人還沒柳娘子勤快,只等著別人把飯做好了,端在桌子上才肯動筷子,就都不搭理他。 韋柔姐讓柳娘子把家里的雞籠打掃好,她自個兒拿著背簍上了山。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山上很多野菜都不能吃了,來山上買東西的人也少了很多,他們家就挨著村東,天天的不上來就像少了些什么。 時不時地就能碰上林春燕他們,這些個小娘子們最喜歡在山上采摘東西了,不管得了什么都高興得很,韋柔姐從前哪里有這樣的時刻,以前吃喝倒是不愁,人卻是一點也不自在。 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再不愿回想從前的事情。 她把褲腳扎得緊緊的,常走的那條路上,倒沒什么蛇出沒,也總有人撒了蛇粉,可到底是讓人害怕的。 上山摘了半簍子的松花下來,又去把河邊的鴨子趕回家,天色就漸漸暗了下去。 這些鴨子里有他們家的,也有林春燕家的,只是還有些小,離下蛋還有很長的時候。 不過一想到,有一天這些鴨子們能在河邊草地里下那么許多的蛋,韋柔姐就覺得日子有盼頭起來。 家里如今的雞蛋都學了林春燕的方子腌制起來,用不了多久就都拿就能拿出來吃,不管是賣給林春燕的鋪子也好,還是留著自個吃,都是很劃算。 因為這個,柳娘子再不嫌打掃雞圈辛苦,每日里都去小河邊打了水來沖一遍。 林春燕把杏干曬在了大圓簸箕里,上面鋪了一細白紗布,這是李氏專門給他們做的,為了防止蚊蟲過來,也更加干凈一些。 滿院子都是杏兒的香味,幾個人也是邊吃邊做,倒是吃得牙有些酸了。 韋柔姐把松花送了他們些,“這松花粉做了糕點正好,你們且試試?!?/br> 林春燕把松花接過,細問了松花糕怎么做,打算有時間就試一試。 林翠香過來叫他們過去吃飯,見他們個個捂著牙齒,就說,“都說了今個要去我們家吃飯,如何還都把牙給倒騰酸了,這是不信我這手藝呢?!?/br> 都知道她說的是玩笑話,嘻哈哈說了幾句,就到了二房的院子里。 林翠香不讓林春燕進灶間,振振有詞地說,“都說了是要行拜師禮,哪里還讓師父動手的道理,你今個就好生受著?!?/br> 那邊趙紫蘭也這樣說,狗蛋爹娘早早就提了不少東西過來,連帶著酒也拿了兩罐,可把林三叔給樂得不行,只說一會兒要好好地喝上幾杯。 除了趙鈴蘭給做的那些鞋襪之外,狗蛋娘又特意做了幾張草席子,這是往身下鋪的,上面的倒刺都被刮得干干凈凈,唯恐天熱了,他們家里還沒備著,再生了痱子。 又說,“之前燕娘給拿到家里的那柳葉膏可真是好用,狗蛋爹上次去在干活的時候,就讓那馬蜂給蜇了,腫了一大塊,疼得他不行,我想起你之前給拿的那柳葉膏,就給他涂上去,誰知還真就不疼了?!?/br> 狗蛋爹還特意把那馬蜂蜇的地方露出來,“也是我不小心,沒看著才找了道,往日里都小心的很?!?/br> 那地方已經不怎么紅腫了,眼看著就好,林春燕才放了心,又給他們指了外面那蝎子草,“這東西也是好用得很,就是蚊子咬了也能用來用?!?/br> 狗蛋娘笑著點頭,“可是呢,這個東西還很好活。原先村里路邊就長著很多,只要被咬了著了就隨手抹上,倒是好用的很?!?/br> 就是如今這些蝎子草卻沒從前那樣多了,不知道是被誰都給拔了去。 林春燕卻想著,明年少不得還要再做些柳葉膏來。 她坐在院子里和大人們說著話,只聽灶間嘰嘰喳喳的,就忍不住就往里面看,還想過去幫忙,只大家都不放她進去。 “上次燕娘說的,那羊毛能用來紡線,我倒是從老周那里找了不少羊毛來?!?/br> 一般在這種時候,李氏總是很少說話,尤其是她和狗蛋娘互相看不對眼。倒不是因為發生了什么口角,只是因為性格不合,一個口角爽利,一個總是文文靜靜的,說不到一塊去。 聽了這話,林春燕的眼睛就亮了,看著李氏把那把好的羊毛線拿出來,使勁點了點頭,“就是這個呢!這羊毛線做成了毛衣,穿在身上不知多暖和?!?/br> 這李氏還真是有幾把刷子在身上,林春燕只知道羊毛線是從羊毛身上變成的,可這過程是如何做的,她卻不知道。 只冬天的時候天實在冷,她不過隨口提了幾句,李氏就記在了心里,還真叫她給琢磨出來了。 林春燕拿著那毛線,同李氏說了如何織出來,李氏只聽了一會兒就明白了,“這不就是和打絡子一個道理,不過是多了兩個針,回頭我再好好琢磨琢磨?!?/br> 林春燕就把那毛衣毛褲的樣子給她畫了出來,“只穿在衣裳里頭,這樣子最是保暖了?!?/br> 李氏覺得這衣裳的模樣雖然有些奇怪,不過聽說只穿在里頭不外露,倒也沒多說什么,只一邊聽著大家說閑話,一邊拿著那兩根長長的竹簽學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