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炮灰她選擇種田 第1051節
且因為離城太遠,府里有點什么情況鞭長莫及,住在這里信息閉塞,唯恐有什么好事被落下、有什么壞事因為人不在成了頂鍋的,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怎么來莊上小住了。 徐茵安頓好以后,繞著莊子轉了一圈,這里霧氣氤氳、清幽寂靜,托溫泉的福,莊子上的植被大都青蔥挺立,很少有枯黃掉落的,真正符合“一泓溫井寒仍暖,十萬青山翠不黃”的意境。 可惜就是面積小了點,刨除客舍、花園這些固定建筑,留給她發揮的余地不多。 但也不是完全不夠。 她溜達到莊子最北面的小草坡,聽莊頭介紹,這個坡原先是沒有的,花園里不是有個錦鯉池么?當初挖出來的泥就堆在這里,本打算等池子挖好以后再運走的,那會兒大爺還在,說面湖靠山挺好,留著吧。于是,就移栽了些矮種花草,漸漸發展成了如今的小草坡。 “坡頂還修了座八角石亭?!苯o徐茵引路的莊頭指了指東北角,“不過因為離客舍有點遠,主子們來莊上小住,基本是冬季,泡完溫泉一般都回室內歇著了,即使到室外走動,也是在花園里散步居多,錦鯉池畔就有水榭,能供主子們歇腳,因此很少來坡上的石亭?!?/br> 徐茵聽他說完,摩挲著下巴瞅著這片草坡打起了主意。 不過這事兒還得先跟婆婆和夫君商量。 于是,她轉完一圈,就回了下榻的客院。 薛昭瑾正在院子里來回踱步,做康復訓練,見她回來了,眉一挑:“不是說去轉轉嗎?這么快回來了?” “轉完了?!毙煲鸾o自己倒了一杯茶,剛要端起來喝,想了想,給他也倒了一杯,端過去遞給他,“我看北邊的坡地空著挺浪費的,開出來種菜怎么樣?” “……” 他就說她突然獻殷勤,怕是有什么事有求于他,合著剛來就想動土。 無奈地睇她一眼:“夫人就這么閑不???” “也不是閑不住?!?/br> 徐茵坐下來抓了把瓜子嗑起來。 這是丫鬟們見她喜歡嗑瓜子,出發前特地讓小廚房炒的。 徐茵瞄了眼裝瓜子兒的食桶……這是讓她當飯吃呢? 擔心受潮,只好有事沒事讓丫鬟上瓜子,使勁嗑,一邊嗑瓜子一邊灌金銀花茶,可別上火了。 嗑著瓜子喝著茶,順便給小瑾同志畫大餅: “你不想一邊看雪一邊圍著暖烘烘的爐子吃新鮮瓜果嗎?府里的琉璃大棚小了點,想種的又太多,來了這里不正好嗎?閑著也是閑著,種點咱們都愛吃的新鮮瓜果,到數九隆冬,還能吃上新鮮水果潤潤嗓、開開胃,不挺好嗎?” 薛昭瑾不懂種地,喚來莊頭問:“夫人想種點冬日吃的瓜果,現在種過年吃可來得及?” “來得及?!辈坏惹f頭開口,徐茵直接給他答案,“我這里有一袋前兒個上街逛時買到的刺坨種子,趁天好都種下去,到過年正好成熟?!?/br> 這里管野草莓叫刺坨,不過徐茵拿出來的草莓種子是野草莓培育了n代的大果鳳梨草莓,無論個頭還是口感,都屬草莓界的極品。 另外,她還拿了幾??购奈鞴戏N子出來。 打算沿著溫泉池種一批反季西瓜。 寒冬臘月圍著火爐吃西瓜,想想就爽。 要是年夜飯整一桌火鍋,就更美滋滋了。 想到這里的主子就他們仨,還真的可以試試。 于是,發動莊上的人忙碌起來。 薛昭瑾身邊的小廝都比較靠譜,問他借了兩個人,一個進城訂做炭火鍋,一個負責照著她列的采購清單負責采買。 其他人按她說的開地種草莓、西瓜以及相對比較耐寒的時令菜,譬如芹菜、蘿卜、白菜、烏塌菜、紫甘藍等。 紫甘藍是混進去的種子。 出發前陪她上街溜達的丫鬟,是府里的家生子,不通農事,只知道大少奶奶買了些種子,但具體買了哪些,把種子放到她面前她都不認識。 為什么種紫甘藍?吃火鍋怎么能少了口感清爽、開胃解膩的涼菜呢?黃瓜太不耐寒,而且還得搭架子。還是紫甘藍方便。 好好的草坡被開成菜地,搭起草簾子暖棚,種起開春以后隨處可見的刺坨,鐘敏華很是不解。 得虧離大門遠,來個訪客也看不到好好的花草坡被開成菜地,還搭起了一間間類似茅草屋的暖棚,否則,看到與周邊景致如此不搭的場景,大概要笑話薛府了。 不過,見兒媳婦興致如此高昂,兒子陪著她經常走動,氣色一天比一天好,鐘敏華識趣地閉緊嘴,沒說掃興話。 就憑兒媳婦每天準時準點給兒子推拿按摩、還親自下廚洗手作羹湯給兒子滋補調理,別說只是劃一塊地玩泥巴,便是想推倒重蓋都行。 溫泉莊子不比農莊,只要主子們不來,一年四季都沒多少活。 主子們來了,也只要伺候好了就行。跑個腿、傳個話,偶爾還能得點小賞,所以見大公子來莊上調養,底下的人心里都歡喜著呢,爭著搶著想去主子跟前伺候。 然而主子們都有用慣了的下人,輪不到他們近身伺候。就在這時,大少奶奶差他們干活了,他們起初還很高興,以為入了大少奶奶的青眼,一開干,傻眼了! 這是讓他們下地干活??? 這里是溫泉莊子,不是農莊啊,大少奶奶的興趣可真……別致呀! 有人認出大少奶奶讓他們種的種子,小聲嘀咕:“這瞅著像刺坨……開了春,漫山遍野都是這玩意兒,有必要種這個?” “這還有水瓜呢!水瓜不是夏天種的嗎?冬天能成活?” 鐘敏華也在問徐茵:“水瓜不是夏天的嗎?” 徐茵笑著解釋:“母親,水瓜之所以在夏天種,是因為咱們這里的冬天太寒冷,我之所以圍著溫湯池子種,就是圖它四周的土壤暖和,適合水瓜生長。說起來,南方的冬季比咱們京城暖和太多了,很多蔬果一年四季都能種呢!可惜儲存和運輸都極為不便,不然的話,咱們冬天哪里會缺新鮮蔬果吃?” “原來如此!” 鐘敏華聽得茅塞頓開。 薛昭瑾給了徐茵一個“你就編吧”的眼神。 當他不知道,她寄養的小山城,入冬后一樣很冷,哪里像她說的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果吃? 第1493章 霉運女配吃瓜種田(27) 徐茵還不知道自己掉馬了。 她把婆婆哄得眉開眼笑后,又去給下人們畫大餅了: “開春以后漫山遍野都是刺坨沒錯,但如果能在冰天雪地的冬日,一邊烤火一邊吃上一顆甘甜爽口的刺坨,那感覺是不是完全不一樣?水瓜也一樣,夏天吃水瓜不稀奇,寒冬臘月圍著火爐吃是另一種享受的感覺。不過本夫人跟各位一樣,也是第一次嘗試,倘若成功了,皆大歡喜,不成功也沒事,就當是個體驗,至少讓本夫人死了心,不用再成天幻想冬日圍爐吃瓜了……不過各位別覺得白忙活一場,但凡參與此次勞作的,不管成功不成功,回頭都有賞!” 一聽有賞,下人們的興致高昂起來。 這幾天沒少聽東院來的丫鬟婆子和小廝們吹牛,說他們在府里時,只要照著大少奶奶吩咐做,每個月都能抽一次獎,手氣最差也能得幾個銅板,運氣好時,能抽到金銀果子。要是表現好,評上了勞模獎,得到的獎賞比月銀還多呢! 溫泉莊子的下人不懂就問:“啥叫勞模獎?” 東院的下人被問住了:啥叫勞模獎? 這……顧名思義…… 好吧,說實話,他們參與了好幾個月的評選、抽獎,至今都不曉得大少奶奶為啥管干活最勤快的人叫勞模,想必就是個稱謂吧。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獎勵的的確確都是真金白銀! 有了銀錢的動力,下人們干活明顯利索多了。 況且,他們也想看看:大少奶奶想的這個法子,究竟能不能種出只有春天、夏天才能吃到的刺坨、水瓜。 眾人拾柴火焰高。 不出幾天,就把地開出來了,草簾子暖棚搭好了,種子播下去了,之后就是日常的澆灌、施肥、悉心養護了。 那廂,二夫人也忙得焦頭爛額,但想想東院一家去了莊子上,府里的大事小事都抓在她手里,心里又隱隱升起了幾分快意。 當城里城外飄起初雪時,溫泉莊子派人捎來口信,說大公子身體不適,恐難回府過年,還望老太君海涵。 老太君頗感遺憾,本以為今年過年一大家子能團圓了呢,前幾年,因為大孫子昏迷不醒,年都過得清清淡淡的,沒什么滋味。 沒想到…… “唉?!崩咸龂@了口氣,“昭兒的身子骨,到底還是受了影響?!?/br> 承爵的事,看來真要考慮換人了。 二夫人嘴上安慰了幾句,心里高興得很。 東院那一家三口不回來正好! 徐氏花心思搗鼓出來的琉璃大棚便宜了她! 正愁年節送禮走人情又是老幾樣,缺乏新意,這下,琉璃大棚種出來的鮮蔬可以添到禮單里了。 今年要送禮的對象多了兩個兒子的未來岳家,這禮啊,得花點心思才行,可不能怠慢了。 二夫人提著細毫筆,鄭重地在禮單上添上了每逢冬季就特別受歡迎的時令鮮蔬。 考慮到鮮蔬最好是現摘現送,因此二夫人沒有提前準備。 而是到了送年節的吉慶日子,才派人去東院八卦田的琉璃大棚采蔬菜。 打算采上來以后,去掉臟污的根部、清理得干干凈凈的放置到貼有紅封的籮筐里,和其他禮擔一起裝上馬車去送禮。 她派去的人還沒走出西院,聽聞四皇子來了,還帶來了各宮給薛昭瑾夫婦倆的豐厚賞賜,說是前陣子由他捎去宮里的蔬菜,讓父皇龍顏大悅,這不,帶著父皇、母后以及各宮娘娘們給的賞賜,順便來拉第二車。 “阿瑾出發去溫泉莊子前,與本宮說過,琉璃大棚里的蔬菜,留足府里過年的份額,其余交由本宮做主。既然父皇、母后如此青睞琉璃大棚種出來的鮮蔬,那余下的本宮就全部帶走了?!?/br> 滿滿當當兩馬車賞賜拉進東院,換了兩車擱平時廉價得要死的蔬菜,看得二夫人眼紅不已。 早知道,在東院大動土木搞什么八卦田、琉璃大棚的時候,她也照搬著在西院蓋一座了。那今天這兩馬車來自宮里的賞賜,豈不是也有她的份了? 虧大了虧大了! 二夫人感覺心口又疼了。 等她反應過來,琉璃大棚里的蔬菜被四皇子帶來的人采得快空了,留下的也只夠府里自己過冬吃,給娘家送兩筐都不一定夠。 一筐倒是湊得出來,可送禮一向都是成雙成對送的,一筐孤零零的多難看??! 另外,她還想給兩個親家送些嘗嘗鮮呢! 這下咋整? 禮單都添上了,結果禮沒了著落…… 一想到回去還得重新謄抄一份禮單,二夫人整個人都不好了。 關鍵老太君不提給她娘家送一份新鮮菜蔬嘗嘗鮮,她也不好意思主動提啊。 最后只能悄悄從西院的份例上克扣了一點下來,送去娘家。 為此惹得兩個親兒子兒子都對她有意見了:自己都吃不夠呢,還往外送。 更別提那兩個小畜生庶子,若不是她派人盯著,搞不好會去榮安院找老太君告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