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言則懷
此時天已蒙蒙亮,凌湘卻意外地在院中看見謝惟范的身影。 “怎么還在?” 怪不得凌湘詫異,畢竟謝惟范從未在她這兒留夜,思及他來時的異常,凌湘臉色稍霽,難得地問了句狀似關心的話:“戰事如何?” 謝惟范彷佛此時才注意到她的存在,情潮退去,又端出清貴的模樣:“年后再下山,需要置辦的東西我會讓人帶來?!?/br> 凌湘瞥他一眼。 若僅她一人,過年與否都沒什么區別,可關榆正回來了,年節的事自然該cao持起來。 只是謝惟范不容置喙的語氣實在討厭,讓那句提醒硬生生變作命令,凌湘一聲也沒吭,分明打算把話當做耳邊風。 謝惟范神色凝重:“那幫蠻仡生在草原,只知搶奪,若真到了城破國亡的地步,這鄉野之地好歹能保你無憂?!?/br> 這可算不上什么吉利話。 有關榆平早逝在前,凌湘更覺他的話刺耳。 “旁的事可以不聽,這回別想偷摸下山?!?/br> 凌湘依然未應。 叁年多來,她心中都憋著一口氣。 凌湘眼中的幾位老人再不講仁義,在村人看來仍是德高望重。 他們頤指氣使,縱她與關榆平相守逾十載之久,可憑借對方的一句話,兩人的夫妻關系竟就能斷得干凈,就連她留在村子都是名不正言不順。 入耳便覺是天大的笑話。 這些年關榆平有的功勞不假,村長乃至數字長老受過的好處更不算少,若真因娶了她,致使他這位亡者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她絕不服氣。 凌湘不怕事,自可大鬧一場,逼得對方再無任何借口。 但有什么意義? 不是心服首肯請入的牌位,她無法說服自己能讓關榆平安息。 他們以無子為由而拒絕,凌湘改不了這事實,可竟敢在使計休了她之后詭辯他倆并非夫妻,如何算不上屈辱? 凌湘氣得連夜下山,甚至忘了自己這十來年在躲避什么。 謝惟范尋找凌湘已久,沒想到她未曾遠逃。 再遣人追查,得知她每月在鎮上做些什么時,竟覺一陣痛心。 他看了眼天色,攥緊手中那封信。 在世之人尚能與之爭個高下,可與死人相比,卻怎么做都顯得徒勞。 謝惟范遞出信:“不屑本王插手便燒了吧?!?/br> 凌湘淡然接過,見她未有發怒,謝惟范臉色也沒那么難看,側首將她從頭打量一遍,旋即轉身離開。 *** 信里是她和關榆平的婚書。 忙碌多年,到頭來不如謝惟范簡單一句話。 她會因一時意氣燒了嗎? 親口去求當然是屈辱,但她分明不曾提起,反觀謝惟范自己患得患失許久,這婚書無疑于他心中的一根刺,凌湘自是心安理得地收好。 起時被村長代為休妻,卻換不來關榆平入祠時,凌湘自有怨懟??赊D念一想,多年來深居山中本就是無媒茍合,在村里的她是否關榆平之妻,似乎不是很重要。 當初逃得匆忙,互許終身或已足矣??涩F今再無隱姓埋名的必要,倘使她離開叁安村,世間便再沒任何東西能證明他倆是正經夫妻。 村子遠離城鎮,眾人連戶帖都沒聽說過,更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婚書,以致兩人的關系只存在于叁安村,也僅僅止步于叁安村。 凌湘想,她需要下山一趟,去找那告訴她這些年并非場虛幻的夢,既能將兩人關系公諸于世,亦不再受制于任何人,名為婚書的薄紙。 “你我夫妻情深緣淺,我守的寡更是能把你氣活過來?!?/br> 記憶中的關榆平總會暗戳戳問她有否后悔,怕有朝歸來,曾經溫馨的家里只有幼弟相迎。 “婚書,是我欠你的?!?/br> 凌湘把信封壓在牌位下。 這張紙不但是她與長老爭辯的底氣,乃是她緬懷故人的物什,更是兩人關系的見證。 “是你的東西,我自會一一討回?!?/br> 凌湘上了炷香,雙手合十。 “愿你入土為安,來生順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