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937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樂是音樂,吹、拉、彈、唱、賦……把寫好的辭賦譜成曲子,一起唱和,它可以直抒胸臆,還能偷情喻興,不至于讓人類的生活顯得太過悶沉、悲苦,有時候……一些不能說的話,隱晦的話,也可以借‘樂’抒情,婉轉的表達給想要表達的人?!?/br> “那……爹?射?就是投壺么?御……就是養馬么?” “哈哈,射可不是投壺,御也不是養馬,射是射箭,要講究穩、準、狠,御則是駕馭馬車的技術,講究平衡……這些都是士大夫必備的生活技能,可不是你眼中那玩樂之物!” “還有兩項……是書和……和……和……什么來著?” “書和數!書是書法,它是人的第二張臉,字如其人,往往字中是可以體現書寫著的修養與身份……至于數,不光是算法,還有陰陽之數,星象之數、立法之數等等,簡單的說……數,可以指代一個人的涵養度,數字越大容量越大,只有在平時積累了足夠的‘數’,在遇到大事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 諸葛瑾對諸葛恪的啟蒙,就如同中風的病人被打通了所有的血脈……從而流暢自如。 如同牙牙學語的嬰兒,掌握了說話、吐字、發音的方法。 諸葛瑾還告訴諸葛恪,“不聽鳥叫和自然的聲音,就不可能學好音樂,不學習韻律,就學不會辭賦,不做好灑掃,應對日常事物,就不可能學好禮儀……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br> 回憶到這里。 諸葛瑾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對兒子是傾囊相授,而諸葛恪回饋給他的是,天縱奇才下,那最卓越的“雕刻”…… 念及此處,諸葛瑾的面頰上涌出一抹淚痕。 ——『去吧,去吧……該教你的,爹已經傾囊相授了!』 ——『現在的你,不再是藍田璞玉,不再因為‘添字得驢’而在東吳聲名大噪,現在的你是注定要超過你生父,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也會超過你繼父孔明的人!你是為父的驕傲??!』 心想到這里。 諸葛恪眼中的淚痕越涌越是劇烈。 他的頭緩緩的抬起,眺望向天穹,眺望向那些繁星。 他注視著的是最閃耀的那一顆! 他帶這哭腔,喃喃張口…… ——“瑯琊諸葛氏一族,家學淵源,元遜……到你這一代,該發揚光大了!” …… …… 這是諸葛恪第二次來到魏王的宮殿。 上一次,他是在這里舌戰群臣,將一個有膽氣,有見識,擅詭辯的荊州使者形象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說是大國使者有些夸張,但無疑,諸葛恪的表現,折服了這里的每一個人,讓每一個曹魏的文武都意識到,這個年紀輕輕的使者不好對付,如果想去羞辱他,那最后的結果一定是——自取其辱! 可這一次……碩大的宮殿內,唯獨許褚一人,他虎視眈眈的望著眼前的這個他并不喜歡的年輕人。 “踏……踏!” 隨著諸葛恪堅實的步子邁入這宮殿之中。 左右環顧,沒有發現曹cao,諸葛恪疑惑的問:“魏王呢?” 許褚盡量的壓制住他對諸葛恪的討厭,用平靜的語氣提醒道,“跟我來,魏王已經等你許久了——” 說話間,許褚將諸葛恪引入一處后殿,走出大殿,無數火把將此間照的猶如白晝,而一道宛若通向“天穹”的階梯出現在了諸葛恪的面前。 “魏王在上面,請——” 依舊是許褚那狠狠的聲音。 諸葛恪深吸一口氣,他先邁出左腳,這似乎也預示著,在左邊與右邊這樣的抉擇中,他果斷選擇了后者! …… 望田臺! 這座十丈高,占地五十多畝的呈鬼背地形的高臺,站在高臺之上,極目遠眺,方圓數十里良田美景可盡收眼底。 這是曹cao當年采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都開展“軍屯”、“民屯”時搭建的高臺。 相傳,自打這“望田臺”搭建以來,各地軍屯、民屯迅速興起,風生水起,只一年……就為魏武霸業的揚帆起航,奠定了最重要的糧食基礎! 這幾日…… 每天晚上,曹cao都會站在這高臺上一些時日,憶往昔崢嶸歲月,也展望大魏將來的霸業宏圖,如今,他正在獨自眺望夜景。 許褚踏步而上,門邊陰影里還站著諸葛恪……雖然曹cao背對著他,但很明顯,他的到來,讓曹cao整個精神為之一震。 許褚拱手:“大王,人帶來了!” 曹cao說:“好了,虎侯下去吧!” 許褚不放心的看了諸葛恪一眼,“大王是要與他獨處?” 曹cao忍不住笑,“虎侯覺得?孤已經老到那種提不起刀的地步了么?區區一個尚未弱冠的后生,也是孤的對手,孤會怕他么?” 許褚汗顏低頭,“末將不敢,末將就守在五十臺階之處,丞相有事喚我即可……” 說話間,許褚慢慢退下。 諸葛恪則踏著不知道該是沉重,還是輕快的步伐上前,他沒有向曹cao行禮,而是直接問道:“魏王好雅興???召見荊州使者……竟選擇這能夠將方圓數十里良田,盡收眼底之處,這是要向我展現大魏糧食之豐么?” 站在曹cao的身邊,諸葛恪的氣場不自禁的弱了一分,但態度鎮定自若,不卑不亢,一如既往的將膽氣與見識展露出來。 曹cao向諸葛恪走進,在無數火把下,他指著那黑夜中,也是這高臺下……那若隱若現的數萬畝大豐收的田壟。 他的話隨之而出:“孤這輩子不是沒有經歷過絕境,當年十八路諸侯討董,孤獨自追逐董卓,不想在滎陽遭遇埋伏,幾乎全軍覆沒,望著那十八路諸侯大擺慶功宴,孤留下一句‘豎子不足為謀’便趕赴丹陽募兵,卻又遭逢新兵背叛,幾個月的成果毀于一旦……還是袁紹,在孤最絕望的時候收留了孤,將冀州與兗州相交處的東郡交給孤,讓孤替他抵御這里的黑山軍、黃巾殘余……” 不知為何,曹cao竟會向這樣一個年輕人,一個敵對的荊州使者講述他的“輝煌”過往與“揚帆起航”的艱難故事。 諸葛恪也很意外…… 可曹cao越說越是動容,“后來,兗州牧劉岱在與黃巾殘余的爭斗中被殺,孤的太學同學陳留太守張邈,孤的好兄弟濟北相鮑信便邀孤入主兗州,孤大喜過望,便率軍抵達……哪曾想,這活脫脫的是一個讓人絕望的攤子!” “兵寡、糧少,黑山軍時常劫掠,那些來自青州的黃巾軍更是肆意的打砸搶奪……除此之外,還有南邊的袁術,東邊的陶謙,北邊的袁紹虎視眈眈,那一刻……孤的心情是絕望的,孤經歷的是與如今一般無二的絕境!甚至,那一次的絕望更勝于今朝!” 唔…… 聽到這兒,諸葛恪總算懂了,曹cao是要講述他的絕境么? 可這些意義在哪?何必呢? 不對…… 恍然間,諸葛恪想到了什么,正想深入往這個方向去想…… 曹cao的話卻已經再度吟出,“是啊,孤不止一次經歷過絕境,兗州那一次比現如今更加的兇險,可你看?它打倒孤了么?黃巾余孽兇猛,但孤照樣將他們擊潰!” “如果只是擊潰,那也不過如此,哈哈,孤還能與他們摒棄前嫌,將他們收入孤的麾下,這是大魏最早的兵馬,便是那支讓天下諸侯聞風喪膽的青州兵!兗州沒有糧食,孤征徐州時,青州兵被迫劫糧,孤沒有阻止,卻不曾想釀成了徐州的大屠殺,世人說是孤下令屠的城,孤不解釋!孤也素不畏人言!” “但孤卻意識到了糧食的重要性,于是,孤開始屯田,沒有田,孤就重新分發、開采那些無主之地,一邊是計牛輸谷,一邊是軍屯,只過了兩年,孤兵精糧足,孤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織以蓄軍輜,從那之后,孤所向披靡、再無對手!” “你再看看孤的一個個對手,陶謙、袁術、呂布、袁紹、劉表、馬騰、韓遂……也包括你那在蜀中的主公劉備,他們哪個不是被孤打的抱頭鼠竄,或是被孤剿滅,或是迫于孤的威懾歸順于孤……設使天下無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故天子親敕孤為魏王,大魏之主……” “哈哈哈哈……大漢天下十三州,孤一個人就坐擁九州!劉備跑了一輩子,哭了一輩子也不過益州、荊州兩地,東吳不過一個揚州,他們妄想以區區三州之地硬抗孤的九州疆域?孤就是耗也把他們耗的干干凈凈,疲于奔命……諸葛使者,你現在還覺得?孤與孤的大魏是能被打敗的么?” 沒錯…… 曹cao說這么大一堆就是要告訴諸葛恪。 絕境……他經歷過。 曾經的絕境,沒有將他擊敗,現在的絕境也無法將他擊敗。 或許他會短暫的落入下風,但是從長遠看,他曹cao一定會再度翻轉局勢,逆風翻盤,這是近二十年他無數次做到的,這才是曹魏不可戰勝的原因所在! 只是…… 諸葛恪完全沒有迎合曹cao的意思,他只是冷笑著說。 “就在半個月前,這天下十三州,魏王占據的還是九州半,這不……半個月不見,就只剩下九州了……或許很快,這許都也沒了,汝南、南陽再丟了……誒呀,豫州、司隸也就沒了,到時候魏王還能剩下幾州?還能有現在這番慷慨激昂、豪情萬丈的話語么?” 這…… 諸葛恪的話宛若一枚枚毒針,一句、一句不斷的刺向曹cao的軟肋,讓他的心頭一陣又一陣的疼痛。 “孤……” 曹cao本想大聲駁斥諸葛恪,卻迫于時局,還是按捺住了這份心情。 他話鋒一轉,“五日前諸葛使者與東吳使者,也就是你的父親諸葛瑾見面了吧?” “魏王錯了,我見的乃是我諸葛伯父,如今我已過繼給蜀中的軍師將軍諸葛孔明,與諸葛子瑜乃吾之伯父,絕不是父子!魏王慎言!” 諸葛恪的話宛若表明態度。 曹cao卻不以為意,“所以,你就會眼睜睜的看著你生父全家幾十口人因為你,被孫權滅門么?養育之恩大于天……就這么輕描淡寫的翻過去,只剩下你遙遙望見的一坡黃土么?” 這…… 無疑,曹cao的這一番話讓諸葛恪的心頭產生了些許的悸動,這也是他這些時日掙扎的地方。 諸葛恪能抓住曹cao的軟肋,同樣的,曹cao攻心術了得,也能窺探出諸葛恪的弱點。 “這些時日,諸葛使者一定頗為為難吧……”曹cao一邊踱步,一邊開口,“‘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有孝有德,以引以翼?!逗趸士?,永世克孝’……呵呵,大漢以孝治天下,誰能眼睜睜的看著生父因為自己去赴死呢?” “孤當年的父親死在徐州,孤沖冠一怒之下,縱是無糧調度,縱是后方不穩,也一意孤行發兵進攻徐州!或許,諸葛使者與孤在許多地方不同,但唯有一條,咱們都是孝子??!” 曹cao這話是將諸葛恪架在火上烤。 從諸葛恪那為難的表情中也能看出,曹cao那如刀般鋒銳的話奏效了。 停頓…… 隨著曹cao話語的停頓,整個此間的氣氛也黯淡了下來。 曹cao卻像是在刻意留給諸葛恪一個思考的時間,足足三十息之后,他才繼續說。 “孤有個法子,你索性就聽你生父的,如今你是荊州的使者,你簽訂的停戰協定便如那關羽、關麟簽訂的,昭告天下,三方罷兵休整,如此一來,你固然不能再做荊州的臣子,再做諸葛亮的兒子,但血濃于水,你能重新做回諸葛子瑜之子??!固然你會是荊州的罪人,可你卻是我大魏與東吳的英雄啊……” “你若愿意回歸東吳,想必那吳王會不吝封賞,若你顧慮那孫權陰損狠辣,你與你爹便都留在我大魏,孤替你與那孫權去說,將你全家老小接來,你若要做魏臣,孤給你人臣之極,你若要做漢臣,那也無妨,孤讓天子敕封,太傅、太尉、司空、司徒……你想做什么,孤就讓天子封你什么,讓你諸葛氏一族因你而光耀奪目,輝煌萬分,在這大漢史記中名流千古!” 說話間,曹cao不知道從哪取出一紙協定。 正是那三方罷戰的協定…… 此間,程昱代表大魏已經簽字,諸葛瑾代表東吳也簽上了名字,唯獨只差諸葛恪……只差能代表荊州的使者,簽上這最后的一筆。 然后曹cao會安排三方祭天……在漢天子劉協的見證下,在無數百姓的目睹下,宣告為避免生靈涂炭,各方罷兵,休養黎民……還萬千黎庶一太平之世。 如此這般,關羽突襲江東……將出師無名,若再寸進一步,則將被天下歸結為背信棄義,枉顧天子面前之協定,荊州也將淪為眾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