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670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而就在這時,猛虎已經咬斷了黃敘的脖頸,等黃忠沖上來時……第三箭方才射中猛虎的屁股,猛虎方才倉皇逃竄。 可黃忠再趕到兒子身邊時,哪里還有氣息? 黃忠悲痛欲絕…… 他望著那射落在不遠處,距離兒子這邊只有二十步的箭矢,他痛苦不已,懊惱不已! 他超越了太史慈成為了天下第一神射手。 可哪怕這樣,他依舊沒能救了他的兒子! 他甚至在想,如果……如果沔南同族的黃承彥能制造出那超過兩百步距離的弓箭,他……他一定就不會再失去兒子! 從那時起,黃忠傷心欲絕,再也無心于黃家的氏族之爭。 他沒有去江夏投靠長公子劉琦,他抱著兒子的尸體回到了長沙,將兒子安葬。 然后……一直就待在長沙!呆在兒子的墓前。 甚至再沒有與韓玄去爭奪兵權的想法,每日得過且過,一如行尸走rou一般…… 失去兒子的他,已經是心灰意冷…… 二十步! 便是這弓箭射出的,差的二十步,讓江夏黃家水軍少了一位能接替黃祖,引領他們走向輝煌的統領。 便是這二十步,讓江夏黃家水軍,從劉琦的手中直接過渡到關羽的手中,成為了如今關家軍的前身! 也便是這二十步,才有了本是中郎將的黃忠,因為跟隨韓玄帶長沙投降曹cao,被曹cao封為裨將軍…… 也才有了傳唱千年的——關公戰長沙! 二十步…… 這些年黃忠心頭的恨唯獨是這“二十步”,這二十步徹徹底底的毀了他,毀了他的兒子! 也正因為如此…… 當此刻,當他聽到張星彩講述的這沔水山莊,這眼前的一駕駕“勁弩”,它們的射程能超過三百步、八百步時,難免讓黃忠回想起這一抹不堪回首的故事。 這也是黃忠格外留意……這些弩矢射程的原因。 “這蹶張弩是射的遠,可卻需要用腰、腿射出,若是弩陣還好,一人使這蹶張弩,單單命中都是難事,此前能射殺龐德三萬多兵也是因為出奇制勝,靈活性還是差一些,差一些?!?/br> 作為神射手的黃忠在品評著這些弩,“還有這八牛弩,目標太大了,真遇到強悍的對手,還沒擺到射弩矢的地點已經被一隊騎兵給沖殺過來了……” 說到這兒,黃忠亮起了他的弓,“依我說,還是弓好,靈活,可以騎射……唯獨美中不足的是這射程太短了,若是能再長一倍,那老夫只需一支弓就足夠射中那曹仁、龐德的面門!” 黃忠的話有些太滿了…… 若是別人這么說,一定會被人覺得是神經病,可若是黃忠,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荊南……。 不,大漢第一神射手,這名頭,還是足夠讓人信服的。 哪曾想,黃忠這話方才脫口。 一道蒼勁有力的聲音從他的身后傳出。 “漢升,這話可是你說的?能射五百步的弓,夠不夠你射中那曹仁、龐德面門的?” 隨著這道聲音,黃忠、黃月英、張星彩、夏侯涓悉數扭頭……尋聲望去。 卻見得一個身披穿皮衣,腰挎酒壺,一派風流隱士形象的老頭從一處工房中走出,正是黃承彥。 儼然……他方才聽到了黃忠的話,故而也以這話激他。 說起來,黃祖死后……兩人匆匆一面后,足足有十年沒有見面了……如今看來,黃承彥老了,黃忠也老了…… 可莫名的,兩人眼睛里好像都有光,都有無比期待的事兒。 “融老頭(黃承彥的名)……”黃忠一聲呼喊,仿佛因為兒子的緣故,他心頭有萬般話語,有萬般哀思,可他還是沉吟了許久,將一切再度埋回,他只是吟出四個字:“好久不見?!?/br> 反觀黃月英看到父親,連忙驚呼道:“爹,找你半天了!” 哪曾想,面對女兒的呼喊,黃承彥一扭頭,做出一副高冷像,他一捋胡須,語氣中帶著幾許低沉,幾許女兒家才有的幽怨:“我在這兒很好,你莫找我,還是你找你那夫君吧!” 這話,就有幾分酸酸的味道了。 儼然,黃承彥這老頭,還吃著女婿的醋呢? 是啊…… 諸葛亮那臭小子把女兒給拐跑了,就剩下他黃承彥一個“空巢老人”,若不是因為關麟那臭小子,他還不知道多寂寞呢! …… …… 蜀中,宕渠,一間書房中。 一張桌案,劉備與王平分坐兩旁…… 王平驚愕于劉備的膽力以及對他的信任,竟支身來此,沒有帶一個隨從。 兩人已經聊了一會兒,談及的話題自然繞不開賨人部落。 此刻的劉備正在侃侃而談,“王將軍哪,你勇武過人,又忠義可嘉,你無論是在曹魏還是在我身邊,都會被委以重任,可你又想過你的這些族人么?” “你們前途往關中,這數百里秦嶺怎么過?到那邊生活習性不同又該如何?路途上醫療怎么辦?有婦孺老人得病,沒有大夫怎么辦?被關中人仇視怎么辦?耕地不足,被人欺負了又怎么辦?” “你們不想留在這宕渠么?這里是你們的部落,是你們的家呀!你們在這里,有衣穿?不用挨餓?還有,在這里……你們的手下將士們的子女,會一代一代的待在這里,建設這里……我也會幫你們建設這里!你們要子女出去,我為你們修建官學,讓你們的子女學漢人的書本,你們不想出去,我為你們修建醫署,讓漢人的醫署救助你們?!?/br> “在我看來,遷徒出去也好,留下來也罷,這些不該是我劉備或者是曹cao決定的,而是你們自己……不論你怎么選擇,我都不想讓你們部落因為大漢與逆賊曹cao的戰爭而分崩離析……更不想讓你們在戰場上族人相殘,親者痛,仇者快!” 劉備的話很平靜,卻在平靜中,在字字句句中透漏出的是賨人部落最迫切需要的。 是就要因為選擇曹cao還是劉備而部落的分崩離析! 也正是這一番話讓王平深深的低下了頭。 讓他意識到,他此前帶著少量族人投靠曹cao,乃至于幫曹cao遷徒百姓的做法,是多么的天真,對部落造成了何其大的傷害? 劉備的話還在繼續,“備雖不才,卻有橫行天下之志,有開疆拓土之愿,有滅曹興漢之能,有愛戴下屬之義,有忠君尊上之德,有愛民如子之仁,有外戰內治之才!” “試想一下,待得你與你的部落歸于我,助漢一臂之力,到時……立下不世之功勛,朝廷豈會吝惜封賞?朝廷豈會不給予王將軍一個將軍之銜,而王將軍這些族人,也將受到最大的優待!” “退一萬步說……待他們解甲歸田,樂享天倫時,他們就可以告訴他們的孩子們,他們是曾經將曹賊驅除,中興漢室的一員,他們的功勛,他們的威名響徹大漢十三州,人人提起他們,都豎起大拇指!他們可以驕傲的說,他們的統領是你王平將軍哪,如此這般,這般如此,你的這些族人,你的這些部落,他們才沒有枉費來這世上走一遭!” 振聾發聵,澎湃激昂…… 劉備可不止是會哭,他更會建立信仰。 他知道……他劉備從小做到大,從弱做到強,這一路上經歷了這么多的艱辛坎坷,可這么多兄弟不離不棄,靠的不是他的魅力,而是他建立起來的——信仰! 劉備的兵,劉備的將,從來不缺信仰! …… …… 第369章 黑閻羅,月色下的修羅場! 巴中,宕渠。 整個八蒙山腳下都是魏軍的尸體,哪怕已經過了一日一夜,這里的尸體依舊沒有人去收回。 漸漸的,空氣中多出了幾分腐臭的味道,這等味道讓人聞著作嘔。 “嘎嘎”……白日里的烏鴉在天空中盤旋,發出刺耳的叫聲,只有到了夜靜更闌的時候,它們方才成群的飛下,去享用這無窮無盡的美食。 經歷了白日里的血腥屠戮,這一夜似乎顯得很是平和。 就在這夜已過半之時,突然……一道嘹亮的聲音打破了此間的沉寂。 “點兵,夜襲——” 這聲音震耳欲聾,任憑是誰都能聽出,是他們的將軍張飛喊出來的,而隨著這一道聲音,此間八蒙山腳下的蜀軍悉數列陣。 張飛則向副將雷銅、張達、范疆下令,“兵分三路殺上八蒙山……將張郃那蒙頭軍寨截成三份兒,各個擊破!” 張飛保持著,他此戰一如既往的風格,依舊是有條不紊的部署,依舊是事無巨細的囑咐…… 他智將的形象仿佛已經深入蜀軍的心頭。 當然…… 要知道,在《斗戰神》里的這一章回,八蒙山是有三條路上山的路,張飛特地派人查過,果然如此,只不過其它兩條極其隱蔽。 同樣的,在《斗戰神》中,張飛是在圍困了敵將四十五天后,發動奇襲,將敵寨截斷,使得張郃首尾不能相顧,這才大獲全勝。 只不過……張飛等不了四十五天,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讀了一百多次《斗戰神》后,在腦海中模擬了一百多次八蒙山戰意后,張飛捕捉戰機的能力,與洞悉時局的眼力均得到了巨大的精進。 再加上……今日蕩口攻下來了,宕渠攻下來了,張郃部成為了孤軍。 這種時候,張郃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蜀軍能一日一夜之間,在接連攻破蕩口、宕渠后,再攻八蒙山,這太有違常理了。 這種時候,連番的大敗之下,張郃軍的士氣必定低迷; 懈怠之下,張郃軍的守備也必定松懈。 “都看好進攻路線了,待會兒到上面,地勢狹窄,誰也莫要跟本將軍搶,都舉好火把,本將軍的丈八蛇矛開道!” 隨著張飛的一道聲音,他翻身下馬,身先士卒第一個朝八蒙山上發起了進攻。 許多將軍身先士卒都是假的。 沖鋒的時候向前,可沖著沖著腳步就慢了下來,讓手下的兵士們先沖。 如張飛這般一往無前,讓手下弟兄們都追不上的,絕對是極致的少數。 剎那間,原本黑暗的夜空下,無數火把將山路點亮,無數蜀軍腳踏著白日里魏軍的尸體……如潮洶涌般的向山巒上攻去。 這一日的“血色”還沒有結束,這一日的血色注定將布滿整個夜空—— …… …… 山谷幽幽,夜華如水,今夜的張郃本就心神不寧,他已經一夜未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