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669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法正倚靠在床上,笑著回道:“哈哈,是我小覷主公的劍法了……不過,我擋劍是小,救下這王平才是真哪,按照計劃……這王平是主公必須要爭取的人哪!” 一句話,法正就把話題引到了正題上,“主公切莫忘了,三將軍提出的計劃現在正是關鍵時刻,而王平也是這計劃中……重中之重的一環!” 法正把話題再度引到了張飛的計劃上…… 這讓劉備恍然了一下。 他回想起的是當初,三弟張飛在八蒙山下醉酒鞭打士卒,三軍攜帶,士氣低落,他劉備亦無比擔憂的情景。 那時候,若不是吳蘭趕至,若不是吳蘭將三弟張飛的算計悉數道出,保不齊劉備都要替換下張飛了。 劉備自然不知道,張飛早已在《斗戰神》中把這“宕渠”之戰、“三巴”之戰打了一百多遍。 每一個曹軍的布防,每一處曹軍的弱點他都知悉。 就是諸葛亮、法正謀劃,也不一定能高過張飛的水準。 按照張飛的計劃…… 詐醉唬騙張郃是整個計劃的第一步; 誘使蕩口的夏侯玄、夏侯尚兩位曹氏將軍出擊,趁勢奪去蕩口寨,然后兩面夾擊斬殺此夏侯二將是計劃的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就是魏延讓兵士即刻換上曹魏兵士的軍裝赴宕渠求救,賺開城門,一舉奪下宕渠。 接下來第四部分……就只剩下兩件事。 一件是八蒙山上張郃,這個張飛提及,他自有辦法。 另外一件則是巴東與巴西,他們需要在拿下宕渠后,勸降敵將,然后以此誘出巴東、巴西兩處的敵軍。 當然,劉備從吳蘭口中聽到張飛如此細致的部署時是震驚的,是不可思議的,是無比驚詫的。 不夸張的說,那一刻的劉備感覺張飛是“鳳雛”附體了! 這般部署與謀劃頗有“鳳雛”龐士元的味道??! 甚至在吳蘭走后,針對張飛提及的計劃,劉備與法正反復的討論。 而經過這一對好基友一次次的推演后,劉備與法正達成了完全相同的觀點。 即張飛的這一系列謀劃可行,且勝面不低。 ……還有一點,那就是如今的張飛真的今非昔比了!讓人刮目相看了! 這也是為何劉備與法正會帶兵出現在宕渠。 其實,還有黃權,嚴顏、劉封、孟達幾路兵馬,暗中向巴東、巴中行軍…… 如今,已經是張飛計劃中最關鍵的一步了。 勸降宕渠守將,然后以此誘出巴東、巴西兩處的敵軍,從而讓秘密殺往巴東、巴西的友軍找到機會,一舉收復三巴! 再度將張飛的整個謀劃在腦海中過了一遍…… 劉備的眼眸微微的凝起。 法正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意,淡淡的勸道:“計劃已經成功一半兒,剩下的一半兒,就要靠主公的魅力了,主公最不應該擔心的便是你的魅力啊……” “這些年,多少豪杰英雄因為主公的魅力而投誠,又有多少豪杰因為主公的魅力而歸降,依我之見,這賨人部落的首領王平也會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 法正本要繼續提醒,可莫名的感覺到心口處一陣錐心的疼痛,他下意識的捂住心口,這是經常會出現的心口的痛感。 劉備還以為是扯動呢傷口,一臉關切的問。 “孝直?可是傷口又疼了……我去喚醫官……” 說著劉備就起身,簡直一副關心則亂的模樣。 “主公……不用,不用?!狈ㄕ×藙?,說起來也奇怪,他這心頭的疼痛時不時的就會來這么一下,可來得快,去的也快。 等走后,就恍如沒事兒一般! 他都不知道是因為什么? “主公,我已經無恙了?!惫?,只是一個瞬間,心頭處的疼痛已經消失不見,法正接著說:“接著我方才的話,除此之外,無論是哪里的人,都有懷土之心,曹cao昔日遷徒淮南百姓,致使民怨沸騰,數以十萬計的百姓逃竄于東吳,今次,他依舊不思悔改!” “賨人也像是淮南那邊的百姓一樣,不想離開他們的部落,他們的家園哪……從這點兒上,王平勢必會歸降!” 法正說到這里,劉備本還想關切的再問些他的病情。 卻在這時。 “主公……”門外的趙云已經進來,拱手朝劉備道:“王平求見主公……” 唔…… 此言一出,劉備與法正彼此互視,法正朝劉備投去“意料之中”的目光,劉備會意,“王平在哪?我去尋他!” 不是傳喚,而是親自去王平那邊,劉備表現出了完全沒有架子。 “末將領路……”趙云回道。 說著話,趙云就轉過身。 哪曾想,劉備直接說道,“子龍你就守在這兒,不用隨我一道去?!?/br> “可是……那王平?!壁w云擔心起來,畢竟白日里,這王平還要拿劍刺主公。 趙云那時候也是大意了,沒有在劉備身旁,否則又豈會有法正的受傷。 “沒有可是……”劉備回眼望向法正,眼芒中帶著意味深長,他再度回頭,“謀劃三巴,三弟都能做到如此程度,若是我這做大哥的連獨自一人面對賨人首領的膽氣都沒有?又如何讓這王平心悅誠服的歸降呢?” 說著話,劉備已經邁步而出。 步子不大,卻完全沒有上位者“一分一毫”的架子與威勢! 他素來是——以誠動人! …… …… 黃忠與黃承彥,與沔水山莊是有淵源的。 這個淵源,便是一張弓射出的一百八十步的距離,還是二百步的距離,是只差的那“二十步”的救命的距離—— 這是黃忠心頭永遠的恨! 說起來……黃家是個大家族! 哪怕是黃忠寒了的這一支,都會因為“黃家”的崛起而崛起,黃家的消亡而消亡。 黃忠與黃蓋一樣,都是遷徙到南陽的黃子廉這一支,像是這種沒落的“分家”子弟,除非擁有極強的個人勇武,否則……理論上是很難出人頭地。 說起來,黃蓋家比黃忠家要幸運,他進京給三公當了府官,而黃忠只能在荊州依靠一刀一槍來博出位。 但是,否極泰來,轉折出現在劉表單騎入荊州。 為了迅速的坐穩這個“荊州牧”,劉表與荊州的四大家族蔡、蒯、黃、龐合作……黃氏一族“宗家”的族長黃祖成了江夏太守,統帥江夏黃家水軍。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黃忠作為黃家的一員,又勇猛異常,因此被升為中郎將,統領五千人。 這是黃忠故事的起點,也是他成長為“神射手”這個故事的起點。 之后的故事是黃祖帶著江夏水軍斬殺了孫堅,立下天大的功勞,黃家在荊州各家族中能量爆漲,直逼蔡家、蒯家的地位。 黃家名士黃承彥也成為劉表的連襟。 作為黃家猛將的黃忠,則被派去長沙入侵東吳,對壘的便是東吳的藩屬,鼎鼎大名的——太史慈。 太史慈曾避難幽州,學會了幽州、并州、涼州人善于的騎射與箭術的本領。 黃忠與太史慈連年鏖戰,在交手的過程中,黃忠也學會了太史慈的騎射與箭術。 再加上,黃忠在幾場戰役中表現勝過了太史慈…… 那時候的荊南已經開始有傳言——黃忠的射術超過了太史慈,成為了大漢天下的第一神射手。 原本……黃忠,乃至于黃家,應該一直輝煌下去,可恰恰轉折點出現在建安十三年初,那一年黃家的族長黃祖陣亡了。 黃忠不知道的是。 看似黃祖是死于孫權、周瑜之手,可實際上卻是因為荊州內部氏族的紛爭。 黃家支持的始終是大公子劉琦,而蒯、蔡兩家支持的則是小公子劉琮。 也就是從黃祖陣亡起,黃家開始迅速的淪落,黃忠也開始不受重用,淪為氏族爭斗的犧牲品……頂著威震荊南的名聲,卻在長沙被空降了一個頂頭上司——韓玄! 被這個頂頭上司一上任就將他的兵權悉數“收繳”! 也正是這時,失意的黃忠帶著兒子黃敘,兩人離開長沙,赴沔南計劃與黃承彥一敘……想要談談黃祖死后,如今這紛亂的荊州局勢,黃家該何去何從? 同時,隨著箭術的精湛,黃忠越來越意識到,他手中弓箭的那一百五十步的射程,已經完全無法發揮出他的箭術,甚至限制著他的發揮。 黃忠想要向黃承彥這個同族中墨家機關術的傳人……求一把能射的更遠的“強弓”,進一步的發揮出他的箭術! 之后,黃忠與兒子如愿到了沔南,也見到了黃家的這位有名的名士黃承彥。 黃忠問出了第一個問題,黃家該何去何從? 黃承彥告訴黃忠,黃家還沒輸,他的女婿諸葛亮依舊在支持大公子,還拉上了劉備這個助力,黃家中興有望,讓黃忠去江夏,替劉琦統領黃祖的那支江夏黃家水軍,將兵權握在自己手里。 之后,黃忠問出了第二個問題…… 那能射更遠的箭…… 這個……黃承彥愛莫能助。 一百五十步,已經是這個時代弓弩的極限了,莫說是黃承彥,就是換作這個時代的任何人,也不能設計出超越這個距離的弩矢。 當然,這本只是一個小插曲。 黃忠也算是不虛此行……就帶著兒子回去。 可天不遂人愿,還沒有到江夏,在一處樹林時,黃忠的兒子突然高熱不退,黃忠去打水為兒子降溫。 不曾想,聽到了林間的虎嘯聲,往回跑時才發現一只猛虎將他的兒子按在爪下…… 黃敘是黃忠老來得子,自幼因為體弱無法習武,那時也才十三、四歲,更發著高熱……哪里是猛虎的對手? 而這時候,黃忠距離猛虎有兩百步,他根本來不及救兒子! 那時候的黃忠冷靜下來,彎弓搭箭,可第一箭射出……是一百五十步的極限,卻并不能射中猛虎。 第二箭趁著風勢,黃忠射出了一百八十步的距離,依舊距離猛虎差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