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關家逆子,龍佑荊襄 第645節
書迷正在閱讀:當無cp男主動了心[快穿]、和學霸互穿后、我在七零種蘑菇、炮灰覺醒以后[快穿]、怪物們的男mama[快穿]、救我于世間水火[快穿]、宿主今天崩人設了嗎、六零之走失的meimei回來了、我在八零拆快遞拆到想吐、御獸之王
“老爹,留步……” 關羽的腳步一頓,關麟的話傳出,“老爹,孩兒一直有個疑問,都說關家軍無所不能,下水能水戰,上岸能鹿角十重,哪怕是對騎兵也不落下風,那么?掘堤壩,引水倒灌襄樊的話?關家軍……擅長么?能行么?” 呃…… 這話脫口,關羽先是一怔,他沒聽懂。 看著老爹這茫然的眼芒,關麟繼續解釋道:“孩兒的意思是,若孩兒想給關家軍一個重任,替孩兒掘開一處巨大的堤壩,然后引水倒灌襄樊,這工程……老爹與關家軍能做不?” 關羽懵了! 掘開堤壩?工程? 話說回來,他與關家軍這么多年打仗,從來都是身先士卒,都是沖鋒在第一線。 關麟這意思是,讓他們去掘堤壩,引水倒灌? 等等……倒灌襄樊?那就是說,關麟這臭小子的意思是,襄陽城他也不放過??? ——這小子狠起來,連自己都要淹么? …… …… 合肥城,一封來自江陵的書信傳遞于此間。 是魯肅傳來的,內容嘛……自少不了品評一番襄陽異主的事兒……這事兒,其實很敏感。 特別是在魏、吳相持許久,誰也占不到半點便宜的前提下。 無疑,這種時候……襄陽的異主就顯得有些扎心了。 “大都督說什么?” 衙署中,孫權的身旁,唯獨顧雍獨自一人,顧雍淺淺的問了一句。 孫權感慨道:“還是子敬知孤啊,他知道,襄樊異主,孤的心情不會好,故而特地致信來提醒孤,孫劉聯盟不可動搖!” 也難為魯肅了,他太懂孫權,就怕荊州這邊大捷引得孫權的記恨,繼而做出什么無法挽回的舉動。 只是…… 顧雍“吧唧”了下嘴巴:“多半,魯大都督還不知道曹魏派遣使者赴東吳的消息吧!” 孫權頷首,“孤知道,若此事,他知曉會說些什么……故而孤沒有告訴他!” 顧雍接著問:“那主公如何看待這曹魏來使?” 孫權這次沉吟了一下,“聽說,使者還沒動身,可曹cao已經派人寄來飛鴿,這次出使,他特地從許都調來長子曹丕曹子桓……” “是??!”顧雍感慨道:“臣也沒想到,曹cao這次會這般有誠意……” “且再過些許時日,不妨聽聽那曹子桓怎么說?”孫權撥動了下那紫色的短須,就在這時,他的眼眸微微的凝起,因為他再度看到魯肅的這封信中還提到了一個人,準確的說是一樁事兒。 孫權那碧綠色的眼睛眨動了一下,他的表情一下子變得陰冷,他喃喃吟道: “凌統凌公績,他就要回來了——” …… …… 第355章 人要好伴樹要好林,跟著關麟學關麟 滾滾長江東去,去舟已經停在碼頭。 卓榮、卓恕、凌統,一行三人終于還是到了要分開的時候。 卓榮要往壽春去,卓恕與凌統,前者要回江東會稽的老家,那邊還有一個約要赴,一者則要回合肥,面見他的主公孫權,歸于江東大地,再度踏上北伐的征程。 此刻,江上的去舟與陸地上的馬車并立。 就在這岔路河谷,三人就要分別。 凌統似乎還有話想說,他最后朝著卓榮道:“你還是決定用那關四公子的‘陳芥菜鹵’去壽春城救那張文遠是么?” 這已經是一路上,凌統不知道第多少次詢問這個問題,也因為這個問題,他勸了無數次。 的確,用關麟的藥去救曹cao的將軍,無論怎么看……也有些不通情理。 何況,使用這藥去救張遼,卓榮也并未向關麟提起,只是以救一個病患搪塞過去,這算不算是騙了關麟,騙了仲景神醫? 再加上,自古便有“醫不叩門”之說,似乎,卓榮的行為讓凌統完全不能接受,但無論怎么勸,都無法動搖卓榮的決定。 她還是一如既往、毅然決然的要去救那個…… 在八公山上才與他有過一面之緣的男人。 這讓凌統感到深刻的恥辱……但若是上升到“濟世救人”這四個字,凌統雖不能理解,卻還是佩服的。 想來,就是華佗在世,還是會去為曹cao醫治頭疾! 這一門師徒,或許他們的心境已經超脫了這個時局,看的更遠。 甚至……凌統不知道,若卓榮不是這般心善,他還會不會心儀這個女子呢? 當然,凌統更不會知道。 在三國末期,還有一段著名的羊陸之交,晉朝的羊牯與東吳的陸抗對壘,打的不可開交。 可羊牯得知陸抗重病后,反而停止進軍,送藥送醫為其治病,等治好了再打…… 不得不說,在這個禮樂崩壞的年代,會有卓恕這種“千里赴期”,將諾言看的比生命還重的人;也會有關二爺義釋曹cao這般將道義凌駕于絕對理性之上的! 關羽是一個,卓恕是一個……卓榮也是這樣的一個。 “凌大哥,我知道我這么做是有爭議的……”卓榮抿了抿唇,“世人會說我吃里扒外,朝秦暮楚,也會說我沽名釣譽,更會說我以兩國百姓的性命去成我一人之美名,甚至會拿我師傅抨擊我,說他便是慘死于曹cao之手,曹cao的將軍是我仇人的幫兇,我救之視為不孝、不義……” “可……可若是師傅在世,明知這樣的病患,我想他也會去救的,甚至明知對方是曹cao,師傅也會去救的……因為他教授我的,是我輩醫者的天職就是治病救人……這無關乎身份、地位……我也沒辦法眼睜睜的看著那魏將張遼從我身邊離開,卻身患重病……不治而亡!” 卓榮的語調格外的堅定,像是他每一次回絕凌統時那般堅定。 “我……”一時間,凌統張大了嘴巴,卻最終還是把想說的話,悉數咽了回去。 他其實想說,『其實我是擔心你??!』 只是,看著凌統的面頰,卓榮仿佛體會到了一些,猜到了一些,她微微的低下頭,“等治好張遼將軍后,我就會回淮南,回到八公山……凌大哥放心就好!我不會有事兒的!” 凌統更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了,可莫名的,心頭的擔憂布滿全身,這還是他第一次如此擔心一個人,不……是如此擔心一個女人! 這讓他整個人的情緒都不由得波動…… 而凌統與卓榮,他們兩個的對話、表情悉數收入卓恕的眼里。 凌統是該說的話一個字也不說,卓榮是該答的一個字也不回答,兩人默契的避開了“男女之事”,避開了“關心則亂”,反倒是糾結于該不該“治病救人”? 跑偏了呀—— 念及此處,卓恕不由得搖了搖頭,“好了,看你們再說下去,反倒是要吵起來了,就先這樣吧,你們哪……該回去復命的回去復命,想治病救人的就去救人!” 話說到這兒,凌統只能與卓恕莊重的躬身互擺,卓榮也朝凌統頷首行禮,三人都還有別的事兒,有不同的旅途,果斷不再這邊耽擱了。 不多時,三人揮手告別。 凌統與卓恕登上船往合肥、江東方向行去; 卓榮則登上馬車,與過路的商隊一道趕往壽春城。 …… …… 一支三萬多人的軍隊正穿過重重蜀道趕往巴郡的治所——江州! 那里再往北就是如今曹、劉爭奪的焦點八蒙山所在的“宕渠”。 宕渠位于“三巴”之間,地理位置至關重要,張飛突襲瓦口……已經打響了第一戰,作為劉備而言,他自然要第一時間跟上。 不裝了,劉備攤牌了,往荊州就是個幌子,此行的目的是——迷惑敵人,收服三巴! 此刻的劉備與法正坐在馬車中。 所謂好事成雙。 因為關麟的部署、因為糜芳、傅士仁超神的發揮,襄陽成功攻陷,這讓劉備在襄樊戰場占據了主動權。 又因為張飛突襲瓦口大獲全勝,首戰告捷,這讓蜀軍在爭奪三巴及其人口的過程中,又一次將主動權牢牢的握在手里。 此刻,劉備的心情頗為愉快,正在與法正議論著,荊州那邊的冊封。 “改封關麟為襄陽太守,加封傅士仁為輔漢將軍,加封糜芳為輔國將軍;封陸遜為護軍,侯音為副軍將軍,依舊在關麟手下效力……” 劉備一連吟出了許多冊封,不止是關麟、傅士仁、糜芳,甚至包括廖化、諸葛恪、陸遜、陸延、劉曄、糜陽、麋路……甚至是蔣干,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封。 而傅士仁、糜芳的輔漢將軍、輔國將軍,嚴格的論起來,在整個蜀漢的將軍地位中是能歸為第四檔的。 僅次于第一檔的大司馬、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 第二檔的征西大將軍、鎮國大將軍、南中大將軍; 第三檔的,前后左右四方將軍,與第四檔四鎮、四征將軍齊名! 這對于糜芳、傅士仁原本只領著個江陵、公安太守,打打輔助、湊湊糧的身份已是截然不同。 “主公明鑒,如此冊封再好不過!”法正附和道。 劉備則感慨道:“我也沒想到,四年了……沒能打開局面的襄樊,竟因為二弟的這個四子麟徹底的打開了局面,攻克了襄陽,看來,論及生的兒子,我這當大哥在數量上比不過二弟,在本事上,更是與二弟的兒子相差甚遠!” 越是讀懂了這兩封來自荊州的戰報,越是從中尋覓出最一致的描述: ——即關麟立大功! ——一切的功勞都是從關麟起向外締造! 正是因此,劉備對關麟這個二弟之子的贊譽之情溢于言表,可隨著這份贊譽,他難免想到了自己的兒子,那個劉阿斗。 一時間,原本高興的情緒不由得黯淡了許多。 這活脫脫的別人家的孩子??! 話說回來,二弟崇倡武藝,素來無暇教授子女,這關云旗更無名師指導,但他卻能妙計頻出,屢屢將危如累卵的局勢化解,并且讓曹cao損兵折將,丟城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