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雙驕 第11節
“母后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說,瞻兒自小孤孤單單一個人,沒有同伴,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你這么一個妻子,你定要好好陪伴在他的身邊,不離不棄?!?/br> 覓瑜認真點頭:“兒臣謹記母后教誨?!?/br> 皇后逸出一聲笑嘆:“本宮算是明白,瞻兒為什么那么喜歡你了。罷了,不說這些?!?/br> 她吩咐宮侍端上來一盤點心,道:“聽瞻兒說,你喜歡甜食,正巧母后宮里的人擅制綠豆糕,你嘗嘗看喜不喜歡?!?/br> 長者相賜,晚輩自然不能推辭,但覓瑜有些迷惑:“殿下……這么說了?” 太子向皇后說了她喜歡甜食?他怎么同皇后說的?十弟聽聞他即將大婚,特意向他寫信道喜,順便告知他未來太子妃的吃食喜好? 這、這真是叫人無法想象…… 皇后笑道:“是他,但不是瞻兒的他,而是隆兒的他?!?/br> 覓瑜的心抖了一抖。 皇后繼續道:“一年半前,多虧了你,隆兒才能撿得一條命在?!?/br> 她說著,緩緩隱了笑,露出幾分悲戚之色:“想必你也清楚,隆兒就是瞻兒,瞻兒就是隆兒,他……母后已經失去了一個孩子,如果瞻兒再有什么好歹,母后真是……不知道該怎么活……” 她看向覓瑜,眼里盈著真切的感激:“所以母后很感激你,好孩子,你救了我們母子兩人的命。真的?!?/br> 面對著這樣的皇后,覓瑜心中一陣觸動。 圣上子女眾多,喜愛也多,但很廉價,僅憑欽天監的一番胡言就能舍棄幼子,若無神妙真人之言,恐怕連自己有個九皇子都不會記得,遑論立為太子。 皇后卻不一樣,她只有兩個孩子,為他們殫精竭慮、嘔心瀝血,現在更是只剩下了一個,太子就是她的全部。這不是虛言,覓瑜能感受到她的真心。 覓瑜暗下決心,便是為了這一份母子之情,她也要盡力治好太子,讓他們母子得享天倫之樂。 她恬雅笑道:“太乙山深林莽莽,峰叢綿延千里,若無天尊保佑,兒臣豈能與殿下相遇?是殿下吉人天相,福緣深厚?!?/br> 聞言,皇后的笑容里閃過一絲復雜之色,轉瞬間又變成尋常的親近笑臉,頷首道:“希望能真如你所說,瞻兒吉人天相,自有福緣吧?!?/br> “好了,不說這些?!被屎笕∵^一塊綠豆糕,遞給她,“這是母后身邊的洗紅姑姑做的,你嘗嘗看喜不喜歡,若喜歡,母后就叫她常常做給你吃?!?/br> 覓瑜小心地接過品嘗,但覺入口即化,香味清甜,比她吃過的所有綠豆糕都要美味,遂綻開一張笑臉,半是真心、半是恭維地把能想到的夸詞都說了一遍。 直聽得皇后笑著搖頭:“真是個實心眼的孩子,難怪瞻兒那么喜歡你?!?/br> 這是皇后第二次這么說,第一次覓瑜權當是客套話,第二次她就有些不解了,她與太子素昧平生,皇后就算想說點好聽的話哄她,也不必這么說吧? 她大著膽子道:“容兒臣斗膽,兒臣……與殿下……” 她卡了殼,不知道該怎么往下說。 她想問皇后為什么要這么說,說一次就算了,還說兩次,莫非這里頭有什么緣故?可她想不到合適的說法,一時間局促地漲紅了臉。 幸而皇后聰慧,一下明白了她的意思,含笑道:“瞻兒與你沒什么往來,隆兒卻與你頗有淵源?!?/br> 覓瑜更加不解了,她與奇王的淵源不過一次救命之恩,從那以后再無交集,怎么就成了皇后口中的這般? 她道:“請恕兒臣愚鈍,兒臣……與奇王……” 她又卡殼了。 皇后又一次明白了她的意思,笑容愈發親近:“救命之恩豈能不算淵源?還是天大的淵源,隆兒呀,自從那次之后就對你上心了?!?/br> 第11章 覓瑜驚訝道:“奇王?” 話出口后,她才意識到自己這么直呼封號不妥,趕緊又補了個“殿下”。 皇后沒有在意她的失禮,笑著道:“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母后能看得出來,只因為那時朝政繁忙,母后不愿打擾皇上,便攏著這事沒提?!?/br> “就這樣過了大半年,皇上清閑下來,母后正欲提起此事,不想你的父親也在這時進宮,求皇上給你下旨賜婚,真真是巧了?!?/br> “可見呀,你二人是注定的姻緣,天生一對?!?/br> 覓瑜沒想到她的親事還有這樣一段章程,不禁感到一陣出乎意料。 奇王與她不過萍水相逢,怎么就喜歡上了她?她也沒覺得奇王那時的表現是喜歡她……莫不是皇后會錯了意? 這些疑問她沒有說出來,左右她現在已經嫁給了他,奇王喜不喜歡她無關緊要。 她略帶羞怯地笑了笑,道:“母后過譽了……” 皇后溫言道:“母后知道,你對隆兒沒有那方面的心思?!?/br> “母后也能看得出來,你父親在求皇上賜婚時,沒有真的想給你定下一門親事,只是為了出一口從汝南郡王府那里受到的氣?!?/br> 聽聞汝南郡王的字眼,覓瑜登時有幾分坐立不安。 趙家與汝南郡王府的事并沒有鬧到明面上,長安城里只知趙家姑娘得了帝后青眼,被許配給太子,不知道她在此前曾與郡王議親,還差一點就成功了。 帝后不同,她既然要嫁給太子,趙家勢必不敢隱瞞此事,而她能夠順利成為太子妃,想來帝后并不介懷。 她的娘親也對她說過:“圣上肯下旨賜婚,就說明中意你,你不必感到任何自餒。娘的紗兒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有資格嫁給天底下最好的兒郎?!?/br> 但在此時此刻,她新婚的頭一天,她婆母的跟前,她還是分外忐忑,暗暗交纏置于腹前的雙手:“兒臣、兒臣……” 皇后誤解了她的不安,笑著出言寬慰:“別怕,母后不是在責怪你?!?/br> “隆兒喜歡你,不代表你也要喜歡他。他與你有一救之緣,又與你相處多日,都無法獲得你的芳心,是他不好,他沒有用,不怪你?!?/br> “好在你二人終究緣分未盡?!被屎蟾锌阈Φ?。 “半年前,你父親向皇上求旨賜婚,母后能看出來,他是真的沒想過把你嫁進皇家,但母后深覺不能錯過這個機會,遂說動皇上,將你許配給了太子?!?/br> “如今,你與瞻兒結為夫妻,母后心里總算放下了一塊大石,希望你不要責怪母后的擅自做主?!?/br> 覓瑜怎么會怪罪呢?就算真的怪罪,她也不可能把這份情緒表現出來。 她微笑著道:“太子殿下待兒臣很好,兒臣很感激母后,讓兒臣能擁有這么一位體貼的夫君?!?/br> “瞻兒是比隆兒要體貼些?!被屎蠛Ω胶?。 “雖說他們是同一人,但脾性不盡相同,隆兒頑劣,瞻兒沉穩,往后,你若是在隆兒身上受了氣,盡管在瞻兒身上討回來?!?/br> 覓瑜聽得一呆,不知道皇后這話是真心的,還是客套話。 太子是沉穩不假,可他喜怒不定,七情不上面,相比奇王更讓人感到畏懼,她怎么敢主動招惹他? 還有奇王,他與太子的記憶并不相通,也就是說,他不知道自己娶了妻,在他眼里,她這個太子妃是他的嫂嫂,到時她該怎么面對他? 真是想想就覺得頭疼。 算了,不去想了,她只需要盡到太子妃的本分就好,其余的之后再說。 她乖巧微笑:“是,兒臣記住了?!?/br> 接下來,皇后又拉著她說了一通話,多是些太子的日常喜好,還有身為奇王時的情況,覓瑜認真聽著,一一記在心里。 直到宮人來報:“太子殿下求見?!?/br> 皇后才止了話,讓盛瞻和進來,免了他的禮,笑言:“同你父皇商議完事情了?” 盛瞻和頷首:“是。孩兒來母后這里接紗兒回去?!?/br> 覓瑜敏銳地察覺到他又換了稱呼,不僅換了她的,也換了他自己的。 他自己的稱呼她能理解,比起翻臉無情的圣上,悉心撫養他長大的皇后自然更得他的敬重,自稱“孩兒”而不是“兒臣”在情理之中。 換掉她的稱呼,她就有些不能理解了,是為了彰顯對她的親近嗎?可她尚未來得及告知皇后她的小字,他這么稱呼,皇后知道他是在說誰嗎? 不管怎么說,皇后對他的這份表態都十分滿意,笑道:“母后原想留你二人用午膳,但想來你們更愿意回去東宮,既如此,母后也不多廢話?!?/br> 她叮囑了夫妻倆一番,便放他們離開。 回去的途中,一名身著紫金道袍的道人與他們相遇,覓瑜一看對方的裝束及后頭跟著的兩名道童,便知其身份匪淺,恐怕是得圣上敕封的神妙真人。 果然,對方向他們見禮,施的是道家禮,自報的名號也是“不空”,正是神妙真人的道名。 “貧道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子妃?!?/br> 覓瑜回了一禮:“見過真人?!?/br> 盛瞻和沒有動,目光淡淡掃過紫袍道人:“真人何故來此?” 神妙真人拱手遙敬一禮:“貧道閉關煉丹三年有余,終于在今日丹成,特特趕來獻予圣上,不想遇到了殿下與太子妃,看來是喜事成雙啊?!?/br> “貧道在這里恭賀殿下新婚大喜,心愿得償?!?/br> 盛瞻和道:“真人閉關三年,方一出關便能得知孤的近況,當真耳聰目明,擁有通天之能?!?/br> 覓瑜心頭一跳。 神妙真人拈須而笑:“殿下誤會了,貧道一介小小道人,哪有什么通天之能?不過是在來的路上聽聞了一耳罷了?!?/br> “殿下新婚大喜,本該以厚禮相贈,可惜貧道此行出來得急,不曾帶什么賀禮,不如以此物暫抵,待來日——” 他一邊說,一邊伸手往懷中摸去,被盛瞻和出言阻止:“不必。真人隨身攜帶之物定非凡品,自當獻給父皇。真人的好意,孤心領了?!?/br> 神妙真人從善如流地停下動作:“是,謹遵殿下之命?!?/br> 盛瞻和道:“真人若無要事,便趕緊去含元殿吧,莫要讓父皇久等?!?/br> 神妙真人又應了一聲“是”,卻沒有挪動腳步,只是把視線從盛瞻和身上移開,移到覓瑜的身上。 盛瞻和看了覓瑜一眼,目光掃向神妙真人。 兩個人誰都沒有說話,附近的宮侍道童低著頭,不敢出一聲大氣,周遭一時寂靜無比。 覓瑜夾在中間,感受到一陣無形的壓力,手心里沁出些冷汗。 正當她想硬著頭皮,開口說點什么的時候,神妙真人忽然一笑,點頭道:“好。很好?!?/br> 第12章 道罷兩聲“好”字,神妙真人行了一禮,告退離去。 留下覓瑜滿頭霧水,求助地看向盛瞻和:“殿下……?” 盛瞻和沒有看她,而是盯著神妙真人離去的背影,片刻方回應她的目光,淡淡一笑,道:“不妨事,你就當什么也沒有發生?!?/br> 看著他的笑容,覓瑜心里忽然升起一種古怪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