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9節
伴隨著圣旨的宣讀,殿中可謂是眾生相,有的人臉色煞白,比如裴寂的孫子,他就被封到了青海去一線面對吐蕃。 有的人深感慶幸,比如跟著李世民的那些功臣后裔,比如秦瓊的兒子,至少沒被坑的特別慘,有的去了齊國,有的在遼東建國,有的在南方。 李世民見狀心中不禁有些覺得好笑。 朕的嫡長子都跑到蠻荒之地去開拓了。 “……咸使聞之?!?/br> 宣讀圣旨的宦官都換了兩個,終于將圣旨宣讀完畢,殿外的傳唱官不斷復述著,殿外的這些官員,只覺天都要變了。 這一下建立了這么多的王國和公國,而且都是實封的王國和公國,這要多出多少官位??? 而且這些官位,肯定不會由朝廷指派,而是這些王公帶著自己的親信去了。 比如世代為家族做事的管家,或者忠心的奴仆之類。 殿中已經響徹了跪拜之聲,無論心中如何想,建國終究是天子賜下的恩典。 化家為國,是好事。 好事…… 第938章 西域玄門東來 當此盛時,大唐東抵大海,北達大漠,南接群山,東西疆域一萬五千里,南北相距一萬兩千里,朝貢國充塞長安,長安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之城,是天下萬城之冠冕,卓然明珠。 若說這明珠還有什么塵垢,那便是吐蕃和西突厥,貞觀十七年,吐蕃徹底臣服,接受大唐秩序,但李世民心中清楚,吐蕃依舊是威脅,但這個威脅縱然是他也翦除不了。 大唐將士到達青海已經是極限,往吐蕃境內行軍,死于道旁的超過七成,李世民果斷取消了和吐蕃在雪域爭鋒的打算,轉而奉行防守反擊國策,不過他寄希望于那些封國,希望這些封國能夠建功。 至于西突厥,實際上從貞觀七年起,西突厥就一直都臣服于大唐天可汗秩序,這么多年大致上也遣使朝貢。 但從貞觀十一年后,深究其中關系,卻是典型的“聽調不聽宣”,聽從唐廷中央的調動,卻保持自我獨立性和自主性,不聽從天子帝王的宣召、召見,更不會不上朝見駕。 征服高昌就是對西突厥的一種震懾,讓西突厥不要輕舉妄動,西突厥可汗果然受到震懾,畏懼之下跑到神臨城,最終得到玄門的認可,在西域徹底站穩腳跟,進而形成了現在的格局。 這算是大唐在戰略上有些弄巧成拙,但也是對西域的認知不夠,沒想到玄門勢力和影響力已經大到這種程度。 后來大唐一直忙于分封事務和遼東事務,自然騰不出手來處理西域事務。 如今解決完遼東問題,大唐的目光自然投向了西域,宛如聚嘯叢林的山君,一個龐大帝國的舉手投足,都將讓一切勢力畏懼。 …… 西域諸國在大唐的注視下,如同滄海之上的一葉扁舟,顫抖著。 神臨城,神廟。 洛玄奘今日不曾戴荊棘花環,而是戴著綴滿寶石的金冠,手持同樣鑲嵌無數寶石的黃金神杖,無數白色、紫色、金色的旗幟簇擁環繞著他,隨風而搖動,宛如海洋上的波浪,幾乎所有的旗幟上,都繡著鳳凰圖案。 身著白袍的祭司向洛玄奘躬身,“圣座,西突厥可汗在殿外求見,還有十二個國王,也在殿外,是否讓他們進來?!?/br> 圣座,尊座,神座。 就如同陛下、圣人、國家等對君王的稱呼一樣,這些稱呼便是西域對大祭司的尊稱,這體現了洛玄奘在西域的地位。 這種地位自然是從實力出發,這是神廟軍重建的連鎖反應,在大唐遠征遼東時,神廟軍同樣遠征中亞吐火羅,從神臨城出發,一人七馬,晝夜不停,滅盡吐火羅貴族,斬草除根,將吐火羅燒成白地而還,歷時六十三天。 洛玄奘微微頷首,祭司躬身退出殿中,不多時,一行身著顯赫華服,渾身裝飾繁多的貴族走進,“參見圣座?!?/br> 洛玄奘又是一頷首,他面相上已經頗有些老態,但他臉上的皺紋卻愈發顯得如同刀劈斧刻,眼中銳利宛如刀芒刺出,即便那柔和搖動的旗幟也不能改善一點,只讓人莫名聯想到青銅和堅鐵。 “何事?” 眾人都望向西突厥可汗,那眼神中的意思便是,“你和圣座關系最好,而且你西突厥是西域最強的國家,你來說?!?/br> 西突厥可汗阿史那塞恩心中直罵娘,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真的不想見到圣座,但此刻只能硬著頭皮,顫顫巍巍道:“圣座,大唐天子御駕親征,覆滅遼東國以及半島上的另外兩個國家,在遼東建立了安東大都護府,還分封了齊國。 現在大唐境內,只有我西域還半獨立于大唐之外,前些天,大唐有往安西大都護府增兵的打算,這是不是大唐要對我西域動手了?” 現在的大唐,誰不害怕? 現在的大唐比姬昭穿越前的大唐強太多了,或者說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 姬昭穿越前的大唐,被廣神折騰完,只有兩百萬戶人口,從關中到關東的千里土地上,荒無人煙,就連野獸都難以存活,到處都是已經拋荒的土地,前來覲見的諸國使臣,見到這一幕,自然心生輕視。 那個時候大唐對周圍的控制,是純粹的羈縻州,根本就沒有余力做其他事,只能全力恢復生產。 而現在的大唐,有七百萬戶,所以才能連續分封燕國、秦國和齊國,還能分封那么多王公之國,要知道分封前期都是要給投資的,沒有七百萬戶人口支撐,分封就是做夢。 在這些分封之外,還能快速改變周圍族群結構,同樣是依靠人口體量的碾壓,人口就是力量,所以現在的大唐鎮壓四海,而且不是虛有其名的鎮壓,而是真正的伸出觸手。 如果大唐只有兩百萬戶,阿史那塞恩還真的不懼大唐,畢竟大唐不可能傾國之兵而來,總要防備漠北和遼東以及吐蕃。 但現在大唐只要騰出一只手來,就可以壓著西突厥打,這讓阿史那塞恩發自內心的畏懼。 其余西域諸王也紛紛點頭,這些國王都在天可汗體系下,也曾經聽從調遣出兵,但發自內心不愿意大唐進入西域。 西域有西域的規矩,加入一個大國來,那很多東西都要改變,比如通行西域的商隊稅收,西域諸國的豪富,大半都在這商稅上。 洛玄奘聞言臉上卻沒有一絲多余表情,他的聲音如同金石相擊,“有什么可值得畏懼的? 我在這里,神廟在這里,大唐如果妄圖以刀兵臨于西域,自然有憤怒的火焰加于勇士的刀兵之上,去迎接輝煌的勝利?!?/br> 洛玄奘的聲音如同雷霆,落在眾人耳中。 阿史那塞恩一陣振奮,這是他第一次從圣座口中,聽到這么明確的話,還沒等他說話,洛玄奘的聲音就再次響起,依舊是金石般的告誡之語,“西域諸國不要去招惹大唐,維持雙方間的和平,這是本座的意志。 在西域推廣玄門,同時使西域不斷繁盛,這才是素王賜下王冠的本意,本座不會支持某些野心家,神杖利劍不僅能擊退外敵,也能鏟除內敵。 望爾等知曉?!?/br> 眾人皆是心中一凜,各稱是后,緩緩退出殿中,殿后走出一名妙齡女子,約莫二十歲,長相帶著些許波斯風格的異域風情,身著華麗的紗狀服飾,金絲繡于其上,異常美麗。 她的母親是波斯公主,從波斯逃難來到西域,因為頗有美貌,被獻于神廟一位大人物,后來誕下了眼前的女子,天賦很高,被洛玄奘選為這一代的神廟圣女,波斯名為黛麗絲,漢名稱為趙黛兒。 “圣座?!?/br> 趙黛兒柔柔俯身拜見洛玄奘,她能成為圣女,不僅僅是天姿很高,還是因為她驚人的美貌,圣女在神廟中地位特殊,要經常性的見到信徒,所以形象上,一定要卓然于萬人之上。 必須要形貌昳麗到讓人一眼就認可的地步,趙黛兒就很明顯符合這一點要求,她綜合了漢人和波斯的長相優勢,出落的驚人美麗,如果用洛氏數值判斷的話,大概在98,這幾乎快要逼近極限了。 “黛兒有問題要問?” 趙黛兒不僅僅是圣女,還是洛玄奘的學生、侍女等,所以洛玄奘對她的態度就不像對待西域諸王那樣冷肅,而是比較溫和。 趙黛兒輕巧頷首,秀氣的眉毛皺在一起,白皙的俏臉上充斥著nongnong的疑惑,“老師,黛兒記得您說過,現在大唐正天下無敵,神廟不應當與之為敵,但剛才您和諸王所講時,卻那么堅定,如果大唐真的挑起戰爭的話,神廟真的要參戰嗎?” 洛玄奘聞言輕笑,搖搖頭又點點頭,“大唐不會和西域陷入全面戰爭,只要那位大唐的天子還是君王。 他擁有罕見的戰略定性,當初隋朝崩毀的情況也太過駭人,只要對西域的情況稍作了解,他就不會進攻西域。 當然。 如果大唐真的要進攻的話,那本座毫無選擇,只能應戰,我是西域大祭司,這是我的職責。 而且?!?/br> 二十年前,趙王被擒,一夜之間,大廈崩塌,如今磨劍二十年,可有人要來嘗試一番? 趙黛兒好奇問道:“老師,而且什么?” 洛玄奘搖頭,靜靜道:“沒什么,靜待大唐反應吧,爭論的結果應該快出來了。 如果如同我所猜測的那樣,你就要往大唐去一趟了?!?/br> ??? 趙黛兒有些懵,睫毛長長,眨巴著深邃的黑瞳。 …… 正如洛玄奘所預料的那樣,對于西域現狀,大唐之中,爆發著許多爭論,不僅僅是在爭論是否要發動戰爭,讓西域徹徹底底的臣服。 即便是維持現狀一派也有不同述求,發動戰爭一派,同樣有不同意見,這場爭論持續了兩個月,沒有一點停下的意思,相反愈演愈烈。 在群臣看來,這代表著天子現在還沒有拿定主意,所以才放任這種問題,在政事堂會議上,以及奏章中爭論。 事實正是如此,這一次李世民已經問政于文公,文公當時望著李世民笑了笑,而后只說了一句“你的選擇一定是你想要的,也一定是你想要避免的”。 對于李世民而言,他的確是在深深猶豫,他同意樞密院往駐扎在伊州的安西大都護府增派三千兵力,是為了試探一番,得到的結果并不算好。 大唐前腳增兵,后腳就有不少國主以及神廟拜帖送到安西大都護府,詢問大唐往西域增兵是要針對哪個國家,身為天可汗屬國,他們義不容辭的愿意為大唐鏟除這個敵人。 這讓大唐在道義上站不住腳。 道義或者說公信力,是大唐縱橫西域最重要的東西之一,和大唐軍隊一文一武影響著西域。 現在神廟的影響力本就極大,如果大唐再失去公信力,那西域諸國就要徹底倒向神廟了。 太極殿中,又一次召開政事堂會議,樞密使和理藩令在向天子以及諸宰相匯報今年的諸國上報的大致情報。 李世民聽罷后,便皺著眉頭問道:“剛才的奏報中,有關于西域諸國戰爭的,再念一次?!?/br> 樞密使掌管軍事,當即再次重新念了一遍,這次諸宰相都聽出了不對,從神廟遠征吐火羅后,西域諸國間,發生戰爭的次數,太少了,尤其是大規模戰爭為零,零星的戰爭,可以忽略不計,最后都達成了和解。 但安西大都護府仲裁的調解,只有這其中的一半。 這代表著什么,不言而喻。 李世民的臉色并不難看,但很是凝重,他思索良久,而后才沉聲問政,“諸卿都說說自己的看法?!?/br> 魏征已經去世,房玄齡的聲音很是沉重,“陛下,臣以為,這是神廟在展現力量,對西域的控制,這是一種隱形的告誡?!?/br> 李世民臉色不變,“詳細說說,給諸卿都講一下?!?/br> 房玄齡的臉色也很是凝重,“西域因為沒有大片平原,只有一塊一塊綠洲,所以最大的特點便是小國林立。 所以西域間戰爭頻發,經常有國主間爆發矛盾,憤怒興兵,進而兩國兵戎相見的。 但現在卻沒有這種事發生,這不對勁,只能是神廟在背后調解,進而讓諸國免于戰爭。 這代表著神廟對西域的影響力比我們想象的還強,不對,當初的神廟沒有這么強的影響力,就是從西突厥可汗接受神廟大祭司的冠冕,以及神廟軍重新建立,讓神廟有了一支強軍之后,神廟就變得越來越強了。 大唐征討遼東時,神廟也在整合西域,現在看來,那位大祭司成功了,他現在已經可以號令西域諸國,乃至于讓諸國不爆發大的戰爭,小的爭端也能處理。臣甚至懷疑,那些到安西大都護府處理的爭端之事,也是神殿流出來的。 亦或者是那些國家,不愿意再跑數千里,往神臨城而去,畢竟伊州安西大都護府駐地和神臨城,一東一西,路途遙遠。 這都是臣的一番猜測,做不得真,陛下以及諸位同僚,權當做參考即可?!?/br> 房玄齡雖然謙虛,但誰都不會忽視他的話,房謀杜斷,這個評價絕不是空xue來風,房玄齡的智慧絕對是諸位宰相中的第一。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