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4節
李淵知道一定還有其他人,楊玄感絕對不是例外,那位據說已經遁入瓦崗的李密,也不會是唯一一個反對楊廣的關隴勛貴。 “二郎啊,從你太祖父時,我李家就被封為唐國公,唐就是晉,春秋第一大國。 便是晉陽這里。 現在我們卻能夠站在這里,徹底得到這里的大權,這難道不是素王庇佑嗎? 這難道不是上天要讓我們成就大業嗎?” 李淵感慨著,李世民亦是有同感,仿佛上天鐘愛李氏一般。 李淵自忖自己現在應該做什么呢? 其實沒有什么需要做的,因為他一直在讓李世民結交太原的英雄豪杰,李氏已經準備了許久。 現在所需要的就是按部就班。 然后等待洛氏南歸,將隋朝撕個粉碎,至于未來會如何,李淵不知道,但他記得洛蘇說過的話。 “唐國公,你有一個好兒子啊?!?/br> 洛蘇說這話時,意味深長,李淵時常會想起這句話,他不明白洛蘇說的是李建成,還是李世民。 在他看來,自己的兩個兒子同樣的優秀。 從雁門回來的李世民,幾乎斷絕了所有對隋朝的念想,他現在是李淵軍事上最得力的助手。 楊廣被圍在雁門時,李淵讓李世民前往,在太原的這些年月中,李世民也每每展露自己在戰場上的天賦。 最危險的一次,李世民身先士卒,親自率領著騎兵,將李淵從萬軍中救出來,最終和匆匆而來的步兵夾擊,大勝。 李世民的勇猛、果敢以及臨危不亂,讓李淵非常欣喜,他記得洛蘇說過,想要奪取天下,在國力不能徹底碾壓的情況下,一定要有一個類似于韓信一樣的,足以震懾大局的將帥。 這樣的將帥,李淵希望是自己的兒子,如果是外人,他會非常的不放心,而現在,他的二郎似乎就是這樣的人。 李世民現在已經清醒的意識到,隋帝國曾經虎視四方的龐然大物,已經真正的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它疲態盡顯,甚至就連那些亂民都已經難以平定。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曾經和隋帝國密切合作的那些世家大族,開始拋棄隋帝國,或者說拋棄楊廣了。 世家大族不是一般的墻頭草,在王朝存續這方面,世家大族有異常的執著,極其的抵制王朝的改變。 他們可以在王朝內部當蛀蟲,可以用各種手段掏空王朝,但他們絕不希望王朝覆滅。 換句話說,這些世家大族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說是王朝忠臣。 因為王朝覆滅所代表的是,新貴的崛起,紛亂的局勢,勢力的重新洗牌,這對于已經占據了王朝相當份額股份的世家大族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但現在隋帝國的世家大族,默契的拋棄了楊廣,天下的局勢已經到了,有識之士都認為艱難的地步。 尤其是山東高門,在關中本位的隋朝,本就處于被壓制的地位,現在終于有了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 洛陽朝廷中發生了兩件事。 在十二路平定叛亂的大使被派出后,楊廣開始詢問成果,有沒有人敢于告訴楊廣真相呢? 有。 但不是宇文述,他輕描淡寫的說著謊話,就像是每一個亡國的君主面前的小人,“回稟陛下,禍亂天下的盜匪已經被消滅的七七八八,大隋的社稷相當穩固,陛下不必擔心,那些盜匪成不了氣候?!?/br> 楊廣很開心,認為宇文述有功,于是重重賞賜了宇文述。 蘇威硬著頭皮將真相告訴楊廣,“陛下,之前王薄在山東造反的時候,長白山距離東都有一千多里,但是現在盜匪卻出現在距離東都僅僅一百多里的地方,這怎么會是盜匪越來越少呢? 現在唯一所能做的就是,盡快移駕西京,只要回到關中,依靠關中天險,以及驍果軍,我大隋的社稷依舊可以保留?!?/br> 楊廣很憤怒,認為蘇威妖言惑眾,于是將蘇威以及他的兒子全部廢為庶人,這一下朝廷中安靜了。 …… 洛陽宮中,宮娥步履匆匆,宦官以及衛士進出,正在為楊廣準備前往江都的東西。 夜色降臨,洛陽的月色依舊是那般美,皎潔銀白的月光灑在楊廣的臉上,滿是蕭瑟。 天氣已經徹底轉涼,楊廣卻仿佛感覺不到一般,蕭皇后知道有大臣勸諫楊廣不要去江都,回西京,但卻被直接投進了監獄。 她是個溫婉的女子,溫聲勸諫著楊廣,楊廣飲下一杯酒,望著舞姬在月光籠罩中翩翩起舞。 不曾回答蕭皇后,只吟誦道:“皇后啊,我夢江南好,征遼亦偶然?!?/br> 楊廣對江都的感情很深,他喜愛江南的文化,他喜愛那片土地,那里簡直是他的第二故鄉,在這個讓他覺得無比失敗的中原,他一刻也待不下去,他只想回江都,他曾經在那里吟誦文賦,和士人作詩,他在那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現在他只想回到江都去。 楊廣醉倒在蕭皇后懷中,他總是將自己喝成一灘爛泥,一點都不像是一個帝國的主宰,他只是個爛酒鬼罷了。 蕭皇后落下淚來,就著微微寒意的半月,她輕聲哼唱著哀婉凄楚的江南小調。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 笛在月明樓。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br> 江南真的那么好嗎? 蕭皇后撫著楊廣緊皺起的眉頭,陛下啊陛下,我們會死在江南嗎? 為什么不愿意返回西京呢? 洛蘇可以給出答案。 因為楊廣的心態崩了,他那么聰明,難道不知道盜匪根本就沒有剿滅嗎? 他難道不知道社稷已經到了快要傾覆的時候嗎? 他只是不愿意相信罷了。 他寧愿自我欺騙,也不愿意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已經從昔日的驕傲,變成自卑到了極點,他對自己沒有半點的信任。 既然解決不了,那還不如裝作不知道。 乘風破浪的龍舟從洛陽而出,順流而下向著江都而去。 那龍舟煊赫,沒有人可以阻止楊廣,那些愿意勸諫的都已經被楊廣所殺。 只不過是在運河中,留下幾條新的人命而已,這條運河下,從不缺乏尸體。 生活在運河兩岸的百姓,不會打這里的魚吃,百姓只會在這里祭奠。 就在那龍舟駛過時,就有無數百姓憤恨的咒罵著楊廣,如果在上古時,大概是——“時日曷喪,吾與汝俱亡!” 楊廣聽不到這些咒罵,他在龍舟中,暢飲美酒,舞姬曼妙,拂面而來的是脂粉香氣,耳邊再也沒有那些不中聽的言語。 這難道不才是天子該有威儀嗎? 楊廣暢快的大笑著,他終于又回到了自己最快樂的時候。 …… 在楊廣醉生夢死時,洛玄星正率領著大軍在遼東艱難跋涉,尤其是度過遼西走廊。 在這個過程中,洛玄星將收編來的隋朝大軍以及輜重重新整理了一遍,給敢戰士配備了輔兵。 這樣敢戰士就能夠全部都在第一時間穿戴甲胄,全戰斗力出戰。 至于那些胡人貴族,洛玄星同樣和這些人多次講過,進入中原后,只要立下功勞,日后洛氏一定給他們回報,但必須要按照洛氏的規定去做。 胡人最是知道自己要什么,這些胡人貴族大多數都是漢化的,cao著一口雅語,拍著胸脯讓洛玄星放心。 洛玄星知道,以后這些胡人族中,可能會有大量身居高位的人出現。 用胡人來充當宮廷以及禁衛軍統領,這是從燕國時期就開始的傳統。 …… 當最后一支軍隊走出遼西走廊所在,洛玄星終于長舒了一口氣。 還好沒有被困在遼西走廊中,如果真的下了雪,那可就不妙了。 從凜冬城到現在,兩千里的距離,他以及洛氏走了將近六個月,從夏季,走到了冬季。 現在終于到了。 走出遼西走廊的時候,氣溫有明顯的回暖,讓敢戰士甚至有些不適應這個季節,竟然如此溫暖。 “這就是中原嗎?果然是適應生存的南國啊?!?/br> 有年輕的敢戰士說道。 洛玄星差點落下淚來,強作平靜道:“這就是中原,我們洛氏曾經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前面就是涿郡,就是薊城?!?/br> 洛玄星的目光投向遠處,那里是洛陽。 楊廣,你準備好了嗎? 洛氏來殺你了! ———— 逆天虐民曰煬?!吨u法解》 第858章 誅獨夫,楊廣死! 洛玄星虎視眈眈的望著洛陽。 薊城郡守瑟瑟發抖的望著他。 河北道招討使面容麻木的望著神兵天降的洛氏。 河北士族震撼的望著率領數萬大軍出現的洛氏。 難以置信。 這是唯一的情緒。 不是置信于洛氏的返回,現在已經不是開皇年間,現在天下人都知道洛氏嫡系還在人間,回來是遲早的事情。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