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節
讓他們震驚的是—— 為什么洛氏會以一個如此強橫的姿態返回中原? 洛氏難道不應該是只剩下了大貓小貓兩三只,不應該是以一個非常虛弱的姿態返回中原嗎? 那一千五百多人的敢戰士是什么? 為什么在遼東還能保持這樣的精銳? 至于剩下的數萬隋朝軍卒以及胡人,則不被這些人放在眼中,那些隋朝軍卒之后一定會逃走許多,返回家鄉。 至于胡人,在中原只是無根之萍而已。 洛氏回來要做什么? 這是充斥在所有人心中的問題。 然后他們便想到了曾經傳出來的那句話——“我洛氏南歸的第一件事,便是革除隋朝的天命,誅殺禍亂天下的楊廣?!?/br> 是真是假? 很快所有人就知道了。 洛玄星進駐薊城,他向整個河北以及山東的群雄,無論是隋朝體制中的,還是那些造反的人,發出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很是簡單。 在河北、在山東。 在城池中,在山中。 在隋朝貴族、在郡守縣令、在義軍首領手中。 他們共同讀著這封信,“天下的百姓、豪杰、貴族: 素王的神靈在天上! 天下洶洶,洛氏南歸,獨夫楊廣的罪孽深重,超越了過去三千年所有的君王,素王上皇深深的厭棄他,洛神厭惡他,紫薇的星光不再照耀他。 洛氏千百年來,遵從素王上皇的教導,誅除獨夫民賊的亂世,現在天下的人都反對他,不可以不討伐他。 四方曾經飽受苦難的百姓,反抗楊廣的義士們,天下所有不愿意蠅營狗茍的人,不愿意依附于暴君的百姓,不愿意屈服于暴君的勇士。 現在是時候啊。 讓我們聚集起來,穿戴鎧甲,手握刀劍,高呼素王,齊志上前。 我在薊城誠摯的邀請天下的群雄,我們發下誓言,共同為天下除去楊廣的大害。 在薊城寫下楊廣的一道道罪狀,就像是周武王討伐商周,秦末諸侯討伐暴秦,靖難諸侯討伐漢戾那樣,號召天下的人,讓楊廣在恐懼中,死在萬民洶涌的怒火中吧?!?/br> 在這封信在河北大地上廣泛傳播時,洛氏的聲望在瘋狂上漲著。 【該要如何來形容現在的洛氏呢? 該要如何來形容神圣的偉大呢? 跨越時間的恢宏,讓人肅穆的家族,偉大的洛氏啊,每一次的出現,總是讓人感覺神圣到極點,永遠都像是熾熱的太陽一樣,照耀著世間的一切陰暗。 再一次舉起反抗獨夫的大旗,再一次明確的告訴天下人,這就是洛氏的選擇,殺死那個讓天下人為之苦難的人,即便他是皇帝,是天子,他錯了,就該為之付出代價。 您的家族威望正在增長,請查收?!?/br> 【家族聲望:(天下無雙;威震諸夏;國朝天柱;州郡之賢;鄉野賢族) 中原:國朝天柱 遼東:威震諸夏 草原:未開啟 西域:國朝天柱(神廟) 高原:未開啟】 這種威望的增長還沒有停下,如果洛氏真的能親手殺死楊廣,恐怕能夠直接將威望虛高到威震諸夏。 …… 洛玄星在薊城號召群雄自然是有原因的。 他本來沒資格這么做,但沒想到隋朝竟然直接給他送了一大波兵力。 這讓他的實力極具膨脹起來。 他現在有精銳,有數量,幾乎在瞬間就卓然躍升為河北地區第一的勢力。 當然,這種實力躍升很難穩定,尤其是原隋朝的軍隊,這些人大部分都想返回家鄉。 但在殺死楊廣前足夠了。 河北的義軍極其多,或者說整個山東都極其的多,是那種遠遠勝過關中的多。 現在天下最大的義軍勢力,瓦崗寨,就是在山東大地上,河北亦有數十股義軍勢力。 洛玄星就是要糾集這些義軍一起南下,不僅僅是要殺死楊廣,還要徹底將河北到洛陽的隋朝政權徹底破壞掉,讓隋朝在廣袤河北大地的統治徹底崩潰。 一旦賦稅重地的河北失去,隋朝就將徹底死去。 面對一個實力極強的諸侯的號召,面對傳說中的洛氏嫡系,河北那些有些志向的群雄都前來響應。 在這個時候,洛玄星得到了楊廣竟然已經逃往江都的消息,這讓他一窒。 他欲言又止,他本以為如果不能在洛陽殺死楊廣,可能還要追到長安。 誰能想到楊廣不回四塞之地的關中,竟然會跑到江都去呢? 他難道不知道,有大運河在,現在的江都順流而下就能夠直達嗎? 到江都去,那簡直和找死沒有什么區別。 洛玄星望著這個抽象至極的對手,有些沉默。 …… 河北以及青齊之地上的豪杰群雄愿意前來的已經到達了薊城,這里面大多數都是出身草莽的義軍,這些人或許不是好人,但他們都是最希望隋朝死的。 因為隋朝不死,他們就是逆賊,就要背負著賊的名聲生活在天下之間,被官府圍剿,被人唾棄。 洛玄星并不在乎這些人做過什么,他現在要誅除獨夫,那就要團結一切的力量。 在這些草莽面前,洛玄星讓他們知道了什么叫做天下強軍敢戰士,什么叫做千年傳承不斷的洛氏。 竇建德如今是河北最大的義軍首領之一,他還記得自己所遇到的洛蘇等人是何等風采,現在又見到洛玄星。 但見洛玄星氣勢縱橫,宛如沉淵一般,顧盼之間,皆有神氣,一看就不凡,便心中愈發沉靜。 到了英雄大會召開的那一天,洛玄星等人坐在校場中,便聽著洛玄星朗聲道:“今日洛氏邀請諸位集會,便是為了誅殺獨夫楊廣。 這天下間多有造反而后又被詔安的人,但絕不會是我洛氏,只要是我洛氏所要下定決心的,就從未有改變的意思。 諸位不必擔心我今日將你們召集過來,轉過頭去卻將你們出賣?!?/br> 校場中頓時出現了一陣陣sao動,這恰恰切中了許多義軍的擔憂,義軍和朝廷之間,時和時叛,隨著形勢而動,這是常理。 但洛氏不一樣,洛氏的政治立場就在那里,幾乎不因為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尤其是洛氏主支,有一條明確的線在那里,泰山顫動而洛氏不移。 洛玄星接著說道:“諸位可曾讀過《書》嗎? 自古以來未曾有討伐獨夫而不寫下盟誓的,未曾有不寫下檄文的,未曾有不聲明正義的。 今日我等相聚在這里,就如同周武王在孟津集合八百諸侯,就如同昭圣王在昭城相聚諸侯,就如同靖難諸侯在新鄭會盟討伐漢戾帝一樣! 在史書上記下我們的名字,無論以后會如何,讓后人見到我們的功績,無論在之后會生還是死!” “彩!” 這些出身草莽的義軍,從未有過這樣的感受,竇建德眼中亮起,和眾人一起高呼起來。 洛玄星用所有人都能夠聽清的聲音高聲道:“楊廣是前所未有的獨夫,是洛氏也未曾聽聞過的獨夫。 他暴虐的對待百姓,數十萬百姓在徭役中死去,他縱容那些jian惡的胥吏,讓他們收取賦稅,百姓的高呼不曾聽見,沒有仁慈的心理,征討遼東,讓天下陷入疲敝,卻依舊不停手,使百萬計的大軍葬身域外。 大臣的勸諫他不曾聽從,反而殺死他們,jian邪的小人讒言,他卻信任,忠正之血流淌江河,脊梁就在這其間所消失。 他遭遇遼東的失敗難道是偶然嗎? 他遭遇雁門的恥辱難道是偶然嗎? 這正是天下人對他的厭棄而導致的,這正是他暴虐的行為所導致的。 看看現在的天下吧,從遼東到洛陽,從齊地到關中,哪里的路邊道上沒有白骨呢? 哪里的直道旁沒有橫陳的尸體呢? 哪里有不曾受到他壓迫的百姓呢? 到處都是父母子女分離的慘相,到處都是兒童找不到父親,妻子找不到丈夫,諸位對此難道是不清楚嗎? 楊廣卻依舊居住在華美的宮殿中,享受著嬌美的宮娥,他的宮殿是那么的宏偉,其中又有多少生民的脂血呢? 他又有什么資格能夠享受這一切呢? 除了死,他還有什么能夠償還對天下所造下的罪孽呢? 除了死在天下人面前,讓世人永生永世的唾棄他,還有什么能夠讓世人警醒呢?” 洛玄星說著從坐位上站起來,手中抽出了一把劍,那是一把青銅劍,劍身上很明顯的抹著油,在場的人都知道這是為了保養。 洛玄星高高舉起這把劍,對著所有人說道:“一千五百多年前,周武王在孟津會盟諸侯,最終攻破朝歌,商紂王舉火自焚,但尸體并未燒盡。 周武王用箭射商紂王的身體,最后就是用這把劍,最終斬下了商紂王的頭顱。 傳給了所有的諸侯觀看。 即便是討伐漢戾帝,洛氏都不曾取出這把劍,但現在,楊廣實在是過于讓天下人為之側目了,惟有這等神圣之劍,才最合適斬下楊廣的頭顱。 現在我們尊奉素王上皇的指示,向楊廣執行素王上皇的懲罰。 諸位,你們都是被楊廣所逼迫而家破人亡的勇士,讓楊廣知道你們的憤怒吧。 諸位啊。 努力,用我們的行動,來曉諭天下的人,惟有反抗獨夫,才能創造未來的盛世。 素王的神靈將會庇佑每一個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