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節
及至孝惠,毅然獨任,但有所諫,上皆納之,以父事東阿。 孝惠崩殂,孝文稚嫩,受顧命于主少國疑之際,負孝文于背,攝政國家,手攬大業。 承素王之志,秉忠貞之節,一十五年,百官凜凜,各率其職,朝廷肅然,諸侯俯首,萬民咸安,海內晏然,國富民強,奠安諸夏。 為臣權高而不震主,攝政而不戀位,功成身退,君臣得宜,素王以降,東阿一人?!稘h書·東阿侯世家》 第336章 哀榮 劉恒正與賈誼商議著一些近期的政務。 洛新臨走之前,帶著大批老臣到了山東,長安留下了一些新生代的臣子,算是為劉恒清理了最后可能阻礙他施政的人群。 賈誼當然不是丞相,他還沒有資格,不過他現在是皇帝的近臣,正處于飛速積攢資歷的階段。 “陛下!” 一直陪在劉恒身邊的宦者,臉上帶著明顯的焦急之色走進殿中,“陛下,剛剛傳來消息,大丞相在洛陽薨逝!” “什么?” 劉恒和賈誼皆是瞬間臉色大變,如遭重擊。 賈誼同樣很是悲痛,他是個性情中人,洛新是他的恩主和舉主之一,聽聞這個消息,自然哀痛不已。 但兩人都知道,洛新的年紀在那里,而且這些年嘔心瀝血,或許身體早就撐不住了,只是強撐著等到皇帝加冠親政罷了。 劉恒雖然年輕,但心智卻堅韌,很快就將心中的繁雜強行壓了下去,說道:“召集群臣進宮?!?/br> 洛新薨逝的消息來的實在是太快,長安城的勛貴們都時時刻刻關注著洛陽,信使一路送消息到皇宮內時,很多家族同樣知道了這件事,早就在家中穿好了朝服,果然不出他們所料,立刻進宮的通知傳了下來。 一班重臣匆匆忙忙進了宮中,劉恒滿臉悲痛的端坐在上首,所有人都小跑著,安安靜靜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下。 等到人到齊之后,劉恒直接道:“諸位卿臣想必都知曉了朕為何召集爾等。 大丞相薨逝,普天同悲,依照大丞相遺愿,他的靈柩運回長安,陪葬素王陵。 神主牌朝廷親自制作,為昭城送去。 宗正,除了送往昭城的神主牌位,要將大丞相的神主牌放置于大漢宗廟之內,陪祭先帝,后世劉氏子孫應該恭敬的拜見大丞相?!?/br> 宗正領旨之后,劉恒從上首走下,拔出利劍,有些感慨的問道:“眾卿,你們說,大丞相應當上什么樣的謚號呢?朕又該如何追封呢? 昔年素王以經天緯地謚為文,文公同樣以經天緯地謚為文,難道現在僅僅只能為大丞相上經天緯地的謚號嗎? 雖然高,但朕總以為有些許遺憾啊?!?/br> 群臣面面相覷,臉上都是糾結的神情,對于臣子的謚號,現在普遍都是采用雙字,尤其是開國那一批重臣,分列文武,然后再選一個字,作為贊揚。 經天緯地曰文,這已經是至高的評價了,不過以這個作為謚號的話,就不好追封了,不論是王,還是公,都不能封。 現在很明顯,酇侯、英侯、留侯、淮陰侯等人地位雖然高,但和東阿侯不是一個檔次的,東阿侯幾乎稱得上半君了,往上數一千年,只有素王能夠超越他。 實際上以洛新的地位,是應當追封為王的,畢竟就連呂城都被追封為諸侯王了,地位明顯高得多的洛新更沒有道理,以侯爵身份下葬。 洛氏不王,說的是不當君王,不當君主,周王朝時期不要說王位,就連公爵的位置都拒絕了。 到了項羽時期和漢朝就接受了公爵,這本質上是不愿意打破某一種潛規則,而不是一種死板的規矩。 更何況,素王本身就是被追封為王的! “陛下,您想要為大丞相上最符合身份地位和功績道德的謚號,您想要為大丞相追封煊赫的尊號,但是卻不能超過素王的人間之身,因為素王即便在人間之時,依舊更加的偉大至高,這也許就是您所躊躇的?!?/br> 是的。 這就是劉恒所躊躇的原因,縱然他是皇帝,也不能讓洛新的地位凌駕于素王之上,無論是生前,還是逝后。 若是洛新還活著,必然也不會同意劉恒的加封。 劉恒嘆息道:“素王如天,但在人間卻像是一條綿延無盡的巍峨山脈,沒有人能望其項背。 大丞相功德之高,震古爍今,卻囿于素王不能得到相應的評價,這難道不是最不公平的事情嗎? 眾卿以為朕應當如何呢?” 賈誼實際上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當即說道:“陛下,素王之意,乃有君天下之德,而未曾居于君位的圣人。 故,素王非王。 根據史籍所載,昔年素王并非以諸侯王之禮下葬,周康王曰:‘以王禮葬’。此王禮乃天子之禮。 故,素王在人間之位格,非諸侯,實乃天子,這便是洛氏世代擔任姬姓大宗正的法統,因為洛氏是唯一有天子出的姬姓小宗。 臣以為,民間自可不顧,千年以來稱素王,便不改。 然大漢承襲邦周天命,朝廷方面卻不可不慎重,應當明確素王人間位格的崇高地位。 臣叩于陛下,請陛下以諸夏天子之名,重新厘定素王的人間之名,以彰顯天命?!?/br> 嘶! 大殿之上頓時就是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然后這些重臣們紛紛將目光投向了賈誼。 賈誼他們都認識,畢竟剛剛來到長安就跟著洛辰,后來還得到了大丞相的重用,但之前一直都是參贊機務,大多數人都和他不熟悉。 今天賈誼這一番話算是讓所有人真正認識了他,不愧是洛氏看重的人才,果然是有幾把刷子的。 山不就我,我便就山。 大丞相的地位不能動,那就抬高素王的人間地位,而且素王的人間地位本來就已經到了人間至高的天子,只不過是之前你們沒看懂史籍上的記載而已。 劉恒聞言大喜道:“賈卿所言極是,人間稱為素王自然無不可,但是朝廷卻不能這樣含糊其辭的稱王。 天子就是天子,應當為素王議定天子尊號,并且報于昭公知曉?!?/br> 自然沒人會在這個時候不同意,即便是洛氏也不會在意,素王的神格都已經到最頂了,根本不會在意人間這一點點虛名。 就像是拿到全球首富的榮譽之后,誰還會在乎全國首富這個名譽呢? 姬昭望著這一幕,在洛新薨逝之后,他收到了很多的系統信息,洛新的信息還在系統之中結算。 對于自己在人間的地位,姬昭報以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只要不黑他就可以了。 不過洛氏對這一點比較看重。 皇帝拍板之后,整個朝廷的精力就圍繞著姬昭的尊號運轉起來,這一點實際上并不算是很難,只要把那些美好的字眼一股腦的往上加,然后在最后帶上“天子”兩個字就行了。 最關鍵的是最后面的天子兩個字。 以后在官方層面上就不會再稱呼為“文王”,而是“天子”。 當然,平時還是用素王這個稱呼。 尤其是那些出自洛國的詩歌,不可能因為這個就全部改掉,天下無數的民眾不可能因為朝廷就改掉信仰的名字。 抬高姬昭之后,劉恒正式開始為洛新追封了,謚號是公正的,洛新的功績,即便是經天緯地曰文都足以。 劉恒搞出這么多的cao作,就是想要為洛新追封為王,現在終于可以實現了。 “大丞相背負朕,這是父子之間的情誼,昔年康王為素王追封為天子,想必就是和朕如今的心情是一樣的。 可惜這是劉氏的江山社稷,所以朕所能做的就是為大丞相追封為王。 至于謚號。 大丞相經天緯地。 文。 即可?!?/br> 文王! 第337章 結算 【洛新薨逝,謚文,追封為王,這是您家族第四位攝政,這是您家族第二次出現假天子,這是您后代中第一位被追封為王的子孫,他留在歷史中的記載是如此的豐富多彩,他對諸夏的影響是如此之大,他在您的家族歷史上以及往后的諸夏歷史之中具有不可磨滅的地位。 開始結算,您得到了4000氣運點,您獲得了地階道具——定海神針?!?/br> 望著這一大串的系統消息,姬昭有些感慨,從這一千年的洛氏子經歷來看,他充分得到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人這一生的成就,不僅僅要看個人的努力,也要遵循歷史的潮流。 這一代五個最優秀的子弟之間,最終反而是洛新走到了最高的位置。 洛新生活在周王朝之后,尤其是家主洛陵決定家族大幅度干涉漢王朝政治,這讓他在很多方面得到了施展。 特別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之下,成為了攝政,拿到了之前所有洛氏子都沒能得到的評價。 再往前看千年的洛氏子,很多代洛侯都擁有不遜色于洛新的能力,但是囿于當時的條件和現實,卻只是平平無奇的結束了自己賢君的一生。 洛愍公洛直實際上也沒有那么差,他只是平庸而已,但是最終在那個特殊的時間段,成為了背負一切的人。 【地階·定海神針:持有此物,可使一定范圍內江河湖海風平浪靜,范圍及效果依據氣運點耗費多寡確定?!?/br> 意料之中。 一位外姓的攝政,在攝政這方面幾乎快要比得上姬昭了,自然是值得一件地階道具的。 不過現在道具的玄幻仙俠神話效果真是越來越強了,姬昭都懷疑這些東西是不是系統搞出來的封神西游神器乞丐版。 這件定海神針對家族存續的作用,大概是直接逃到海外? 不過對整個文明的效果就很強了,在真實的歷史上,元朝武力那么強橫絕倫的國家,征伐扶桑那種撮爾小邦,竟然因為大海之上的暴風雨導致全軍覆沒,唐朝時派遣使者前往扶桑,同樣因為海上變幻莫測的天氣,損失了無數的人手。 有了這件神器,整個諸夏不敢多說,畢竟這玩意想想也知道,庇護的人越多,耗費的氣運點就越多,但起碼洛氏在大洋之上是暢通無阻了。 姬昭將道具收入囊中,對于現在的洛氏來說,道具還是比較關鍵的,現在基本上已經不進行抽獎了,氣運點主要用于施加祖宗保佑和發動道具。 姬昭以前認為祖宗保佑是屬性卡的一種變種,是為了保證家族子弟的屬性在中流以上,再搭配上洛氏的教育,使得家族子弟至少都在平均以上。 但是姬昭一直非常奇怪一件事情。 那就是洛氏的教育,真的能夠保證無數年來沒有不肖子孫出現嗎? 尤其是他并不是一直顯圣在世間。 經過無數年的觀察,姬昭發現,祖宗保佑竟然通過家風的改變,影響到了家族子弟的行為。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