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節
通過祖宗保佑,洛氏子弟之間那種正向的家風不斷交流強化,那種團結一致的精神同樣在這種情況之下顯現,即便是遠離家族,也能通過祖宗保佑影響。 前世紅樓夢中探春有一句話說的是,“像我們這樣的大族人家,若從外頭殺來,一時是殺不死的,古人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是這樣的道理,必須先從家里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涂地?!?/br> 內斗和腐朽從來都是毀滅家族的兩大利器。 但是祖宗保佑直接從根源上將這兩點抹消掉了,往后最有可能毀滅家族的就是亂世以及發瘋的皇帝,那個時候就要直接跑路了,然后派出家族子弟挽天傾。 不過現在的昭城,應當是沒什么正常人敢進攻。 了解了這一點之后,姬昭愈發覺得祖宗保佑這個功能,才是系統開的最大的掛。 怪不得這個功能耗費的氣運點那么多,幸好邦周積累的底蘊極為深厚,否則或許還真的有點扛不住。 【您的人間位格被新的王朝所確立,這是第一次由新的王朝為前朝重要的歷史人物加封,您得到了1000點氣運點,您的家族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再次增加了】 劉恒對姬昭的加封在姬昭這里的確還是有效果的,明確天子的地位,對洛氏在世人眼中的地位增加有非常明顯的效果。 尤其是姬昭成為天子,那之后洛氏子的榮譽上限就拔高了。 雖然現在的洛氏子不清楚,但是姬昭可是很清楚的,現在都是諸侯王,一字王和兩字王沒有區別。 但是往后隨著制度的逐漸完善,尤其是需要大量敕封爵位時,類似于親王和郡王這種區別對待的爵位一定會出現。 比如現在的徹侯之位,都是縣侯,但是到了后期卻出現了大量的鄉侯和亭侯這種基本上屬于榮譽的徹侯爵。 “又是一代人結束了,就這樣數十年,數十年的過去,三千年還遠嗎?下一代洛氏又要如何做呢?” 姬昭覺得自己可能是唯一能夠看到一個家族在歷史長河之中不斷創造的人,這種經歷即便是他也覺得充滿了趣味。 天道和姬昭已經達成了協議,互相不干涉對方的作為,也就是不再會有黑手針對洛氏。但世界自己的天地大變對洛氏造成的不利影響,以及世界自己內在的邏輯對洛氏造成的可能的影響,除了使用道具,姬昭也不能干涉。 “只留了一個不擅長政治的人在長安城,阿陵,你想做什么呢?” 姬昭最后緩緩閉上了眼,波瀾壯闊的秦末和漢初結束了,他該睡覺了,等到漢朝和匈奴的戰爭再次風起之時,再醒來便好。 …… 長安城。 曾經在這座城池之中,最為煊赫的就是洛氏,一門三侯,三兄弟還都是三公高位,洛新則是攝政大丞相,在外有大將軍韓信,真是強橫到了極致。 但是短短三年之內,英侯、安陽侯、淮陰侯全部薨逝,攝政大丞相東阿侯薨逝,壽光侯請辭,整座長安城洛氏似乎就人去樓空了。 身負圣痕的身影似乎一下子就見不到了。 不要說整個朝臣權貴們不適應,就連長安城的百姓都有些不適應這種突然的變化,這里很多都是從前的洛人遷徙來的,對圣痕有種天然的歸屬感。 然后很多人就發現實際上還是有一個洛氏子留在長安城的,是當今皇帝陛下的表弟,東阿侯洛新的嫡子,一個還沒有加冠的少年。 皇帝陛下給了他進出宮門的令牌,讓他擔任侍中,幾乎形影不離,他叫洛景。 洛景是洛新的嫡子,由于洛新屬于典型的晚年得子,所以洛景雖然年紀小,但是輩分高,是洛氏第三十四世孫,他最大的堂兄是洛陵的兒子,甚至已經快要步入知天命之年了。 洛景在政治和軍事上都沒有洛新那樣的才能。 洛新本來打算學習自己兄長們,將洛景送回昭城,但最后綜合了各方的建議之后,便將洛景留在了長安城。 不過洛景雖然接近皇帝,擔任侍中,卻從不對自己不擅長的軍國重事發表意見,相當于打卡上班摸魚。 …… 長樂宮。 長長高高的臺階上,一個鐘靈毓秀的翩翩少年正往殿中走來,看著年紀便小,皮膚晶瑩剔透的在陽光之下甚至在發光,更不用說那一道耀眼奪目的圣痕了。 正是如今唯一還留在長安城的洛氏嫡子,洛景。 洛景在實務上的能力的確是不高,處于能依靠家族底蘊吹牛逼的階段,真做起事來,就是紙上談兵,但他不是無能之人,畢竟祖宗保佑沒問題,是因為他究極偏科。 從古至今,這樣的人從來都不少,洛明公就是這樣的人,學術型君主。 后世的李白蘇軾一樣如此,在實務上的能力都說不上強,但沒人會否認他們的才華。 洛景同樣是這樣有才華的人,而且洛景長相很好,完美繼承了父母的容顏優勢。 他有些類母,長相上和皇帝劉恒又有些相像,看起來不像是表兄弟,倒像是親兄弟一樣。 劉恒非常喜歡自己的這個表弟,不僅僅是因為洛新的緣故,同樣是因為洛景自己就非常討人喜歡。 而且望著洛景眉心的圣痕,還有那張和自己有些相似的臉,就好像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一樣,時時刻刻鞭策著自己。 “君侯安康!” 洛景走進宮中,一路盡是對他行禮之人,繼承了東阿侯爵位的洛景,在長安城還是很受人尊敬的,洛新給他留下的福澤實在是太大了,基本上只要他不作,就能橫著走。 洛景回到皇宮就像是回家一樣,他走進宮殿之后,就準備開始工作。 作為皇帝的近臣,雖然劉恒不用他做什么工作,但天天摸魚白拿俸祿,那不是洛景的作風,自然還是有一些工作要做的,比如說看一看有沒有外廷比較著急的要呈給皇帝的奏折,然后把奏折帶進去。 他詢問了一下皇帝的近侍,非常好,今天沒有什么大事,然后便施施然的進了內殿之中。 “阿景,你來了?” 劉恒見到他,頓時笑道:“快些過來,朕有事問你?!?/br> 第338章 召回 洛景聞言小跑兩步,行禮道:“臣景參見陛下,陛下萬安!” 然后跪坐在劉恒下首問道:“陛下,您剛才說有問題要詢問臣,不知是何事???” 劉恒笑道:“姑父生前曾經說,他薨逝之后就將那些曾經貶斥的人召回來,但朕思索,這些人是姑父貶斥的,朕召回來豈不是對姑父不敬,你說朕該怎么辦?” 劉恒心中還記著洛新在還政之前和他說過的話,一個皇帝如果想要做事,首先要完全的控制住朝廷,形成以皇帝為中心的一個戰斗力強橫的集團。 朝廷之上可以有內斗,但是不要發生到內耗的程度,一旦朝廷上的內耗到了主要層次,那么外敵就要不戰而勝了。 現在朝廷雖然占據了天下的主導地位,但是一旦開始內斗,尤其是那種激烈的生死斗,所有人精力就會放在內部,而不是外部。 那么中央對地方的管轄就會松懈,就會出現短暫的權力空白。 權力只會轉移,不會消失,甚至連一刻的空白都不會有。 地方上的諸侯王,甚至是那些皇帝根本看不上的地方豪強,就一定會乘著這個機會,主動或者被動的侵奪屬于中央朝廷的權力。 這就是洛新為什么要將那些臣子趕出長安城,不僅僅是為了給劉恒施恩用,主要是為了洗去他們身上的屬于洛新時代的印記。 讓這些人都看清楚一點,現在你們的主君到底是誰? 掌握你們生死禍福以及榮華富貴的是劉恒,他才是大漢的皇帝! 在這種想法下,劉恒決定開始將那些洛新為他選出的有才能的臣子們一一召回,慢慢形成屬于自己的一套如臂使指的執政班底。 洛景沒想到竟然是這個問題,在他看來這不算是個問題,自己的父親又不在乎這個。 隨著洛新逝去的時間漸漸過去,國家的精力自然要放回政事上,那么召回那些臣子,對他們施恩,就是重中之重了。 洛景表示自己還是非常懂這些理論的。 想到這里,洛景便說道:“臣記得昔年父親將他們趕回封地時,是因為他們君前失儀。 這是您和臣子之間的事情,只要您原諒他們就可以,和父親沒有什么關系。 您可以先下一道旨意,詢問他們是否知曉昔年的過錯,然后讓他們各自上奏折,對當年君前失儀之事進行反省,最后您再原諒他們,這樣就可以彰顯您的恩德胸懷。 這兩封旨意,臣可以為您潤色,保證讓天下人稱頌您的恩德?!?/br> 洛景直接拍著胸脯保證著,他雖然年小,但是文采斐然,再不起眼的事情也能寫出花來,更不用說這種本來就是彰顯恩德的事情。 從他擔任侍中以來,禁中的旨意在文采方面提升了幾個水平。 對他這種出口成章的人,寫這種制式的東西,只要愿意俯下身子,就像是遣詞填空一樣簡單。 劉恒聞言笑道:“那就由阿景你來寫這兩份旨意吧,寫完朕過目一下就直接用印送到外廷去?!?/br> “臣這便寫?!?/br> 洛景說完便直接從旁邊的桌案上將筆墨取來,稍微沉吟一下就直接揮筆,洋洋灑灑的數百言出現在布帛上。 劉恒取過一看,便滿是贊嘆的神色,恰好此時賈誼從殿外走進,他便招呼著賈誼道:“賈卿,過來看,這是阿景剛剛寫出的,你也是文學大家,快來評點一番?!?/br> 賈誼聞言連忙走過,匆匆一讀便贊嘆道:“侍中弱冠之齡,便才氣驚人到這種地步,臣在這個年紀之時都不曾有,實在是不知日后會到達何等的地步。 陛下您創造盛世的那一刻,正是侍中最巔峰之時,應當鑄造最瑰美的詩辭文賦啊?!甭寰奥勓赃B忙說道:“賈卿實在是謬贊了,您才是真正的文學大家,一篇《過秦論》便足以蓋壓當世了,更不要提您還有治國安邦的才能,景不過是會玩弄一些文字的清談之人罷了,又怎么能夠和您相提并論呢?” 后半句話倒是洛景的真心話,在治國安邦上,他的確是遠遠不如賈誼,但他并不因此而妄自菲薄。 人生在世上,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若單純論治國安邦的才能,昭城里面有很多兄長都不錯,不一定就找不到賈誼這樣的人物。 生在這樣的家族里面,只要有一技之長就足以了,洛景對自己擅長文賦就非常的滿意。 他從小生活在家族的榮譽和父親的光輝之中,最大的夢想就是創作出那些歌頌祖先的文賦,就像是昔年洛國之中的頌圣詩和楚國所創造的贊美神靈和楚人的楚辭。 劉恒越看越是喜歡,這短短的兩篇文,一個胸懷寬廣,度量驚人的君王形象就躍然而出,若是這兩篇文流傳到后世,往后千年的臣子都要對他這樣的君王心生仰慕了。 這一刻的劉恒突然發覺了一件事,那就是僅僅做出功績還不夠,想要名留青史,千百年聲名不滅,還得多宣傳。 洛氏留在民間的傳說最多,不就是因為洛氏一直活著,然后孜孜不倦的宣傳嗎? 曾經那些發生在無數諸侯國中的忠臣良將的光輝事跡,很多都漸漸壓到了洛國守藏室的最底部,很多人的名字甚至都直接從民間消失了,只剩下洛氏知曉。 想到這里,劉恒目光熠熠的望向了洛景,洛景見到皇帝突然眼中閃著光望向自己,不禁問道:“陛下,您可是有事要詢問臣嗎?” 劉恒笑著說了一句讓洛景有些摸不著頭腦的話,“阿景啊,朕以后的聲名可就要靠你和賈卿了。 你先將這份旨意送到外廷?!?/br> 隨著洛新薨逝,內外廷之間的界限就開始變得分明起來,丞相想要見到皇帝也沒有之前那么容易,但對洛景這種可以隨意出入的臣子來說,依舊沒有區別。 洛景將布帛一抖,然后一卷就出了宮,前往丞相的官署,如今的丞相是長安城中少見的老人,基本上屬于半截身子快要入土的那種。 這是洛新特意留下的人選,選他自然不是因為有才能,而是為了之后讓劉恒直接換掉他,賈誼才是洛新為劉恒真正準備的丞相,現在的賈誼還屬于丞相的佐官,掛著九卿的職銜,實際上行使的就是丞相的職能。 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賈誼就是下一任丞相,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賈誼身上沒有徹侯的爵位,沒有徹侯爵位,是不能擔任丞相的,這是目前政治的鐵律。 雖然種種鐵律最后都是要被打破的,但這一條至少在目前為止,還沒有這個必要。 只能之后想辦法為賈誼封侯,在這之前就讓老家伙先在丞相的位置上坐著,想必這樣的好事他也不會拒絕。 洛景出了皇宮,很快就到了丞相的官署,經過洛亦、洛新等等幾個強勢的丞相,相權是非常大的,在丞相之下有極多的部門,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小朝廷。 不過有關于兵權的部分,幾乎全部都被剝奪了,不論是升遷還是后勤,幾乎都與丞相無關,而是要交于皇帝直接批準。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