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真的只想搞事業[快穿]、魔君聽見我要攻略他[穿書]、我,薩摩耶,可愛崽崽、當炮灰美貌值爆表[快穿]、沙雕攻今天知道他掉馬了嗎、苦木長青(女B男A)、無條件信任gl、標記女主后炮灰成了豪門贅A、我的技能是摸尸[無限]、反派演白月光真香了
此戰大勝,戰后,霍去病不禁感嘆,這襄陽太守未免也太蠢,省了好多事。 卻見盧諶微微一笑,本就英秀溫凝的眉眼愈發璀璨生光:“是我傳播的流言,說是我們遠道而來,軍糧短乏,準備去襄陽城郊刈麥而食。這太守一貫貪功冒進,定然會城門大開,在麥田周邊設下大兵埋伏,想將我們一網打盡?!?/br> 霍去病豎起大拇指:“子諒真是妙人?!?/br> 李來亨一屁股在地毯上坐好,使勁拍了拍手:“子諒好棒!” 盧諶天性溫和,給人感覺如沐春風,和意氣風發的霍去病,還有莽莽撞撞的小老虎,正好是一組互補。 雖然溫嶠經常覺得他不是溫和,是綠茶,實際上蔫兒壞,但真正打交道起來,誰會不喜歡一位對你淡淡微笑、似乎一切都已心照不宣的貼心朋友呢。 所以小朋友們很快就聊得很不錯,還在飯桌上談起了家鄉。 盧諶說自己是涿州范陽人,霍去病一怔:“涿州范陽,這個地名聽著很是耳熟,似乎近來在哪里遇到過?!?/br> “肯定遇到過啊”,盧諶還以為他是從祖逖那里聽來的,一撫掌說,“車騎將軍就是我的同鄉先賢?!?/br> 霍去病卻覺得并非如此,他壓根沒和祖逖說過幾句話,關系還沒深入到談到家鄉的話題。 “是因為張世杰吧,范陽也是他的故土”,小老虎從魔法錦囊里摸出了一大盒爆米花,捏起一枚拋到天上,然后用嘴巴去接。 他就這般自己跟自己玩了好一會,一口一個嘎嘣脆,看得盧諶心癢癢的,也跟他討要了一個。 “我們一起吃吧”,小老虎很大度地將盒子推到他面前,決定跟他一起分享。 糯谷爆米花,又名孛婁,是宋朝才開始流行的,盧諶自然沒吃過,也學著小老虎的樣子,玩得還挺歡快。 霍去病雖然經常被小老虎投喂零食,對爆米花的味道已不覺新鮮,但見這種吃法似乎很好玩的樣子,于是也加入了扔爆米花的行列。 小朋友們不僅自己扔爆米花,還往旁邊人頭上、身上亂扔。 結果可想而知,有的接住了還好,有的沒接住,便灑落得到處都是,看起來怎一個亂字可言。 視頻那一頭,長安城中忙完了政務,準備看看他們在干什么的家長們:“……” 偌大的宮殿里,劉徹、鄭成功、劉琨三位帝王坐在一處——后者因為沒有視頻鏡頭,純粹是過來蹭他們的,然后就看到了這無比令人震驚的一幕。 現在的小朋友們還能不能好了? 霍去病面不改色地將頭頂的一顆爆米花摘下,塞進嘴巴里,沖自家陛下打了個招呼:“嘿?!?/br> 劉徹:“……” 對此他也只能說,你高興就行。 他暗暗覺得一定是小老虎帶壞了去病,畢竟去病從前是一個多么乖巧可愛(?)的孩子啊,小老虎一看就是個調皮搗蛋的家伙。 再說了,和鄭成功走那么近,能是什么好人? 而此刻,由于東晉已滅,是時候該為劉琨承辦登基大典,正式加冕了。 劉徹心血來潮,突然好奇劉琨的廟號應該是什么。 光復江山,中興社稷,至少得是個祖級別的吧,圣祖顯然不行,那是封給前輩神仙的,其他的話…… “不如就叫世祖吧”,鄭成功覺得這個很可行。 劉徹點頭,很有道理,劉琨的情況和明世祖還是有一點像的,都是從頭打了一遍江山。 而且“世”這個字,也有更換帝系的意思,雖然不能說所有的世祖世宗都換了支脈——譬如他自己就不是,但至少九成如此。 譬如秦世祖苻堅,就是擊殺堂兄、暴君苻生上位,帝系轉移到了他自己這一脈。 再如陳蒨,廟號世祖,作為陳武帝陳霸先的侄子,理所當然也是換了帝系。 周世宗柴榮,是養子繼位,明世宗嘉靖,是藩王繼大統。還有朝鮮世宗李裪,朝鮮民族文字的創造者,同樣是更改了繼承帝系,廢李褆而立。 劉琨也同樣適用于此,他是中山靖王的后人,并不是東漢帝室的后人。 劉徹對漢世祖這個頭銜很滿意,覺得非常恰如其分,剛想說,要不就給劉琨定這個吧,卻陡然想起大漢似乎已經有了一個世祖。 沒辦法,大漢傳承太久,好的廟號似乎都已經用過一遍了啊。 不過這也難不倒他,都是小問題! 劉徹想到這里,立刻在天幕上@漢光武帝劉秀,表達了這個意思,秀兒,不如將你的漢世祖廟號讓出來吧。 劉秀:??? 啊這,大可不必。 漢武帝明明可以直接搶,卻還要在入室搶劫之前,禮貌地咨詢一下他的意見。 眼看事情即將變得大條起來,劉琨看到此處,沉默許久,終是忍不住發出了靈魂拷問:“我還沒死,為什么你們就要給我起廟號了?” 劉徹:“……” 鄭成功:“……” 這個嘛,這是一個問題。 【作者有話說】 下章這個副本大概就要結束了,準備回歷史長河領獎了,快樂獎勵大爆發! 至于王導和司馬紹,如此天選帝王之才不能浪費,準備送到宋徽宗年間去當皇帝,繼續發光發熱,司馬紹縱然是個小朋友,有王導扶持 他自己的天賦能力,肯定也比雪鄉旅游團強百倍(確信) 第131章 大漢帝國將江左的總指揮部設立在江州廣陵郡, 由衛青坐鎮。 連月以來,一條條調兵遣將、攻城拔地的號令如同雪片般寄出,源源不斷飛向四面八方。 彼時正當南國農忙之時, 北方卻已經完成了一批糧谷收獲,兵精糧足,遠道而來, 恰巧打了一個靈活的時間差。 加上建康失陷的消息傳出, 整個江左都陷入了翻天覆地的動亂中。 從軍事上來說,他們失去了江淮防線, 和眾多賴以防戍的重城天險。 從心理上來說, 金陵王氣傳言之盛,天下誰人不知, 此乃虎踞龍盤、天子龍興之地,故而一朝落入敵手,對所有人的打擊都是致命的。 從正義上來說,大漢這是以有道之王師,伐無道之篡政, 堂堂正正, 當四海歸心。 漢軍抓準時間出擊,勢如破竹, 十蕩十決, 千里江河直如沃湯潑雪般迎刃而下。 晉軍屢敗之下,不禁膽戰心驚,絲毫提不起戰意。 甚至眼看大漢一統天下已成大勢,無可逆轉, 干脆望塵而逃, 聞風而拜, 兵馬駐軍未動,就已率先倒戈相降。 到來年春天,荊、揚、湘、江四州俱已平定,剩余少數負隅頑抗掙扎之徒,也是逐個殲滅,不堪一擊。 唯有一支晉室死忠大臣,如尚書卞壸、左仆射鄧攸之輩,攜司馬睿的次子、瑯琊孝王司馬裒逃竄南下,遁入交州,在交趾郡的龍編重又打起了晉朝旗號。 他們本想帶走太子司馬紹,不料王導終是棋高一著,早就和小弟子一起進入了漢營。 雖然由于身份敏感被暫時軟禁了起來,但再給卞壸等人十個膽子,也不敢到漢軍大本營里邊去擄人,只得退而求其次,選擇了司馬裒。 消息傳到廣陵指揮部,眾人相與愕然。 不是,這都什么人啊,這么能跑,居然一路跑到南方越南境內去了? 甚至因為出走倉皇,未及儲量,到了交州境內只得動用軍力,強行從百姓處征糧,搞得吵吵嚷嚷,民怨沸騰。 卞壸等人好像還很得意,覺得自己一片碧血丹心,忠貞報國,合當在史冊上記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對此,眾人只想給他腦袋上扎幾個窟窿,讓他清醒一點。 效忠這種事也是要分對象的,為抗擊外敵斗爭到底,那叫做民族氣節、海岳孤忠,至于為了維護司馬晉……嗯,牛晉的統治,只能叫做冥頑不靈,當真該死! 畢竟牛晉,還有之前的曹魏之天下,就是從大漢帝國中「禪讓」、篡位過來的,如今不過是完璧歸于原主而已。 天下百姓眼見亂世即將終結,漢軍過處寸草無犯,事以鎮靜,儼然就能結束流離不安的動蕩,回歸正常生活,誰人不歡欣鼓舞,心向往之? 如卞壸這等逆天下萬民之意行事者,必將遭天下人共討之。 所以很快,因為被頻頻征糧征地而忍無可忍的南交趾百姓,就爆發了一場動亂。 他們先是買通了一個面對漢廷重壓,內心思變的官員,而后闖入府衙,將一干正在商議準備重立小朝廷的晉臣斬殺。 司馬裒自幼神力,見勢不妙,拔刀就準備沖出宮去,不料暴怒的百姓已如潮水般狂涌過來,揮舞著鋤頭柴刀,手足并用,將其當場剁成了rou泥。 如此,整個東晉就算是覆滅了。 由于東晉建立時日尚短,還未觸及寧州,也就是后世的大理地區,故而平定起來較為容易。 除李矩、李雄等人繼續留在當地征討,平定寧州,納入漢家版圖以外,其余人都先后回歸了長安,參加劉琨的登基典禮。 …… 是年十月十八,漢皇劉琨在長樂宮登基為帝,改元嘉延,取「嘉景延續」之意。 這座長樂宮當然不是從前漢時的那座,早就毀于紛飛戰火了,是眾人在消滅劉淵,攻破長安之后,按照天子正殿的規格重新修筑而成。 為什么天子正殿要叫長樂宮,而不是依照傳統取名未央呢,可能是因為正好和年號的寓意相符合吧。 無論如何,這個動蕩不安的亂世終于走到了盡頭。 上溯自漢末黃巾之亂爆發起,至今日江山重又歸于一統,屈指算來,已過一百多年的漫長歲月。 中間縱然有司馬炎太康之治的短暫十年,卻是杳如曇花一現,稍縱即逝,很快又跌入無邊無垠的茫茫黑暗。 士庶百姓,江南江北,都已經在凜霜嚴酷的深淵里掙扎了太久太久。 許多人曾懷著滿腔熱忱,欲終結這亂世,欲解生民之倒懸,欲以心頭熱血澆灼磐石、燙碎長夜,血rou之軀化為無堅不摧的鋒刃沖鋒破云,高唱戰歌……最終都化為了戰骨幽魂,永遠沉眠在了黎明到來之前。 他們不可能再見到這一天了,但他們并沒有被遺忘。 即天子位須得接受帝璽,再拜謁祖廟。 出乎預料眾人的是,劉琨最終選擇在離自己最近的地方,見證這一大漢帝國復興最關鍵時刻的奉璽之人,不是祖逖,也不是他別的什么至交和親人,而是姜維。 白發將軍身影孤決,獨自佇立在殿前,身后的漢家旌旗一路高懸,迎風獵獵飛動,猶如扶搖裂空的鷹隼般振翅高翔,幾欲破空而去。 再往遠處看,萬里江山國脈如線,宮闕蕭然,莽莽浮天闊,凝結成一副亙古如斯的巨畫。 長安還是那一年的長安,是曾夢想過“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的那座長安。 風也還是那一年吹過五丈原的風,又在今日吹拂他的衣衫,飛舞翻涌如流云。 姜維伸出手,高高地舉起了傳國玉璽,“受命于天,既壽永昌”的字樣矯矯靈動,迎向了璀璨盛放的日光,一筆一畫,仿佛游龍般飛升而起,呼嘯長吟,震動山海。 他一步步走上進殿的長階,百年征戰,至今風中仿佛仍舊殘留著金戈鐵馬的征戰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