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節
錄取名額呢? 依舊在三十到四十之間。 對比建孟府,紀元考試那年,差不多一千七百多考生,給了七十個名額。 董康自然也是那幾年考試,他參加滇州府鄉試的時候,本地二千一百多人參加考試,而錄取名額,只有三十七個。 單這樣的數據對比,就知道其中差距了。 當然了,也會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說滇州府考生人數多,或許質量一般。 但事實情況絕非如此,只看董康就明白了。 反正不管怎么說。 滇州府這邊屬于僧多粥少的情況。 今年是化遠四十二年。 距離最近的,便是兩年前鄉試年秋闈。 當時紀元還在專心種田修路做橡膠買賣,對滇州府科舉情況了解得不夠多。 董老爺道:“化遠四十年的鄉試,本地考生已經多達兩千五百人,但還是只有三十九個名額?!?/br> “說是打破頭都不為過?!?/br> “這種情況下,你們寧安州也要設官學,也要考試,就把讀書人也得罪了?!?/br> “可我們寧安州官學剛剛建起來啊,怎么會威脅到他們?” 柴烽聽的急了,直接道。 本地建學不容易,若不給學生們爭取到讀書的機會,那學生們以后怎么辦? 董老爺看看紀元,這還用說嗎。 雖說寧安州剛剛辦學,也不看他們知州是誰。 紀狀元。 連中六元。 他隨便給點指點,寧安州的教學水平都不會低。 紀元無奈道:“州學有自己的負責人,本官根本沒參與?!?/br> “那個女子也不一般啊?!?/br> “探花郎的女兒,再說,能被你安排去管州學,學問能差嗎?” 紀元再次沉默。 這個倒是真的。 程小姐的學問極好的。 反正不管怎么說,滇州府各路人馬,都極為相信紀元的能力,更相信紀元的眼光。 他都讓那個女子去管州學,還會有錯? 說不定比一般的男子都要強,這才有如此結果。 哎,紀元啊紀元。 你要是我們這的人,那該有多好。 但他偏偏不是。 算下來。 紀元所在的寧安州更靠近武新府,卻親近了滇州府,讓本地官員不爽。 他大力開展扶持本地州學,讓其他地方讀書人有危機感。 自家的伐木會,更是保障了伐木工人的利益,其他地方窮苦人看得發酸。 也就是說。 雖然他一直在寧安州做事,卻把大家“得罪”了個遍? “也不是得罪,就是羨慕吧?!倍蠣旊m是拍馬屁,但卻說明大家的心意。 “你信不信,你現在說,你要調到武新府,他們絕對舉雙手歡迎?!?/br> “一掃如今的風評?!?/br> 柴烽已經面露驚恐了。 這怎么可以??! 不行的! 紀元好笑又無奈,干脆道:“好吧,既然知道了原因,那就可以解決?!?/br> 如何解決? 董老爺十分好奇,紀大人又要弄出什么新花樣。 紀元只笑,并未多說。 董老爺默契不問,接下來便是吃吃喝喝,但在他結賬之前,紀元的人已經付過銀錢了。 用紀元的話來說,這他表達感謝。 董老爺回家之后,還后悔自己點了那么多好菜,竟然讓紀大人破費。 讓他兒子董康知道,肯定要說他啊。 后悔之后,又想到紀之前送來的青堂先生畫作。 一幅科舉百態圖已經夠好了。 去年送來的滇州景致圖更是絕佳。 他真的想讓紀大人幫忙引薦啊。 如果紀元聽到這話,肯定會覺得奇怪。 他以為憑借董老爺的聰明,已經知道畫作出自誰的手。 當時為了幫程家,他沒顧得上那么多。 畢竟這事稍微想想,就知道前因后果了。 但事實上,如果沒有意外,董老爺確實能猜出來。 偏偏是有意外的。 這個意外,在紀元被邀去賞畫的時候發現的。 紀元一行,正月十二到的武新城,當天便送了拜帖。 正月十三被董家請去吃飯。 正月十四一大早,武新城知府,學政,便請他去賞畫了。 說是偶得一佳作,那佳作畫師還是紀元的同鄉,肯定要請他去看看。 佳作。 畫師。 同鄉? 紀元腦袋里閃過幾個名字,建孟府的東市第一街有書畫競技臺,確實培養不少好手。 可誰會跑這么遠? 紀元雖然知道,知道武新府陳知府跟王學政只是找個借口見他,但心里到底會好奇。 說不定自己還認識? 到了陳知府家中時,時候還早,王學政還未過來。 陳知府打量紀元一番,心里感慨萬分。 聽說他剛過了十八生辰,翻過年,也不過十九,已經官居從四品。 自己今年四十多,也不過正四而已。 本以為紀狀元被派到寧安州那種地方,以后再無前途。 誰能想到,他還有今日。 更別說,那都是靠他一點點打拼出來。 紀元見過陳知府,還笑著道:“不知道是建孟府哪位畫師,竟然也來了滇州府?!?/br> 說到這件事,陳知府打起精神,神神秘秘道:“他的名字,你定然聽說過?!?/br> 名氣這樣大? 陳知府又道:“他拍賣的畫作,可是拍出你們那的最高價!” 最高價? 紀元心里有種不太好的預感。 身后的小吏柴烽好奇,還道:“我們紀大人平日也畫畫,難道比我們紀大人還好?” 陳知府只當紀元手下在開玩笑,反而又看看身板極寬的鄔人豪。 這建孟府的人都怎么長的,有的身板高,有的那么聰明,還有個畫畫那樣好的人! 鄔人豪對此其實并不了解,他甚至不是建孟府人士。 但他到底從建孟府考出來,平時并不辯解。 可要他說出名字,他真的不知道啊。 陳知府賣夠關子,絲毫沒發現,紀元的嘴角都僵硬了。 “青堂!” “是青堂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