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節
“不知道鎮南關這邊,可否愿意?!?/br> 紀元描繪了一會有些夸張的場景。 可他說得又很真切。 他是真的這樣想的。 一起合作,一起賺錢,一起經營。 一起讓日子過的更好! 當然了。 這些事情之前,要把某些人剔除才是。 徐大人態度已經變得平和,他甚至笑著看向這位鎮南將軍,他以為的殺招被紀元輕松化解。 紀元把他不合身的盔甲血淋淋地撕開。 等待他的,只有真正的審判。 “賴將軍,你目無軍紀,為禍一方?!?/br> “本官奉圣上旨意前來調查此案,一樁樁一件件證據確鑿?!?/br> “就跟著本官回京請罪,等著皇上兵部,刑部定下責罰吧!” 徐大人心口的那口氣終于順暢了。 他就差一點點,成了自己最厭惡的那種人。 還好,還好及時拉回來了。 甚至沒有任何代價,就能秉公執法。 紀元小小年紀,為何能這樣聰明? 在場眾人,一直沒說話的滇州府知府忍不住再次打量紀元。 這,這是他們滇州府的官員? 他們滇州府何德何能啊。 如果能調到他那就好了。 還愁當地沒發展? 滇州府知府還在打算盤。 那邊徐大人直接道:“現鎮南關知州也參與貪污之案,一樣要押回京城受審?!?/br> “這段時間里,鎮南關由寧安州紀知州暫管?!?/br> 徐大人語氣都帶著欣慰:“紀元,此地,也交給你了?!?/br> ??? 他? 鎮南關也給他管?! 第125章 第125章 “聽說了嗎?!?/br> “你說的是那件事?” 即將進入鎮南關的兩隊貨商在一起低聲說話。 “鎮南關的知州換人了!” “對對對, 就是這件事!” 為什么??? 商隊里立刻有人把事情的原委說了個明白。 從本地鎮南將軍躺在功勞簿上吃祖上老本,仗著地方偏遠,還欺負隔壁寧安州的新知州紀狀元。 再到這位將軍兩次扣押紀狀元的貨物。 一個是橡膠, 另一個是耕牛。 前者牽扯甚廣, 不少勢力幫忙解圍。 第二個只是寧安州自己的事。 甚至朝廷派下來的官員都想和稀泥。 畢竟鎮南將軍名聲在外, 祖上榮光就鎮得住許多宵小。 但是呢? 但是那位寧安州的知州紀狀元, 直接把他老底都給掀翻了。 從他在鎮南關一樁樁一件件事情。 再到鎮南將軍立身之本的那場戰役,全都被揭開了。 說實話,各地都會有吃空餉的情況。 但吃成這個樣子,那還是頭一次見。 吃就算了。 當年跟著他叔叔的老兵們,竟然全都棄之不顧。 這就太過分了。 要知道,朝廷能允許他接替自己的叔叔在鎮南關, 以及他如今在外面的名聲,靠的全都是鎮守邊關的功勞。 現在告訴他們。 什么功勞。 完全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而已。 紀元把這些事情都翻 出來。 以及這位挪用銀錢等等的臟事,其中橫行霸道,欺男霸女的事更不用提了。 那些曾經真正的老兵, 都是鎮南將軍的部下, 日子過得凄慘無比。 而鎮南將軍本人家里金銀財寶無數。 聽說京城來的徐大人, 氣得都站不穩了。 難為老大人千里迢迢過來,竟然被氣成這樣。 “反正精彩至極?!?/br> “說是鎮南將軍已經被捉住了?!?/br> “那鎮南關,怎么就歸紀狀元管了?” “是上面派來的京官,覺得紀狀元把寧安州管得好,兩個地方離得又那樣近,干脆代管?!?/br> “原來的知州呢?” “那個知州也參與了, 所以要一并押到京城受審?!?/br> “反正鎮南關一眾官員, 基本上都牽扯其中,重要的都弄到京城審訊了?!?/br> ??? 這鎮南關變天了啊。 這么大的事, 怎么聽起來悄無聲息的。 一般來說,該鬧得滿城風雨才是吧。 現在事情要結束了,才告訴大家? 此刻的鎮南知州府里,徐大人,滇州府知府回過神,才發現紀元這事做得有多漂亮。 他找好時機,趁著鎮南將軍不注意,又趁著上面巡察使過來,一口氣把對方老底全給弄掉了。 而且事發突然,屬于直接發難。 便是鎮南關將軍本人,也沒想到紀元會從另一個地方入手。 紀元是不是有點太沉得住氣了。 滇州府知府覺得可怕。 徐大人卻欣賞得厲害。 既能秉公辦案,還不留任何把柄。 這種能力,不是誰都能有的。 不管怎么說。 這件事算是告一段落。 要說爽快嗎? 也沒有。 因為這件事牽扯甚廣。 好像解決了,又像是沒解決。 鎮南關將軍,到底是駐守一方的大員。 如今就算暫時扣下,也難免節外生枝。 事發后,大家也都沒閑著。 徐大人在找更多罪證,最好能讓賴琨順的罪名更為確鑿。 滇州府知府則在跟帶來的兵馬指揮溝通,意思是他帶的兵馬解除警戒,可以暫時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