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節
不過此事也沒那么簡單定下,府學算是給紀元留了條退路,最后還是道:“若覺得沒把握,就盡量落榜?!?/br> “若覺得二甲有希望,那就學一學?!?/br> 說罷又道:“到京城之后,你可以打聽打聽,你們去京城的這些舉子,文章都會流傳開,你多看看再說?!?/br> 各州府的厲害舉子,文章肯定早被整理成冊,各地的鄉試錄也能在京城買到。 搜集大家的文章,先看看各自對手的水平再說。 這倒是個好辦法。 紀元記下,同大家道謝。 如此是條路子。 若大家的文章好的不能超越,紀元感覺自己會落到三甲之后,就可以考試時放水。 若感覺有把握,那便試一試。 在其他舉子想著怎么考上進士的時候。 紀元這邊,則已經開始挑選考中的名次。 這跟考試控分又有什么區別,實在有些可怕了。 從研學處出來,殷博士道:“既如此,那就做好兩個準備,不過該讀書還是要讀,心思還是專一些好?!?/br> 說罷,殷博士自己都笑:“夫子同你說這些做什么,你可是最認真的那個?!?/br> “不管怎么樣,先照顧好自己,之后再說其他的?!?/br> 紀元今年也才十四五歲,放在其他人家,也是初出茅廬。 可他要去京城考試,又是面對會試。 殷博士都能想到,他頭一次考會試的場景,他考了三次才中,雖然說不上灰心喪氣,但也有惆悵的時候。 紀元年紀不大,這樣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紀元卻道:“夫子放心,我還比別人多了條路,肯定會好好走的?!?/br> “再說,不就是會試,能過就過,過不了再說?!?/br> 紀元想的很開。 都考到現在了,想那么多也沒用。 殷博士笑著點頭:“好吧,那就收拾好東西,等著府衙給路引,到時候看看怎么過去?!?/br> “我的意思是提前去,也能好好安頓?!?/br> 會試年,到底跟其他時候不同。 之前忙于交際的舉人們也開始準備去京城的東西。 白和尚從青云寺回來時,再次感謝了紀元,說青云寺如今的風氣好多了,他也算能放心進京趕考。 蔡豐嵐也在二月份回到棲巖寺,但他這次是收拾東西。 周家給他安排了府學附近的院子,讓他先住進里面,跟周家離得近,今年秋天成親了,他們小兩口可以住進里面。 這么一算,他們三個都要從棲巖寺搬走了。 三個人難得有些悵然。 他們剛搬過來時的場景,大家都還記得。 棲巖寺名字聽著硬朗,廟宇卻是破舊的,勝在還算清幽。 這三年過去,就連棲巖寺都有些變化,如今來投奔的窮學生也越來越多。 他們三個卻要搬走了。 比他們三個更難過的,還是棲巖寺的小沙彌。 這小孩平日最喜歡幫紀元他們做事,總能得些額外的糕餅。 現在三人走了,他也不知道找誰玩。 蔡豐嵐笑:“我就住在府學附近,你沒事可以去尋我?!?/br> “至于他們倆,要到京城去找了?!?/br> 京城? 小沙彌自幼生活在府城里,自以為府城已經很厲害了。 那京城又是什么地方? 京城是什么地方? 自然是首善之地。 天下學子云集,天下官員齊聚。 路上隨便碰到一個人,可能就是官員家眷,四品官在那邊,都是小官。 這些話也不好說,紀元他們只道:“就是個很厲害的地方?!?/br> “比咱們府城還厲害?” “嗯,厲害很多倍,還很繁華?!?/br> 小沙彌真心實意地恭喜:“那你們一定要留在那啊?!?/br> 他們也想。 白和尚跟紀元都笑著點頭。 他們會努力的,爭取留在那。 聽說他們三個都要搬走,棲巖寺的住持也過來相送。 不是他們住在這,棲巖寺也不會有額外的收入。 加上白和尚的師父跟住持熟識,自然更親近。 紀元的東西其實很好收拾,有一部分已經放到安紀村老家。 剩下的基本都要帶走。 他跟白和尚約好,干脆還是騎馬去京城,到時候約一些同樣租馬的舉子一起趕路。 這樣還能節省時間。 這就顯示出學了騎射的好處。 最后有四五個舉子都說一起走,等到二月初九出發,那會天氣暖和了,估計二月二十左右就能到京城。 他們都不想在路上耽擱太長時間。 紀元他們一起學數科的高老四也在其中,數科的高夫子還覺得遺憾。 他倆都考上舉人,他數科八個人,瞬間少了四分之一的學生。 再這么下去,估計數科都要開不下去了。 話是這樣講,但高夫子還是為他們高興的。 收拾好東西,同去的考生也已經確定。 也不能輕易離開,還要等衙門發的路引,以及舉子們鄉試的試卷。 其中試卷也是他們行路的憑證之一,需要各自謄抄出來,由官府加蓋印章,再有路引為證。 告訴一路的大小旅店,這是進京趕考的舉子,一般人都不敢惹他們。 殷博士還說了許多趕路的訣竅。 早早出發,晚上能睡旅店就去旅店,官方開設得最好,他們如今有了官身,去驛館住即可。 路上少跟其他人多聊,便是考生也不要多說。 更不要討論時政,關于皇親國戚,王公大臣,乃至朝廷新政舊政一切都要閉嘴。 要是被人拿住把柄,那就完了。 大家的考卷也不要互相看,一定要看,也要等到了京城再說。 去了京城之后,所住的旅店也要跟禮部上報,但凡有事,負責科舉的禮部官員還能及時找到。 他們是去年的新科舉人,禮部一般都會對他們有優待。 總之殷博士所說的,都是經驗之談,花多少錢都買不到的。 殷博士嘆氣:“若京城有人接應還好些,可惜我當初也是借住親戚家中,也不好再打擾?!?/br> 這就是京中有人的好處了。 但不管紀元還是白和尚,都不認識京城的人,只能兩眼一抹黑,自己去找合適的旅店吧。 好在銀錢方面,不管紀元還是白和尚,這點都不用擔心,他們兩個身上有錢。 剩下的東西也都一一交代,轉眼就到二月初九。 去之前,紀元還收到好友夫子們的來信,大意都是跟他講,去京城確定住宿的地方之后,要同他們講。 就連聶縣令也在問,用不用他幫忙找個住處。 紀元也還是婉拒,他不了解聶家在京城的情況,也不想摻和其中,更不想人一去,就被按上聶家的標簽。 不過是個住宿的地方,人長一張嘴,不就是來用的。 誰料射科的魏夫子過來,倒是解決了這個問題。 “你們倆忘了,武營他們還在京城呢!你們去找他們??!” 武營,鄔人豪,劉軍,去年四月中了武舉之后,一直在京城沒回來。 他們可以直接找武營啊, 武營在京城也一年了,不比紀元他們熟悉? 紀元跟白和尚一拍腦袋,怎么把這事給忘了。 魏夫子寫了武營所在的地址,又道:“直接去就行,你們之間的情誼,不用管這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