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節
聽說不少沒錢的讀書人,都是這么做的,李勛就做過抄書的活,就是最近備考加上活太少,才沒過去。 但李勛也道:“如今有十三四家書坊,大的就有四家,分別是周岳林王四家,剩下的十家雖小但是抱團生存,所以競爭非常激烈?!?/br> “印書的多,抄書的活自然越來越少,現在抄書的價格都比印書的貴了十倍,自然沒人去買抄錄的書籍?!?/br> 自從前任皇帝免了書稅之后,各大書坊如雨后春筍般飛速長起來。 再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印書在天齊國已經是很成熟的行業。 既然印書成熟,價格又便宜,可不就不要人工抄書了。 這竟然有點,珍妮紡織機代替人工紡織的感覺。 對抄書的書生來說,沒什么活了,但買書便宜了。 好壞也說不出來。 李勛的話,自然是勸退了蔡豐嵐他們。 也幸好有李勛,否則大家要白忙一場。 紀元跟他們不同,他的字極好,被杜夫子都認證過。 他要做的活計自然不是單純的抄書。 而是根據他的字來做雕版印刷的板子。 這份活沒那么累,而且只要字好,幾乎被各大書坊搶著要。 此處說的抄書,按照杜夫子的話來說,其實應該叫潤筆。 潤筆,就是稿酬的雅稱。 但以書法技藝寫文章,同樣也能叫“潤筆”。 也算是對書法技藝讀書人的尊重,這樣的人也被稱為潤筆先生。 這里便要簡單說一下印書的流程。 除了先賢典籍之外,其他的時文程文,或者新上的話本小說,以及童試錄,鄉試錄等書籍,都需要有書法好的潤筆。 筆者的內容或許好,但書法不一定精妙。 各大書坊先得來文章,再找到書法好書生潤筆,完整抄寫一本。 這本的字跡不僅需要大小統一,更要字跡清晰,毫無墨點。 接著,再讓印書的工匠,按照這樣的好字雕刻印刷板子,或者印刷磨具。 由此印出來的書就是潤筆之人的字跡。 所以潤筆人的字必然好漂亮端莊。 市面上有許多版本的書籍,字跡如何,也是購書人選購的標準之一。 所以書法好的人,十分搶手。 紀元去找事情做,基本十拿九穩,就看工錢如何。 紀元拿著紙條去印書作坊的時候,后街的場景跟前街完全不同。 前街紀元去過好幾次,全都是買書籍買文具的書生們。 后街則是工作人員,搬運原料的,搬運貨物的,比比皆是。 他走在這街上,顯得格外突兀。 少數同樣的書生碰到他,開口道:“你也是來找抄書的活?別去了,現在都不要抄書的了,全都是印刷代替?!?/br> 看來蔡豐嵐他們沒來也是對的。 紀元笑著道謝:“謝謝了,我去看看?!?/br> 那書生看他不死心,也就沒說什么。 紀元先去了看到的第一家印書作坊,這家人下意識道:“不要抄書的,只要字好能印刷的?!?/br> 紀元拱手:“我便是來應這個?!?/br> 那人見紀元年紀小,再道:“印書的字需是館閣體,卻又不能太死板,你行嗎?” 并非他看人低,而是眼前的書生年紀太小。 紀元點頭:“可以的?!?/br> 說著,取了紙筆當場寫字。 杜夫子都認證過的字,那怎么會有錯。 “這字,絕佳??!”書坊的人立刻道,“敢問書生姓名,可愿來我家書坊潤筆?” 原來這人是書坊老板的兒子,小書坊里的人都是親戚,他直接能做主。 紀元并未著急就職,仔細詢問了價格后,準備去其他地方再看看。 那老板兒子連忙道:“別啊,價格都好商量,你抄一本書,給你五兩,如何?” 多少? 五兩? “當然是有要求的,不僅字要端正,大小還有一樣,否則我們不收?!崩习鍍鹤佑址愿赖?,“字要是不好,我們書也賣得差,你明白的?!?/br> “放心,抄書的紙張,筆墨我們都提供?!?/br> 說著,就要把紀元往作坊里面拉,還要給他簽訂契約。 “五兩不夠的話,七兩也行?!?/br> 紀元見此哪能應允,找了理由趕緊脫身。 還好他跑得快,否則對方肯定要繼續誆騙。 這東市第一街的后街,也就簡稱東后街一共十四家印書作坊,他肯定會問個遍的。 不問個市場價,紀元也不會輕易簽契約。 還好這些作坊距離并不算遠,很快走了大半,紀元大概知道價格。 抄書也要看抄的是什么書。 如果是一時流行的話本,價格就會便宜些,同樣的質量要求也不會太高,但這種量大管飽。 抄的經典著作,價格能到幾十兩,甚至上百兩,但要求極為嚴苛。 字的大小規整,全部都有要求,一筆一畫都要準確無誤,紀元都很難達到要求,同樣這樣的活也少,一般不會找新人。 最中間的,便是最常出現的時文了,童試錄這種也算時文的一種。 就是最近一段時間里,書生們做得比較好的文章,又或者某某大家寫了什么詩詞教程,文章教程。 這些書的印刷量不小,流行的時間也適中。 價格都在五到十五兩,具體也看書的長短跟字數。 看來第一家的五兩,七兩,也有蒙騙的成分,但不算多。 了解到最后,只剩下最后五六家,其中四大書坊也在其中。 他們不僅印書的量最大,承接不少官方的任務,算是吃了口官家的飯。 估計他們的價格會高一些? 紀元這次進門,就用上杜夫子給的紙條了。 原本聽說他要來賺潤筆錢,四家只讓他等消息,當場寫字也不肯的。 拿出杜夫子給的紙張之后,個個換了面容。 府學書科杜夫子,出了名的字好,各家求都求不來。 他推薦的學生,肯定沒錯。 果然,紀元寫了之后,各家都給了價碼。 比小作坊多了三兩左右的銀子,同樣抄經典書籍的機會也多了些。 但有一條,抄了某家書坊的書之后,不許再給其他書坊做事,同樣的,書坊會提前給一筆競業費,作為補償。 第一家那么著急拉他簽契約,原來是這么回事。 至于杜夫子? 杜夫子書法好,名氣大,又是舉人,自然不在限制范圍內。 所以紀元要挑一家定下。 紀元心里有數,從岳家書坊離開時候,心里想著事,沒看到隨同父親一起過來的岳昌。 等紀元離開,岳昌立刻問了怎么回事。 書坊做事的人道:“是府學的一個小書生,杜夫子推薦他來做潤筆先生?!?/br> “東家您看,這小書生的字可真好?!?/br> 最后這句話自然對岳昌的父親道。 不過他卻并未喊岳昌少東家,自然因為岳昌上面還有已經成年的大哥。 岳老爺看了看紀元的字,明顯被驚艷道:“不愧是杜夫子推薦的人,契約簽了嗎?!?/br> 聽到說沒有,岳老爺道:“盡快簽了,如此好的字,不能落到其他書坊手中?!?/br> 都說周岳林王,但大家都是競爭關系,他也算排名第二,再努努力說不定就第一了。 岳昌臉色難看,開口道:“他就是紀元?!?/br> 紀元? 岳老爺知道是誰。 小三元紀元,十一歲的小三元,他怎么會知道。 私下里他還說過,這紀元要是他兒子就好了,認個干親也行啊。 當然了,最近不能認,岳昌就夠惹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