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節
再認一個十一歲的神童干親,徐大人肯定不高興。 看著父親的臉色,岳昌更是嫉妒。 連他爹都更喜歡紀元,紀元像是生來就為了擋他的路。 這算個小插曲,誰也沒在意。 紀元此刻正去了最后一家小書坊。 這家小書坊更是熱情,還拉著他道:“我們書坊價格給到十五,你一定要來?!?/br> 十五? 這也太高了。 太低有問題,太高也會有問題。 見紀元不被打動,對方還道:“真的不騙你,白紙黑字寫契約,不會有問題的?!?/br> 紀元卻道:“我看這潤筆的價格,跟印出來的本數也有關,印得越多,價格越高,你們為什么覺得這書一定能大賣?” 潤筆價格高,就要平攤到印書的成本里面去。 印得越多,每本書的成本就越低,賺的也越多,這是很簡單的算術題。 而每本書印出來之前,大家都會有個評估。 那這家小作坊,為何會覺得這書一定會大賣? 紀元見對方不答,便要離開,對方看看紀元的字,又想到那本書,咬牙低聲道:“因為我們的書好啊?!?/br> 好? 何種好? “我們印的那本書,收錄了今年童試極好的文章,上面還有小三元的文章呢,賣的能不好嗎?” “不僅本地售賣,還會運到外面,這種書是科舉必看書,銷量極大,所以給潤筆先生的費用也好?!?/br> 這家書坊也是著急,好不容易得了好文章,但想要好字卻是很難。 平日合作的潤筆先生,那字有些不夠格,眼前小書生這手漂亮的館閣體,卻是極好的。 紀元聽到小三元的名字,面色驚愕,開口道:“你們接了府學的印書單子?竟然要印童試錄?!?/br> 這小書坊抹抹臉:“自然不是,給官府印書,都是四大書坊的活,我們哪能拿到手?!?/br> “你們怎么印的?文章怎么得的?”紀元又道,“就算你們得了全部文章,那童試錄登了文章,你們再登,豈不是重復了,人家也不會買你的啊?!?/br> 同樣的內容,基本都會買大作坊的,一般來說價格差不多,質量卻更好些。 就拿合作的潤筆先生,大書坊的書法都要好些。 這小書房沒想到眼前書生這般了解,只得說了些實話:“我們收錄的,自然是童試錄上沒有的文章,反正你放心吧,這書絕對好賣?!?/br> 紀元思索片刻,終于明白過來。 好啊。 他碰到非法書商了! 情況是這樣的。 首先,童試的所有文章,都在府學手中。 府學會在童試結束后,挑選學生們的好文章收錄其中。 也就是之前說的,府學先收錄。 府學沒收錄進去的文章,各大書坊會來求取,同時給夠稿費。 比如說,他童試一共做了二十篇文章,收錄到《童試錄》里三到八篇。 剩下的文章便旁落。 書坊可以找到他獲得請求,給到稿費,隨后出版印刷。 但眼前的小作坊,并未征得童試里任何人的同意,就選了旁落的文章印出。 看他說得信誓旦旦,他們印出的書,絕對不會跟《童試錄》重復。 這怎么可能? 那么多篇,怎么精準避開《童試錄》里選的文章? 除非有人私下串通了。 而串通此事的,極有可能是獲得《童試錄》編纂機會的書坊。 紀元也直接問了:“消息竟然這樣靈通,就是不知《童試錄》是哪家的手筆,難道已經做出來了?” “今年府學給了岳家,五六月就做出了樣本,最近就要賣出呢!趁著各地來的學子多,都能帶回去!” “所以我們這本《童試錄補遺》也著急啊?!?/br> 《童試錄補遺》,這倒真是補遺了。 這岳家得了《童試錄》的印刷權,自然知道哪些文章沒有收錄進去。 私下賣消息給小作坊,直接印刷,又能大賺一筆。 紀元深吸口氣,又道:“那這補遺的文章,可經過考生們的同意?” 小作坊的人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怎么這么多問題。 要不是看他字好,早就把他趕走,這人耐性子道:“當然同意了,潤筆費都給了不少呢!” “小三元的也給了?” “自然給了!” 紀元冷笑:“我怎么不知?” 你不知? 你不知道什么? 紀元這才拿出杜夫子給的紙條。 只有大作坊需要舉薦,小作坊不太會問,故而方才一直沒取出來。 這紙條上寫的便是:“本夫子學生紀元,書法一流,好字行云流水,特此薦于書坊,可做潤筆先生?!?/br> 落款是府學書科杜樂天。 杜夫子 ! 紀元?! 小三元紀元。 這名字,東市第一街誰不知道? 小作坊宋家人腿一軟。 他,他剛才都說了什么?! 還說經過小三元的同意,可以印出他的文章? 紀元也不多說,直言道:“但凡市面上有流通我的文章,除了府學印出之外,我都會追究?!?/br> “你猜,官府會護著小三元,還是護著你們?” 這還用說。 若他們周岳林王四家,那官府還會網開一面。 但只是個小作坊而已,自然會維護讀書人的體面,狠狠罰他們一筆。 畢竟竊取文章這種事,書生們都不愿意,府衙的人也都是讀書人考上來,肯定向著紀元。 等紀元離開,這書坊的人癱軟在地,想到給岳家送的千兩銀子,這下算打水漂了。 岳家還說,本地少買一些,全都賣到外地,那建孟府的人也不知道。 等真正知道了,書也就完了,更不知道更加印的,不會有絲毫風險。 事情一般也確實如此。 可這還沒辦呢,就被正主發現。 肯定完全沒了機會。 只要市面上有一本,紀元就能告到官府去。 “完了,全完了?!?/br> “讓人別印了,否則肯定吃官司?!?/br> 紀元走出小書坊,看了看方才進過的岳家書坊,深吸口氣。 本就因為岳昌的緣故,他并不想去這家,看著姓氏就知道其中肯定有關系。 現在更加不喜了。 想來那本所謂的《童試錄補遺》,所有文章都沒經過允許。 自己的,第二名白和尚,第三名蔡豐嵐,等等都沒同意過此事。 等到《童試錄》賣出之后,肯定會有正規的書商求取文章,老老實實按照流程給稿費,再賣出。 但到那會,所謂的《童試錄補遺》肯定早就上市了。 到時候,老實印書的書商倒霉,收到稿費的書生說不定也會被牽連。 總之是個多輸的局面。 也有贏家。 岳家。 紀元從這家路過,直接把他們劃進黑名單。 絲毫不理會他們家管事再三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