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節
李錦率先道:“堂哥?你這是說什么?在府學讀書不好嗎?我出來的時候,我爹給了不少銀錢,足夠咱們生活很久的,鄉試結束他們還會再送銀資過來?!?/br> 要說他們縣學好嗎? 非常好。 同窗之間相處簡單,夫子對學生們也是真心愛護。 但教學相比,肯定還是府學更勝一籌。 君子六藝這種被府學稱為輔科的,他們可是一項都沒有。 再說,今日剛剛考完,他為何這般沮喪。 怎么樣也要等到放榜之后啊。 紀元也點頭。 李勛卻直接說了:“若中了還好,不中的話,我是想回去當夫子的,不過聽說縣學當夫子也要考核,所以要提前問問?!?/br> 李勛繼續道:“伯父,也就是你爹,對我著實很好,出來讀書都是族里出錢。若只有我,這自然沒什么,可我爹娘年紀也大,妻子也等了兩年?!?/br> 這都是實打實的難處。 便是族里,也不能盡數全幫。 估計是說多了,李勛感慨道:“想當年我也是縣案首,總以為自己聰穎得很,來了府學方知天外有天?!?/br> 這自然不是在說紀元,李勛只是感慨自己罷了。 “今年咱們這鄉試人數兩千七百四十二?!?/br> “你們猜,大約會取多少人?” “五十九?!?/br> “連百分之三的比例都不大,我實在沒勇氣,覺得自己會是那百分之三?!?/br> 童試的比例還是一百人中選十個左右。 到了鄉試,就是一百個秀才里面,選三個,甚至不到三個。 怪不得考完試,李勛就已經有了退的心思。 紀元把自己知道的事說了下:“縣學今年確實缺夫子,調走了七八人不說,今年招生也會更多?!?/br> “估計縣學會招十人以上,都是到時候落地的甲等堂秀才報名,你提前寫信回去,教諭多半會答應你報名的?!?/br> “不管過與不過,算是兩手準備?!?/br> 李勛聽聞,心情好了些。 招那么多人,自己說不定也能去當夫子,去縣學當夫子,還是更安穩,更能照顧家里。 紀元又道:“咱們縣學的黃夫子,他就是一邊當夫子,一邊備考。去年他不就考中了嗎?!?/br> 此話確實激烈到萎靡不振的李勛。 是啊,黃夫子可以,他說不定也行,反正比現在灰心喪氣得強。 回縣學教書或許是個好出路。 剩下幾人同樣嘆口氣。 好像已經看到自己的以后了。 紀元看看他們,開口道:“下次考試,誰知道會是什么情況,空想無用,不如念書?!?/br> 紀元道:“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br> “先努力才知道結果,不是嗎?” 是,當然是。 眾人低落的心情又被調回來。 當然,還是可惜李勛拋棄府學的學業回去,雖然比較起來,這是最好的選擇了。 紀元,蔡豐嵐,白和尚他們回了棲巖寺。 跟著清風,三人也冷靜下來。 想來不管二十日的榜單如何,大家都能平靜面對。 而接下來的時間,還是要繼續讀書。 蔡豐嵐李錦倒是跟著紀元去了幾次跑馬場,看到紀元最近一段時間已經學會騎馬,甚至還能跑馬,簡直羨慕不已。 他們備考的時候,紀元竟然自己偷偷練習! 他怎么偷偷摸摸地卷??! 再看到射箭,兩人無話可說,李錦幽幽道:“終于知道,蔡兄為什么說不想跟你當同窗了?!?/br> “別著急,你們也能學會?!奔o元笑,“這射箭確實有意思?!?/br> 說著,一個十環正中靶心。 李錦默默離開,站到蔡豐嵐這邊。 他不想跟天才站在一起! 太打擊自信心了! 考生們出來之后,府城果然又熱鬧起來,除了書生們去東市第一街“掃貨”之外,許多八卦也流傳開。 傳得最多的,自然是神童論。 八年前的事還是有很多人知道的。 岳家此時也是黑著臉。 他們并非不知道徐大人討厭培養神童,但帶著岳昌去拜見徐大人之前,根本不知道是這位啊。 每年的監臨官來之前,沒有人知道是哪個朝臣,目的是避免跟考生勾結作弊。 岳家也想到會是不喜歡神童的,但沒想到是所有朝臣中最極端不喜歡的那個。 當時想攔著岳昌拜見,誰料還是被徐大人看到,還問了幾句。 當時說什么:“這就是神童?!?/br> 更說了句:“等你的鄉試成績?!?/br> 這話并不重,聽著甚至有鼓勵的意思。 但這是徐大人??! 他是最痛恨這個的。 聽說他當年看見被灌符水死去的孩子尸體,氣得當場打人。 岳家當時沒說什么,還讓大家都瞞著岳昌,至少在他考完之前,不準講徐大人的事,以免影響心態。 更告訴他,那就是監臨官的鼓勵,讓他好好考。 那幾日沒讓他接觸外人,看似是讓他專心備考,實際隔絕消息。 現在考完了,岳昌自然而然知道。 他整個人都傻了,他甚至還拿這話刺激過紀元。 原來根本不是刺激,是讓紀元看自己的笑話。 岳昌考完之后,幾乎不想看任何人。 十二歲的小孩,考試四天三夜本就辛苦,現在又受打擊,當天就病了。 紀元他們聽到后,也覺得可憐。 揠苗助長確實不太對。 他? 他也不算啊。 紀元絲毫不知道,他淡定的表情在外人看來,心里更加確定,天才神童的一個標準,那就是心態要好! 要跟紀元一樣! 紀元還在算時間。 等八月二十放榜之后,他就要去東市第一街,書杜夫子給他的紙條還沒用。 當時杜夫子說要等到鄉試過后去求職,到時候有很多書要抄錄印刷,他的字正好派上用場。 別人是在等放榜成績,他是在干活的機會。 只要找到活,他就可以先把身上的錢買副叆叇,讓來考試的同鄉送回去。 叆叇這種貴重的物件,還是讓認識的人送更放心。 要說眼鏡這東西,天齊國很早就有,只是價格一直不菲。 都是從西域進貢過來,近些年貿易多了,才能流通到市面上,紀元問過數科高夫子,他沒說具體價格,只講一幅好的叆叇約莫是一匹駿馬價格。 就算這樣,也比之前便宜很多了。 而當今市面上好馬價格,大概在四十兩左右。 紀元身上現銀子如今有二十五兩,還有張壓箱底的銀票,可銀票卻是羅博士給的,他不能借花獻佛。 單說給蒙師買叆叇,羅博士還會夸他。 若說用羅博士給的銀錢買,只怕會有誤會。 紀元說什么都不會做這種事,故而還是先找活為好。 現在鄉試學生們已經出來,想來大小書坊都在準備印書,自己不如現在去看看? 至少留個名字,印書的時候好找他。 于是紀元便去了東市第一街,但并未去前面的店鋪,直接去了店鋪后面的作坊。 蔡豐嵐,白和尚聽聞后,本來也打算出來看看。 他們的字不如紀元,卻也能做些普通抄錄的活,看看能不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