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節
后面出現的數科夫子幽幽道:“來得剛剛好,就這么多學生?!?/br> 數科夫子臉上幽怨,手里翻書卻很快,還對紀元道:“你買書了嗎,沒有的話,這一本給你?!?/br> 紀元還真買了兩本,一本《九章算術》,一本《九章算術注》。 這兩本都是經典著作。 也是數科的教學課本。 數科夫子看了看,從講臺后面掏出來四五本不同的:“拿著吧,都是之前學生不要的?!?/br> ??? 臺下學生朝他招手:“來來來,坐吧,加上你,咱們正好八個人?!?/br> 建孟府府學的學生,共計五百七十一人。 只有八個人學數科? 這不科學! 好吧,現在的人也不注重科學。 來上這門課的學生們,甚至不用買書,因為之前報了數科的學生,多半學不進去,買的書都扔到這了。 紀元看著無比心疼。 也就是府城的書確實便宜,放在正榮縣,大家恨不得供起來。 數科夫子嘆口氣,眼睛無神,左掏右掏出,從袖子里拿出一副叆叇,就是古代的眼鏡。 拿出來之后,數科夫子還是一副幽幽的表情:“講到哪了,大家翻翻書?!?/br> 紀元翻開書,先從《九章算術》目錄看起。 這本數學巨著,放到現代也不過時。 算法跟思想都很有創新。 里面還提過一元二次方程,在古代自然不叫這個,稱呼為正負開方術。 勾股定理也是有涉獵的。 要說天齊國對數學雖然不算重視,但厲害的人物還是層出不窮。 高深數學的研究也從未停止。 可惜的,就是沒有完全應用到實際方面。 紀元等著數科夫子教學,只見他道:“來,算一道題?!?/br> 數科夫子直接道:“猴子摘桃,五個猴子摘了十個桃,一個猴子摘了幾個?!?/br> ??? 這也是問題?! 紀元答兩個。 夫子看他一眼,其他學生還在寫題,不過大部分人都能答。 后面繼續:“五個猴子,每人摘了三個桃,去掉五個壞掉的桃子,一共還剩幾個?!?/br> 十個。 紀元默默寫下答案,這次沒有直接說。 但夫子卻走過來,這下再次看向紀元。 五個猴子,每個人摘了七個桃,三個壞掉的桃,五個吃掉的,然后又每人又去摘了倆。 算吧。 好了。 紀元確定,府學教的數科非?;A,甚至沒有按照《九章算術》來教。 否則第一章的方田,也就是計算平面圖形的面積,什么矩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等,就這一章,應該就會勸退很多人。 也怪不得數科夫子提不起精神。 讓一個高深的數學家,去教小孩加減乘除,不打瞌睡就是尊重了。 一堂課結束,紀元都有些昏昏欲睡。 數學,果然是催眠神器。 紀元沒發現,臺上的數科夫子頓了頓,悄悄把講題思路又簡化了,甚至把數學題目出得更簡單一些。 最后的課業,甚至只有加減法。 只能說,這堂課剛下學,紀元就把作業給做完了。 其他七個學生見到夫子走了,悄悄走到紀元身邊:“那個,你覺得咱們夫子怎么樣?” 紀元想了想:“很負責?!?/br> 如果不負責的話,肯定扭頭就走了。 不說數學家了,讓一個高中數學老師去小學教數學,都會很頭疼吧。 剩下的學生松口氣,幫著紀元整理東西,又偷偷問:“你下節課還來嗎?” 紀元有些奇怪,沒有說話。 對方還以為他不想來上課了,趕緊道:“咱們夫子人很好的,等到月考的時候也不會為難大家?!?/br> “是啊是啊,這些也不難的,雖然對平時生活沒什么用,對科舉用處也不大,可學了沒壞處的?!?/br> “你可別說話了?!?/br> 紀元這才明白,大家怎么回事,以為他下堂課不來了嗎! 這怎么可能??! 學習數學,解答公式,甚至是他一種冷靜的方式,沉浸在做題當中,其實是很快樂的。 “我會來的?!奔o元說完,見大家松口氣,好笑道,“為什么怕我不來???” 其他七人瞬間沉默。 怎么說呢! 數科學生本來就少,好不容易來了一個新生,數科夫子還是高興的。 更別說這新生還是小三元,數科夫子表面不講,心里肯定美滋滋的。 他們都不忍心讓夫子失望。 聽到大家的回答,紀元默默心疼夫子一分鐘。 沒辦法,如今這六科甚至都被稱為輔科了。 而數科又是其中最末尾。 按照科舉的發展,想來數科被取消都不意外。 紀元腦子忽然閃過什么:“今天夫子講的題目都很簡單,難道也是為了留住我?” 不是紀元臉大。 而是這個猜測很合理啊。 七個同窗默默點頭。 平時的題目不至于這么簡單的。 紀元撓頭:“不用的,我肯定會學下去,讓夫子正常講課就行?!?/br> 聽到這,眾人才高興起來。 能在這種環境下來讀數科的,必然是對數科很感興趣。 科舉都不考的科目,他們卻要來讀,這要不是熱愛,那還有什么是熱鬧? 禮樂書律射這種,平時還實用。 也就他們數科平常生活不怎么能用到了。 七個聽了紀元的話,瞬間覺得他有眼光。 他們八個人,絕對是好同學,好同窗! 幾個人交換姓名,甚至相約回頭一起吃飯! 他們數科學生最團結了! 在他們目光下,紀元好笑地走出府學,外面白和尚跟蔡豐嵐都在等著。 他們兩個也從書科教室里出來,不過他們倆的表情有些不同。 便是白和尚都有些無奈。 李錦更是欲言又止,忍不住嘆氣。 紀元一眼看出不對勁。 蔡豐嵐道:“書科的杜夫子,估計會找你去問話?!?/br> 書科? 杜夫子? 他不認識啊。 李錦道:“走吧,去我家吃飯,棲巖寺不管晚飯,你們也不好總出去吃?!?/br> 李錦還是經過李勛提醒,反正家中雇的廚娘要給他們做完飯,不如把紀元他們的也做了,吃過飯他們正好回棲巖寺。 大家都在外面讀書,肯定要互相幫忙。 紀元,蔡豐嵐,白和尚自然點頭,這對他們來說很方便。 白和尚也不介意桌子上有葷腥,反正他不吃就行了。 吃晚飯的時候,蔡豐嵐說了他們在書科上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