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既如此,畫畫也可以教了。 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對胃口的學生,不教對不起他的本事。 “還好, 學生也買了些顏料, 不知道合不合適?!奔o元把自己買的顏料說出來,只見房老夫子搖頭。 “暫時用不到, 我們學山水畫,先用水墨即可?!狈坷戏蜃拥?。 說起來,今年學畫畫的事,是去年已經定好的。 紀元去年還在發愁顏料,沒想到暫時用不到。 不用就好,他那點錢,真的不夠買多少顏料。 怪不得都說學美術燒錢。 而且就算不用顏料,買宣紙也是一筆開銷。 還好,他還有些家底。 只聽房老夫子介紹道:“華夏山水畫,大概分為兩類?!?/br> 說著房老夫子隨手畫出一幅儒雅清秀的山水韻味:“這是南派?!?/br> “因為地域不同,所產生的畫作也不同?!?/br> “南方,特別是江南一帶,土地肥沃,氣候濕潤,這樣地方就會給人一種百草豐茂之感?!?/br> “而誕生在這種地方的畫作,風格也大多如此?!?/br> 不同的土壤,不僅能長出不同的糧食。 就連人的性格,風俗,都會大不相同。 這跟地域有很大關系。 換句話說,就是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畫作也是一樣。 不同的風土人情,畫出來的畫都是一樣的。 紀元想到羅博士說的,南派學生跟北派學生的文章都不同,沒想到畫作也是這樣。 想也是,縣學諸多夫子中,代表南派的自然是禮記博士殷博士,他的性格就跟典型北派羅博士很不同。 紀元思索稍微走神,又回到畫作上。 房老夫子畫出的南派畫作,有一種平淡天真,細膩婉約之感。 打個比喻來講,像是如沐春風。 房老夫子又添幾筆,只覺得畫作上植被茂盛,豐富多姿,確實有江南風情。 這就是紀元上輩子見多識廣的好處了。 雖然沒有自己去過江南,但腦海里有江南風景的印象。 若換個沒去過江南的學子來,估計看也看不出這是什么風格。 不僅是江南風景。 說出西北風景,沙漠風景,甚至許多人一輩子都未見過的大海,紀元都能有所印象。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要把讀書讀到的,跟所見風景結合。 古代人可沒機會坐在家里面,便欣賞大好山河的風景。 華夏有著世界上所有的地貌,而紀元,自然是全都看過的。 單這一點,紀元在各地風貌上,就領先別人一大截。 估計紀元跟房老夫子都不知道,這些各地風貌印象,會在接下來的畫作學習里,占有多少便宜。 人沒有辦法描繪出自己從未看過的景色,自然也畫不出來。 紀元有幸,他是見過祖國大好山河的。 “婉約秀美,好漂亮的江南景致?!奔o元忍不住贊嘆道。 房老夫子看看他:“你怎知江南是這般?” 紀元頓住,總不好說自己是在電視,紀錄片上看到的。 就算是后代的電視劇,也能欣賞絕美的江南風光。 更別說,他跟爺爺奶奶還去蘇州看過真正的園林風光。 紀元含糊道:“羅博士那有幅名畫錄,我翻看了很多?!?/br> “原來是這樣?!狈坷戏蜃拥?,“若有機會,一定要自己去看才行?!?/br> “煙雨蒙蒙,不知有多美,老夫的南派畫作,就是在那有所提升?!?/br> 如今籠統說南派,其實南派中也有細分,房老夫子走遍江南,才摩挲其中一二。 紀元看著,以為房老夫子就是南派,沒想到老夫子又抽出一張宣紙。 房老夫子道:“咱們這里算是北方,學南派,并沒有那個環境。如今適合你的,還是北派山水?!?/br> “北派山水,自然也跟北方氣候有關?!?/br> “干燥,風沙,是北派地貌的特征,而北派的人多豪爽耿直,畫作也帶有其中特征?!?/br> 房老夫子大手一揮,強勁渾厚的山石躍然紙上。 高山飛泉,一眼看出其豪杰氣勢。 這里的山石輪廓清晰,絲毫不見方才的柔美之感,就連筆法也是大開大合。 “水墨山水畫,聽名字就知道,由水跟墨來作畫?!?/br> “但重點,就在這水上,如何用水,怎么調墨,也是作畫的根本?!?/br> “有人說第一個畫水墨畫的,是唐代王維,他師承李思訓,又學吳道子,其風格純正單一,審美不同凡人?!?/br> 說起作畫,房老夫子不復往日的沉默,滔滔不絕講著。 大詩人王維,紀元自然知道,都說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詩畫合一,水墨畫,極能代表文人畫的風采。 故而,這也是初入國畫最佳的選擇。 一直到近戌時,紀元才從房老夫子這離開,滿腦子都是繪畫。 水墨畫更見筆下的功底,按照房老夫子說:“若能畫好水墨畫,你的字必然能再次進步?!?/br> 也就是說,這兩者相輔相成,老夫子讓他開始學畫,也能同樣練字。 畢竟考驗的,都是筆頭的功力,對毛筆的掌握。 從尊經閣離開,紀元先是去了廚房,把自己做的點心取上。 給房老夫子做點心,自然也不會忘記羅博士。 這次做的茶味糕點,也是想到羅博士的口味。 見紀元如此上道,羅博士倒是不再故意冷著臉,可還是把試卷往他面前一放。 “來吧,《春秋》經考試?!?/br> 下午考了大課的月考。 現在繼續小課的月考。 紀元趕緊整理思緒,把雜念清空,認真答題。 羅博士在旁邊吃著糕點,從書房里找出幾本壓箱底的畫譜。 既然要學畫畫,那就要學好。 他羅博士的學生,不能只精一樣。 多看畫譜,同樣能提高審美。 像房老夫子所說,每個地方的風格不同,羅博士這里收集的畫譜,多也是北派風格。 看來紀元想要學會南派,只有去江南的時候才能學了。 那也不知是什么時候。 一個時辰過去,小課的月考結束。 大課考試結果出來得很快。 小課更快,羅博士讓紀元坐下等,他立刻改試卷。 背默多是沒錯的,紀元對此一向上心。 他記憶力好,旁人背好幾遍的東西,他兩三遍便能默記,看著羅博士滿意的表情,就知道背默上問題不大。 春秋經論,倒也符合初學者的見解。 “算過關了?!绷_博士下意識伸手拿點心,才發現盤子空空如也,見紀元認真聽他說話,沒發現他的動作,悄悄收回手。 “好了,回去吧,今日不留課業?!?/br> 紀元從羅博士家中離開,手里又帶了幾本書。 一半是殷博士推薦的禮記相關典籍,另一半是幾本畫譜。 這都是他今年要學的啊。 鞏固好《禮記》,學個水墨畫的入門。 還有新學的《春秋》。 打底的四書。 這樣的日子,充實且快樂。 古代讀書人一邊學四書五經,一邊練字畫畫,原來是這種感覺。 特別是畫畫上,紀元從中學到許多樂趣,有時從一個人的畫作上,就能看出畫師不同的性格。 房老夫子在畫作的筆法更是讓紀元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