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這話一出,同學們沉默了。 等會,他們好像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 紀元八歲在私塾窗外讀了一年的書,就考到了縣學。 六百多人報名的縣學,只取前二十名的縣學? “我要緩緩,紀元你還是人嗎?!?/br> 這句話雖然在很多人的心中,但還是頭一次被直白地講出來。 說話的人趕緊捂住嘴,生怕冒犯到紀元。 紀元平時脾氣很好,誰要惹到他,絕對沒有好下場! 大家心里都清楚! 誰料紀元聽這話也只是好笑地搖搖頭:“運氣比較好,遇到的夫子好?!?/br> 一年的時間啟蒙,學四書,這叫運氣好。 呵呵。 他們運氣怎么沒那么好。 “這么看來,你字寫的不好,太正常了,一年的學習,還沒錢,字要是還能練好,那才是奇怪?!?/br> “是啊,原來是這樣,如果你早早讀書,這會肯定考上秀才了?!?/br> 眾人七嘴八舌,本來就是一個學堂的同窗,說著說著,幾乎要把紀元夸上天了。 紀元無奈,趕緊擺手。 他也不過占了前輩子的記憶而已。 可他的模樣在同窗眼中,那就是絕對的謙虛。 知道紀元的身世之后,所有人對他心服口服。 易地而處,他們絕對做不到紀元這樣。 說不定真的一輩子放牛了。 可他卻讀到縣學,甚至還在縣學名列前茅。 如此地勤奮用功,真的讓他們都自愧不如。 吃過午飯,早就滿臉通紅的常慶走了過來,李廷跟錢飛下意識去擋,只聽常慶低聲道:“紀元,對不起?!?/br> 他之前還以為,紀元家境還不錯,不理解他這種困苦出身的窮人。 更不知道,他在一家不認同讀書的環境里,艱難求學有多苦。 現在呢。 現在他恨不得打自己兩耳光。 私下沒人的時候他確實打了。 他到底有什么臉在紀元面前說那些話,有什么臉質疑他的字丑。 “之前是我小人之心,看你的字不好,就挑撥王興志他們?!背c低著頭,朝紀元作深揖。 一般弟子拜見老師,才會行這樣的禮,如此大庭廣眾之下,他是真的在道歉。 被提到的王興志,王興杰兩人,在眾人目光下,也咬著牙過來道歉。 “紀元,對不起?!?/br> 三個人對紀元行禮,常慶面色通紅,滿是愧疚。 紀元笑道:“方才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br> “后面還有一句,既往不咎?!?/br> “過去的事就不要追究了?!?/br> 或者是四書《論語》里的一句話。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做過的事不要再評說了,完成的事也不要再議論,過去的事也不要再追究。 這里的人學過四書,自然明白里面的道理。 可學歸學,真正實行的,卻是少數。 “我不會追究這些事,以后你們也不要再來找麻煩即可?!奔o元不會跟這三人真正握手言和。 但也不會永遠揪著不放。 常慶再次道歉,似乎真的大徹大悟。 至于王興志他們,紀元更不在乎,愛怎么樣怎么樣,不要打擾他讀書啊。 不過下午上課,紀元發現更多不同。 同學們同情的目光也就算了,怎么五經博士也是如此。 五經博士看向紀元的眼神滿是憐愛。 以前只知道紀元家境不好,卻不知道具體的情況。 縣學里有幾個夫子知道些,但也不好亂說,故而大部分人都不知情。 因為治病牛的事,紀元的身世才被傳得沸沸揚揚。 現在整個縣學的夫子都知道了。 貧且益堅,這句話用在紀元身上再合適不過。 在五經博士贊嘆的目光中,紀元小跑著離開。 哎,大家正常點??! 他真的沒那么慘! 慘的是小紀元,如今的他已經緩過來了。 下午放學,紀元匆匆吃了飯,就去后廚,拿了自己請廚房人幫他買的東西。 看到明顯比之前多的物件,還有大人們憐愛的目光,紀元就知道,連廚房幫工的人都聽說了??! 算了算了,還是趕緊去尊經閣找老夫子吧,他不愛閑聊,也不愛八卦。 說起尊經閣的老夫子,紀元至今還不知道他的姓名。 老夫子不讓問,他自然也不會冒犯。 老夫子平日看守尊經閣,醉心書畫,另一個愛好便是美食。 一個是符曾湯圓,還有縣城其他小點心,十分嗜甜。 紀元為了表示感謝,買了許多次點心孝敬,再順手做些消食的湯茶。 他的字進步那樣大,全靠老夫子的指點,紀元自然心存感激。 不過老夫子太愛吃甜,還喜歡湯圓那種不容消化的食物,讓紀元有些憂心。 最近閑下來,拜托后廚幫忙采買了食材,他親自給夫子做吃食。 紀元帶著書本課業來到尊經閣,直接去了角門的小茶室,開始做芋泥。 芋泥香甜軟和,肯定符合老夫子的胃口,同時又容易消化,化痰生津,適合老年人食用。 紀元在這蒸芋頭,做芋泥,又把紅棗碎片,冬瓜湯,瓜子rou,時令水果這些準備好。 等到芋頭二次蒸好,就能拌在一起做成甜品。 另一邊煮了菊花決明子的茶水,快到晚上了,喝這樣平和養目的茶水最好。 這邊等著水開,紀元順手拿起今日學的課業溫書,只聽門外傳來腳步聲。 老夫子在小茶室外踱步,見紀元起身,趕緊道:“坐下吧,不用起來?!?/br> 說罷,老夫子看看茶室里的東西。 這小茶室里,東西原本不多,他喝茶也只為提神,不在意茶水好壞。 可現在,紅棗,蜂蜜,決明子,山楂,菊花,各色茶料雖然算不名貴,卻琳瑯滿目。 不止如此,這個小學生還每每帶來吃食。 縣城里好吃的點心他都買了個遍。 得空的時候還親手做點心。 老夫子從不覺得自己受之有愧。 他指點出來的書法,絕對拿得出手。 平日他也懶得教人,要不是看紀元勤勉,人又機靈,根本懶得說。 別說吃食茶水了,便是古董名畫他都受得起。 老夫子也沒把這些東西耗費的銀錢放在心上。 反而更覺得紀元的用心更讓他暗暗點頭。 但今日聽到一些傳言,老夫子有些坐不住了。 他平日不愛聽那些流言八卦,若不是跟紀元有關,他根本不會去聽。 誰知道這一聽,老夫子忐忑難安,只覺得心疼這個小學生。 一聽到茶室的動靜,老夫子立刻起身來看。 見學生又是芋頭,又是豬油,又是紅棗,冬瓜糖,自己剝的瓜子等等,一向對金銀錢財不在意的老夫子,竟然暗暗開始算賬。 這些東西對他來說是小物,對自己這個學生來說,肯定是巨款。 以前老夫子沒在意,也是覺得這點東西不費什么銀子。 現在知道情況,只覺得吃下肚子的東西,怎么都難受啊。 老夫子心里生出些許愧疚,張了張嘴,又聞到香氣十足的芋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