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紀元以為老夫子聞到味道想吃了,趕緊道:“馬上就好,您在院子稍坐吧?!?/br> 老夫子斟酌半天,放了個荷包在小茶室,這才扭頭離開。 紀元奇怪,但荷包拿到手里就感覺不對勁。 沉甸甸的,還有銀子銅錢碰撞的聲音。 ??? 老夫子是在給他錢? 打開一看,里面果然是銀錢,打眼一看,至少十幾兩。 紀元哭笑不得,他平日給老夫子買的東西,算得上用心,但絕對談不上價格。 這給他,真的受之有愧啊。 稍微想想便了然,老夫子必然也聽到那些傳言了。 那邊芋泥蒸好,紀元趕緊做成小點心,連同茶水,荷包,一起端了出去。 老夫子聞到香味,下意識聳鼻,又看到錢袋被送回來,立刻道:“怎么不收下?!?/br> 不等說話,老夫子就道:“這些于我是小錢,對你來說不同,夫子我受學生茶水雖理所應當,卻也不能要你辛苦攢下的銅板?!?/br> 老夫子一貫有話直說,這也說得直白。 他知道,紀元不會覺得難堪,這學生是個難得的寵辱不驚的人。 果然,紀元并未覺得難堪,只是認真奉茶:“夫子,我真的賺了些銀錢?!?/br> “在村里賣了些飼料,前兩日去牛家給??床?,又得了銀錢?!?/br> “學生買的這些東西,總共也費不了什么銀子?!?/br> “學生受您傳授,這點東西,又算得了什么。旁的不說,您借我姜帖,可是花錢都買不到的?!?/br> 這自然是實話。 紀元在縣學有段時間,也見過不少夫子的書法,在現代更是看過不少名家書畫。 老夫子的筆法深厚,絕對稱得上名師。 這樣的老師教他,放在其他地方,給錢都不得拜師,更不用說手把手教學。 那姜帖更是有名,紀元才是占了大便宜的人。 紀元說得誠懇,老夫子卻不聽,相持不下,紀元只在里面取一點點銅板:“夫子,學生只取原料的銀錢,多得真的不能要了?!?/br> “親手給夫子做吃食,就當學生的心意?!?/br> 這倒是可以的。 老夫子松口氣,心里對這個偶然收下的學生愈發喜歡。 經此一事,師徒二人倒是更親近了,紀元也在想著,以后再換個花樣給老師做吃的。 對他來說不費什么事,又能表達他的感激。 等老夫子批完他的大字,紀元才收拾東西回宿舍繼續讀書。 回去的路上,紀元摸了摸老夫子一定要給的銅板。 怎么算著算著,他來縣學之后真的不僅沒花錢,反而銀子變多了。 現在算下來,他只要等到年底再賣一次青儲料,就夠一年的學習費用。 如此看來,考到縣學真是不錯。 花錢的地方雖然變多了,可總體來看,增項卻更多。 這次回到宿舍,里面的氣氛就不同了。 或許是知道有人比他們的家境還不好,以前宿舍的別扭勁也沒了。 就連李廷的新書拿出來,其他人也不像之前那般嫉妒。 家境這東西,誰也不能左右。 他們不像李廷他們家境可能不錯,也不像紀元那般凄慘,能在縣學讀書,應該知足了。 宿舍氣氛變好,肯定是好事,紀元等人寫了課業,又互相choucha背書,等到夜晚才準備睡下。 睡之前紀元又做了遍眼保健cao。 雖說天齊國也有近視眼鏡,如今叫叆叇(ai dai)。 但這東西太貴,而且有個不近視的眼睛很重要,所以紀元每日都要按時做眼保健cao。 李廷也跟著做。 宿舍其他人之前不好意思問,現在忍不住道:“紀元,你們每天做的這是什么啊?!?/br> “眼保健cao?!奔o元道,“可以保護眼睛,延緩眼睛疲勞,不然眼睛壞掉了,讀書會更難?!?/br> 一般讀書多年的夫子都會這樣的問題。 趙夫子就是這樣。 丙等堂有些學生視力也比別人差。 一聽對眼睛有幫助,陳志良扭捏道:“我能不能也跟著練?” “可以?!?/br> 宿舍里眾人趕緊起來,跟著紀元一起做眼保健cao,跟著紀元做肯定沒錯! 自開學以后,丙等堂學習氛圍越來越濃。 紀元的身世揭開之后,每個人都對讀書更加用心。 一個是現在都三月中旬了,再有半個月,又是一次月考。 還有就是,人家紀元都能努力學習,你為什么不能? 在安紀村里,紀元是別人家小孩,在縣學同樣是。 家里在縣城的學生更能體會到。 畢竟每日都要回家,一回家就能聽到家人說,人家紀元如何如何,這話聽的他們還沒辦法反駁。 誰讓紀元太厲害了。 一年的學習,考進縣學,一個月的用功,字也跟上進度。 這等天才,便是嫉妒的心都生不出來! 夫子博士們對此很是滿意。 學生們愿意學,他們教書的熱情也更高漲。 縣學一切平穩,縣衙卻還是忙的厲害。 春來早的事讓衙門上下忙的團團轉,縣令還要查漏補缺,準備多培養一些獸醫。 本地獸醫醫術不精,便去尋其他地方厲害獸醫來教學。 否則再發生這樣的事,也不能只憑運氣來處理。 若沒有紀元,那正榮縣今年就難了。 天齊國四年一個任期,縣令今年是第三年。 前兩年的上峰評價都極好,不能毀在半 途。 正榮縣處理得及時,隔壁幾個縣也跟著受益,縣令,縣丞,主簿,三班六房的捕快,日日都在外面跑。 等到縣里的牛都醫治好,再埋了三頭病死的牛,又從財政補貼些銀子,好讓受損的人家再買牛犢。 一切處理結束,縣丞拍拍腦袋,還有一件事給忘了。 縣丞吩咐左右手:“磨墨,紀元的表彰信還未寫?!?/br> 他好歹也是舉人出身,這種夸贊的信件,必須要好好寫,讓大家都知道,這事是紀元的功勞。 衙門吩咐的事一件件辦下去。 其中培養獸醫也是關鍵。 張獸醫沒想到,自己最近幾年竟然成了香餑餑,今年更是如此。 知道縣里想要獸醫之后,來拜師的人要踏破門檻。 他其實算個半吊子,好在普通的病癥是能看的。 就這還有許多人上門。 看著眼前十二三,十三四的少年們提著禮物上門,張獸醫也沒全都拒絕。 衙門那邊也說讓他收徒,回頭等府城的獸醫過來,他們還要一起再學。 這意思就是,讓他選幾個當徒弟。 正榮縣里七八個獸醫基本都得了吩咐。 衙門說的事,他們自然要辦。 張獸醫準備暫時收四個徒弟,但登門的就有二三十人,他還要慢慢挑。 其中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他爹媽領著過來,看著憨厚老實,問了幾句,張獸醫詫異:“你還識字?” 安大海趕緊點頭:“識字的,讀了兩年的書?!?/br> 識字的人學醫自然最好,張獸醫之前還買過獸醫的書,但他識字不多,看得一知半解。 眼下這個少年竟然認字,那再好不過了。 張獸醫又問了問:“你叫什么名字來著?” “安大海?!?/br> 安大海爹娘都緊張得很。 學門手藝并不簡單,想學徒更是難上加難。 同村紀元他叔嬸家,為了讓紀利當個賬房學徒,送出去多少禮物,每年節禮還要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