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節
李廷也沒舍得,兩人看了一會,被老板發現。 沒想到的是,這個胖胖的書鋪老板,竟然還認識紀元:“是你?去年你來過兩次?!?/br> 頭一次碰到黃夫子,第二次年關前買了許多,但那時候書鋪忙,老板并未打 招呼。 沒想到還認識他。 老板又見紀元穿著縣學的冬衣,驚訝道:“你還真考上了?!?/br> “不對,你就是那個小神童紀元?” “那個年紀最小,卻在六百多人當中考中的紀元?” “還寫了竹石?” 說著,老板把店里裝裱起來的竹石拿出來:“這是你寫的?!” 紀元立刻搖頭,老板一拍腦袋:“忘了,這是咱們縣上劉舉人寫的,他讓我幫忙裝裱,但詩是你的手筆!” 李廷卻接話:“沒錯,就是他,他還新作了一首?!?/br> “我也知道!元宵嘛!你們知道咱們正榮縣現在最流行什么嗎?” 別說李廷了,紀元都有點好奇,直覺上跟他有關。 “最流行,馬家元宵!” 還真是。 紀元聽書鋪老板唾沫橫飛地講述。 那首元宵詩出來之后,不少人家都在連夜找紀元吃過的馬家湯圓,桂花核桃餡,珍珠一樣的江米,要有多好吃。 但縣城唯二的兩個馬家,根本不知道啊。 被問得多了,兩個馬家不約而同按照詩里面說的,模仿著做。 時節不對,那就用干桂花,核桃仁咬牙買,珍珠一樣的江米?用! 其中被稱為老馬家的,甚至讓燈籠鋪做了盞漂亮的昏黃燈籠,就放在攤位前。 這像了吧?! 兩個馬家湯圓都被搶售一空,風靡正榮縣! 紀元聽得扼腕。 早說啊。 早說他來賣啊,還能賺錢呢! 他就那一兩六錢,隨時會變成窮光蛋。 當然這是在開玩笑,若真的經商了,那他的身份必然要改,如今的風氣,對商賈并非那么歡迎。 老板對此事津津樂道,一口一個小神童,聽的紀元臉皮都臊。 聽到兩個馬家湯圓的競爭,紀元倒是覺得有趣。 畢竟只是首詩,兩家能把握住機會賺些銀錢,對普通人家來說自然是好的。 現在老馬家憑借燈籠勝出一籌,好像賣得更好點。 李廷也有了興趣,他那日聽的都想吃了:“要不然,咱們也去嘗嘗?” 紀元摸了摸口袋的銅板,去看看也行。 畢竟是他帶出來的風尚,這熱鬧要是不湊,實在可惜。 “你們盡管去,這些東西我差小伙計給你們送到縣學去?!迸掷习逍χ?,“以后碰到了說一聲就行,縣學我們常去的?!?/br> 雖然兩人買的都是最差的紙張,老板也不另眼相看,窮學生他見多了,紀元這種小神童更是獨一份。 回頭他要是真考上秀才舉人的,自己還能沾光呢。 縣城不算大,兩個馬家元宵也挨著,小攤旁邊確實圍著不少人。 只不過吃湯圓的人,大多吃過之后有些失望。 “說得好聽,哪有那么好吃?!?/br>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聽得是好,吃起來也就這么回事?!?/br> 李廷也是如此,核桃餡跟干桂花包在一起,其實味道不佳,甚至不如傳統的芝麻餡。 估計這桂花核桃的湯圓很快就要賣不動了。 老馬家的有個燈籠做噱頭,或許能撐得久點。 但正月十五已經過了,吃起來又沒那么好,估計很快會消失不見。 紀元若有所思,李廷問道:“怎么了?是不是跟你吃過的一個樣?” 紀元微微搖頭,說起另一件事:“方才書鋪老板講,兩家都買了干桂花,買了核桃,又買了上好的江米?” “對啊,桂花跟核桃都是八九月的,現在正月時間,估計買來也不容易?!崩钔㈦S口道。 紀元算了算時間。 昨日傳出來的詩句,今日傍晚已經有些賣不動了。 “估計要賠錢?!奔o元道。 跟風的結果便是如此,但這個風卻是他刮起來的。 紀元看著攤位前忙碌的兩家,都是再普通不過的人,紀元道:“你帶羽毛筆了嗎?!?/br> 羽毛筆輕便,容易寫字。 李廷傻眼:“沒啊?!?/br> 要紙筆干什么。 兩人剛買的筆墨紙硯也被書鋪老板送回縣學了。 正說著,旁邊有人忽然搭話:“我們這有,你們要嗎?” 只見旁邊桌子似乎坐了兩家人,其中一個小童把紙筆遞過來,紀元還是頭一次摸這么好的紙,一時有些驚訝。 紀元剛要付錢,對方擺手不要,態度非常明顯,似乎只是隨手幫忙。 李廷也奇怪道:“你要紙筆做什么?” 李廷又想:“再寫首詩,挽救他們的生意?” “詩是挽救不了的?!?/br> 紀元道:“既然是做吃食,吃食好吃才是根本?!?/br> “那你的意思是?” “寫食譜?!?/br> 紀元提筆,上面兩個字格外醒目。 寫過之后稍微頓了頓,又給這個食譜加了個名字。 符曾湯圓。 紀元默默對符曾這位大佬道歉,用了您的詩句,就用這個聊表歉意。 跟兩個馬家湯圓,直接把核桃磨粉跟泡開的干桂花直接做餡不同,紀元的食譜要更復雜。 首先把核桃仁炒出香味,然后再磨粉備用。 干桂花泡水之后,跟糖一起熬制成桂花醬,跟核桃粉,豬油,一起攪拌再做餡料。 最后就是江米磨粉,紀元特意寫的,江米是糯米的一個分支,選形狀細長的磨粉。 不過在江米磨粉之前,要用桂花水來泡江米,讓江米染上桂花香味。 接下來才是磨粉,江米粉磨好,便是揉糯米團,揉好備用揪出一塊放到冷水中煮沸撈出,隨后把這一塊糯米再揉到整個糯米團里。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糯米團更加有黏性,少量多次揉搓,做出來的糯米團彈牙可口。 最后的包餡料就不用說了,紀元將配料,時間,方法,寫得清清楚楚。 李廷直接一吸溜:“這,這要有多好吃?!” 核桃仁炒出香味,還有桂花醬,豬油增香,揉糯米團的方法也不一樣。 如果說這是紀元吃過的湯圓,那他剛剛吃的,又是什么東西! 如果兩個馬家按照這種方法做,那勢必賣得極好! 他恨不得天天來吃! 紀元又抄了一份,把一張紙裁成兩份,兩個馬家各拿一張。 不過遞出去前,紀元還欣賞了下,不是欣賞內容,是看自己的字。 “不錯不錯,寫字有長進了?!?/br> 李廷無奈。 這叫有長進? 想到紀元才學了一年,好像也算有進步? 紀元卻不想自己去給,省得再出什么風頭,郭夫子說的話還在耳邊。 鋒芒畢露,不是什么好事。 紀元付錢的時候,隨手把紙張壓在鋪位的碗邊。 紙張,還帶字,一般人都不會隨意丟棄。 他們肯定會找人看看的。 李廷道:“若別人看了,食譜不就泄露了嗎?!?/br> 紀元微微搖頭:“我也不是為了助他們發財?!?/br> “只是此事因我而起,若因這個賠了銀錢,這兩人的日子要如何過?!?/br> 原來是這樣,李廷心下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