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
乙等堂學生今年都要考秀才。 明經博士們全都過去突擊輔導。 他們丙堂學問差得還遠,今年也不考秀才,索性暫時放養。 “二月初六縣試,考三日,四日出成績?!?/br> “在這之前!我們都沒人管!” 紀元默默算了下,一直到二月十三,丙等堂都沒人管。 一切為了科舉。 這句話果真沒錯。 趙夫子告訴他,這里會跟私塾不同,確實是真的。 那時候他跟大海小河他們考縣學時,趙夫子也不曾耽誤其他蒙生的學業,在考試當天臨時請假。 而縣學這里,只要能考中秀才,其他的都可以暫時放一邊。 科舉,功名,在這里是頭等要事。 這也沒什么。 但對丙等堂學生來說,那學生們不玩瘋了? 這才剛開學,還有一部分是剛入學。 怪不得郭夫子要點他好好學習。 果然,下午說是自習,教室里的五十五位學生,大部分歪倒在書桌上,要么在旁邊打鬧。 紀元拿出他在趙夫子那抄錄的《四書集注》這是朱子所寫,如今也是必讀書之一。 四書本身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也該看這幾本了。 紀元先靜下心,再抄錄一遍,既是溫書也是留兩份備用。 不過手邊的紙張卻不多了。 抽空還要再買點。 縣學每個月雖然發紙張,卻都有定額,肯定不夠用。 這大概就是食宿全免,但學雜只負責一部分? 即便如此,對紀元來說已經很好了。 有屋避風的宿舍,寬敞明亮的教室。 至少不用坐在屋外讀書。 紀元專心抄寫,旁邊走神的李廷見此,也拿起書默讀。 他們好不容易考進來,不是為了玩鬧的。 還有幾個學生也被鼓舞,當下收斂心神。 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大多有自制力的,都是窮學生們。 他們自幼過得艱辛,讀書對他們來說非常不容易。 “裝什么裝?!?/br> 王興志王興杰堂兄弟倆,本就因為昨日食堂里的事生氣,還被其他富家子弟笑話。 現在看到紀元學校,只覺得刺目得很。 “有些人啊,一輩子的窮命,再努力又有什么用啊?!?/br> “就是,裝得還很像,讀進去了沒啊?!?/br> 紀元只當耳旁風,更難聽的話他都聽過,還怕這些。 其他貧家子弟卻不服了,只聽對面人又道:“看!窮酸社的人急了,說你了嗎,你著急?” 紀元直接把書拿起來,大聲誦道:“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br> 這是《孟子·盡心上》中的句子。 意思是,孔子去東山時,覺得魯國變小了,登高泰山時,天下都變小了。 看過大海的人,什么樣的水都覺得不夠好,學習圣人的言論,感覺其他東西再也吸引不了自己。 大意為,每前進一步,看到的東西都會不同。 人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斷突破,超越自己。 用在這里,自然是告訴那些作怪的人。 他們學習不是裝,是在學圣人,學了圣人的話,你的那些話,又算得了什么。 在場都是考進縣學的人,自然能聽出其中的意思。 原本生氣的窮學生們驚愕地望著紀元。 紀元看了看李廷,開口道:“一起背吧。孟子可是重中之重?!?/br> “說不定來年,我們也在乙等堂了?!?/br> 是啊,他們是要考秀才的,為什么要跟這樣的人一起浪費光陰呢。 李廷重重點頭,跟著誦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br> “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br> 不知是誰接了一句,原本亂糟糟的丙等堂內,響起夫子在時才能有的讀書聲。 王興志,王興杰等人目光諾諾,根本不敢再看。 好像在紀元面前,什么都是渺小的。 只有讀書才是頭等要事。 還能用讀過的話諷刺他,讓他滿臉通紅。 急急趕過來的嚴訓導,手里還提著戒尺。 縣學事多,他差點把這群剛入學的祖宗們給忘了。 按照以往的慣例,這會指不定怎么亂。 一群十三四歲的少年,不鬧騰才奇怪。 還未靠近,嚴訓導便聽到里面的讀書聲。 難道是哪位夫子抽時間幫忙帶學生? 大家不都在忙嗎。 一部分在教導考生,一部分抽調去衙門準備二月初六的縣試。 誰會在啊。 嚴訓導往丙等堂里看了看。 沒有夫子,只有一群讀書的學生。 讀得還格外認真。 這,這合理嗎?! 他們竟然這樣自覺! 神思恍惚的嚴訓導再次離開。 教學生涯十幾年里,這不合理??! 下午放學后,一群窮學生圍著紀元。 “你可真給咱們長臉?!?/br> “對啊,幾句話說得他們啞口無言?!?/br> “沒錯,可真厲害?!?/br> 紀元被圍在中間,笑了笑:“也沒什么,夫子告訴我們,要勤勉?!?/br> 這話說得很多人都有點愧疚。 別說富家子弟了,就算是他們,一聽到夫子不管他們,就有些懈怠。 銅臭社的人路過,表情恨恨,看你紀元能堅持多久。 他們就不信,夫子不管,縣學不管,還真能學得下去。 等紀元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是他們嘲諷回去的時候。 紀元才不管他們,他今天還有別的事要忙。 紀元跟李廷吃過晚飯后,一起出了縣學大門。 來縣城兩天了,還是第一次出來。 但不能逛太久,否則宿舍就不讓進了。 紀元想再買點筆墨紙硯,他要練字,又要抄書,最近用紙張格外快。 李廷也準備買點東西,兩人齊齊往外面走。 一到書鋪附近,就看到上面擺著各色《童試錄》的合集。 但凡科舉厲害的省份都有,江浙甚至分了四本,浙東浙西江西山東等地前三名文章,全都收錄其中。 還有不到一個月便要童試,這些書賣的都很好。 在紀元看來,這大概約等于中考滿分范文? 那買的人確實多。 紀元看得心里也癢癢,到了縣學之后,所見所感,除了科舉二字之外,再無其他。 紀元好奇,能中童試的文章,到底什么樣。 可惜書鋪老板是不讓翻的,畢竟都翻了看,誰還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