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等到年歲大一些,再待到時機成熟,便從這里出去。 上輩子的他已經走了。 想來疼愛他的爺爺奶奶已經去世,爸媽早就離婚,也不會有人為此傷心。 就是可惜自己辛辛苦苦加班賺來的獎金,不知道還會不會發,希望領導有點人性,幫他買個好看的骨灰盒? 紀元一向樂觀,還有心情打趣上輩子的事。 至于這輩子,他同樣會好好過的。 天未亮。 紀元按照小紀元的習慣起床。 打水,做飯。 紀元有小紀元的身體慣性,都做得來。 起床的三叔三叔堂哥一家,見昨天發瘋的紀元跟之前一樣,頓時安心,剛要嘲諷幾句,就看到飯桌上竟然放著四副碗筷。 “你這是什么意思?!”三嬸厲聲道,“喪門星也配跟我家坐一起?!” 做好飯的紀元擦擦手,一屁股坐到自己位置上,隨口道:“再罵一句,喪門星就喪到你頭上?!?/br> 紀元吃的飛快,他今日還有事要做,不能耽誤時間,根本沒給這一家三口找碴的時間。 吃過飯后,紀元去到牛棚,把小牛犢牽出來,他要快點送小牛犢吃奶,然后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安紀村大戶安明鵬家。 說是大戶,就是田地多些,自家所有人都是要干活的。 不過他家人口眾多,家里三十多口也沒分家,還養著兩頭牛,兩頭驢,豬五頭,雞鴨鵝無數。 聽說春天一來,還有新的牲口要進。 紀家買的牛犢就是他家母牛所產,六個月左右雖說要斷奶,但要慢慢斷,每日還是要拉過來吃奶。 從一天三頓,慢慢減少,等到小牛的牙齒長得差不多,就能徹底斷掉。 紀元小時候在農村時跟爺爺奶奶一起養過牛,知道一點。 清早給紀元開門的是安家長房的大兒媳婦,平日管著牲畜,最是古道熱腸,也最愛熱鬧:“元哥兒,今日怎么來得這樣早。對了,昨日你三嬸打你了?” 安家大兒媳婦本沒打算得元哥兒回音。 這個小孩向來沉默。 沒想到卻聽紀元道:“昨日打的不狠?!?/br> 說罷,紀元又道:“安大娘子,我以后能每天這么早來嗎?!?/br> 紀元又說了兩個時間。 早中晚三次,他會準時過來給牛犢喂奶。 安家大兒媳婦隨口應下,反正她每日管著牲畜們吃喝拉撒,時間都行,卻琢磨起元哥兒先頭那句話:“昨日打的不狠,那以前打的狠?” 她話說完,只見小孩像是被說中了一般,把頭低下,認真道謝:“我去給小黃喂奶了?!?/br> 安家大兒媳嘖嘖幾聲,看到準備去河邊洗衣的二弟媳,順手拉她過來說閑話,壓低聲音:“那紀家的,不止昨天打了紀家大哥留下的元哥兒,以前也打,打得很吶?!?/br> 等吃了個半飽的牛犢小黃紀元牽出安家,安家進出的人都忍不住看向他。 可憐啊。 沒了爹娘就是慘。 頂著這樣的目光,八歲的紀元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一般,牽著小黃繼續去放牛,其間還要撿些柴火,不然會被責罵。 紀元挑來挑去,選好合適的樹枝,捧著一兜子的河沙,終于在趙夫子私塾開課時,蹲坐在昨日的窗戶下面。 紀元支起耳朵,聽趙夫子講課內容。 似乎因為年前布置的功課,這些學生們都不會,所以只能再講一遍。 “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這些你們都不會,如何能去縣學?!壁w夫子聲音古板嚴厲,聽著便知是嚴師,“再給你們三日時間,若千字文還不會背,每人十下手板?!?/br> 紀元都嘖了聲,私塾里都是五歲到十三歲不等的孩童少年,確實坐不住。 但千字文都不會,進度著實差了點。 沒記錯的話,趙夫子所說的幾篇文章,都屬于蒙學,就是小孩啟蒙要學的。 五歲到八歲的孩子還好說,他堂哥紀利十三了,還不會背,這是不是有點夸張?沒記錯的話,這是他入學第三年吧? 不過對紀元來說,也沒好到哪去,若說背誦,約莫是沒什么問題的,對他算是復習。 但寫字就不同了,先不說字體的不同,便說毛筆字他也不會,定然連蒙童也不如。 算了,他如今這環境,先會背已經不錯了,能學一點是一點。 那邊趙夫子領讀,他心中默默跟著背誦,那捧沙也被放在地上盡量平整,寫一行字抹掉一行,努力回憶繁體字應該怎么寫。 只是這窗子有些隔音,趙夫子在左邊領讀時,他還能聽得到,走在右邊時,那就差了些。 一旁的小黃吃草,紀元坐在地上認真背誦默寫,偶爾聽不清的,便站起來聽。 一上午時間飛速過去。 聽到趙夫子說下課二字,紀元趕緊踢散沙子,趕在學生們放學前離開,他要帶著小黃吃第二遍奶了。 趙夫子出來時,正好看到紀元的背影,下意識皺眉。 第3章 第3章 從安大戶家里出來,紀元才回紀家。 剛進門,就聽到紀三嬸的咒罵:“喪門星,死哪去了,怎么不做飯?一上午柴火都沒撿?!” 紀元指了指身后的柴道:“撿了?!?/br> 時間緊張,他也懶得多說,直接把早上做多的拿出來:“吃這個?!?/br> 早飯是稀飯加雜糧餅,中午也吃?! 紀元才不管別人,又是快速吃完,完全不理耳邊的咒罵。 紀三叔原本還想打人,想到今天上午干農活時,周圍人的眼神。 紀三嬸去村上扯閑話也被人明里暗里嘲諷。 句句都在說他們昨天打紀元了,還說以前也打,村里說話,那是真的不留情面。 這當口,確實也不好做什么。 紀三叔憋半天,說了句:“快吃吧,大利還要上學?!?/br> 紀利平時吃好東西慣了,這也沒吃飽,只能恨恨離開,明顯把這筆賬記到紀元頭上。 紀元看著便知,昨晚的一鬧,還有今天安大戶家的閑話有用。 紀元邊吃邊思考今天學的千字文,背他是會背的。 繁體字怎么寫,是真不會啊。 讓他認字大概還成,寫是不行的。 看了看紀利帶回來的東西,他也是沒有書本的,村里能買得起書的人家不多。 便是安大戶家的三個學生,也只有一套書本,還是托人去府城買的。 一般上學的時候,都是夫子寫了大字在前面,讓學生們對著抄。 吃過飯后,紀元把小牛安頓好,又走了出去,他要在下午開課前撿好柴火,然后及時去聽課。 趙夫子雖古板,但講得事無巨細,是很好的老師。 紀三叔看著紀元的背影,下意識道:“他是不是不一樣了?!?/br> 三嬸同樣不安,卻依舊嘴硬:“一個喪門星,能有什么不一樣。都是沒出息的東西,以后一輩子放牛的命!” 滿頭大汗的紀元背著柴火來到私塾外,依舊趕在夫子說下課之前離開,繼續干活。 他寄養在叔父家中,不干活肯定不可能。 他吃飯了,所以他干活。 不過再多的,就別想了。 讓他跟小紀元一樣逆來順受,那就不是他了。 所以當天晚上,紀元并未睡到柴房,而是把廚房收拾出來,做過飯的灶臺還有余溫,只要門窗關好,大半夜都不冷。 紀三叔全家看著紀元在廚房忙前忙后,還用稻草給自己鋪了個床。 這下讓三嬸極為不滿:“紀元,你到底想干什么,這幾天是瘋了嗎?” 紀元并不回答,眼看廚房干干凈凈,灶臺前的床也鋪好了,就聽他道:“以后我睡這?!?/br> 不等他們再說話,紀元還把小牛從牛棚牽出來:“它也睡?!?/br> 這幾天紀元發現,牛犢狀況并不算好。 俗話說“冬天要鋪床,夏天要口塘?!?/br> 意思就是,冬天要給牛墊上稻草,需要溫暖的環境,夏天要水池,必須隨時降溫。 這樣的牛養出來才好。 “你是個不值錢的小畜生,你當牛犢也是你一樣的畜生?”紀三叔這忍不了了,“你想把牛禍害死?!” “還睡灶臺前,滾去旁邊的柴房?!?/br> 紀元抬頭看他,直接道:“牛犢再凍下去要生病,你蓋的牛棚四面漏風。今天在安家時,安家大娘子都說小牛吃得少了?!?/br> 還有這回事? 紀三叔紀三嬸趕緊去看小牛,他們還指望著畜生干活呢! 花了好幾兩銀子買的牛,可不能出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