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紀元悲從心來,看向紀元堂哥紀利的眼神更是憤怒。 那堂哥紀利估計沒想到紀元會反駁,竟然一時說不出話。 趙夫子看了看紀元充滿憤怒的眼睛,又把窗戶關上,對紀利開口道:“手伸出來?!?/br> 三戒尺打完,接著考究下一個學生。 紀元盯著關上的私塾窗戶,深吸口氣,忍不住道:“這不是假的?” 初春的風吹過,讓他打了個寒顫。 之前單看小紀元的生活,就知道苦得很。 現在他成了紀元,更是知道身上這單衣根本撐不過冬日。 紀元牽著牛犢,再次想到小紀元的愿望。 “希望你來世投生在我的世界,做一個全家都寵著長大的小朋友?!?/br> 紀元微微嘆氣,知道自己已經是這個世界的人。 既如此,那他就要好好生活。 不辜負新的人生。 同時,也會努力吃飽飯,讓小紀元最后的心愿達成。 紀元還在放牛,放學回家的堂哥紀利已經氣瘋了。 雖然私塾里十四個人,只有一個人勉強背出《千字文》,但自己竟然被紀元搶了話。 而且他怎么會背的! 肯定是私下偷偷學自己的! 還未到家門口,十三歲的紀利扯著嗓子哭喪:“娘!娘!紀元他欺負我!他偷學我的千字文!” “娘你要為我做主??!” 整理好思緒的紀元回到三叔家,就看到眼睛冒火的三嬸娘,拿著趁手的樹枝,指著他道:“小兔崽子,竟然敢欺負我兒子,跪下!” 紀元這才好好看眼前膀大腰圓面目猙獰的紀嬸娘,身上的傷痕還在隱隱作痛。 紀元只當沒看到,直接進了廚房。 晚上的飯他還沒做,但小紀元早上蒸的餅子還在。 紀元掀開鍋蓋,直接把餅子往嘴里塞,隨手打開放著珍貴茶葉的罐子,干脆利落泡了碗茶。 一口餅,一口茶,吃得通身舒暢。 紀嬸娘失聲尖叫:“賤骨頭反天了!竟然敢在老娘眼前吃餅子!知道這茶葉是給誰的嗎!你就喝!” 紀元挑釁一笑,一邊吃一邊躲紀嬸娘的鞭打,更是一頭頂住紀嬸娘,讓她后退幾步。 干活回來的紀三叔目瞪口呆,急急忙忙過來拎起紀元。 紀元還不忘塞餅,把鍋里的餅子全都吃干凈。 “天生的!你就是個喪門星,短命鬼!不僅欺負我兒子,還偷吃我家的東西,怎么不去死?!奔o三叔暴怒,直接把紀元摔在地上,腳也踹過來。 可眼前的紀元不是之前逆來順受的小紀元,他直接爬起來,扯著嗓子道:“三叔三嬸,你們別打了,求求你們別打了。我之前的傷還沒好呢!” 正是安紀村家家戶戶做飯的時候,不少鄰居聽到動靜,伸頭往紀家看。 發生什么了,怎么喊得這樣厲害。 第2章 第2章 “三叔三嬸,你們別打了,求求了?!?/br> 紀元邊說邊往外面跑,但只跑到門口,就哭了起來。 瘦骨嶙峋的八歲娃娃哭得讓人心疼,鄰居安伯都忍不住道:“小孩子做什么錯事,何故要這樣打他?!?/br> “是啊,平時紀元不是很聽話嗎?!?/br> 也有些知道內情的撇撇嘴,紀家這兩夫婦,也不是頭一次了。 見周圍四鄰過來,紀叔父臉色難看,抓住紀元衣領往院子里拽。 只聽撕拉一聲,穿了好幾年的衣服徹底撕破。 紀元也沒想到會是這樣,頭往前一仰,整個背部裸露在外面,八歲孩子背上的傷痕,讓鄰居安伯吃了一驚。 不僅他看到了,安伯娘驚呼:“怎么這樣多傷?!?/br> “看什么看,小孩子家的,怎會沒個磕磕碰碰?!奔o嬸娘從里面跑出來,手里還拎著空了的碗,“饞嘴的東西,吃了全家的餅子,放在你家不打啊?!?/br> 安伯娘是個利落的,直接道:“那也不能打成這樣吧,新傷舊傷的,你家紀利也這般挨打嗎?” 這話一說,紀叔父紀嬸娘被噎著了。 鬧這一圈,整個安紀村都知道,紀家大哥留下唯一的兒子被自己弟弟欺負,背上傷痕縱橫交錯。 再想到平日里紀元沉默寡言,最是聽話。 每日見他,不是放牛就是割草,反而比他大四歲的堂哥紀利,日日去上學。 哎,沒爹娘的孩子,就是苦。 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紀三叔紀三嬸只好作罷,恨恨放下手里的樹枝。 誰料紀元竟然還不回去,定定地看著他們。 其他鄰居也勸:“算了元哥兒,你三叔三嬸養你不容易,多個人多口飯,你還是道個歉,回去吧?!?/br> 紀元到底不是小孩,知道今日鬧到這樣已經差不多了。 因為不管怎么樣,在別人眼中,紀家三叔三嬸,確實養著小紀元。 可這些人不知道,真正的小紀元已經死了,饑寒交迫,死在春日即將來臨的時候。 紀元摸摸漲了的肚子,心道:“以后,以后還會吃飽的?!?/br> 他暫時只能在小紀元死的這天,做這么點。 以后不僅要吃飽,還不會挨打。 紀元眼淚汪汪,朝鄰居們道謝,看得村里人說不出來的感受。 最后到替他說話的安伯安伯娘那,紀元道:“謝謝安伯安伯娘,我先回家了?!?/br> 兩個人微微搖頭,看著小孩破了的衣服,安伯娘想到平日紀家那倆人的作風,開口道:“我給你補補衣服吧?!?/br> 紀元并未拒絕,這是小紀元母親留下的衣服,也是他現在唯一可以蔽體的衣物,實在不能隨意丟棄。 再次回到紀家,紀元直接被氣急的紀三叔關到柴房里。 倒是不敢再打,生怕把安紀村的村長招過來。 平時木木愣愣的喪門星竟然會喊了,真是晦氣。 紀元樂觀,心道,還好,今日不用做晚飯了。 被關進柴房的紀元,再次感受到冬末春初的冷意。 小紀元就是這么一日日挨著,最后挨不動了。 冷靜下來的紀元思考接下來的事,根據他了解的情況。 他所在的朝代類似宋明。 但國家卻是聞所未聞,叫天齊國,年號為化遠。 現在正是化遠三十一年正月二十。 自己則為天齊國,建孟府,正榮縣,安紀村的孤兒。 安紀村,聽名字就知道,有安,紀兩姓。 安家人多為大姓,村長也姓安。 紀為小姓,占人口的三分之一,平日也算有話語權。 此地民風還算淳樸,近幾年好學之風甚盛,家里有些薄資的都會送去學堂讀幾年,盼著能做個秀才生員,都能替家中免去負擔。 安紀村也不例外,他們村有處私館,都稱私塾。 是位五十三歲的趙秀才趙夫子所設。 紀元的堂哥紀利就在此讀書,也是今日紀元放牛時,無意中去到的地方。 紀元的三叔三嬸家,在安紀村確實還算不錯。 家里有些田地,房屋近幾年蓋得也不錯。 私塾里其他學生也差不多。 條件最好的,估計就是村里大戶家的三個兒子,還有村長的孫子。 小紀元的記憶里,原本他也是要被送到私塾的,但家里橫遭變故,最后饑寒交迫死在牛犢旁。 想起這些,紀元不由得嘆氣,但也讓紀元似乎看到一條出路。 讀書。 在他那個時代,無人不讀書的。 不上夠九年義務教育,都會被嘲笑九漏魚。 而如今的朝代,讀書肯定沒錯。 旁的不說,就算讀幾年書去縣城做個賬房先生,也比一直在這要好。 若真能考取功名,他就不會永遠在這。 紀元看看自己滿是凍瘡的小手。 為了不吃這些苦,為了讓小紀元最后的遺愿滿足。 他都會努力學習這里的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