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閉嘴!到底是你是匈奴人還是我是匈奴人?你懂王庭還是我懂王庭?!弊蠊润徊康倪€還是一副油鹽不進的架勢,甚至有人南下去找姑夕部和左賢王部的援兵。 軍臣在此犯了個大錯。 因為他的好大兒涉及一場宮廷陰謀,加之他想打左谷蠡部一個措手不及,所以沒有派人通知左賢王部與王庭來場前后夾擊。 同時因為軍臣的好大兒過于幼稚,他不放心地派了一個保守派的左大將來輔助一二,所以聽到左谷蠡部遇襲的消息后,對方雖對伊稚斜的死活不感興趣,但也必須給出態度了拍了五百騎兵助陣。 羅姑比在先鋒的隊里本就打著磨洋工的念頭,結果發現這仗打得很不對勁,里頭似乎混了不是左谷蠡部的人,所以收起輕蔑的態度,讓人把“姑夕部已反,伊稚斜已徹底拿下左賢王部”的消息傳至軍臣耳邊。 “好?!?/br> “很好?!?/br> 軍臣聽后氣得準備親自過去:“真是我的好弟弟,把手伸得這么長,當個左谷蠡王真是委屈他了?!?/br> 說罷看向同樣憤慨的兒子。 于單早就想給叔叔一個教訓,聞言立刻上前請命:“大大,請允許我帶兵支援右賢王?!?/br> 瞧著準備大展身手的兒子,軍臣的心里沒有屬于老父親的驕傲,而是他一聰明絕頂的匈奴單于怎會生出如此蠢貨。 瞧瞧人家瞧瞧你,悄悄隔壁大老李。 漢朝的小皇帝比于單還小就已經拿下河套之地。 伊稚斜雖身為長輩,但也只比于單大了十歲,甚至能在軍臣派了王庭的人和呼衍氏的輔助后還架空這個單于之子…… 若不是在正統的延續上有母閼氏把關,而于單出生時,冒頓的顓渠閼氏,也就是軍臣的奶奶還活著,絕不會因私仇在這種事情上胡說八道,否則軍臣一定懷疑于單不是自己的種。 “大大?”于單見軍臣的表情有點不對,以為他是擔心自己的安危,于是再次向他請命:“請允許兒子帶兵支援右賢王?!?/br> “嗯!你去吧!”這一次的軍臣沒有回絕,點頭讓自己的大當戶隨軍看住莽撞的于單,以免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一夜,匈奴發生了自冒頓奪位后的又一次內部叛亂,史稱“左部之變”。 據司馬公的記載,此戰本是王庭與左谷蠡部的爭端,但在蘭氏的塔爾罕與右賢王的挑撥離間下,逐漸演變成王庭與整個左部的爭端。 后來的學者評價這段歷史時多會用上“天佑大漢”的評價,可2013年出土的延陵文獻卻把上千年的史學結論徹底推翻,列出如“漢朝諜影”,“以小撬大”的新型推斷。 匈奴那兒有如此大的動作,隴西郡與右北平郡的守衛自然不能在那兒裝聾作啞。 劉瑞本就安排了兩精銳部隊等著軍臣。 收到消息的上谷郡郡守、右北平郡郡守,以及劉瑞的叔叔劉登(代王)立刻將邊境的黔首遷到常山一代。 與此同時,上黨郡的駐軍也漸漸北上,隨時準備支援邊境。 “他居然沒認下這口惡氣?!边h在長安的劉瑞收到加急線報的第一反應是“終于來了”,第二反應是“軍臣沒把弟弟當成炮灰……啊不!是借漢軍除掉軍臣,順帶騰出左谷蠡王的位子給于單的兒子”。 劉瑞的計劃是借貢品一事讓于單問責烏桓,然后由烏桓挑撥于單對付伊稚斜,最好在龍城大會時讓于單把伊稚斜和中行說的密謀行徑抓個現行。 實施的過程中雖然有各式各樣的小差距,但結果總歸是十分喜人的,甚至稱得上遠超預期。 “那伊稚斜他跑哪兒去了?”想起某匈奴跑男,aka匈奴帝國的最后一任大一統單于,劉瑞就不免多問了幾句:“他總不會徹底沒了?!?/br> “怪就怪在這一點上?!编嵵數谋砬榉浅9殴?,好幾次都欲言又止:“怪就怪在這一點上?!?/br> “怪?”劉瑞笑道:“怪在哪兒?” 這一刻的劉瑞自信得讓人為之側目:“朕想知道何事能讓朕這個皇帝感到奇怪?!?/br> “據我們安在蘭氏部的細作回報,鮮卑遭到左谷蠡部的襲擊,已經快徹底覆滅了?!?/br> 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宣室。 劉瑞的笑容漸漸消失,腦子里因此言激起兩三分鐘的頭腦風暴:“你等會兒,鮮卑遭到誰的襲擊來著?” “左谷蠡部?” “你確定是左谷蠡部?” 第384章 事實證明年輕人不要太自信,自信容易徹底翻車。 當鄭謹告之烏桓人想仙人跳時,早有準備的劉瑞表示完全不慌,可以把跳他的烏桓就地埋了。 當鄭謹告之伊稚斜從龍城逃跑,軍臣那單于當的旗下全是二百五時,劉瑞表示完全不慌,反正挑撥內部矛盾的目的已圓滿達成,伊稚斜那跑男的死活無關緊要。 可當鄭謹告訴他王庭對上左谷蠡部的同時還有一個左谷蠡部與鮮卑交戰,劉瑞是真沒見過這種情況。 咋地。 匈奴掌握了超前科技,已經能把左谷蠡部有絲分裂了。 “所以到底是什么情況?”反應過來的劉瑞嘗試理清思緒:“伊稚斜從龍城逃跑后軍臣帶著大軍討伐這個叛徒,然后在左谷蠡部的駐扎地與左谷蠡部交戰?!边@話聽起來有點古怪,但邏輯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