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節
書迷正在閱讀:失憶后我擁有四個未婚夫、繼后、拜托,我家師兄天下第一、被匹配度4.2%的下屬標記了、第一劍修的飼魚指南、瘋批病嬌渣男短篇合集、cao狐(強制甜寵、1v1、古風玄幻、高H)、春桃(古言,1v1)、墜翠藍河(ABO NP)、虛妄經年
這番話說出來,把劉氏和徐根有一家都弄懵了,這還是自己那個什么事都等別人幫忙的兒子? 也不知道他和王小菊在王家受到啥刺激,這是下了決心要發憤圖強了! 劉氏又擔心又高興:“你們兩個能想到吃苦就是好事,還是先在周圍幾個村試試吧!” 既然徐根寶夫妻存心掙錢,這一定就要支持,江枝也覺得還是先打聽清楚再去。 這事可以問張軍頭,他們在路上巡檢,時不時還要進村休息,哪個村太平好相處點自然是知道的。 而且有什么事還能照應一下。 當江枝把這話說出來,全家頓時歡喜起來,王小菊都露出笑臉。 雖然是跟著丈夫出門,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總會害怕,要是有江嬸子找巡檢的人出面聯系,就再不擔心在外面有危險了。 徐根寶感激得又想跪:“江嬸子,你這又是幫了大忙了,我要報答你的大恩大德?!?/br> 江枝攔住他:“在外面好好干,別再給我丟人就是報答?!?/br> 第245章 秋收 從徐根寶這里,江枝還知道一件事。 之前徐家村放了消息想買建材,可除了賣豬牛的商販來,其他東西一直沒有確切消息。 江枝以為是價格問題,畢竟徐家村很窮。 現在才知道,原來還是王家在背后搞鬼。 王家在梨花鎮上放了話,說村里這筆生意是他們的,不許其他人爭。 在熟人社會里,自有一些規矩。 這話一出,還真讓王家給控制住了,周邊那些有木料的商販也不好來徐家村。 江枝很是生氣,不過當著王小菊的面,她沒有多說。 人家才被攆出娘家,現在又在她面前說娘家壞話。 人非草木,血親相連。 哪怕是恨,也不是能讓旁人侮辱打自己的臉,江枝不當仇恨轉移器。 于是,她只淡定說了一句:“我們再想其他辦法就是!” 王小菊此時已經臉頰緋紅,又羞又愧,恨不得鉆到桌子下去。 見江枝不再提王家,才暗暗舒一口氣,附帶投來一個感激的目光。 張軍頭那邊是很愉快的接待了江枝。 從那幾個窮混混身上,他沒有敲到多少錢。 只打一頓,再收王家五兩銀子的茶水錢給下面兵士,就把人給放了。 好在宋里正給自己準備的禮包不錯,沒白費力氣打人。 因為管理梨花鎮的亭長死在兵亂的那一晚,到現在還沒有選出來。 宋里正是暫時代任,雖然已經在縣衙掛了名,可章縣令說需要一年考察才能正式入職。 張軍頭不管這方面的事,但能在章縣令跟前多提提名字,說幾句好話總是好的。 此時看見江枝,張軍頭笑出一臉褶子:“江村長,地里的糧食是不是又要收了?” 江枝現在種的幾十畝地,他也是要分的。 第一茬吃青糧張軍頭就分了一部分,第二茬苞米紅薯,多少也得分點。 江枝笑笑:“不會忘的,就是不知道我那蚊香用得怎樣,有人在問不?” 張軍頭嘿嘿一笑:“有人問,不過問的多,買的少!” 從上次江枝給他一些蚊香后,路上巡檢過夜時就點上。 若是有人問蚊香,順帶提一句,若是想買也可以賣,反正有提成。 聽到問得多,賣的少,江枝點點頭,這個不著急。 自己這邊才勉強能供應上霍家那邊的銷量,沒有原料,今年是別想再添新的銷路。 張軍頭這邊是長流水,路在客在,只要有人問就是好事! 張軍頭知道江枝平時住在山上,是無事不登三寶殿的主,這次來肯定又有話。 果然,當江枝問周圍村子的治安情況時,張軍頭嘴一癟:“沿路的所有被毀村子里面,除你的徐家村已經安穩,其他村還是亂糟糟的,。 吃了上頓沒下頓,還做啥棉被,別去。只能往山里走,有幾個村還行。 我營里有兩個就是山里的,等幾天就讓他們帶那啥人去!” 張軍頭記不得徐根寶的名字,反正江村長讓找一個村,那就隨便指一個村。 江枝知道張軍頭夸徐家村這是真話,也不是故意說給自己聽。 從過往行人那里知道,沿官道受兵亂禍害的村多了。 其他村的村長也在盡力安頓災民,可有些事力不從心,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大家都苦哈哈的熬著。 徐家村這里有自己借糧,還付了工錢,大家能安心住下,再有巡檢站在不擔心治安,算是互利互好。 從張軍頭那里得到消息,江枝回來就給徐根寶一家說了。 這時候,江枝的新棉被也做好,王小菊和徐根寶沒有歇著,而是繼續在幫大哥大嫂軋花彈花,想盡量挽回自己之前做錯事傷害的兄弟情。 知道張軍頭答應讓巡檢營的人帶過去,一家人簡直是喜出望外。 劉氏和徐根有雖然也恨夫妻倆害家里差點被劫,心里還是希望能走上正道,現在既然兩人愿意吃苦改正,也就給機會。 另外,徐根寶的地還是給大哥徐根有打理,這次立了字據租賃,該交的租子一文不少。 劉氏的養老是江枝調解的,兄弟倆一人出糧一人出錢,誰也別吃虧。 于是,過了幾天,等巡檢營的那兩個軍士休假,徐根寶就背起行李和棉弓棉線,帶上王小菊,丟下孩子進山了。 時間過得飛快,幾場雨過去,江枝的二茬苞米也該收了。 而此時,田里的稻子也黃了,到處金燦燦一片。 眼看就是收糧的農忙,大家把割稻子,砍苞米桿的刀都磨好了,可今年偏偏遇到雨水多。 天老爺像是跟人開玩笑一樣,陰云密布已經十幾天不見晴,到處濕漉漉的,甚至連一絲風都沒有。 好不容易等葉片稍干,剛想下地干活就是一場雨,澆得人透心涼。 看著越來越低垂的稻穗和苞米棒子,田貴和徐根有急得每天往地里跑幾次。 現在收糧就是跟天搶工,再不趕緊收回來,稻子苞米在桿上就得長芽了。 徐二瑞赤腳踩著泥水,頂著竹斗笠在山道上跑,他需要去跟娘商量怎么辦。 他這幾天一直都在村里守著,一有合適的時間就要收糧。 可是,陰雨不停,若是搶收下來無處晾曬,發芽比在桿上還快。 各家都是窩棚,除去倉房和外面的晾棚,根本就無能遮雨的干爽處。 濕糧只要堆一夜就會漚熱發芽,這些糧食也就報廢了,怎么會叫人不著急。 山上,江枝也沒有閑著,上面同樣有不少事需要干。 梯田里的水稻也該收割了。 而且因為是制雜交水稻種,收割時還需要特別注意晾干,不然會影響到明年的發芽率。 于是又只能用炕烘干。 這可比不得一般糧食,為了防止意外,江枝不敢睡覺的連夜守著不停翻動。 坡地里的棉花也需要搶收,雖然最后一批棉桃還沒有綻開,山里的降溫來得快,小滿爺和春鳳不敢留,還是全部拔了。 整株的棉桿一簇一簇堆放到能避雨的崖腳凹陷處,風吹中還是會慢慢綻開。 徐大柱在家里各處都擺放著竹篩,里面晾曬著棉花。 為了這點棉花就需要占一個人手,下雨趕緊收回,雨停又趕緊端出去吹吹風,周而復始。 山上的地少還好想辦法,山下的莊稼才真是愁人,不僅徐根有他們愁,江枝也愁。 這可不是山上百八十斤這樣簡單,山下不僅有幾十畝苞米,還有十幾畝地的水稻呢! 第246章 優秀的納稅人 “娘!” 徐二瑞一回家,抹去臉上的水,就匆匆找到正檢查稻種的江枝。 “娘,田叔問,稻子最多還能等三五天,苞米是完全不能等,有些已經開始發芽,問你怎么辦?” 江枝這幾天也在考慮這事,不管怎樣,必須讓糧食顆粒歸倉。 江枝思前想后,決定先搶收糧食:“正好山上稻種干了,我們這就下山開始收割,苞米皮不要,只要光棒子?!?/br> 徐二瑞焦急道:“娘,帶皮能掛起來晾干,就我們那一間倉庫,全堆著要發霉?!?/br> 糧食帶水收回家,必須馬上在通風處薄薄一層攤開。 村里都是窩棚,各家沒有敞亮通風的地方能晾干,就只有倉庫晾棚下通風。 只苞米一樣就放不下,加上稻谷更不可能了。 江枝能想到的地方不是徐家村,而是縣城,具體怎么cao作,還需要跟八人組商量。 隨著她下山,八人互助組就聚到晾棚下,田貴和徐根有說了同樣的問題:這天一時半會不能晴,苞米和水稻需要盡快收割,否則就要發芽減產。 若只有一種糧食還好些,現在是晚苞米跟水稻對上時間了,事情也就越發棘手。 好在村民的苞米已經提前一月曬干裝袋,這些二茬晚苞米都是江村長一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