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被污染物狂熱崇拜、揣崽后和龍談戀愛、綁定系統后我成了說唱巨星、什么反派,那我老婆、與反派一體雙魂的日子、大師兄他近視八百度、失憶后死對頭成了我男朋友?、我開出租不拉客,只拉女鬼和模特、萬人迷又被修羅場了[無限]、我當保安養你
大清早村里已經雞犬相聞,但出來活動的人還不多。 一家人送到了院門口,而易??岛鸵子掳哺缸觿t一直送易書元到村頭。 “好了,別送了,回去吧?!?/br> 易書元轉身勸父子兩回家,易??悼纯瓷砗?,從懷里掏出一只囊袋塞給易書元。 “兄長,你就算已經找著活計,但身無分文怎么在發工錢之前立足呢?這錢不多,你收著吧!” 易書元也沒有推辭,更沒說什么客套話,點了點頭接住了易??档腻X袋。 “大伯,您可別忘了我們呀,您?;貋戆?!” 看著易勇安的反應,易書元是樂了。 “勇安,我又不是去多遠的地方,縣城在那也不會跑,你若是想我了,過來找我便是,記得我說過什么沒?” 易書元眨了眨眼睛,易勇安頓時想起了大伯要請自己吃硬菜那一出,臉上一下子笑容滿面。 “呃,就我一個人?” “你帶幾個人都行,只要你大伯我請得起!好了保重,勇安,記得多幫幫你爹?!?/br> “哎!” 易書元說完,在易??岛鸵子掳驳亩诼曋须x去。 行至一里外左右,易書元打開錢袋一瞧,幾十枚銅錢,還有兩粒指甲蓋大的碎銀子,對易家來說不算少了。 …… 沒了易勇安這個累贅,易書元的腳程比上一次快了不少,離晌午應該還有好一段時間,他就已經到了縣城外。 因為來得更早了一些,易書元看到這次城門口入城的人比上次更多,有一些農人挑著一些貨物進來,甚至有一些牛車裝著木桶,里面是活水養著魚。 類似這種蔬菜河鮮之類的東西,肯定是要早點到才方便開賣。 上一次來元江縣城,易書元多少還有些小心翼翼,這一次則心態更輕松不少,嗯,至少在到縣衙之前是這樣的。 隨著人流入城,易書元也不閑逛,而是第一時間奔向縣衙所在的方向。 元江縣衙門的側門處,值守的人還是那兩位,而易書元的辨識度還是比較高的,更何況主簿叮囑過后兩人最近也比較留心,所以大老遠就發現了背著包袱過來的易書元。 “那是不是易先生?”“我看像!” “你在這守著,我過去一下!” 上次帶易書元進縣衙的那個差役向同伴叮囑一聲,然后離開崗位匆匆邁開腳步朝易書元走去,越近就看得越清晰,還沒到跟前已經手持邊走邊行禮問候。 “易先生,我還以為要等到明日的,來我幫您拿!” “不用不用,根本不重?!?/br> 易書元趕忙回絕,他一個文吏又不是什么官,不可能人家客氣一句現在就喘上了。 兩人快步來到縣衙,又快速去往內部,還是那間屋子,人還沒到,差役已經高聲通報。 “主簿大人,易先生來了!” 上一次是吳明高允許易書元才被帶進去,這一次對方卻是快步迎出門來,一出門就已經拱手。 “易先生能提前而至,真叫我放下憂愁了,我還生怕先生不來了,明日先生若不至,我定要親至去西河村尋你了!” 易書元這可不敢怠慢,趕忙還禮。 “不敢讓主簿大人久等,在家中也無甚事,便提前一日來了,若大人方便,可派人帶在下去看看工作之處,嗯,還有住宿之所……” 易書元還是希望快點安頓下來的。 “易先生所言甚是,請隨我來……” 說著吳明高看向身邊的差役。 “去替本官準備一下,查看床鋪被褥等物是否俱全,若不俱全速去辦理!” “是!” 差役趕緊去了。 易書元算是回過味來了,在他面前吳明高自稱“我”,在差役面前就是“本官”,看來確實對自己非??粗亓?,還好那天寫字費了點力氣! “易先生請!我們先去看文庫所在,也與先生講一講這縣衙各處?!?/br> “哦有勞大人!” 易書元隨著吳明高前行,他不知道什么情況下主簿會親自當導游,但很顯然并不常見。 直到深入縣衙,易書元才明白里面的狀況可不止以前看電視時了解的那么簡單。 看慣了電視劇內的皇室和朝廷大員,或許會以為只是一個小小的縣衙罷了,但對于元江縣一方水土來說,這就是頭頂的天。 縣衙的機構也并不簡單,各種大小房間足有六七十個,設立了三班六房,分為皂、壯、快三班,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元江縣非軍事要地,兵房虛設,但也有五房。 平日里守城門的,站公堂喊“威武”的,追查和緝拿犯人的,看牢房的等等各處的衙役在電視劇看起來差不多,但其實也都是不同的,而易書元算是在禮房之列。 當然縣衙可支配的錢糧有限,各處人手也不可能太多,有些時候需要相互幫助也不會分太過清楚。 吳明高一邊走一邊為易書元講解,在經過一些地方也會被衙署內部的差吏看到,有人也不由在私下聊著,是誰竟然讓主簿大人親自帶著介紹縣衙? 隨著深入衙門,易書元也逐漸明白“官”這個字的分量。 主簿這個名詞在上輩子很多人那連聽都沒聽過,或許只有縣令才“有資格”勉強入耳,但在這里,整個縣衙其實只有縣令、縣丞、縣尉、主簿這四個人是真正有品級有編制有俸祿的“官”,其他人一概為“吏”,是縣衙自主招自己養的。 “到了,這便是文庫,先生日后就是在此工作,文房四寶一應俱全!” 吳明高帶著易書元走進一間寬敞明亮的房間,里面有很多書架,上面放滿了各種書籍,而中間一個書案上,擺了文房四寶,那掛筆的筆架子上竟然有六支大小不一的筆。 吳明高在一邊輕輕撫須,觀察著易書元的反應,心中暗道,我可是費了些力氣張羅的,應該尚能入眼。 不過易書元倒是沒提出什么特別的反應,只是看了一圈回頭道。 “呃,主簿大人,若易某沒記錯,那告示上是要招兩人,另一位同僚在何處,可是尚未招到?” 吳明高笑容略微尷尬,想了下還是如實說了。 “其實自先生來過之后,我便就命人把告示揭了,希望先生以一人之力編撰縣志,還請先生海涵!” 看過易書元的字,吳明高哪還有心思再叫一個人幫忙?那是幫忙嗎?那是幫倒忙!我堂堂元江縣,一部縣志本可以當個寶,干嘛要把字寫出兩張臉? 不錯,就是當個寶,吳明高就是這么想的,別人買名家之作一字難求,我《元江縣志》一整部都是,厲不厲害? 想到這,吳明高不由飄飄然露出微笑。 易書元看吳明高說完就在那撫須笑,也不多說了,一個人就一個人吧,錢都我賺也挺好,就是可能悶點。 “既如此,自今日起,我便在此處辦公了?!?/br> 吳明高也回神了,指著書案補充道。 “若有其他需求,先生請務必告知,我定盡力為先生辦妥!” “一定!” 易書元拱手致敬,人才還是有優待的呀! 第19章 心生向往 之后膳堂、寢所等地倒是簡單,畢竟在吳明高看來最主要的就是文庫那邊,但在易書元這卻如同游覽名勝那般,處處都覺得分外新奇,一個縣衙內部,實在是超乎易書元想象的豐富。 在易書元看來,似乎主簿這活并不太忙的樣子,吳明高帶著他逛了小半天,才再一次帶著易書元回到文庫,開始交代一些編撰要求的大致細節。 其實內容也不多,就是仿照之前的縣志形式就行了,而且也不是把之前所有縣志都抄一遍,理論上只需要修這二十年的就行了。 但工作涉及到的內容卻不局限于文庫,可能還要在縣里面走動,甚至也要借閱一部分卷宗之類的,可以說既沒有易書元想得麻煩,也比他想得更麻煩。 等說得差不多了,吳明高就讓易書元自己熟悉熟悉環境,易書元聞言也就先看看書架,再試試書案桌椅什么的,只是有時候會抬頭看看門口,心想這主簿為什么還不走? 不走當然是因為有事,站在邊上的吳明高內心實在有些忍不下去了,便稍有些扭捏地提了一嘴。 “易先生,上次你寫的詩文,還差點東西……” 易書元放下手中的一冊書籍望向主簿。 “不知吳大人指的是什么?” 吳明高露出笑容。 “先生尚未落款!” 易書元心里一下子門清了,拍拍腦袋說道。 “是了是了,不過在下如今尚無刻印,落款無印怕是不成,待過陣子制備一枚印章,再替大人將落款補上!” “那我便放心了,哦,易先生且先在這熟悉熟悉,今天中午就不要去膳館用餐了,我已在同心樓定好午膳,算是為先生接風了!” “多謝大人!” 人家都做到這份上了,易書元哪還會不識趣,當然是答應了,而且他確實也挺想試試同心樓的菜。 “那我便先去處理公務了,午時之前再遣人來請!” 吳明高說完后和易書元相互行禮,然后才帶著笑意離去了。 留在文庫的易書元暗暗捏把汗,雖然知道這主簿是客氣和尊重,但多少讓他感受到官場的一些東西,這官場確實麻煩。 沒了人打擾,易書元取了幾部舊縣志坐下來看,權當是小說來瀏覽著看。 元江縣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縣志上記錄的事情當然不少,易書元本以為有趣的不多,心想大概大多是什么修整某某建筑,修繕如堤壩之類的某某設施,頒布什么法令等等。 但真的翻開來看了,才發現其實縣志也是很有價值的書,光看幾個冊子的扉頁就明白,縣志是涵蓋了歷史、地理、風俗、人物、文教、物產、氣候等各種內容的,算是每隔十幾二十年對所處縣的一次全面的總結。 當然了,有趣的事情也是會記下來的,比如易書元翻著翻著居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嘿,這可真是有些諷刺啊……” 縣志上記錄了四十多年前元江縣出一個神童,四歲能寫六歲成文,并且過目不忘,最終卻以大病之后癡傻收場,令人不勝唏噓。 “嗯?” 在翻過自己那一部分后又過去幾頁,易書元忽然驚訝出聲。 “村人迷失山中,久不得走出,幸得山神相助而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