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節
朱夫人最后才看向她新訂的三兒媳。 前幾天阿敏回去,言語里是已經對這位三姑娘喜歡上了。紀三姑娘也的確是好模樣,雖然比不得兩三年前的二姑奶奶,倒比紀大姑奶奶更多一分嬌媚。她垂頭坐在徐老夫人身邊,旁人不問便不說話、不開口,好似是靦腆安靜的性情??勺约旱膬鹤幼约褐?,阿敏哪里會喜歡沉默溫柔的女孩兒?他打發出去的兩個丫頭都是妖妖調調的,愛纏人、愛鬧、愛爭風吃醋的。這紀三姑娘絕對有些手段,才能讓阿敏一見就愛上,連出去的丫頭都不想了。 下午,回到自家,朱夫人便忙叫了心腹來問:“讓你去打聽紀三姑娘的姨娘,你都打聽到什么了?” 老爺八年前才調回京里,去年才升的禁軍后軍指揮,這京里的舊事,他們有許多都不知道。 誰知前兒去同姓的德慶侯府,給他家老夫人慶賀壽辰,德慶子夫人話里卻稍提了一兩句,紀三姑娘的姨娘有問題。她要細問,德慶子夫人又不肯明說,她只好回來叫人快快地打聽。 那心腹恰好今早才問到些有用的,忙回道:“聽順天府衙門的一個老捕頭說,十二年前,安國府上的一個姨娘殺了另一個,安國公夫人報的官,殺人的姨娘給判了斬立決。倒不知哪一位是三姑娘的姨娘?!?/br> 還能哪一位是?! 朱夫人手一抖,茶碗差點蓋身上。 怪不得安國公府親友那么多,卻不在這些公侯府上給三姑娘找夫家,也不再找個讀書做官的人家,只找到他們家里來! 她忙將茶遞給丫頭,跑去前院找丈夫:“紀三姑娘的親姨娘殺過人!這事老爺知不知道?” 柴指揮知道。 “這有什么?”他請夫人坐,自己也大馬金刀地坐了,普通說道,“那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安國公實話告訴過我,那時候三姑娘才三四歲,之后都是溫夫人親自養在身邊帶大的,教養和大姑娘、二姑娘都一樣,且又不是她親手殺的人,你怕什么?難道她嫁來柴家,還敢殺人?我一輩子殺了幾千個人,還怕一個小姑娘不成!” 他又道:“況且,若不是有這件事,咱們家怎么能攀上安國公府?阿敏豈能娶到國公家的小姐?你快別多想了,快去預備下聘。我已經選定了,七月十三日,就給阿敏辦親事!” “這!”朱夫人不想應。 “快去罷、快去!”柴指揮說,“親都定了,難道這就過去退親?為一件十來年前的事,把安國府得罪死了,難道對家里和阿敏就是好了?孩子們的前程,可還指望他家呢!” 丈夫心意已定,朱夫人只得回去寫聘禮。 她親生的有三兒三女,頭兩個兒子都已娶親,頭兩個女兒也已出閣,只剩阿敏和十三歲的小女兒還未成親。余下有妾生的老四老五兩個庶子,都還不到十歲,庶出的女兒,有兩個已經出閣,還有兩個小的,也沒人家。 邊寫邊想,她有了主意。 阿敏才迷上三姑娘,滿心火熱,她不能在這時候潑冷水,好像故意見不得他和三姑娘好。男人想的也和女人不一樣,說不定,阿敏也覺得三姑娘的姨娘殺人,和三姑娘又沒關系。 她只對親女兒親口說了這事,讓她自己心里提防著,帶兩個meimei都別和新三嫂太親近了,也千萬別露出來。 至于兩個兒媳,出身都遠不如紀三姑娘,當年陪送來的嫁妝,也都不如三姑娘的兩三成,她再幾倍送去聘禮,她們必然先有了心結。再叫人露些口風過去,哪還會真心和她交好? 寫著想著,朱夫人忽然又悟了一樁事。 紀三姑娘的姨娘殺的,不會就是她二姐的姨娘吧! 原來二姑奶奶今天不肯露面,是因有殺母之仇在! 那就不算奇怪了! 仔細琢磨了一會,朱夫人點頭,自言自語地說: “這紀二姑奶奶,還竟是個烈性的人吶?!?/br> - 晚飯前,紀明遙再次與崔玨一同祭奠了姨娘。 這是姨娘走的第十二年整。 殺她的兇手已經償了命。 但兇手的女兒——當年惡意說謊,想與安國公一起包庇兇手的人——卻已長大成人,將要出閣成婚了。 紀明德定親的日子竟與姨娘的忌日是同一日。 真有趣啊,安國公府。 紀明遙睜開眼睛。 “姨娘沈氏之位”。 “我姨娘到底叫什么名字呢?!彼p輕問出聲。 “姨娘沒提過嗎?”崔玨握住她的手。 “沒有?!奔o明遙望著靈位說,“姨娘從不說她做妾之前的事,滿府也沒有一個人提。臨去之前,她也只叮囑我,‘多聽太太的話,敬愛太太,沒有太太,哪里有我們’?!?/br> “我不知道姨娘的來歷?!?/br> 她忍住嘆息。 “我更不知道她還有沒有家人?!?/br> 她沒能忍住掉下眼淚。 “姨娘一去,從前服侍過她的人,連我一開始的奶娘,也陸續全被調走了。我身邊的人,都是后來的?!?/br> 她接過了崔玨遞來的手帕。 “所以我有時會想,”她看向崔玨,“如果我忘記了,我也死了,世上會不會就沒有人再記得她了?” “夫人不會死?!贝瞢k松松將她圈在懷里,“夫人不會忘,我也不會忘?!?/br> 他承諾:“我會和夫人一起記得?!?/br> “她最愛吃槐花炒蛋?!奔o明遙說,“春日里幾乎每天都點。還愛吃清炒豌豆苗和炸鵪鶉?!?/br> 這三樣菜,第一樣要有時令鮮花才能做,夫人與他成婚時,已經過了季節。后兩樣,都是夫人日常最愛的菜肴。 看向姨娘的靈位,崔玨心內說聲“失禮”,將夫人抱得緊了些。 希望姨娘不要怪罪他對夫人輕薄。 “她還喜歡吃苦瓜?!奔o明遙擦干眼淚,又笑了,“可我怎么也喜歡不起來!可見親母女的口味也不會完全一樣?!?/br> “爹不喜山藥,娘最不愛秋葵,但我并無忌口?!贝瞢k也說起自己的父母,“倒是大哥隨了爹?!?/br> “二爺,”紀明遙便問,“你長得更像爹,還是更像娘?” “都說我更像娘?!贝瞢k聲音輕緩。 “我也更像姨娘!”紀明遙高興,“前年還聽馮嬤嬤說了一句,說我和姨娘簡直是一個模子出來的!” ——她和安國公一點都不像??! 超級大好事?。?! “姨娘以前給我做的布老虎、小包袱,還有好些東西,我還留著,”對姨娘的靈位一笑,紀明遙拽崔玨走,“我找給你看!” - 山西省,大同府。 城西一處小院內,沈老二與沈老三終于安頓下來,坐在一處吃晚飯。 “二哥,”沈老三嚼著饅頭,嘴里含糊不清,“你竟然在這邊置了房子!還有個鋪面!家里都不知道!” “是不是娘私下里給你娶媳婦的錢,你都花在這上了?”他忙問,“難怪你總不愿意說親!” 沈老二沒言語。 他默默灌下一盅酒。 酒很辣,直辣得他心口疼。 二哥不說話,沈老三也沒工夫多問。 從揚州到這走了一個月,簡直把他的命累掉了半條!今天上午進城,一整天都在安放貨物,安頓伙計,到現在才能坐下來清凈吃口熱飯。二哥這些年各處走,也真是怪不容易的。 這一路過來,花的都是二哥的錢。吃完飯,沈老三不好意思叫二哥收拾,自己去把碗給洗了。 沈老二就在燈下翻看賬冊,籌劃路線。 十八年前,家里搬出京城,躲到揚州府,理國公府是全程派人跟著,但不知這些年里,他家是不是還留了人在揚州監視。不過,至少他這一次來山西,沒察覺有人尾隨。 沈家只是平民百姓,對上理國公府,就像拿雞蛋去碰大象,或許理國公府認定了他們不敢作反,早就不在意了。 但他不能掉以輕心。 先轉路來大同,再去京城,到了京中,就只當自己是大同人,不再提“揚州府”一次。 想找到大jiejie在哪,終究免不了要與理國公府的人打聽。 沈老二——沈相清——合上賬冊。 他叫來三弟,對他安排:“半個月內,你必須把大同話爛熟在心,做到張嘴不帶一點揚州口音,聽見你的名字更不許有反應。否則,你就留在這給我看鋪子,我自己去京里,你不必跟去了?!?/br> 第65章 七夕 夜靜無聲。 京中夜間宵禁時間,在二更初刻開始,至四更末尾結束。期間,除官府公事或死喪、生育、疾病請醫等事外,任何人不得犯夜,違者視情節輕重,分別笞打二十至四十下。 正當三更天。月初,空中無月。城內燈火大半已熄,只偶有點點微光閃動。更夫獨自一人走在空蕩蕩的街道上,身旁伴著的只有夏日微熱的晚風,和輕輕搖晃的樹影。 再有一個時辰,他就能交差回家補眠了。 望了眼在巷口三五成群聚集而坐、互相倚靠著打瞌睡的差役們,他眼中流露出一絲羨慕,也不禁打了個哈欠。 他繼續往前走。 但此時,城西“二月巷”一處普通房舍內,隨著一聲女子的痛呼呻·吟,她身旁的男子忙從床上滾下來,晃醒妻子問:“你是要生了?” “是——”那女子身上已出了一層汗,“只怕是要生了!” 另一側房中,做爹娘的聽見動靜,也忙披衣下了床。 當爹的等在堂屋里,當娘的掀了簾子就進來。 一看兒媳婦身下,她便忙推兒子:“這是要生了!快去前面剪子巷請鄒產婆來!我看她下午沒出門,還在家!” 做兒子的又看一眼自己媳婦,忙和爹要了錢袋出去。 不到兩刻鐘,鄒產婆就帶著一個幫手到了。 同住一條街,鄰里鄰居的,互相都認識,也不必客套。 麻利地看了看產婦身下,又摸胎位,她讓這家人稍安勿躁:“這是頭胎生產,一天能下來都算快的?,F在骨縫還沒開,且有的等。英耀媳婦的胎位也正,你們不必擔心,有我在,保管他們母子平安!” 做娘的緊緊握住鄒產婆的手:“他大娘,這可是我們家頭一個孫子,英耀和他媳婦也都是你看著長大的,我就把他娘倆的命,全交給你了!” “放心、放心!”鄒產婆笑呵呵地,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