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皇上,皇上!這樣,這樣實在是不合規矩啊 咱們,咱們大清建國至今雖然是沒少有過郊迎的例子,可是有哪一回是著這一個下五旗的將軍這般鄭重其事的?而且現下里不光是六部滿漢尚書侍郎皆出,就連宗室王爺也這將宗室的面子往哪里放?將皇家的顏面往哪里放? 奴才,奴才等人皆是復議! 你們! 弘歷這回倒不是不知道努達海確實是當不起這般殊榮,只是不得不說這荊州亂得實在不是個好時機,眼瞧著這登基大典就近在眼前,哪一個當皇帝的愿意底下生出這么一串兒糟心事,鬧出個這樣晦氣的兆頭如此之下,看著這努達海叛亂得這樣迅速,竟是大軍所到不過兩三日就將亂民盡數鎮壓,且還又救出了端王的遺孤,他又怎么會不欣喜若狂?而此外,被這五大輔政大臣明里暗里的壓制了這么些日子,弘歷心中早有不滿,之前是接連生出了幺蛾子才不得不揭過這一茬兒,現下里老天爺開了臉,他又怎么會不想著站穩自個兒的腳跟? 在這般兩兩相加之下,弘歷心里的小算盤自然是打得飛快,想著借此好好揚一揚威風,讓底下的人知道這天下到底是跟著誰姓,只是他沒有想到,自己前腳才剛下了旨,這幫子人后腳就跟著進了乾清宮,如此還不算,說起話來竟是還一句連著一句直接戳傷了他的肺管子,激起了他本就不安分的左性兒 你們反了不成?難道朕想抬舉個平叛有功的將軍還不成? 可是您這抬舉得太過了吧? 而且五人面面相覷,卻還是退了一步,給對方留了點顏面,不想這頭一回就拿先帝遺命壓人,可是弘歷這廝卻是不但一點領情的眼力見都沒有,還張嘴又拋下一個炸雷,這努達海一舉平亂又盡責護孤,兩大功勞集一身,朕還準備將其擢升為內大臣,另外晉封一等威武侯加太子少保銜,賞雙眼花翎世傳黃馬褂 什么?! 允祿等幾人被弘歷這話給驚了個目瞪口呆,飛快的交換了下眼色之后,心里陡然間有志一同了起來老爺子,您兒子咱們是壓不住了,只得看您的了! 作者有話要說:先虐大腦殘,再虐小腦殘! ☆、61前朝后宮一鍋端 這努達海一舉平亂又盡責護孤,兩大功勞集一身,朕還準備將其擢升為內大臣,另外晉封一等威武侯加太子少保銜,賞雙眼花翎世傳黃馬褂 泥人都有三分性兒,別說這下頭五人皆是身經三朝,風雨那是見過不少,就是唯獨沒見過這樣荒唐不著調的,在這般一而再,再而三之下,幾人的臉色皆是沉了下來 皇上 朕意已決!看著這向來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的一干輔政大臣齊齊變了色,弘歷非但沒有一些暴風雨即將來臨的自覺,反而還很是有些洋洋得意,張口就拋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怎么?難道你們還準備 皇上! 他們五人雖然深受皇恩,且皆得雍正老爺子所托,為止輔臣,可有一句說一句,在一朝天子一朝臣,且在前頭幾朝的教訓,沒有哪一個皇帝能夠容得輔臣坐大之下,若是沒有什么出大褶子的事兒,逼得他們不得不出馬,就是再想為自家子孫后代撈一把好處,又有誰會上趕著去跟皇帝對著干? 只是他們想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揭過去,弘歷卻顯然的不給他們這樣的機會在大行皇帝孝期未過之時,就下旨要移居乾清宮,本就已是有點冒著大不違行事,可是想著這皇帝居乾清宮好歹算是祖制,他們也就忍了;而這一茬剛過,這位主子爺的生身額娘又鬧騰起來,異想天開的想要移宮至地位超然的慈寧宮,想要以此壓過母后皇太后,想到這事兒因著荊州民亂無疾而終,他們也就不再計較;可是眼下里呢?這荊州民亂本就不是什么大事兒,只是礙著正值新君即將登基的當口兒,才顯得稍微緊急了些,而此外,派努達海前去平叛可不是因為此人有什么蓋世的軍功能耐,反倒是因著有本事的皆是去平叛古州廳,鬧得朝中無人可用,才不得不將其扒拉出來,如此之下,他又何德何能可以當得起這滿朝文武以及宗室王公的郊迎,還有這視規矩于無物的越級晉封? 想到這里,五人的臉色本就有些不好看,再看到弘歷這番不占半點理,卻還恍不自知的對他們咄咄逼人的模樣兒,五人的臉色更是變得比鍋底灰還要黑而若說張廷玉、鄂爾泰二人因著外臣的身份,就是心里再是不滿,也總歸是有點子忌諱,那么這剩下的三個根正苗紅的*新覺羅家的爺們兒,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如此之下,在這三人中,無論是身份還是地位,亦或是年歲皆是為長的履親王允裪自然是首當其沖 而他雖然與雍正算不上極為親近,可在經歷了九龍奪嫡,自家的兄弟們被圈的圈,被貶的貶,短命的短命,郁郁而終的郁郁而終,好不容易安定下來之后,對于這余下所生的卻也難免會生出同胞手足之情見到自家四哥差不多是活生生被眼前這小子給氣沒了的,允裪心里本就憋著一股邪火,如此,再瞧見這一茬連著一茬兒壓根沒消停過的幺蛾子,心火自然就越發的大旺,而眼下里將這前朝后宮都折騰了個底朝天不算,居然還將一個下五旗的努達海抬舉至如斯地步,真是如同允祿先頭那番話一般,讓皇家的臉面往哪里放?而且若不是自個兒幾人來得尚算快,是不是也準備將他們也劃拉進郊迎的隊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