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672節
“張氏?。?!” 昌平君那瞪著的眼神滿是猙獰,青筋突起,咬牙切齒的說出這兩個字。 想到長子羋沼的死,隨著張氏的出現,一切都已經得到解答,此刻昌平君只有一個念頭,為長子報仇,滅掉張氏所有人。 “來人!” 昌平君呼吸急促片刻后,面色陰狠的看向門外。 “大人!” 一名親信走近房間,對著昌平君拱手打禮。 即便是昌平君的親信,此刻看著昌平君,親信都從未見過昌平君這般模樣。 木桌前。 昌平君忍著心中的怒意,從木架上拿過一卷竹簡,來到木桌前書寫起來。 “送書信送去楚國!” 昌平君書寫好后,把竹簡交給親信,昌平君勢要動用所有人脈,對張氏報復,不死不休。 “諾!” 親信拱手領命,雙手接過竹簡,后退幾步后轉身離去。 而隨著親信拿著竹簡離開后,昌平君努力平復下心情,過了許久,方才起身離開書房。 郡守府邸外。 百余名身穿布衣,被由后面綁住手的囚徒,全都搖搖晃晃,十分虛弱的站在府邸外面的空地上,數十名秦吏手持長戈,看著這一幕。 這些都是此前參與叛亂的新鄭男子,雖說不是主謀,但叛亂就是叛亂,為了嚴懲示警,下場當然不會好到那里去,雖不至死,卻也難道刑罰與勞役。 “昌平君,人都已經在這里!” 一名身穿秦國官服的中年男子,看到昌平君出來后,便拱手說道。 昌平君見狀點點頭。 看著這些參與叛亂的人,本就因為這些人,方才來到潁川,昌平君的眼神之中滿是怒意,如今再想到張氏,昌平君恨不得立刻殺死這些人泄憤。 “送去驪山!” 昌平君下令道。 原本這些人都只需要在新鄭,參與重新修繕城邑,但眼下,昌平君已經改變主意,他要這些叛賊,全都要修建陵墓。 昌平君清楚,以眼前這些人受到的刑罰,即便這些人能活著走到驪山,這輩子也別想在離開驪山一步。 “諾!” 秦國官員起初有些詫異,然而看向昌平君一眼,見到昌平君的眼神,連忙點點頭,轉身對著那些秦吏下令。 “送去驪山!” 頃刻間,諸多秦吏紛紛揮舞手中的長戈,開始驅趕這些囚徒趕路。 “驪山?” “為何是驪山!” “大人,求求大人放過吾等!” 無數囚徒聽到要去驪山,原本就已經絕望的臉上,此刻再也看不到任何一絲希望。 由于之前叛亂時,這些囚徒都參與過抓新鄭百姓的事情,故而在新鄭城破之后,全都被新鄭的百姓指認出來。 而就在眾多囚徒之中,便有兩個白衍曾經很熟悉的人,那便是鄠邑、盧稷,雖然不知道鄠邑、盧稷為何沒有被處死,不過比起當初,此刻不管是鄠邑還是盧稷,雖然保住了命,但也變得不像人,眼神空洞,神情麻木,鼻子都已經不見,血rou模糊的面部看起來十分恐怖,二人再也不復昔日的意氣風發。 “走!” “快走!” 一名名秦吏手持長戈,驅趕著一個個囚徒朝著城外走去。 第四百八十二章:重甲,姚賈的震驚 一月逝,二月初,每年最冷的時節便悄然渡過。 而在郡守府邸中,白衍與楊端和,便跪坐在書房內,看著由雁門郡下各個城邑呈送上來的竹簡,上面不僅詳細的記載著城邑的情況,還有在過冬時凍死的人數。 凍死人這種事情并不少見,每年在入冬之后,很多地方都會出現凍死人的情況,這些上呈咸陽之后,能讓咸陽對當地郡縣的情況都一個大概的了解。 白衍并不是第二次統計這種事情,而對比去年寒冬之后的情況,今年雁門的情況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當初白衍接手雁門時,雁門百姓根本沒有糧食,全都靠著救濟度日,秉冬之時糧粟困難,數不清的百姓都啃食樹皮,而秉冬過去之后,被凍死的百姓數量,讓白衍看得都膽戰心驚。 此時再看著竹簡,就人數而言,已經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不過…… 還是有不少被凍死的人。 “將軍!” 一名親信將士手持竹簡,隨后來到白衍身旁。 白衍接過竹簡,打開后看起來,看完后把竹簡交給楊老。 “昔日雖是趙地連年大旱,然燕國,亦受影響,如今燕國被圍困數月,城內存糧想必已然耗盡!” 白衍對著楊老說道。 雖說秦國攻打燕國,最需要注意的駐扎在高唐那里的秦軍,然而王翦私下里也給白衍這里送來書信,擔心若是一旦攻打燕國有變故,雁門這里,白衍能統領邊騎馳援秦國大軍。 白衍自然明白王翦的意思,北方東胡! “聽說前段時日聽聞還有燕國儒士,在臨淄王宮門前,破口大罵齊王見死不救,說起來,齊王也是冤?!?/br> 白衍說道。 其他事情,白衍不清楚具體情況,但如今燕國這里,還真不能怪齊王。 當初五國伐齊后,五國之外的楚國將軍又殺了楚王,齊國雖然復國,但復國后的齊國本就心里有芥蒂,后趙國失于秦,而補于齊,直接往東派兵攻奪齊國高唐一地,把土地最為肥沃的數十城盡入趙國疆域,此舉也徹底切斷齊國與燕國的接壤地區。 如今別說齊王,就是齊國之中那些有心反抗秦國的士族,面對擁有秦軍駐扎的高唐一地阻攔,也沒有任何辦法。 而齊國那些儒士吃人嘴短,自然都不會去罵齊國的那些士族,便只能把埋怨的目光看向齊王,怨恨齊國愿出兵攻打秦國。 “若無意外,過不了多久,燕國必破?!?/br> 楊端和看完竹簡之后,也點頭贊同白衍的話。 說完后,楊端和與白衍商議著東胡那里的情況,眼下最需要提防的,便是東胡那里,畢竟困獸之斗,誰都不清楚燕國會如何。 沒一會,見到又有將士來到白衍耳旁說些什么,楊老見狀,便讓白衍有事先行回去處理要事。 白衍點點頭。 在告辭離開郡守府邸之后,白衍乘坐馬車,來到呂氏酒樓。 “郡尉!” 一名仆人早已經在酒樓門外等候多時,見到白衍,連忙打禮。 進入酒樓后,由于白衍來得比較早,酒樓內尚未有多少賓客,幾名小二正在擦拭著木桌,以及走道精致的墻板。 “憐!” 白衍走著走著,看到岑晴護著一個跌跌撞撞的孩童,停下腳步。 岑晴這時候也見到白衍,連忙起身站在原地,雙手捏在一起,而顯然并未如何熟練走路的孩童,也緩緩來到白衍的腳旁。 看著低頭無言的岑晴,白衍蹲下身子,望著眼前這個格外可愛的孩童。 認真說起來,白衍還是她的小叔。 看著孩童似乎很喜歡他,白衍便蹲著身子逗了一會孩童,方才起身,跟著仆人朝著雅間走去。 雅間內,一個二十左右,以及兩個三十左右的男子,早已經在雅間內欣賞著趙國女子的妙曼舞姿,聽著趙國的曲調,見到雅間大門被推開,三人紛紛轉頭看去。 當看到五六名秦國將士跟隨著身穿秦國官服的白衍,三人立刻為之一愣,隨后連忙起身,抬手向白衍輯禮,原本在舞曲的一個個女子,也紛紛停下來。 “卓子成拜見白郡尉!” “傅至拜見白郡尉!” “邰藁拜見白郡尉!” 三人見到白衍的時候,神情滿是緊張,不管是言語還是舉止,都不敢有絲毫不敬。 “白衍見過三位!” 白衍抬手還禮,隨后伸手示意繼續坐下:“請!” 三人見狀,紛紛再次對著白衍拱手,不過卻不會真的坐下,而是等白衍入座,他們方才坐下。 雅間內。 方才跳舞的女子已經讓路,白衍從中走過,來到雅間最上方一直留有的木桌后,緩緩跪坐下來,幾名親信分別在雅間內各個角落站著。 望著眼前這一桌子好酒好菜,單是rou類就不下六七種,白衍都很少在酒樓如此奢靡,回想就在不久前見到郡內其他地方凍死、餓死的人,巨大的反差讓白衍心中都有些感嘆。 “先下去!” 白衍抬頭看向那些跳舞的酒樓女子,輕聲囑咐道。 很快,雅間內連同琴師在內的所有女子,紛紛離開雅間,岑晴這時候也剛好來到雅間內,見到那些女子離開后,便緩緩來到白衍身旁,為白衍倒酒。 看到白衍沒有讓她出去,岑晴松口氣。 “三位不辭辛勞,千里迢迢前來雁門,白衍敬諸位一杯,以表歉意!” 白衍雙手拿起木桌上,方才倒滿的酒爵,對著三人敬酒。 卓子成、傅至、邰藁三人面對白衍的敬酒,自然不敢怠慢,紛紛舉起酒爵還禮。 “何有辛勞之說!” 隨著客套,一杯美酒下肚,放下酒爵后,三人都正襟安坐的看向白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