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功 第673節
三人中,傅至是中人城的傅氏子弟,邰藁則是蜀地邰氏,邰敬的族人,而年紀最輕的卓子成,則是當初趙國富賈卓氏之子。 在趙國論富商,無人能及郭縱,而在郭縱之后,便是卓氏,卓氏也是與郭縱一般,乃是鐵礦起家,不過卓氏與郭縱不同的是,卓氏在經歷幾代人的不斷摸索下,已經擁有遠超郭縱的鑄鐵技術,這點郭縱都難以比肩。 此前卓氏在秦國圍攻趙國邯鄲的那場,持續三年‘邯鄲戰事’中,散盡全部家財,助趙國死守邯鄲。 而后又在數十年間,不斷幫助趙國抵御秦國,這般舉動也導致卓氏,在邯鄲被秦國攻破后,徹底淪為罪人,按照秦律,被發放到偏遠的蜀地。 卓子成,便是夫婦二人的子嗣。 “不知白郡尉此番召見子成,可是有事囑咐?” 卓子成神情有些不安的看向白衍,在秦國沒有攻破邯鄲前,卓子成是邯鄲城內有名的子弟,別說吃喝,就是去酒樓,那一次不都是美人在懷,舞姬助興,宴友之時更是不惜錢財。 也是這般,從未去過戰場,更沒有殺過人的卓子成,見到同樣年輕的白衍時,根本不敢與白衍的眼神對視。 卓子成總感覺白衍的眼神很可怕。 “是??!白郡尉若是有需要,只需開口,吾等三人,定是萬死不辭!” 邰藁看了一眼卓子成,隨后笑著附和一句,抬手向白衍打禮。 說起來邰藁都忍不住慶幸,此前若非白衍的密信,他們邰氏根本不會注意到卓氏夫婦二人,也幸虧白衍的密信,如今隨著卓氏再次尋到鐵礦山,他們邰氏也跟著大發橫財。 誰能想到,看起來為人心善的卓氏,是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人,雖然卓氏不說,但根據眼下的情況,恐怕其實在很早很早之前,秦國尚未滅亡,卓氏便已經有預感他的下場,故而很早便留意到秦國流放之地,并且最終得知在蜀地一個偏遠莽荒,即使是秦王都鞭長莫及的地方,有諸多礦山。 世人都在傳言卓氏夫婦一早便清楚自己的下場,便散去族人以及所有奴仆、婢女,僅剩他們夫婦二人在府邸。 其實這件事情就是一個假象,卓氏的族人早已經安排好去處,至于前往蜀地時,卓氏夫婦行賄官吏,還有夢到仙人的事情,也都是騙人的,要知道所有錢財全被秦國沒收的卓氏,等抵達蜀地之后,依舊能拿出兩三百金。 雅間內。 白衍看著邰藁一眼,隨后看向傅至、卓子成,沉思數息。 “不瞞三位,白衍此番,是想從三位手中,購置鐵礦,盛產……鐵甲!” 白衍說到這里,目光不動聲色的看向眼前三人。 重騎,鐵卒,這些大殺器白衍很早很早便有規劃,并且這件事情白衍不僅上書告知嬴政,更是在咸陽期間,親口與嬴政交談過,告訴嬴政,其目的便是對抗楚國。 放眼天下,鐵礦冶煉,唯有強趙。以趙之強,攻楚之盾,勢也~! 隨后得到嬴政的同意,白衍便在暗地里,一邊命人加快打造鐵甲、鐵騎,一邊把這件事情隱藏起來,即使是當初接到調令,派遣白氏鐵騎至易水時,白衍都沒讓鐵騎帶去,并且匈奴大軍南下時,邊騎在云中鏖戰,白衍都沒有動用鐵甲。 對于楚國,白衍了解的不多,但唯一肯定的是,楚國至少能拉出六十萬楚國大軍,并且疆域遼闊的楚國,只要稍有生息的時間,便永遠都不會缺兵力。 秦楚交戰如此,楚滅之時亦是如此,后世,亦是如此。 故而若是真的與楚國交戰,除去楚國的國力,最需要注意到,便是楚國那源源不斷的兵力優勢。 白衍不是王翦,白衍沒有把握沒有意外,何況即便是為了以防萬一,白衍都需要重騎,鐵甲。 而無奈的是一直以來,鍛造鐵甲的速度都十分緩慢,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鐵甲的數量依舊達不到白衍的要求。 “鐵甲?。?!” 別說卓子成與傅至、就是邰藁聽到白衍的話,都瞪大眼睛,一臉不可置信的看向白衍。 要知道別說鐵甲,就是私產鐵劍,都是觸犯秦律的事情。 “白郡尉,鐵甲之物,乃是嚴禁……” 邰藁吞了吞口水,看著白衍訕訕笑起來,然而恐慌之余,笑容不過兩息,便再度恢復到一臉惶恐的模樣。 “不提諸位,就是諸位背后的族人,往日觸犯秦吏的事情,可有還少?” 白衍聽到邰藁的話,不經意間掃視三人一眼。 白衍沒有把嬴政同意的事情說出來,這件事情白衍會瞞著所有人,若是途中有人出賣,白衍也能知道是誰,況且比起說出嬴政與他的事情,讓這三個士族從今往后有恃無恐,白衍更希望以利益合作,讓這三個士族滿是忌憚之余,又以為抓住他白衍的把柄,日后大家都在一條船上。 邰敬已經把卓氏冶煉的規模書信過來,白衍清楚卓氏每個月能弄出幾幅鐵甲,中人城的傅氏更不用說。 只要這三人答應,白衍會給這三個士族利益。 但若是不答應,那后悔的便是這三個士族,白衍有足夠的能力以及把握,讓這三個士族頃刻間失去眼前的一切,變得一無所有。 “這!” 邰藁與卓子成、傅至對視一眼,哪里聽不出白衍的意思,看著白衍那淡定的模樣,三人緊張得呼吸都喘不過來,眼神之中滿是擔憂。 這可不是小事! 最重要的是,他們都不知道白衍為何要私下鑄造鐵甲,白衍到底想干什么? 想到這里,三人都有些害怕的看向雅間內,站在角落的那些持劍將士。 連卓子成這時候,都忍不住偷偷,望向有岑晴倒酒,似乎在思索什么的白衍,眼中滿是疑惑。 …… 秦國咸陽。 王宮之中,隨著下朝結束,嬴政日復一日的回到書房內,處理著兩石重的竹簡。 蒙毅依舊在一旁,為嬴政遞呈竹簡,待嬴政處理好后,便拿去木架上安置。 “王上,上卿姚賈已經回到咸陽,正在宮門外等候?!?/br> 一名宦官急來到嬴政面前稟報道。 嬴政聞言連忙讓宦官去把姚賈帶進來,想到什么,嬴政轉過頭,看了蒙毅一眼,這一次嬴政沒有讓蒙毅離開,而是讓蒙毅去木架上,隨意取過一卷這段時間,齊國送來的竹簡。 “王上!” 沒一會,姚賈匆匆忙忙的身影,便來到書房,對著嬴政輯禮。 “姚上卿終于回來,寡人日盼夜盼??!” 嬴政看到姚賈,滿是感慨的嘆口氣,等了那么久,可算是把姚賈盼回來。 姚賈聽到嬴政的話,那略微發福的臉頰上,露出一個笑容,對著嬴政打禮。 “能讓王上如此掛念,微臣之幸!” 姚賈感激的說道,身為臣子,能為君王效力,得到君王認同,本就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情。 “姚上卿可知寡人為何匆匆讓上卿歸秦?” 嬴政這時候已經放下竹簡,讓侍女拿著坐席過來,隨后看向姚賈。 姚賈見狀,對著嬴政感激打禮一番,便來到嬴政木桌前,緩緩跪坐下來,與嬴政對視,然后看向嬴政身后站著的蒙毅一眼。 “王上可是想要尋得那騎牛老人?” 姚賈目光轉回來,看向嬴政問道。 在楚國的時候姚賈便聽到齊國傳來的事情,甚至由于是發生在田府,剛好有許多士族在場,姚賈甚至比嬴政知道的還早。 對于那個傳言,姚賈也不好斷言,畢竟姚賈其一沒有親眼見過那傳言中的竹簡,其二更不知道是否真有那騎牛老人。 “是!” 嬴政想到齊國那傳言,眼神滿是火熱,渴望的目光根本毫不隱藏。 不過正當嬴政說話之際,書房外韓謁者突然捧著一卷竹簡,急匆匆的走來。 “王上,齊國送來的竹簡!” 韓謁者在姚賈的目光下,雙手捧著竹簡,來到木桌旁,把竹簡交給嬴政。 嬴政聽到又是齊國送來的竹簡,連忙認真的拿起來,打開看著其中的內容,甚至連姚賈都比不上竹簡重要,可見嬴政心里,那騎牛老人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 “王上,以微臣而言,傳言終歸是傳言,王上切不可抱有厚望之心!” 姚賈沒來王宮的時候,便通過嬴政的詔令,預感到嬴政定是很渴望見到那傳言中的老者,然而當眼前看到嬴政的模樣,姚賈才知道嬴政的期望,恐怕還要超出他的預期。 也因為如此,姚賈方才微微皺眉,有些擔憂的提醒嬴政,萬一這是一個假的傳言…… “妙啊~!彩,大彩?。?!彩?。。?!” 忽然間,在姚賈的注視下,嬴政看著竹簡,突然連連大喝,甚至激動得站起來。 這般舉動讓姚賈十分意外,就連蒙毅都有些猝不及防,一臉懵的看著嬴政,不清楚竹簡內到底是什么,居然能讓嬴政如此激動。 “彩!先生大才?。?!寡人一定要見到這位老先生!” 嬴政來回走動,拿著竹簡愛不釋手的看著,那激動的情緒下,手都微微顫抖。 “姚賈!寡人一定要見到那騎牛老人!” 嬴政看完后,停下腳步,瞪著眼睛看向姚賈,語氣之中,前所未有的凝重。 “諾!微臣定竭盡所能,為王上尋得此人!” 姚賈雖然不明所以,但還是對著嬴政拱手打禮。 “王上!微臣在楚國,便聞世人皆贊譽那老先生的故事,言老先生乃是世外高人,眼下終見王上有老先生的竹帛?!?/br> 姚賈想了想,帶著一些疑惑,看向嬴政,拱手后伸手對著嬴政手中的竹簡。 “微臣冒昧,王上可否讓微臣一睹那老先生的竹帛?” 姚賈請求道。 姚賈實在不理解,為何在傳言中,都如此贊譽哪位老先生,為何世人都言那老先生有治世之才能,就連嬴政,都如此癡迷,乃至到有些瘋狂的地步。 “可!” 嬴政看到姚賈的好奇,那滿是興奮、激動的臉頰上,露出笑容,隨后便把竹簡交給姚賈。 這個舉動毫無疑問透露出嬴政對姚賈的信任。 木桌前。 姚賈雙手接過嬴政遞來的竹簡,緩緩打開,慢慢看了起來,起初帶著期盼、好奇,而隨著看下去,姚賈眼神逐漸變得嚴肅、凝重,待到后面,變得驚慌起來。 “王上!” 姚賈看完竹簡之后,臉色變得蒼白起來,滿是無措的看向嬴政,眼神之中滿是震驚。 他終于明白,為何天下人如此恭維那老先生,方才嬴政會那般激動。 這卷竹簡中雖然是一個故事,但很多地方,都透露著一種當今天下,從未有過的制度。 孝廉察舉制?。?! 每年都要以郡、縣選舉一些士人到權利中樞的王宮朝堂,校驗后為朗,再留王宮由王宮博學之士教導,經過君王考核后,再把這些士人再調往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