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6)
林芮也笑了笑,王志鵬現在對林芮的一套是欣賞和佩服的,他知道林芮這些看起來幼稚好笑的問題后面,肯定藏著更大的智慧。果然不出王志鵬的意料,林芮的打蛇棍接著就送上來了,林芮不慌不忙地再次發問:“d市很多商場你有的愛去,有的不愛去,為什么???”這次回答的不是整齊的聲音了,而是居如某某商場環境好,某某商場價格低,某某商場離家近―――― 林芮又繼續發問:“那你有沒有舍近求遠的消費經歷?有沒有專門趕到一個什么地方消費的經歷?”答案當然是有。培訓中有一女站了起來大聲音說:“我就常常去江邊的一個發廊做頭發,每次坐車半小時?!绷周锹牭搅?,她覺得這個例子好及了,她抓住問題問:“為什么你舍近求遠的到這家發廊做頭發?”這女的回答說:“偶爾的一次在這里做了一次頭發,發現這里的師傅不是上來就問你怎么做發型?而是根據你的臉型幫你設計和推薦幾種發型,還會問你的職業什么的,幫你分析這些發型的優劣,看起來都是針對你自己設計的,不是隨便糊弄的,一樣的價格,多個參謀,女人的特點不就是拿不定主意嘛,花錢還不落個舒坦?” “這就是活廣告?!绷周墙舆^那女的話繼續說:“事實上這個問題就相當于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革命的根本問題一樣。銷售的根本問題就是顧客花了錢要買什么?如果你沒有了解客人來到的目的,就不可能知道怎么抓住客人的心,你都不知道客人要什么,怎么能知道賣什么?在剛才這個案例中,導致這個女同事選擇這家發廊消費的真正原因,就是我們要了解的顧客要買什么。首先在這里出現的不是商品的希缺性,發廊遍地都是,甚至自己都可以剪頭發。就是說一般來講,顧客選擇你的商品不是因為商品具有唯一性,哪里都買不到。盡管時裝非常講究獨特性,但也是工業化的大批量生產,并不是唯一的。再來在這個選擇中,價格也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街頭巷尾的小發廊比比皆是,靠價格并不能真正吸引人。顧客選擇商品時,只有在同等品質的情況下,價格因素才會發揮作用。物更美的價更廉的被選擇幾率更高。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用品消費時,柴米油鹽價格的高低往往是決勝因素。但是高檔消費品中,最被關注的并不是價格因素。你去買一塊名表,你會首先關注歐米笳是不是比勞力士便宜幾百塊錢嗎? 當然作為時尚類的產品,你的款式、花色、面料、做工都會被考慮,這些都是構成商品本身的因素?;就瑯拥纳唐?,為什么選擇你的不選他的,根本原因在于你在商品以外提供了超值的服務。沒省錢,也不方便(坐半小時車),但卻被選擇的原因,就在于這家發廊提供了專為你設計發型的這個超值服務。而這個服務并不需要更多的費用支出,所達到的效果不僅是為客人提供了做頭發的參考,而且最厲害的還是通過這個服務,讓客人有一種享受專屬服務的尊崇感。 客人走到你面前來的時候,有時候帶著對某種商品確定的需求,有時候就是隨意閑逛,當然都帶著錢包。如果你只能看到這些,如果你只是把銷售看成是賣東西,你就會盡心盡力的介紹你的產品,顧客也只是因為這個產品的特性,比如式樣特別、價格公道等選擇你的產品。 其實客人走到你面前的時候,還帶著更深層的心理需求,希望在購物的過程中享受到盡善盡美的服務,比如幫他改改不合適的衣服尺寸,幫他照看一下包裹,已經走累了的客人希望你幫他交一下錢,在韓國,日本的商場都是售貨員替客人去交錢的。 做到這些可能已經打動顧客的心,但還不夠,客人來消費時,還有一種感受快樂購物過程的心理預期。如果你不是只盯著客人的腰包,而是能透析客人的深層心理需求,通過提供比別人更多的服務,讓顧客感受到更完美的購物享受,就可以讓來買東西的客人只買你的,讓不買東西的客人產生買你東西的欲望,讓買過你東西顧客再帶朋友一起來光顧?!?/br> 林芮一口氣說了這么多,她的話被臺下一片掌聲打斷了,在她的講述之中,都是看起來司空見慣的事情,卻都是平時易容易忽略的事情,特別是王志鵬,他發現林芮是一個既聰明,敬業,也是一個心如針細的好銷售人才,大凡在銷售這一行泡久了都知道,心細地記住別人沒有記住的細節,往往是產品推銷成功的一半,細節取決于成敗不無道理的。在這一點上面,王志鵬深深感覺自己不如林芮,盡管林芮還是一個銷售界的新人,可她的悟解象位老人和智者一般。 林芮繼續講課了,她的課也越講越生動,她說:“我以前在政府工作的時候,我有位大姐級的同事,她講和朋友一起去深圳時,在深圳一家購物廣場閑逛,當她們到日本、臺灣服裝專賣店流連時,售貨小姐熱情的說,看您兩位的氣質正適合我們的衣服品味,抬高顧客也順帶抬高自己的服裝,您一定要幫我們試試看。一件一件的試過,我發現褲子的腰圍十分合適,真的就象是定做的,詫異間,售貨小姐笑著解釋:我看了您的腰圍,已經大致估量出了尺寸,對業務的精通就在不經意間展露,這樣的服務你不覺得舒服嗎?。我那位同事大姐比較富態,平時購物早就聽慣了您這樣的身材不好買衣服,穿我們這衣服看起來就不顯胖了,這些看起來是為顧客著想,實際已經深深傷害了顧客的自尊心。結果當然是目瞪口呆的看著顧客生氣的調頭就走。從她們進來挑衣服,朋友聽到的就是試試看,這個大尺碼的是不是更適合您?不要直接指出顧客的缺點,不要因為突出自己的衣服,就貶低顧客現在穿來的衣服,因為這等于你否定了顧客的眼光,怎么,不買你的衣服就沒水準啦?。算價錢之際當然是討價還價,打了7.5折,并不算過分的折扣,卻被一致形容成需要請示老板才能給的價格,讓你感覺到自己非常會搞價,似乎揀了個大便宜,且面子十足。她們挑挑揀揀之間抬頭看表,,兩個小時啊,付出了一萬多元人民幣,一點沒覺得心疼,相反還喜滋滋的滿載而歸。(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