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美人炮灰恃強行兇[穿書]、直男穿越后,從公府嫡子成了王妃、女頻大戰男頻女主系統
郝如月喊她:“如月,咱們換回來吧,你來做皇后,好不好?” 如月平靜地看著她,唇邊帶著淺淺笑意:“好啊,你舍得保成嗎?” 郝如月怔住,眼睜睜看著小姐妹倆手挽手消失在遠方灰蒙蒙的畫面中。 第二日郝如月又起了一個大早,接受眾命婦朝拜,卻發現三福晉沒來。 不光三福晉沒來,三房一個人都沒來,郝如月:這是連裝都不想裝了?不是三房的做派呀。 郝如月問大福晉,大福晉和佟佳氏都說不清楚,還說帝后大婚那日就沒見三房的人出現。 兩家已然分家,除了老太太問起,并無人在意。 不過郝如月很快就知道了原委,因為皇上過來用午膳的時候告訴她,三房有個下人燒出了花。 三房本來想悄無聲息地將人處置了,可傳染病這種東西哪里捂得住,第一個燒出花的才處理完,又相繼有人發起了高熱。 直到五姑娘也發熱了,三房這才慌了神,差人向太醫院求助。 如今赫舍里家三房以及周圍的鄰居全被封在家中,只許進,不許出。 有了上一回皇宮鬧天花的經驗,太醫院處置起來輕車熟路,穿著后來郝如月親自設計的防護服,很快組織起了專業的流調工作。 不出三日,所有確診病例、密接和次密接,全都被有效地控制起來。 也就是上回郝如月和娘家人自掏腰包給京城百姓家的孩子都種了痘,這次天花才沒有波及到孩子。 從側面證明了,現在的種痘技術十分可靠,同時也反應出了一個問題。 小孩子安全了,成年人怎么辦? 郝如月沒空關心三房的死活,只拉著皇上討論起了成人種痘的可能性。 康熙聲音淡淡:“南邊戰事還在打,給旗人和官員家的孩子種痘,朝廷都有些負擔不起了?!?/br> 在愛面子這一點上,太子隨了皇上十成十。 無關緊要的事,都極愛面子,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面子似乎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才成親就跟自己哭窮,也是郝如月萬萬沒想到的。 此時的康熙在郝如月眼中,就是一個快要破產的霸總,靠著僅剩的財產,騙婚她這個富家千金。 等富家千金嫁過來才發現原來霸總行將破產,可為了挽救霸總岌岌可危的生意,讓自己不至于才結婚就離婚,只能咬牙拿出自己的嫁妝。 “不妨事,皇上忘了,臣妾有錢?!焙氯缭卵壑檗D了轉,“臣妾可以借給皇上,不設期限,等皇上有錢了再還?!?/br> 康熙逗她:“朕以為帝后一體?!?/br> 郝如月擺出一臉“親兄弟明算賬”的表情:“正因為帝后一體,臣妾在利錢上給皇上打折?!?/br> 康熙瞪眼:“還有利錢?” 自己把私庫里一多半的好東西都給了她,也沒說跟她借錢,是她主動說有錢,可以借,卻轉頭跟自己要利錢? 一百年后歐洲預防天花用牛痘,而清朝這邊用人痘,即將痘疹患者的痘漿或痘痂,用水苗法或旱苗法植入受種者的鼻腔,使受種的人出一次輕癥天花從而獲得免疫。 大約康熙自己受過天花的荼毒,對疫區管束極嚴。再加上種痘之后,罹患天花的患者越來越少,而太醫院授權的醫館越來越多,從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人痘,居然可以上市交易了,賣得還不便宜呢。 郝如月自掏腰包給京城百姓家的孩子種痘,若不是后來長房鼎力相助,差點把自己若干年攢下的體己銀子一次性花光。 這回大婚正好把從前的虧空補上,郝如月當然要看好了。 至于長房,她一點不擔心,因為常泰的側福晉是個經商奇才。 長房的男人都是老實頭,大福晉不管事,佟佳氏cao持家中庶務,也是個明理的,并不會對這位側福晉指手畫腳。 烏雅氏嫁到赫舍里家長房,就好似虎下山龍入淵。待字閨中時還會被家里長輩提醒,女子以相夫教子為首要任務,便是有些聰明才智也要收斂起來,更不可拋頭露面與男人談生意,免得有損閨譽,將來攀不到好親。 烏雅氏無力反抗,當真聽勸收起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安心做一個合格的閨秀。 后來通過小選進宮,與她一起進宮的族姐因貌美被皇上寵幸,容貌平平的她憑借一手好針線,被安排去了針工局當差。 原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直到當時還是女官的皇后派人去針工局借紡車,還說要借調一個人過去幫忙。 當時聽說赫舍里家長房和三房剛剛分了家,鬧的很不愉快,滿城風雨。而這位赫舍里女官雖然養著太子,卻并沒有得到皇上的寵幸,還不如與她一起小選進宮的族姐。 于是眾人都不看好,便推了資歷最淺的烏雅氏過去應付差事。 沒想到這一應付,居然叫烏雅氏意外紡出了細軟的羊絨線,和堅韌的羊毛線。 然而到此時,眾人都還不看好。畢竟赫舍里家長房已然脫離了權勢滔天的三房,便是烏雅氏攀上了赫舍里家長房的高枝,那也是個爛高枝。 烏雅氏被放出宮指給常泰做側福晉的時候,吃瓜群眾都樂了,看吧聰明反被聰明誤。 還是那句話,是金子在哪里都發光。烏雅氏嫁到赫舍里家長房小半年,就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狠狠打臉了一眾幸災樂禍的人。 在這里,沒有挑剔的婆母,沒有拿腔作勢的福晉,丈夫體恤,小叔敬重。 最最重要的是,沒人約束她,告訴她這個能做,那個不能做,后宅女子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是直接將成衣鋪全都交給她打理。 起初她還有些束手束腳,后來佟佳氏找她談話,告訴她分家之后長房過得有多難,將家中情況向她合盤托出。 “所以只要妾身能賺到錢,福晉便不會約束?”福晉開門見山,她也是個爽利的性子。 兩人都是干脆利落之人,很快敞開心扉,達成共識。 自此,赫舍里家長房的生意扭虧為盈,再不必為銀子發愁了。 當初郝如月之所以選中烏雅氏,不僅因為對方心靈手巧,掌握了紡織羊絨、羊毛紡線的技術,更是看重了她的家事背景。 為了給烏雅氏搭臺,郝如月說動皇上,把烏雅氏的父親也調到內務府當差。 與烏雅氏的兄長一樣管皇商,只不過為了避嫌所管不同罷了。 郝如月只是將這個消息透露給了常泰,烏雅氏很快明白了她的意思,將生意談到了娘家的飯桌上。 不出所料地驚掉了娘家一桌女眷的下巴。原來老爺調任內務府,領了肥差,都是宮里那位舍赫里女官在幫忙。 內務府權力大,且都是過銀子的肥差,尤其是管皇商的。每年用誰家的東西不用誰家的東西,里頭的門道可多了去了。 所以內務府的官兒一般都是皇親國戚,或者皇上信任之人。多少人削尖了腦袋往里鉆呢,怎么會有出缺,又剛好跳過那些關系戶,落到了烏雅家門上。 初時眾人都以為是老爺運氣好,現在才知道原來自家在朝中也有關系,而且關系很硬。 另外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是,赫舍里家長房居然默認烏雅氏出來做生意! 即便分了家,赫舍里家長房也是上三旗頂層的貴族,是出過皇后的,怎么可能讓嫡長子的側福晉出來做生意? 對于第一個令人震驚的點,烏雅氏只是笑笑,不解釋。 一來是不知道怎樣解釋。阿瑪調任的事,她只清楚一個原因一個結果,并不知道這位赫舍里女官在皇上心里的分量,很怕猜錯了,引起誤會。 二來是想制造神秘感,讓眾人自己猜,無限發揮想象,想得越夸張,對長房的生意越有利。 而她只說自己知道的,諸如婆母寬厚,福晉和氣,丈夫體貼等等,最后問額娘:“女兒在飯后能見一見阿瑪嗎?” 于是沒等到飯后,烏雅氏直接搬到前院用膳去了。 搭上內務府的順風船,再加上烏雅氏做生意品控極嚴,這些年生意越做越大。 隱隱有《紅樓夢》中四大家族最鼎盛時的模樣,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 四大家族是怎么來的,郝如月不太清楚,但她知道是怎么沒的。 樹大難免招風,也就是赫舍里家長房這一輩都是老實人,即便財大,也沒有氣粗。 可下一輩呢,下下輩呢? 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五代的道理,郝如月太懂了。 穿越前,她就親眼見證了財富惹的禍,兄弟鬩墻,骨rou相殘。建山集團為什么要上市,還不是爺爺老了,精力有限,而下一輩根本沒有成長起來。 急于圈錢。 要不是她回國之后獨自扛下了集團的大部分業務,建山集團想上市,也沒那么容易。 郝如月猜自己多半是過勞死,然后就穿越了。哪怕她沒有機會手刃仇人,憑二叔、三叔他們做的那些勾當,也能把爺爺氣死,將建山集團敗光,弄不好自己還得進去。 這回輪到赫舍里家,郝如月決定換一條路來走,一邊賺錢一邊撒錢。 于是便有了赫舍里家長房出錢給仁孝皇后修山陵,郝如月和赫舍里家長房一起出錢給京城百姓家的孩子免費種痘,還有水災的捐款,旱災的捐款等等。 總之就是通過做慈善,化去赫舍里家長房囤積的大量財富,并且所做的每一件善事都不偏不倚落在康熙的心坎上。 康熙幾次要給噶布喇父子加官進爵,全被郝如月以能力有限推掉了。 等于明白地向皇上表示,赫舍里家長房只求財,并不貪戀權勢,且赫舍里家長房的財富愿意拿出來做善事,造福百姓的同時,緩解朝廷的部分壓力。 話說回天花。這種病毒在明代的時候,對漢人來說已然演化成了一種普通的傳染病,成年人很少得,患者一般是小孩子。 所以這回種痘,只針對兒童。且種人痘有一定的風險,越小種痘效果越好,風險越小,反之亦然。 可對關外的滿人和蒙古人來說,天花卻是致命的傳染病,經常就是一死一大片,連皇帝都不能幸免。 宮里除了太監以外,基本都是滿人,針對成年人的牛痘必須安排上。 歷史上,牛痘應該是在一個世紀之后被英國的鄉村醫生發現的。起因是他聽人說,經常擠牛奶的女孩不會感染天花。 于是他大膽地做了一個實驗。在擠牛奶女孩感染牛痘病毒期間,提取其牛痘腫塊內的液體,注射進人的身體,讓被注射的人感染輕微的牛痘病毒。等被注射人牛痘痊愈之后,再給他注射天花病毒,就不會感染了。 所以種牛痘可以解決天花對成年人的威脅。 不過種牛痘需要有兩個先決條件,一個是感染牛痘病毒的母牛,另一個便是注射器。 其中牛痘比較好找,蒙古應該就有,難就難在注射器上。 郝如月憑記憶畫了一張圖樣子交給內務府,因畫技有限,還隨圖附贈了一個說明書。 要不怎么說內務府能工巧匠無數呢,幾日后,郝如月就收到了一個簡易版的注射器。 針頭仿照中醫針灸用的銀針,略短略粗,中空,后面的空管和活塞全部用玻璃吹制而成。 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再一次把郝如月深深震撼到了。這跟歐洲用羽毛和狗膀胱做的簡易注射器一比,顯得過于高大上。 上一回她被震撼到,還是太子的嬰兒推車。 只要有圖紙,就沒有內務府做不出來的東西。 至于尋找痘瘡母牛的差事,郝如月沒有驚動任何人,轉頭交給了赫舍里家長房去辦。 因成衣店的緣故,赫舍里家長房的商隊時常要去蒙古那邊剪羊毛。曾經只有乞丐才會用到的臭羊毛,如今已然成為了大宗交易的商品,給蒙古那邊的牧民又增加了一筆收入。 那邊的人也都念著皇后和赫舍里家長房的好。 只不過其他做羊絨羊毛成衣的店鋪沒有合用的香料,做出來的成衣不如赫舍里家長房成衣鋪的香軟,但因輕軟保暖,銷量也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