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1節
《永樂大典》光目錄便有整整六十卷,也就是三十多冊書。 除了首卷上記錄著王通此前看過的序言之外,剩下那些索引的內容都相對有些枯燥。 當然了。 這里的枯燥只是從閱讀角度得出的感受,對于解析《永樂大典》的史學家來說,這些目錄的價值就顯得很高了。 “根據金陵大學翁同教授團隊的匯總,目前我們已經基本上確定了《永樂大典》中每一部所對應的內容?!?/br> 朱祁鎮與王通張瑩始終保持著一米左右的距離,很有風度的一邊引路一邊做著介紹: “《永樂大典》內容包括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等多個方面?!?/br> “譬如話本、雜劇主要記載在卷13542至14003,戲文一百零二種,雜劇兩萬四千多則?!?/br> “詩詞方面則主要分布在卷3453到卷4355之間,跨度接近一千卷,發現有諸如王維、韋莊、王貞白、李群玉的作品,其中很多詩詞都沒被康熙年間編纂的唐代詩歌總集《全唐詩》收錄?!?/br> “目前這些詩詞已經匯錄到了文化部的檔案中心,接下來會逐漸對外公開揭秘,其中有部分詩詞應該也在今后幾年陸續添加到中小學生的教科書里?!?/br> “當然了,除了這些之外,最重要的資料還是……史料以及古代科學——準確來說,是古代的工學與醫學?!?/br> 聽到朱祁鎮這番話。 張瑩頓時來了興致: “朱先生,您詳細說一說唄?” “沒問題?!?/br> 朱祁鎮痛快的點了點頭: “沒問題,咱們一步步來吧,先從史料說起?!?/br> 說話之間,朱祁鎮停在了一處展柜邊,指著展柜內說道: “古代的史料一般可以分成很多個類別,譬如說有關古代政治制度的匯總文獻,還有史官所寫的史料,以及地方的方志等等?!?/br> “廣義概念上的史料在永樂大典中足足占據了接近三分之一的篇幅,光是方志就超過了兩千多種?!?/br> “例如咱們面前的這個展柜里存放的便是《梁益集志》,一共7冊14卷,記載了云貴川及部分陜甘地區從東晉時期到明代以前的各類資料?!?/br> “其中有人物傳記、地理志以及編年史等要素,如果短期內沒有其他考古新發現,這本《梁益集志》應該會成為華夏時間跨度最長的地方志?!?/br> “當然了,這樣說起來有點空泛,我找個例子給你們看看吧?!?/br> 只見朱祁鎮左手手掌在空氣中微微一晃,一冊《永樂大典》便出現在了他手里: “在這冊《永樂大典》被發現之前,史學家對于古滇國的誕生一直持有爭議?!?/br> “有些人認為古滇國的出現與中原有一定關系,而有些人則認為古滇國是當地自發形成的文明部落?!?/br> 張瑩輕輕點了點頭。 她和王通都屬于標準的北漂,王通來自江南地區,而張瑩的老家則位于滇省文山州。 因此盡管張瑩的所學專業與古代史無關,但在涉及到自己老家相關歷史的時候,這姑娘還是多少了解一些情況的。 朱祁鎮所說的古滇國位于滇紅的滇池地域,是一個兩千多年前的內陸國。 它在歷史上大約存在了五百年,創造過極其燦爛的青銅文化。 司馬遷在《史記·西南夷列傳》中也曾經簡單提及過這個文明古國,1955年的時候滇紅省晉寧石寨山古墓群開始挖掘,經過14次大規??脊虐l掘,清理古墓50余座,最終出土文物4000余件,其中還包括了轟動全國的“滇王之印”,正式印證了這個古文明的存在。 當然了。 那次出土文物中名氣更大的是另一件銅鼓形貯貝器,鼓面上鑄52個人物和1豬1犬,中央立有1對蛇盤繞的圓柱,柱頂立1虎。 柱右和柱前是3個或被雙臂反綁、或戴鎖枷的裸體人,當為用來祭祀的犧牲。 旁邊1位乘坐4人肩輿的貴族婦女,可能是主持祭祀儀式的女奴隸主。 這個栩栩如生的銅雕反映了古滇國神秘的祭祀文化,專家們根據青銅器的用途和外形,將它命名為“西漢殺人祭柱場面銅貯貝器”,并在2013年的時候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之中。 古滇國在考古領域中一直都是神秘文明的代表,有關古滇國的來龍去脈,以前在我國的古代歷史研究中幾乎屬于空白。 有些人認為古滇國與中原文明有關,有些人則認為古滇國的青銅器與中原出入極大,絕不可能與中原有關。 如今聽朱祁鎮的意思……這個華夏考古學中的未解之謎之一,今天已經有了答案? 隨后在張瑩與王通好奇的目光中。 朱祁鎮熟練的將這本書翻到了中間一頁,指著上頭的內容對張瑩二人說道: “而在這冊《永樂大典》之中,我們明確找到了有關古滇國文明的來歷?!?/br> “你們看這里,【始楚威王時,使將軍莊蹻將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饺倮?,旁平地,肥饒數千里,以兵威定屬楚】?!?/br> “【莊蹻麾兵越黔中,直取沅南,且蘭、夜郎望風而降,長驅直入至滇水之濱。欲修書報楚威王,忽聞楚地已陷秦,歸途既絕。遂駐滇水,揭竿自冕,建國滇越,自號莊王】?!?/br> “【后莊蹻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漢元封二年,開西南夷,滇王降,設益州郡,領縣二十又七,漢王贈滇王滇王之印……】” “其中第一段與《史記·西南夷列傳》中的記載完全一致,而第二段則是此前從未發現過的文史資料?!?/br> “按照上面的說法,楚國時期莊蹻出兵云貴,打下了沅南、且蘭和夜郎,但就在莊蹻想要回兵之際,卻得知秦國攻下了楚國,于是便在滇水立國了?!?/br> “……” 張瑩靜靜聽完朱祁鎮的介紹,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莊蹻啊……我小時候好像聽說過這個名字……” 朱祁鎮點了點頭: “嗯,莊蹻是是楚莊王的后代,歷史上也確實率兵征服過云貴,結果打到一半后路被秦國人切掉了?!?/br> “有些史料表明他在滇省自立為王,但后來的走向卻又眾說紛紜——有些人說他被手下反水刺殺了,有些人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后派了一位叫常頞的人發動老百姓修建‘五尺道’通滇,最終王翦發兵滅了滇國?!?/br> “而如今這段史料的出現,算是給這個爭議畫上了一個句號?!?/br> 張瑩盯著朱祁鎮手上的《永樂大典》看了幾秒鐘: “朱先生,這段史料是誰記錄下來的?可靠嗎?” 朱祁鎮掃了她一眼,報出了一個名字: “班固?!?/br> 第818章 又一個顛覆認知的史實 “班固?” 聽到朱祁鎮嘴里蹦出的這個名字,張瑩眨了眨眼: “班超他哥,班馬組合的那個班固?” 朱祁鎮笑著點了點頭: “沒錯,就是那個班固?!?/br> 張瑩立馬不說話了。 如果《永樂大典》中記錄的那段內容出自班固之手,那么資料的權威性就不需要質疑了。 班固乃是漢朝時期最著名的文學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品便是赫赫有名的《漢書》。 《漢書》是一部漢朝的正史,共分紀傳、表、志、傳等四部分,其中班固負責紀傳部分的撰寫。 整部書以其精湛的文學技巧和深入的歷史研究,成為了中國史學史上的經典之作。 盡管后世很多人認為《漢書》有些流水賬,行文間也有些阿諛奉承之色,但其中有些說法其實是有失偏頗的。 班固當初在修《漢書》的時候曾經被舉報過私修國史,于是漢明帝下詔扶風郡收捕,班固被關進京兆監獄,書稿也被官府查抄。 “私修國史”罪名很大,譬如同郡人蘇朗曾被人告發偽造圖讖,被捕入獄后,很快就被處死了。 而這件事背后本質的原因在于皇權交替,所以班固在被放出來后對于漢代官方的評價略有保守其實是可以理解的。 譬如《漢書》開篇便將劉邦吹的神乎其神(其實本質是為了體現劉邦后代漢明帝的英明神武),很多看劉邦不爽的人就看不下去了。 此外,《漢書》與《史記》在匈奴資料方面有高度重合,并且對李陵、霍去病和衛青三人的評價也都有所出入。 因此李、霍、衛三人的真愛粉和黑粉便各自以《漢書》與《史記》為憑打嘴炮,從幾百年前打到了后世的互聯網都沒分出勝負。 《漢書》也好《史記》也罷,有相當多的‘黑料’其實都是出自另一方的夸大乃至抹黑。 因此單純從史學貢獻上來說,班固其實是一位排名非??壳暗氖穼W權威。 更別說《永樂大典》的編撰者在摘錄資料的時候同樣也會進行考證,雙重保險之下這篇資料的可靠程度還是無需質疑的。 某段困擾史學界許久的未解之謎,如今就這樣順利被揭開了謎底,這也算是《永樂大典》價值的一大體現吧。 看著一臉感慨的張瑩與王通,朱祁鎮的手掌又往后方的展柜攤了一下: “實際上在《永樂大典》出土后,類似古滇國的情況還不在少數?!?/br> “另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在咱們身邊的九號展柜,展柜內放置著16冊《永樂大典》,在整個展廳里算是單位密度最大的展柜之一?!?/br> “這部分《永樂大典》中記載著《史記》的遺篇,其中也記錄了一個可以顛覆很多人認知的歷史真相?!?/br> 摘錄班固記錄的《永樂大典》位于八號展柜,存留有《史記》的《永樂大典》位于其隔壁,這也是國博方面刻意為之的小彩蛋。 《史記》。 這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古代典籍之一,被列為四史之首。 其中記載了自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史記》系統的總結了春秋戰國至漢初以來各家思想的利弊得失,對諸子百家思想進行了高度概括。 《史記》前后歷經十六年才完成,乃是華夏歷史上第一部 記傳體通史,全書52萬余字,對后世影響極大。 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sao”。 不過遺憾的是,后世看到的《史記》內容,與原本之間存在著不小的區別,這些原本沒流傳下來的內容便被稱為《史記》遺篇。 因為與班固不一樣,班固在寫《漢書》的時候對于官方多有贊譽,但太史公秉持的卻是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筆下毫不留情。 例如在寫到漢武帝時,他身為漢武帝的朝臣,對于漢武帝的過失絲毫沒有隱瞞。 他甚至直接了當地揭露了當時盛行的封禪祭祀,他把漢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計祈求不死之藥的荒謬行為,淋漓盡致地寫了出來。 司馬遷的這種做法,觸怒了漢武帝和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