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節
“怎么,老郭,你有想法?” 老郭聞言點了點頭,說道: “嗯,我覺得是不是可以這樣做個安排——咱們在兩天的時間里先詳細、徹底的驗證構……唔,就叫它于敏構型吧,先驗證這個構型的準確性?!?/br> “如果構型沒有問題,咱們就把氫彈項目一起放到會議上進行任務分配?!?/br> “也就是氫彈的剩余理論研究和工藝生產同步開展,你意下如何?” 陸光達聞言,眼中頓時閃過了一絲精光。 不得不說。 老郭的這個想法是真挺大膽的,算是為了效率犧牲了部分穩定性。 如果在幾個月前,陸光達肯定二話不說,立馬行個法式軍禮表示堅決反對。 但眼下卻不太一樣了。 一來是大于構型確實在推導中站得住腳,二來是在和毛熊合作后基地……或者說國家的資源也多了不少,可以負擔的起雙通……咳咳,雙開。 三來則是…… 他和老郭都已經知道了徐云的來歷。 按照徐云和首長交流的某些信息來看,大于似乎就是那個關鍵點…… 既然徐云沒有明確表示反對,那么老郭的提議倒也不是不能考慮一下…… 說實話。 倘若徐云擁有讀心術,那么他此時的表情應該會有些微妙。 沒錯,他確實肯定大于推導出來的內容一定是準確的。 但他的判定邏輯并不是因為自己知道相關概念,也不是因為原本歷史中大于就是于敏構型的提出者——大于將來能提出于敏構型,不代表他現在想到的就是相同的方案。 徐云之所以能夠如此篤定,其實是因為…… 如果大于提出的內容是錯誤的,那么光環不可能又打馬賽克又消音還飄404字眼兒…… 光環既然搞出了這些限制,那只能說明一件事: 大于這次搞出的構型就是正版的于敏構型。 這是徐云在和那位作家聊天后開的新竅門,其實光環也是可以用來薅羊毛的嘛…… 不過不管是徐云自己了解還是光環側面驗證,總之最終的既定事實是不會變的。 因此很快。 陸光達的眼中便也閃過了一絲決斷: “行,友來,我贊同你的想法?!?/br> “這樣,我現在就回去組織人手,對大于的構型進行推導?!?/br> “大于的這個構型雖然比較復雜,但三十來號人鼓搗兩天那肯定是綽綽有余——驗算個四五遍都行?!?/br> “如果構型確定沒有問題,那咱們就把氫彈也拿到交接棒組會上去討論,反正氫彈也好原子彈也罷,應用方面都是那幾個分廠負責的?!?/br> 老郭和徐云自無意見。 其實徐云這次讓李覺找來陸光達,目的也正是如此——在大于構型已經搞出來的情況下,不把氫彈列入應用序列實在是太浪費了。 隨后陸光達又和大于聊了一些內容,便將大于的手稿收到了自己的文件包,將大于連人帶本子一同卷出了李覺的辦公室。 雖然徐云很想將構型核驗的過程再寫一章……錯了,是再旁觀一次,奈何自己的小命要緊,于是他最終還是很識趣的沒有摻和到這個話題中去。 一天半后。 理論組方面傳來回復: 經過理論組骨干的詳細推導,大于設計出來的構型沒有錯漏! 大于構型在緊急被列入國家最高機密的同時,氫彈應用相關的環節也被正式加入了交接棒組會的分配清單。 半天之后。 十月十七號下午三點。 組會正式召開。 不過這次組會的召開地點并不是在理論組的計算室,而是在徐云沒怎么來過的一分廠。 早先提及過。 221基地有18個分廠,其中涉及到應用生產的主要是1246廠: 一廠區建有九個工號,主要承擔核裝置系統的研制和試驗,核彈頭等工作。 二廠區建有九個工號,主要承擔高能炸藥研制、生產試驗和總體裝配工作。 四廠區建有十個工號,主要承擔環境條件試驗研究。 六廠區是爆轟試驗廠,主要承擔爆轟試驗、測量、安全、環境影響等實驗。 中間的三廠區為炸藥倉庫,五分廠則是廢品處理廠,算是衍生體系的一環,但和具體的生產沒太大關系。 另外二分廠由于負責總體裝配,所以路徑上與外界是直接相連的,因此很多時候也會承擔迎來送往的任務。 在過去這段時間。 徐云主要的工作地點在于理論部的各個項目組,頂多就是偶爾去六分廠……也就是爆轟試驗場看看研究進度,所以一二四分廠確實沒怎么來過。 基地的一分廠是一片占地面積很廣的工業園區,其中可以看到不少大型的冶煉設備,有些建筑甚至有四五層高——徐云此前在基地見過最高的建筑也不過三層而言。 它對外的身份是【西海省第一機械廠鋼鐵冶煉中心】,也是整個221基地生產環節的心臟。 交接棒組會召開的地點位于一分廠左側的一棟小樓三層,由于高度問題徐云上樓的時候還體驗了一次人力吊籃: 他躺在一個巨大的簸箕里,三樓窗戶邊一群大漢喊著號子將他從地面提到了三樓,看起來跟螺旋升天似的…… 開會的這間屋子面積大概有上百平米,此時內部坐了大概有三四十號人,徐云約莫認識其中一半。 比如說原實驗組的主任、化名王京的王淦昌。 又比如現任玉清……也就是原子彈項目組實驗部主任、兩道一星的功勛朱光亞院士。 另外便是一分廠的質量檢查工程師王有庚、調度處處長王鵬等等。 徐云甚至還見到了不久前被調到基地的傳奇女院士王承書,在之前串列式靜電加速器的時候徐云曾與她有過一些交集。 不過剩下的一半徐云就不太認識了,畢竟如今基地的部門繁多,徐云不可能人人都喊得出名字。 但從這些人可以出現在這間屋子里就不難看出,他們一定是可以信賴的同志。 十分鐘后。 眼見人都到的差不多了。 原子彈項目組實驗部主任朱光亞便迅速站起身,環視了周圍一圈,開口道: “好了,各位同志,請安靜一下?!?/br> 唰—— 現場頓時落針可聞。 朱光亞則輕輕朝眾人點頭致意,說道: “各位同志,今天請大家到場的目的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沒錯,在理論部同志們的不懈努力之下,原子彈的設計圖紙已經正式出爐了!” 話音剛落。 啪啪啪啪—— 臺下頓時響起了一陣自發的掌聲。 雖然現場眾人基本上都已經事先聽說了這個消息,但在從朱光亞嘴里說出后,每個人的內心依舊不可遏制的爆發出了一股狂喜。 小半分鐘后。 待掌聲稍歇,朱光亞便又繼續開口了: “而今天咱們召開這場組會的目的,就是為了具體落實零部件的生產任務?!?/br> “當然了,在分配任務之前,我還有一個好消息想要告訴大家,那就是……” 朱光亞忽然頓了頓,目光轉移到了自己左手邊的幾張面孔上: “在很多同志們的不懈努力下,毛熊那邊給咱們挖的坑……也就是氣體交換膜的生產工藝,已經在五天前得到了修正!” “換而言之……” “如今咱們已經掌握了氣體交換膜的正確生產技術,而且全程靠的是……國產理論!” …… 第649章 純血國產交換膜! “如今咱們已經掌握了氣體交換膜的正確生產技術,而且全程靠的是……國產理論!” ?! 此時此刻。 隨著朱光亞這句話的出口。 整個“交接棒”組會現場的節奏,頓時rou眼可見的出現了些許停滯。 不過很快。 轟—— 這間會議室便如同被點燃的炸藥桶般,瞬間轟然炸響,將原先凝固的空氣吹散到了天邊: “光亞同志,你說什么?” “老朱?504廠的氣體交換膜突破了?” “朱主任,你說咱們用的是全國產設計?”